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分析高初中物理衔接例析

时间:2022-04-02 04:06:53

导语:浅谈物理分析高初中物理衔接例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物理分析高初中物理衔接例析

摘要: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高一新生几乎都自觉不自觉地弱化物理分析,而用数学分析或直接套公式运算切入,造成物理过程不清晰、胡乱套公式等,高初中物理衔接效果差。因此,需要强化物理分析切入,学会清晰分析物理过程,减小初中物理简单套公式的学习惯性,提升高初中物理学习衔接的效果。

关键词:高初中衔接;物理分析;高一新生

以物理分析切入还是以数学分析切入,是高一新生学习高中物理能否入门、能否学好的关键之一。这里所谓的物理分析就是将物理问题建立物理模型,对物理情景进行定性的概念理解、过程分析、受力分析、运动分析等。所谓的数学分析就是将物理问题直接建成数学模型,选择物理规律表达式,具体联立求解,再用计算结果来判定之前的猜想等。高一新生常常一开始学习高中物理就急于拔高高中物理的数学要求,几乎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数学分析作为解决物理问题的切入点,不重视物理分析,结果欲速不达,造成高初中物理衔接效果差,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一、高初中物理衔接受阻于弱化物理分析的切入

高中物理学习时期,是形象思维(初中物理)向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融合(高中物理),再向更加偏重逻辑思维(大学物理)转化的关键阶段。学生刚进入高中,思维仍然是以实际物体、实际例子、实际物理过程等为依托,更多考虑的是某个具体物体、某个单一过程、某两个物理量的简单关系等,属于典型的形象思维,还没有达到“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层次,也没有“由本质到理论(数学表达)”的思想准备。但是,学习一个高中物理知识或解决一个高中物理问题,往往思维更加复杂,不仅需要物理分析,而且需要数学分析,二者缺一不可。这二者并非并列关系,需在物理分析基础上进行数学分析,数学分析反作用矫正物理分析,经过循环往复,思维质量才能一步一步地上升。很多高一新生不适应物理分析的细节与繁琐、书写的严格与精炼,比如常常认为题目的过程多、模型多、细节多、规范要求多,常常出现思维上繁杂乱,书写上随意不严谨的情况。于是试图绕过物理分析,认为直接采用数学分析,从套用公式、列式子、式子变形、联立求解等数学手段入手,这样就能一步到位,直接命中卷面得分点。这样的结果是致命的,比如乱套公式,忽视公式满足的条件,乱赋予公式中字母的意义,容易混淆多个式子间的联系,联立解的数学技巧偏难等根本无法解决,总之书写的东西反映出学生的思维一片混乱。可见,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高初中物理衔接容易受阻于弱化物理分析的切入。

二、弱化物理分析切入的原因解析

根据多年的跟踪分析研究,高一新生弱化物理分析切入的原因有:(一)原有学习方法的惯性。有的初中生在物理课堂上,常常没有完整地听完教师讲课,更没有去思考教师讲了几个问题以及几个问题间的逻辑关系,一节物理内容最后就落脚到某个公式上,只要能够套用这个公式就行。因为初中物理更多的是单个物体、单个过程,有时套公式可行,于是学生习惯于把学习初中物理简化成“背公式、套公式”,甚至再简化成简单算一算,解题就直接给出式子和几个数字进行计算,只要算的数字结果是正确的,得分概率还挺大。但这个方法常也有不灵的时候,比如没入水中的物体上浮直至漂浮,涉及两个很容易混淆的公式:F浮=ρ水V排g和G物=ρ物V物g,如果不知道有哪些物理量、物理量的意义、公式与物理过程的对应关系等,将无法正确解答。但学生常常没有意识到学习方法不对,反而错误地归因为套错了公式、背错了公式、变错了公式。这样的印象一次次加深后,久而久之便形成“背公式、套公式”的方法定式,而且惯性还很大,这种方法定式进入高中较难自我改变。高中物理需要把现象抽象为理论,涉及的规律和公式比初中多很多,如果没有弄清这些规律和公式的物理过程及其条件,直接套用规律、套用公式的方法绝不可行。可见“背公式、套公式”的方法定式,给学习高中物理带来了巨大的方法障碍。(二)原有学习思维的惯性。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从具体问题到抽象为普遍规律公式,再回到具体问题中来解决问题。学习物理的思维需要从偏重形象思维(初中物理)向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融合(高中物理),再向更加偏重逻辑思维(大学物理)进行转化,学习高中物理必须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融合起来[1]。初中生的这两种思维更多地处于分离状态,交叉的概率很小,谈不上融合,更谈不上有机融合。当遇到一个物理问题时,要么套用某个概念、某个现象、某个单位等,多用于选择题;要么套用公式、公式变形、计算等,多用于计算题,做不到分析物理过程对应反映出什么规律、什么公式,也做不到某个规律、某个公式对应着什么样具体的物理过程。可见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分离,给学习高中物理带来了巨大的思维障碍。(三)初中训练(考试)题目设置的惯性。设置初中物理考题总的来讲要求基础简单,要求及格率要高,要求分数普遍要高,因此,试卷有大量记忆类的单项选择题目。单项选择题无法显示分析、判断、计算等过程,通常很容易选,甚至有时候凭着感觉也能猜对;加上计算题目也过于简单而且评分标准过于宽泛,往往“背公式、套公式”的方法十分有用,有时用解数学题(甚至算术题)的方法也会得较高比例的分数。因此初中物理考题导向并助推了学生习惯于“套一套”“算一算”,失去了分析物理过程与对应的规律公式建立联系的训练。这样长时间并大题量的训练,形成技能之后很难改变,很难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给高初中物理衔接造成习惯性的障碍。

三、强化物理分析切入,以《力》一章为例

(一)高一新生要知己知彼。高初中物理衔接,尤其在思维上需要把握好物理过程(形象思维)与数学运算(逻辑思维)相融合(非“拼盘”)关系的这个度。要知道,高中物理更多的用数学来描述物理本质、物理规律,离开了数学的物理仅仅是物理现象,不是物理学;离开了具体物理过程的数学叫数学,不叫物理学。因此分析物理问题时要清楚,物理现象的那部分是基础也是关键,运用数学的那部分是提升也更重要。但更多的高一新生既不知道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不适应于高中物理学习,也不知道学习高中物理要怎么做,常处于“不知己不知彼”状态。比如《力》一章知识结构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基本概念。主要掌握三种力的物理属性,如怎样产生,怎样定义,怎样描述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等。这些几乎都是基于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过程,是以“观察和实验”形象思维为主的学习过程。第二部分讲述力的合成与分解所遵循的“力的运算规则”。主要掌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描述一般情况的合力或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运算,进一步学习正交分解,将一般情况的力分解为互为垂直的两个分力,以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这是有极强因果“逻辑思维”特征的数学过程。实际上很多高一新生由于存在物理知识结构、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的惯性,不重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基本概念的内涵理解,更不重视物理过程分析、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而“习惯性”地把学习重点就放在第二部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正交分解”运算上,造成高初中衔接困难。因此,教师务必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高中物理有道坎,对知识结构、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等需知己知彼方可逾越。(二)高一新生要摆正数学的地位。很多高一新生知道数学是高中物理学习极为重要的方法或者工具,但不知道数学不是高中物理的核心方法,也不是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一旦这个关系没摆正,高中物理学习很难上道。比如,在学习完《高中物理必修1》整册书之后,头脑里对《力》一章的印象只有“平行四边形”“正交分解”两个关键词,而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印象基本没有,甚至还停留在初中物理的理解认识上,就会给后面学习重力、弹力、摩擦力(尤其三种力同在)做功、能量转化、能量守恒、功能原理等埋下巨大的知识、思维、方法等隐患。到那时,想要再回过来重新学习已不可能,致使高中力学越学越难,高中电学就更难,于是高初中物理衔接只能是失败。因此,高一新生要重视摆正数学在物理中的地位,要在物理思维、物理分析基础上使用和融合数学。实践证明,放弃或绕过物理思维、物理分析基础,直接使用数学套用,高初中物理衔接还没有成功的例子。(三)高一新生要矫正理解偏差。很多高一新生对于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过程分析、受力分析、运动分析等,总有不够到位或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这也是高初中物理衔接的障碍之一。教师需要坚持从第一个高中物理知识起,在“如何学”“如何思考”“养成什么习惯”等方面,刻意规定几个物理分析的“动作”,帮助高一新生矫正理解偏差。例1.如图1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上面的木块压在上面弹簧上(但不拴住),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个过程中:①下面木块m2移动的距离为()A.m1gk1B.m2gk1C.m1gk2D.m2gk2②上面木块m1移动的距离为()A.m1gk1+m2gk2B.m1gk1+m1gk2C.m1g+m2gk1D.m1g+m2gk2分析:这是关于弹簧弹力为重点的受力分析问题,是《力》一章的核心问题之一。高一新生往往觉得弹簧弹力非常简单,只有一个公式,只要记住公式就能解决问题了,于是只关心所述弹力、劲度系数、弹簧压缩量三者的关系,并从公式入手(数学分析切入),结果对这样的题目无所适从。由于该问题涉及两个物体的两个状态的受力情况,必须从受力分析入手(物理分析切入),操作如下:①必须用隔离法将物体m1和m2隔离出来;②必须分析物体m1和m2的两个状态所受弹簧弹力;③再进行数学分析,应用平衡状态ΣF=0,计算弹簧弹力大小,运用公式F弹=k•△x变形△x=F弹/k计算位移大小(弹簧长度的该变量),才能正确解答本题。例2.如图2所示,在粗糙斜面放置物体A和固定物体B,在A与B之间用一根橡皮筋C连接,求橡皮筋C的拉力F的大小。分析:这是关于受静摩擦力分析的问题,是《力》一章的另一个核心问题。高一新生往往也认为静摩擦力非常简单,只要抓住物体A平衡合力为零,直接从计算拉力F的大小入手(数学分析切入),但该问题并非如此,存在多解的情况,结果很难完整正确解答。正确操作应如下:可将橡皮筋C看成一根轻质弹簧。如图3所示,该问题涉及斜面并且定量(需要正交分解重力,求出重力沿着斜面向下的分力GX=mgsinθ);涉及静摩擦力的方向(需要判断相对滑动趋势可能斜向上、可能斜向下、可能为0);涉及沿着斜面方向合外力为零,建立方程(ΣF=GX-F±f=0),涉及的这三个问题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这是属于典型的物理分析与数学分析相融合的过程。①如果F=GX,则没有相对滑动趋势,f=0;②如果F>GX,则A有相对向上滑动趋势,f=F-GX,f斜向下,那么F=GX+f,f存在最大值,F的最大值FMAX=GX+fMAX;③如果F<GX,则A有相对向下滑动趋势,f=GX-F,f斜向上,那么F=GX-f,同样f存在最大值,F的最小值FMIN=GX-fMAX,方向斜向上。可见拉力的大小在GX-fMAX≤F≤GX+fMAX范围而非某一个值,方向存在向上和向下两个情况而非一个方向。

综上所述,多数高一新生处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不适应于高中物理学习状态,也处于不知道学习高中物理要怎么做的状态,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强化物理分析切入、摆正数学地位、强调物理分析理解到位等,这样高初中物理衔接效果才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余俊文.中下生学习物理入门切入点的理性思考[J].物理通报,2012,(5):31-33.

作者:余俊文 单位:邛崃市平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