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初中物理四大特征论文

时间:2022-09-23 05:31:00

导语:学习初中物理四大特征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习初中物理四大特征论文

摘要:通过多年物理教学,我发现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心理品质大概归结起来有四大特征:“好奇、好问、好动、好胜”。

一、好奇

好奇作为思维的先导,它是成功的起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能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初中学生刚开始对“物理”是什么含义,有哪些内容,怎样才能学好,总有许多微妙的期待,当他们知道我们生活在物理世界的“海洋”里时,又感到平淡无奇;当教师谈到火箭、卫星、宇宙飞船等高科技需要物理知识时,又感到高深莫测。我在讲“引言”课时,列举一些力、热、声、光、电等生活现象,学生就不足为奇,我打破教材程序,上课前将正在滚动的“麦克斯维滚摆”呈现在讲桌,学生很快“磁化”般地被紧紧吸引住,再采用启发性的提问,造成一个个悬念,就吊起学生的“胃口”,把学生的情绪从上节课的“余味”中或课间休息的嬉戏情绪中,“拉”到物理课上来,激发了学生兴趣和急待解决问题的求知欲。“引言”课还该多准备一些初中具有代表性实验,演示后,造成的每一个迷惑都能逐渐在以后教学中澄清,也可以准备几个高中物理实验,如“动量守恒演示器”,用不同的方式,拉开不同个数的钢球进行演示,让全体学生为之惊喜。学生毕业后,在心中总是一个抹不掉疑惑,为他们中许多学习高中物理又激发了新的兴趣,这些实验也许为他将来成为物理学的专门人才奠定了基础。

激发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引入每一堂新课,把兴趣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一堂课开始,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调控课堂情景:如引出小实验、小故事、想一想、展示新颖的图片,采用幻灯、录像,甚至光盘、电脑等辅助手段进行演示和播放启发诱导,提出一些新奇有趣,与学生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相近,极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的问题。如在讲“摩擦”时,改变教学程序,先演示“筷子提米”小实验,学生会产生许多疑问,筷子为什么能把米杯提起来?用铁杯行吗?用什么杯子最好?还有什么技巧?……总想寻根究底,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课完后,要求他们回到家里再做一遍。经过多次实验,他们会感受失败的痛苦,饱尝成功的乐趣,懂得物理知识、定律得出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付出艰辛的代价,培养他们爱惜他人成果、珍惜书本知识,养成刻苦学习的好习惯。每一堂课,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面部表情及各种态势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共鸣,教师提问要制造一个个与教学相关的悬念,展示新颖的教具、图片,讲述与课题相关的故事,可以使学生熟悉老师将要讲述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对学生好奇心理加以激发。

二、好问

好问是学生心理又一特征,它们已具有一定基础知识,而这些基础知识,:具有过渡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他们认识也随之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反映在课堂上,常常交头接耳,不时举手发问,教师要善于鼓励和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辨别正误,引导他们对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深入分析,培养良好的物理思维方法。

曾经一位学生问“气功师躺在钉床上,胸部放一块大石板,用大锤猛烈砸断石板,为什么躺着的人安然无恙?是不是他有硬气功,刀枪不入?,如果不放石块,在胸部直接用大锤砸,又将怎样呢?”不难看出,这学生心理沉积着许多疑惑,从他善于观察、勤于思索中也流露出“异端邪说”,我告诉他,“表演大师先经过特殊训练,经摔、经打、经砸,说他‘刀枪不入’就言过其实了,等到下一周学习压力和压强,你就知道了。”我把已经准备好的教案重新修改:其一,自画了一幅气功大师表演的彩色挂图;其二,制作两个模拟钉床、两个相同模拟人体的透明塑袋;装满水后密封,上课时,先将扎有许多小钉的床平放课桌上,一只手拿着装满水的塑料袋,问:水袋放在钉床上,水袋会扎破?(待学生议论后)把水袋轻放在钉床上,又问:扎破了吗?(生:没有),将一玻板放在水袋上,提醒学生:用铁锤砸破玻板,水袋会扎破吗?(等学生议论后,请原来一位提问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又出示另一个只扎三颗钉的钉床和一个水袋,将钉床放在玻璃水槽上问:“将同样水袋放在钉床上水袋会破吗?”(待学生议论后,教师演示)。演示时,教师善于察颜观色,理解学生的愿望、情绪,通过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迷惑、爱倦、惊奇、欢乐熟视无睹,他很难激发学生质疑生问。通过巧妙设问,不断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回答问题的能力,特别演示实验中不要忙于操作,遵从学生认识规律,按照实验仪器结构特征,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操作时,对每一过程都要作出暗示,让学生产生么这是求知的秘诀。

三、好动

好动是初中学生一大特征,学生的认识,主要以直观为主,他们获得新知常借助于具体实践经验。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形式。

当教师演示一些有趣实验,特别离学生生活较近的实验时,总有不少人跃跃欲试。曾经在上“大气压强”一课,学生看完阅读材料,关于“马德堡半球”一段事故后,不少学生对小小的半球威力这么大不可理解,问:“我们为什么能生活在大气之中?”为了澄清学生心中的迷雾,我展示了一个模拟“马德堡半球”,强调这半球比起其马德堡半球来小得多,用电动抽气机对半球抽气,抽两位女生上讲台,我交待几句后,她们用力拉,没有拉开,台下一片哗然,有的女生在嘀咕什么,男生更是不服,有的男生说:“女生力气小,让男生上”,男生们都举手想一展威风,女生中很少有举手,我又抽两位小个子男生上台,全班齐喊:“加油!加油!……”结果两位男生还是没拉开,助威声嘎然而止,台下又开始不停议论着,有几个顽皮力气大的男生,想上台一显威风,我成全了其中两位,从台下所有学生眼神中,不难看出,都是期待着同另一时刻的到来,这两位男生,用力甩一甩双臂,使出全身解术猛拉,在助威声中也没有成功,继续再拉,我提示“请注意观察”,趁机拧动阀门,突然一个左倒,一个右倾,全班哄堂大笑,幸好有保险绳,否则不堪设想。待安静下来都不吭声,有的挖耳教师问“为什么他能拉开?”认真观察的学生不难答道:“阀门打开,有空气进去……”该项实验、让学生懂得,学习物理观察是多么重要,既要有主次观察,又要耐心细致的操作,让他好动又不能乱动,把动和静相结合,新颖有趣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增加成功的体验。

开设学生实验时,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让学生动手,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迁移。实验时,有意识引导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熟悉现象、过程的观察方法,教师不断发问:看到什么?说明什么?结果是什么?内在联系是什么?成败关键又是什么?如,学生做“测滑动摩擦力”实验时,;有的主动实验了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有的主动实验了摩擦力与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为了增加兴趣,教师可增设一些思考题,如,拉动木块前弹簧秤示数有何变化?木块开始运动时跟匀速直线运动相比较,弹簧秤示数有何不同?让学生实验后回答,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力和实验素养。有一次,开设“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由于单刀单掷开关不够,有一个组采取的是单刀双掷开关替代,这组学生事先做完实验后,一位男生想:“做完串联电路后,又撤下元件重新做并联电路,能不能不撤元件或少撤导线,再完成第二个实验?”通过认真试做,终于只添一根导线就解决了。他把定操作结果告诉我,我及时在全班表扬,在时间充分情况下,要求有兴趣的同学试做一次,再请哪位学生上台在磁性演示板上给大家演示一遍。从这次实验,许多学生受到很大的启发,逐渐在以后的学生实验中,许多学生善动脑、勤动手,有的也能完成老师补充小实验,有的自行设计完成一些探索性小实验,为了满足部分学生需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打开实验室,开展一些自组实验:曾经在开设“伏安法测电阻”的学生实验时,一位女生做完实验后,她想:为什么把安培表接在电压表外,而不接到内侧呢?她按内接方法测量后发现,两种接法安培表示数不同?我只好单独给她解释,有时为了解决演示实验受许多因素影响,利用课外时间在室外演示,比如“太阳灶”原理的演示是属于在冬季教学内容,如遇到强光的中午就召集学生到室外,将凹镜会聚的光斑移到部分学生手上,再移到准备好的白纸或火柴上,让学生多种感官协调作用。书中“小实验”、“想一想”,练习或习题中的探索性实验,估计条件成熟,让学生作为家庭实验,评讲家庭实验时,抽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及理由加以叙述,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心理,使其思维一直处于活跃之中,总之,从生动直观到抽象的概括,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必由之路,观察可使学生辨别存在于他们周围、但又模糊不清的事物,丰富学生表象,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利用初中生的好动这一特点,对智力发展极其有益。教师要把教材中的“零级目标”部分的“想一想、议一议”、“课外阅读”、“小实验”,知识与学生好动特点结合起来,多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些自主的空间和时间。

四、好胜

好胜是学生极为宝贵的心理特征。学生为一点小事喜欢争论,不甘示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将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难解习题、不易做好的实验,有意识让学生争论,设置一些误区,让他们不知不觉,跨入。如:1)测量工具越精密越好;2)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3)压力等于重力;4)对物施力,就是做了功;5)平面镜成像,人走向镜面,像变大;6)接上电源,“100W”灯泡一定比“15W”灯泡亮;7)数据处理时,认为保留数字越多越准;8)物理学中,计算时都用“四舍五人法”等,把这些问题,有意识放在不相关的知识点中,增加题意隐蔽性,培养学生准确分析能力,利用对上述有关知识反应分出正反两方,举行有序对抗,教师视其论战情况,适时地火上浇油,扩充疑点,扩大争论面。当然,在满足学生好胜心的同时,要进行正确引导,达到高潮后,在乐趣中引出正确结论,分出胜负,各有所得,教师特别留意保护学生自尊心。通过问题启发,以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用引而不发的措词,激起学生思考,开启门径,不能包办学生长时间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拓幽揽胜,达到“柳暗花明”的功效。创设一个个情景启发,学生思维天性本身需要赋予美与活生生的想象。平时教学,尽量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伤其自尊心就等于伤害好胜心。公务员之家

当然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心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特征,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去着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