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10-10 05:20:15

导语:劳动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劳动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运用

摘要: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决定了新时代中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从树立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品质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初中生进行劳动教育,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劳动教育;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也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意见》要求,学校教育要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切实担当起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实施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除了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以外,其他课程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或者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从以往的农业、工业生产劳动到现代科技生产劳动,都与物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学生对日常生活劳动、农业生产劳动、现代科技劳动的认识和实践,从劳动观念的树立、劳动技能的提升、劳动品质的培养等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了解科学发展史 树立劳动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一部劳动方式变化和进步的历史。在原始社会,人类利用摩擦生热的原理钻木取火,第一次学会了使用自然的力量维持生存。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利用高科技的生产劳动方式创造高品质的生活。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劳动实践与科学发展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人类劳动实践的积累和结晶,而科学的发展又将带来劳动方式的变革,推动社会的发展。在进行《内能的利用》这一章的教学时,教师可查阅资料,向学生介绍热机的发展历史。如17世纪末期,欧洲出现了一些手工业工厂,但当时这些工厂需要的动力大多来自水力,因此动力的提供受到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劳动者迫切需要一种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的设备。劳动和生产的需要,推动了当时的科学家投身于动力设备的研究,从而有了蒸汽机。当蒸汽机被应用到交通运输中时,人们又发现了蒸汽机的弊端—车辆要携带锅炉,非常笨重,交通的发展要求更轻便的热机。于是内燃机应运而生。火车、早期的飞机由内燃机提供动力。后来科学家发明了比内燃机更高效轻便的喷气式发动机,使飞机的体型更大、飞行更高速。热机的发展起源于劳动的需要,劳动的需要促进了热机的发明,而热机的不断改进使人类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改进了劳动方式,也创造了优质便捷的现代化生活。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劳动的意义—没有劳动就没有科学的进步,没有科学进步就没有社会的发展,由此形成“劳动创造一切,劳动创造未来”“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等劳动观念,从而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并最终树立用辛勤劳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力量的责任担当。

二、基于原理的应用 提升劳动技能

劳动的基本内容体现为:自我服务劳动、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劳动教育是基于体力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探索性创新劳动、艺术审美性劳动的实践活动,表现为家庭生活中的独立生活、学习中的实践与动手操作、社会中的公益性活动以及各种职业劳动等。《意见》要求,初中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展开。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获得相应的基本劳动技能,进行自我服务劳动或创新劳动,为将来进行学习实践、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以及职业劳动做好准备。例如学生学习机械运动知识后,会使用刻度尺和秒表;学习质量和密度后,会使用量筒、天平等仪器;学习生活用电后,能使用试电笔鉴别零线和火线;学习简单机械后,会使用螺丝刀、扳手、瓶盖起子、羊角锤等工具。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在理解物理原理、物理研究方法、实验仪器使用的基础上,将劳动技能应用于生活:如在演奏弦乐器时,可以通过改变弦的粗细和松紧,来改变弦的音调,因为音调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在煮食物时,火并不是越大越好,水烧开以后,只需要小火保持水沸腾就好,因为液体沸腾后,还会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在家中挂相框时,为了挂正,可以自制重锤线来进行辅助,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为家中的盆景设计自动供水装置时,可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扣在盆景中,使瓶口刚好被浸没,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可使水不会一下都流出来。将劳动技能应用于生活,会让学生直观看到劳动的结果,也会让学生为通过劳动取得劳动成果而感到满足,从而体验到劳动的价值和自身的存在感。

三、学习科学家事迹 培养劳动品质

物理学的发展史中包含大量的科学家事迹,教师应不断积累,通过讲述科学家的事迹,使学生明确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他们刻苦钻研、辛勤劳动的结晶,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的劳动品质。如在讲授欧姆定律时,教师可告诉学生德国物理学家欧姆为了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选择了多种材料,进行了大量实验,最后归纳得出了欧姆定律这一重要的电学规律;在讲授电与磁时,教师可向学生阐述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简史—在1821—1831年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他始终潜心研究,坚持不懈,终于取得了不朽的成就。特别是在讲授核能时,教师可搜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事迹,让学生学习:1958—1964年间,邓稼先和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资料少、设备差、时间短、环境恶劣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并与科学家于敏等一起,在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里,以当时全世界最快的速度制成了我国第一颗氢弹,让西方人刮目相看。由此,学生能从科学家的奋斗过程中认识到:实践一次又一次证明,劳动锻造人的道德品质,刚毅、坚强、朴实、勤俭、吃苦耐劳等难能可贵的精神与品质无不与劳动有关;科学家正因为具有这些品质,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就,而这些品质,也可以视为劳动馈赠给科学家的礼物。在加强劳动教育的精神引领下,教师应当让劳动教育体现出道德价值,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劳动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四、以实验探究 提高劳动创新能力

空谈只能误国,实干才能兴邦。无论是劳动观念的树立、劳动技能的获取还是劳动品质的培养,仅仅依赖课堂教学来实现是不可行的,实践才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方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实验本身也是一种实践劳动,合理安排学生动手实验,为学生创造了劳动实践的机会。物理实验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具有挑战性、能够将学生的体力和脑力方面的潜能激发出来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学生用知识、智慧和才华去解决问题。这些问题会促使他们思考、学习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想法,从而不断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课堂上的分组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测量物质的密度,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有的组测出的密度误差较大,可要求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改进操作方法后再进行测量。又如在学习声现象后,教师可布置居家小实验让学生完成,可提倡学生利用身边容易得到的器材演奏一首简单的乐曲给家长和其他学生听。有的学生用到了水杯、筷子、吸管等物品,令人惊讶的是,有的学生居然还把蔬菜制作成了“乐器”。再如,学习光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用平面镜制作潜望镜,用凸透镜制作照相机;学习电流的磁效应时,教师可要求学生用干电池、导线和铁钉制作电磁铁并自主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学习电动机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电池、磁铁、漆包线、曲别针等器材自制电动机。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亲历劳动过程,手脑并用,真正体会如何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思考如何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实干精神以及组织实施能力等,真正实现了以劳增智,以劳创新。

五、结语

作为一线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应继续积极探索和尝试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的策略,始终坚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使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品质和创新能力,从而大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许月仙,袁海泉.渗透劳动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探讨[J].物理通报,2020(4):53-56.

[2]葛晶,程文华,崔宝发,等.实施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及教学建议[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报,2018(1):108-112.

[3]柳夕浪.全面准确地把握劳动教育内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4):9-13.

[4]宁本涛,冯琳琳.走出劳动教育实践的认识误区[N].光明日报,2019-10-29(13).

[5]张童明,丁玲.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再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8(7):14-17.

[6]王连照.论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6(7):89-97.

作者:汤祖军 刘文婷 单位:湖北省荆州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