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加强中学物理教学实效探讨
时间:2022-03-13 04:46:00
导语:新课程中加强中学物理教学实效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构建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实效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连,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二、转变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和受教者,二者的关系构成了学校教育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传统师生的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二者只能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看做是消极的知识“容器”,而应该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让他们得以充分发挥。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引导阅读理解
物理的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自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就是关键词。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词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物理的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地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
四、注重学用结合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时,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如学习“浮力”后,可去码头看看船舶上标着的“吃水线”,搞清轮船的排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去看看大吊车,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组,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行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只有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总之,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上一篇:卫生局技术骨干人事编制关系解决方案
- 下一篇:争创护理示范医院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