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探讨
时间:2022-11-24 04:01:57
导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网络视为“第二生命”和精神支柱,其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为扭转这种局面,2014年党和国家提出了“三走”活动,号召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进操场,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以“三走”活动为切入点,以湖北省高校为例,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并提出了以“三走”活动为依托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三走”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不仅造成其体育活动时间的减少,同时人际交往能力受限,导致很多大学生渐渐迷失了方向。面对大学生日益下降的身体素质和不断出现的心理问题,2014年1月13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了《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各高校要积极开展“三走”活动的宣传活动,同时强化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督促学生加入体育活动中,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心理素质。
一、“三走”活动概述
“三走”活动提出以来,受到了全国高校的积极响应。一直以来,随着学业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互联网普及率的猛增,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没有时间、也没有意愿参与体育活动的现象,随着而来的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较之十年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上都较标准线有很大的差距。基于此,党和国家紧急颁布了“三走”活动的通知,号召广大高校积极创新体育活动形式,依托学生组织,广泛开展各类形式的体育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进来,最终形成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局面,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基于对“三走”活动的全面、深入分析,确定了“三走”活动的五大原则,即群众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创新性原则、长效性原则和课外性原则。群众性原则是指为了让“三走”活动能够长期有效开展,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各基层学生组织和学院的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加入,形成大学生集体参与体育锻炼的新局面。自主性主要包含了几个层面:首先是“三走”活动的组织开展主要依靠学生组织,这个过程重在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更贴近学生,让学生产生参与的积极性,最终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体育活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思想和行动上接受体育锻炼,养成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创造性原则是指要从深层挖掘“三走”活动的内涵,认识到这个活动与以往其他活动的区别。从思想上不断进行工作的创新,从组织形式到具体的活动形式都要做到有创新,能够吸引广大学生,从而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另外,要将“三走”活动区别于一般的体育活动,要从内容上进行创新,活动要多体现当代学生特色、体现校园文化、体现文化内涵。课外性原则是指“三走”活动是在学生课下展开的活动,是对学校正常体育教学工作的补充和延伸,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利用课下时间,做一些真正有益身心健康的事,同时也是将体育教学进行课上和课下的有效融合。长效性原则是指“三走”活动和活动效果影响长远,是“三走”的核心。这就要求各高校要做好全局规划和统筹,做好工作任务的分配工作,制定长期和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并按照工作计划有序开展相关活动。
二、以“三走”活动为载体的湖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切实贯彻落实“三走”活动精神,提高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湖北省高校相继开展了“三走”活动组织规划工作,并将“三走”活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机融合,促进两者共同发展。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面临一些问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生进行了有关“三走”活动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调研,希望能够从不同层面了解到学生对“三走”活动组织开展情况的看法和建议,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素质能够达到满意或以上的程度,占总数的53.88%。而对学生业余时间分配情况调查表明,有59.99%的学生选择了课余时间“在宿舍睡觉、看电影、玩游戏”这个选项。从使用网络用途的调研结果分析是,学生大部分选择了查资料和看电影。而对于“三走”活动的了解情况看,只有14.14%的学生表示很清楚,而有24.38%的同学表示完全不清楚。对于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方面,很多同学都认为活动比较单一,同时希望能够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加强设备更新。从调研结果还发现,现阶段以“三走”活动为载体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很多学生对“三走”活动还一无所知,学校对活动宣传力度不足,尤其是针对新生的宣传工作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其次,大多数同学对于以学院为单位或者由社团组织开展体育活动表达了肯定,但对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希望能够更丰富并有所创新。从2017和2018两年的湖北省某高校“三走”体育活动汇编材料也可以看出,活动开展的总数虽然不少,但种类却相对单一,基本都以常见的球类为主。单一的形式必然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长此以往对于“三走”活动的长效性必然产生影响,不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三、以“三走”为依托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策略
(一)加强“三走”活动宣传工作。在全校乃至全省范围内加大对“三走”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在校园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宣传的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可以借助各学院、社团、学生组织的公众号和校园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当然也要借助传统的广播、海报等方式进行辅助宣传。重点除了要介绍“三走”活动的内涵和意义,还包括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等。让更多的人能够对体育锻炼有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加入到“三走”活动中,促进身心发展,同时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二)加强学校内体育类社团和学生组织的管理。必须强化对学校体育类社团及学生组织的管理工作,加强各类组织的交流沟通,共同搭建起校园体育文化平台,将“三走”活动覆盖各个层面。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中体育类社团的作用,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支撑,同时规范化管理社团,确保“三走”活动开展的长期性、规范性。另外,对于各学院、系部内的学生组织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组织加入到“三走”活动的组织开展中,从各级各层面加强“三走”活动的推进。同时,要加强体育类社团和学院、系部之间的交流合作,从专业性方面提升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三)丰富“三走”活动种类。要加强对“三走”活动的认识,创新活动思路,将体育活动的范围和种类不断进行扩大和丰富,体育活动不再仅局限于球类和跑步。一方面,要注重体育活动的创新,比如提升跑步活动的公益性,将晨跑改为募跑,学生坚持一段时间晨跑就可以从公益社团中选取一种物品募捐给一些留守儿童组织。这样的活动,既帮助学生实现了体育锻炼的目的,更丰富了“三走”活动的形式,更加强了各社团组织的交流合作。从学校层面,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比如阳光体育节、健美操比赛、舞蹈比赛、趣味运动会等等,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覆盖的广泛性,要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此外,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和学生情况,相应的创立一些激励性的体育锻炼运动,比如“XX项目吉尼斯纪录”活动,给有某项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对每一届开展的活动做好纪录,形成书籍,作为学校的一大特色,这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玉林,杨谊博.高校开展“三走活动”的体育文化价值及发展前景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131-132.
[2]张瑞祺,高建胜,崔巍,等.“三走”活动背景下大学生体质状况与体育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9):212-214.
[3]胡亚玲.体育文化视域下高校三走活动创新研究[J].现代交际,2018(5):142-143.
作者:刘显 单位:湖北理工学院
- 上一篇:口述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 下一篇: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协同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