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分析
时间:2022-04-29 10:54:52
导语: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普遍注重STSE教育理念的渗透,但是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尤其是问题的设置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初中物理教学渗透STSE教育的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应用丰富教学资源
生活即教育.我们很多的教学资源都可以从生活中采集,尤其是较为晦涩难懂的物理概念教学,如果直接与生活联系,不仅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这也是渗透STSE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摩擦力”这个概念对初中的学生而言是比较难懂的,联系高中的教材,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来看,相互接触并发生挤压的两个物体间因为具有相对滑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发生的阻碍相互滑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些对初中的学生而言根本无法理解,当然,如果我们初中阶段也仅仅表面化,而给学生模糊甚至错误的答案,怎么办呢?如何克服摩擦力这个教学的难点,就需要教师在情境创设上狠下功夫.联系生活,尤其是体育运动,有关摩擦力的现象比比皆是,在不同的体育项目或体育器材中,摩擦力有着不同的影响.如径赛比赛中,运动员都会穿底部装有钉子的钉鞋,那些钉子长短不一:短跑项目中,选手的鞋钉要长一些,有利于增大静摩擦力,从而有利于加速度的获得,提升选手的成绩;长跑项目的选手所穿鞋子会装有较短的鞋钉,这主要考虑的是,长跑项目考验的是耐力,对摩擦力的大小要求不高,够用就行,而且短一些的钉子,鞋子穿上去更加舒适,更利于选手水平的发挥.而田赛项目中使用的铅球、标枪等,都要求有光滑的表面,类似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小其在空中飞行时与空气间的摩擦阻力,有利于选手成绩的提高.通过例举这些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会更为全面,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正情感.
2结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渗透STSE教育
“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揍揍做实验.”这句话实际上就说到了实验与STSE教育之间的关联,笔者认为实验课是渗透STSE教育的重要窗口,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开发低成本实验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开发低成本实验,并自行设计实验课,无疑是解决初中教学实验仪器不足,以及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为中学教学的课程安排都比较紧,且在义务教育阶段也不允许加重学生的负担,大量增加实验课也不切实际,笔者针对学生感到较难理解或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验中,帮助他们理解相关物理知识.这其中即要增加老师的演示实验,也要增加学生的动手实验.例如,教师让学生领会“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的双手互相搓动,让他们直接感受温度的升高.
2.2将部分物理实验由验证性拓展为探索性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有不少是验证性的,在这种验证性的实验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是按照课本上已定的步骤进行操作,很少对实验的内容、过程进行探究,缺乏创造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显得很不够,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将教材中的部分物理实验由验证性拓展为探索性,能更好地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初步探究能力.例如,初中物理老师一般不做海波的凝固实验,一方面是怕麻烦,觉得熔化实验已经做过了,凝固只不过是熔化的逆过程,而且海波凝固需要的时间较长,在教学时温度不随时间变化的区间较难找,只要“讲”也一样能“讲”明白,就无需占用更多的时间了;另一方面是海波的纯度及实验的环境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容易使实验“失败”,不容易达到预期的结果.其实,如果我们把这个实验做好,甚至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巧妙地设问,一步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交流、讨论,最终弄清相关的实验原理.这样探索性的实验实际上就是STSE教育的渗透,不仅仅获得了知识,还加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也体会到了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和学习的快乐.
2.3随机应变,徒手实验
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地选择素材,构建物理实验固然值得推广.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随机应变,赤手空拳,依靠自身肢体或器官进行物理实验就更有意义了,这就是所谓的“徒手实验”.徒手实验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教师可以做,学生也可以做,简便易行.这能大大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体验,让学生获得更为直接的感性信息.例如,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产生原理”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这样几个实验,来感受振动在声音产生中的作用:(1)让他们用手敲击桌面,同时将耳朵和脸颊贴紧在桌面,感受声音和桌面的振动;(2)让学生说话的时候,用手摸着自己的喉部,感受声带的振动;(3)让学生吹口哨时感受空气的振动.物理知识本就源于人们对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只要物理教师处处留心,不断探索和创新,就能依托身边的瓶瓶罐罐,构思出丰富多彩的实验,让学生在更为直接而明显的实验情境中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亲和力和趣味性,从而排解学生的畏难情绪,让他们喜欢上物理.
3通过习题的命制来渗透STSE教育
从当前的初中物理测试题来看,虽然STSE的渗透有了,但是在进行物理测试时,有关STS的试题资源却相对较少,教师应根据需要,自行设计一些蕴含STS思想的物理试题来为教学服务.那么,我们在习题课上如何渗透STSE教育呢?
3.1发掘教材资源,设计和重组试题
初中物理教材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STS教育资源,教师对此进行发掘,并以其为情境设计出STS试题;其次教师也可以对高中物理教材,甚至是大学教材进行研究,从其中选择在学生认知范围以内的内容进行提炼,从而实现有关试题的设计.
3.2通过原有试题资源的整合,设计STS试题
历年的中考试题和竞赛题都是物理命题专家精心打造的结果,因此试题质量都非常高,充分发掘,能够成为STS试题编制的优质资源.此外,教师对中考题和竞赛题进行改编,在讲解时将母题和子题一起呈现给学生,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3.3将环境、能源等热点话题融入到STS试题的命制中
众所周知,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和安逸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大自然的惩罚———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是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如何维持生态平衡这些热点话题都能够成为试题命制的情境,此类问题在考核学生物理能力的同时,也能对其环保意识、节能意识起到增强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一题.例题:在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研究者发现氢能源将成为化解能源危机的配方.近期,美国科学家宣布了一项最新的科技成果———“人工树叶”.这种廉价而高效的设备,主要由镍和钴制成,将它放置于暴露在阳光下的水中,可以有效地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再将这些气体输入到燃料电池中发生反应即可产生电力.下面有关这项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装置实际上属于太阳能的采集和使用B.氢气的产生可理解为水在“人工树叶”的作用下发生了电解C.这一装置中产生的氢气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D.这一发明的意义在于发现了高效而廉价的电解水的材料答案:C.命题思路:本题跟踪最新科技进展,情境构建新颖而独特,此外还综合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凸显STS物理试题的跨学科性.本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有相应的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储备,此外需要一定的信息提取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将富含STS教育理念的试题运用于初中生的物理练习和检测中,在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测的同时,也能拉近学生学习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距离,这也是STS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相关的试题命制策略肯定不局限于上述几条,更为完善的试题设计理论体系还有赖于各位同行在实践中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作者:莫茵茵 单位:珠海市紫荆中学
- 上一篇:初中历史怎样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艺术研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