找准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论文
时间:2022-09-23 06:18:00
导语:找准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课程的初中物理倡导以动手实践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应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探究的恰当问题,从而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怎样才能找到探究性学习的恰当切入点呢?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中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欲望。
注重在讲课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结构和方式,善于制造“悬念”。如:在学习“光沿直线传播规律”时,学生脑海中刚建立起概念,就提出“小孔成像”的现象,直线传播的光线为什么经过小孔后成为倒立的像?引起学生思维上的暂时混乱,并通过拓展知识“在小孔处安上凸透镜就可以成为简易照相机”,设置出引发想像的“悬念”。从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时提出做小孔成像的探究题目,学生就会带着很大的疑问和爱好进行探究学习。
2.巧设教学“情境”,由感而发引出探究的话题。
新教材非常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给出了大量的图片和阅读材料。教学中在充分运用直观材料的同时,截取民间传说、故事或影视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像“猴子捞月”、“桂林山水”等影视作品,创设出身临其境的直观意境。用亲眼得见来获得感性熟悉,由此引出探究话题:水中月亮离水面到底有多远?学生在水深和像距问题上常会出现认知误区,在亲历情境的基础上展开的探究学习,使学生获得明晰牢固的认知。
3.课堂上对比成功“作品”,开拓学生的想像空间。
展示已经成功的作品可以开拓学生想像的空间,增强探究性学习的爱好,从中获得探究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如介绍兄弟学校的研究成果“出租车司机困乏提醒器”。就是学生天天坐出租车上下学时,发现司机在疲惫时易出现走神现象,然后结合所学物理知识,翻阅了大量资料,多次动手制作、修改,最后申请了专利,也受到出租车司机的欢迎。学生在听后知道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增强了创新和探究的信心,同时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探究想法。
4.用问题引发学生展开“想像”,获取更多探究性学习的思路。
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多向思维,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如提出“傍晚向教室窗外望外面景物还很清楚,可打开教室的灯后再看外面就不如刚才清楚了”的问题,引发学生展开想像。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学生也提出许多如“为什么电影中有的玻璃从外向里看不见,从里向外看得却很清楚”的探究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不马上解答,而是分类整理,让学生回去观察和实践,实现从实践中探究新知。公务员之家
有些光学问题用到了几何作图、统计等数学知识,通过探究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如从两条反射光线怎样确定光源位置?启发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大胆想像,寻找多种解决的思路。另外一个题目:给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度变化时,折射角变化数据以及入射角与折射角之比、入射角与折射角正弦之比等多组数据。让学生学会分析、统计数据,从而了解折射率的发现过程。
5.组织学生“交流和探讨”,在沟通中提高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学生个人情况不同,家庭条件也不一样,探究学习的方式千差万别,让学生学会分享探究方法、经验和资料。交流的过程就是一个展现自我、互相学习的过程,评价和总结不要过于简单化,要在细节中发现思维的缺陷和知识的不足,这样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提高水平,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例如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从同一侧看蜡烛的像变为了二个。学生在实践时发现了这个问题,通过讨论认为是玻璃板有二个镜面的缘故,这时再要求学生画一下光路图,许多认为已经弄懂的同学,思维发生了混乱,画不出来,再让学生讨论、交流,同学们的思路清楚了,对镜面成像规律熟悉也更深了。
- 上一篇:初中物理实验六步教学研究论文
- 下一篇:物理教学面临的困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