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中学科学课堂导入激趣

时间:2022-04-21 11:22:00

导语:巧用中学科学课堂导入激趣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巧用中学科学课堂导入激趣

摘要: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求知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特别的兴趣,才能持久地、深入地去探索、研究,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作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显得尤为重要。导入是教师在进入新课教学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的方式,根据教学的特点进行创造性设计和灵活运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启开思维的门扉,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进入对新知识的求索过程,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关键词:导入;兴趣;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也说过:真正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科学感兴趣,才会想学好科学。因此,激发学习兴趣对于一堂课的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尔基说:“开头是最困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时间找到它。”。导入即一堂课的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导入,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激活学生的“动情点”,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科学课的导入方式很多,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精心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导入新课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好奇心会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初中生习惯形象思维,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老师对科学现象最生动、最清楚的描述,也代替不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直观观察。教学演示可信度高,可见度大,直观性强,趣味性浓,常常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剂。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动能和势能转化”时,教师可把书中的单摆实验改为“铁球碰鼻”的演示:将一个铁球悬挂在教室天花板上,将它拉至偏离竖直位置,让铁球刚好碰到自己的鼻子,在学生目不转睛时,把铁球放开,铁球开始运动,下面的学生为老师捏了一把汗,不知老师能否避免这一“劫难”。然而老师却稳如泰山的站着一动不动,铁球摆回来时并没有碰到老师的鼻子,这一场面吸引了学生,对这样的情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情不自禁的思考其中的奥秘,从而为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惯性及其应用”时,教师可以握着一个盛满水的玻璃杯,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当水杯突然向左运动时,水向什么方向溢出?当水杯突然停住时,水又向什么方向溢出?学生将上述现象观察清楚之后,将水杯放在讲桌上,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杯口的塑料片上放一个鸡蛋,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当用木棒打击塑料片时,产生什么现象?装置很简单,学生却觉得很新鲜,好奇的目光紧紧盯着鸡蛋。这时老师举起木棒向塑料片打去,“啪”的一声,塑料片飞离了杯口。同时“啵”的一声,鸡蛋落入了杯中,顿时,学生们都兴奋起来,忙问:“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在有惊无险中成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讨的浓厚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轻松的引入新课。

例如:在七年级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学生对其没有感性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又是整个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如何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有感性认识,把学习兴趣放到课堂上来,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一上课,我就让学生动手实验,把凸透镜对准近处书本上的字和远处的窗户、房屋,问他们发现了什么?当倒立缩小的窗户、房屋,正立放大的字出现在面前时,学生们开始兴奋了,许多问题很自然地就从他们的嘴里提出来了:怎么会有像的呢?怎么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呢?怎么一会儿倒立,一会儿正立呢?我趁机就提出了今天的课题: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成像规律呢?整个一堂课的重点教学也就在同学们最兴奋的时刻开始了。

用实验导入新课达到的效果,无论多么美妙的语言都是替代不了的。科学教师应抓住实验这一其他学科不具有的优势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奋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果要达到创设情景和引入新课的目的,应精心设计一些新颖、奇特、惊险的实验,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通过有趣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导入新课。

初中生爱听故事,抓住初中生的这个心理特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通过运用科学史料性的故事,提出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问题导入新课。科学上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传说,情节动人,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不仅能够说明科学发展之路的崎岖不平,还能折射出科学家的献身精神.这一切都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科学知识,发展自己创造才能的强烈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科学小故事,对设疑、激发兴趣可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能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题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时,一上课,老师第一句话“今天先讲个故事”,全班鸦雀无声。“有个地方种植水稻,大米的质量很好,就是产量不高。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水稻越长越好,产量也有所增加,当地的人都很高兴。但是,从1955年开始,这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病人起初腰疼、关节疼,不久就全身疼痛,连呼吸、吃饭都得忍受巨大的痛苦。可怕的是,有的人越长越矮,仅1963-1977年就死了不少人。这是什么病呢?后来找到了原因,抓住了罪魁祸首(学生急切想知道)。原来,在这地方一条河的上游建了一座炼锌厂,工厂废水中含镉。工厂的废水流进河流,用这种水浇灌稻田,大米就含镉,人们长期食用镉米,就出现了上面的悲剧。”近乎离奇的故事,使学生惊讶不已,巨大的疑问,激发着他们的求知欲,课堂教学的“黄金时刻”来到了。“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呀!”故事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学生们在说笑议论中受到了教育。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先讲述狗死洞的故事: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便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至,屡次试验结果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魔洞”。“魔洞”究竟有什么秘密呢?学生们分别议论纷纷,讨论后指出都是二氧化碳惹的祸,那么二氧化碳有哪些重要性质呢?同学们都迫切想知道答案,产生了探究欲望,也就自然导入所学课题。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摩擦的利和弊”时,为了引起本节内容的兴趣,用以下故事来引出课题:在儒勒?凡尔纳写的一本小说中,描写了一位名叫马蒂夫的大力士,他力大如虎。有一次,眼看一条刚从船坞滑下水的大船“特拉波科罗”号将和一艘快艇相撞,岸上的人正束手无策,只见马蒂夫一个箭步跨到大船跟前……。听到这时,教师稍作停顿。于是学生在心理上急切希望知道究竟,这样使学生产生了渴望学习的愿望,掌握学习主动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上“热传递”时,教师可先介绍“煤炭救命”的真实故事:1903年,在南极探险的“高斯”号轮船被茫茫的冰层封住了归路,船员们想了很多办法,挖、炸、锯、砍,冰层巍然不动,一切“武力”解决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有个学者建议,把船上的煤屑、黑灰都铺在冰层上,奇迹出现了,冰开始融化,航线得以开通。为什么煤灰能够使轮船摆脱困境而挽救船员们的生命呢?大家听了这节课后,就一切都明白了。

讲传说、听故事是初中学生大都喜闻乐道的。上课伊始,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则美丽的传说,会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教师就可以把握住这有利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但是必须要使故事传说的内容能自然地和讲课内容联系在一起,如果所讲的故事应该撷取其精华,而且又有些离奇,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三、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导入新课。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自信心特别强,喜欢凭主观臆断下结论。但由于经历少、认识浅,所下的结论往往是失真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当教师直接把正确的教给他们时,他们要产生怀疑心理,因此,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状态时,必然要想尽办法摆脱矛盾,从矛盾中解放出来,于是产生了迫切解决思维矛盾的求知动力。为此,在教学中选择与生活观念相悖的典型事例,设置“陷阱”,让学生碰碰钉子,迫使他们重新认识问题。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常规认识相反的科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大气压强”时,教师拿着一只盛水的大试管,然后把稍小的试管套放在盛水的大试管中,问学生:当我把相互套放着的两支试管同时倒转过来,使其管口朝下,小试管会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吗?学生异口同声的一齐答:“一定会掉下来。”于是教师将那两支试管倒转过来之后,小试管不但没有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反而沿大试管壁上升了,即使竖直朝下抖动,小试管仍不会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强烈的矛盾冲突,引爆了学生们纷纷追根问底,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学了“大气压强”之后就会明白了。

例如:讲七年级下“时区和日界线”时,教师说:“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寻找大航海家麦哲伦丢掉的一天(引起兴趣)。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旅行后,回到西班牙,船员们惊奇地发现航海日记明明写着这一天是1522年9月5日,而西班牙的日历上却是9月6日,这是怎么回事呢?(产生悬念)大家能不能帮忙把这天找回来呢?”讲到这儿,同学们的兴奋中心自然被吸引到这节难点内容上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向他们讲授有关概念和换算,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将学生思维推向高潮。

例如:学习九年级上“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时,老师先问“3.8瓦的灯泡亮还是1.5瓦的灯泡亮?”,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3.8瓦的灯泡亮”。老师于是将“1.5V,1.5W”和“1.5V,3.8W”两灯泡并联接入3V的电源中,果然与学生的答案一致。

这时学生会兴奋地叫起来,他们是对的,当然高兴。接着老师又将两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时,1.5瓦的反而比3.8瓦的要亮得多。学生感到惊讶:“这是怎么回事?”。这一出乎意料的事实,要求学生们用崭新的理论给以合乎情理的解决,迫使学生向知识的更深层次进军。

惊奇、疑惑、矛盾是心理冲突的现象,亦是产生认知的冲突方式。这些心理冲突具有两重性,既是认知的障碍,更是探索的新起点。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疑和惊奇开始”。运用悬念导入技能,教师要问到点子上,抓住学生产生疑虑、困惑、矛盾时的契机,掀起思维冲突的狂澜,同时设问要新颖,学生闻所未闻,始料不及的,才能造成悬念,学生就会激起求知欲望而“愿闻其详”,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新课导入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第一环节,导人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无所谓最好的模式,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文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想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必须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朱清时主编2005年12月第3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2、钟精华《地理激趣教学之我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3、李明章《巧妙引入新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学物理200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