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探究

时间:2022-09-18 03:33:06

导语: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探究

【摘要】大学文化,其本质上就大学办学的软实力,也是金大学校园竞争中的有力工具。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有助于促进对人才的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当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大学需要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丰富学生文化观念,促进人才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以福建省闽南理工学院为例,分析了构建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基础、构建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原则以及具体构建落实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方法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要求人才在具备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要拥有文化意识、职业精神。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对学生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大学校园不仅具有教育职能,其本质更是为社会提供人才的培养服务,所以为了顺应时展,大学校园需要加强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本文对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基础

1.科学的办学定位。在构建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过程中,办学定位是总基调,具体指的就是想要办成何种大学、如何办大学、大学发展方向如何、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具体培养人才措施等等,这些都是大学办学的基本要旨,更是大学发展可持续发张的重要因素。而大学特色文化的构建就是将这个基本要旨以及关键因素而展开,并通过不断的积累和传承,最终流传下来的精神产物。办学定位的确立,主要就是从大学自身条件出发,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向,进而明确大学的办学层次、学校具备的功能以及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可以说,大学办学定位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大学文化定位以及发展方向,而对于福建省闽南理工学院一类的应用型大学,目标便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大学特色文化的构建突显出“应用性”。闽南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学学科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科学定位。学校以“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为办学定位和“融入泉州、立足闽南、面向福建、辐射全国”为办学面向,学科专业定位为:以工为主,以理为基,经管文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秉持“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保障并创造价值”的办学理念,培养面向基层的“能说、会做、好就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管理服务型人才。2.鲜明的办学特色。高校的办学特色可以通过大学文化得以体现,所以说,具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也是构建办学特色的重要保证。所谓办学特色主要指的就是一所大学经过不断的发展,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方式,并外界所公认且具有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办学特色具有非常明显的排它性,会与其他大学在办学风格、办学特点上形成对比,通过长期发展、实践形成的办学特色,所以又具有发展性、稳定性特点。要知道,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是通过大学自我创造出来的,更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使得办学特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从大学鲜明的办学特色看,经过不断发展后,落实到大学优良传统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并将这种影响化作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最终逐步形成了大学文化形态。也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直接代表了大学,也为大学提高竞争力、实现办学目标发挥重要作用。总的来说,大学的办学特色主要表现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当中,更加具体来讲,则体现在校园精神、校风、人才培养、制度规范、教学模式等方面。

二、构建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原则

1.个性化原则。大学校园作为我国人才的主要输出,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在构建大学特色文化中,通过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校本文化与它校文化的交融,逐步形成了大学独有的特色文化。也正是这种个性化的特色,促使各个大学在多方面形成了独有的大学文化,促进大学的个性化发展,更好的培养出不同专业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2.先进性原则。坚持先进文化原则,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相迎合,确保大学文化的先进性。不论哪种类型的大学,其最终目的都是培养有利于社会建设的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构建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正是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促使学生树立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学构建特色校园文化,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素质和能力,推动学校改革,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文化体系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3.创新性原则。文化本身体现的就是物质和精神财富,是经过历史长河传承下来的。而大学文化则是大学活动积累下的产物。从某种角度说,大学文化对大学发展、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故此,在原有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大学文化,可以激发大学文化活力,对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福建省闽南理工学院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路径分析

1.构建完善的文化组织。大学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并需要坚持的系统工程。大学文化建设包括大学的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方面的文化,无论哪一方面都会对大学校园产生直接影响。大学文化的建设会对社会文化建设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对其加大重视度。为此,闽南理工学院应当成立专门机构,建立长效机制,促使党组织与教学政务共同管理,做好各自的职责,形成合力,进而构建出有领导、有组织的文化管理体系,师生都可参与的文化建设组织机构。2.建立健全制度。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对一所高校来讲具有内在的价值指向,需要提高对其的重视度,而高校规范和制度作为一种物化的价值观念,可以将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更加直观的表达出来,将文化的价值指向从里到外进行转变,转化为可见、可感、现实的内容,对人起到约束作用,可以更深层次的规范、约束、激励大学生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综合素质等,从而更好的促进大学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价值长期作用。大学特色文化建设需要不断积累、创新,需要在完善的组织建设基础上,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规划,明确文化建设相关目标、内容以及具体落实措施。闽南理工学院以“应用型、开放式、地方性、特色化”为办学定位,所以在制定相关制度上,应当以此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大学文化建设的各项机制,比如激励机制、创新机制以及管理机制等。促使大学特色文化建设能够统一规划、部署、推进。最终实现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保障并创造价值的办学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管理服务型人才。通过建章立制,不仅要积极鼓励思想良好、有优秀学术成果的师生,还需要极大力度对腐败、道德情操低下的师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惩罚,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对文化的正确认知,在特色校园文化的区实小自觉将规章制度内化为自我审视、自我定位、自身行动的标准,进而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打好基础。3.丰富校园文化构建大学校园特色文化,需要借助相应的阵地、载体,不断创新、丰富文化传播方法,提升传播效果,进而实现对校园特色文化的高效传播。首先,可以借助媒介进行传播,比如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途径对学校文化进行宣传,将学校相应的文化信息宣传给学生。如“组织师生收看纪念100周年大会直播”,达到了较好文化传播效果。其次,合理构建文化设施,学生文化活动中心,比如在图书馆、体育活动中心、影视文化中心等设施场所,使其具备文化传播功能,充分利用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等环境中都可以受到文化的熏陶,更好传承校园文化。再次,充分利用地域文化,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学校可以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巧妙利用大环境影响力促使学生公寓文化进一步建设。从而促使高校公寓形成特色文化,富有吸引力。如将当地著名的历史事件、历史典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还可以将特色文化元素融合到建筑装饰上,也可结合当地的传统节日节庆文化,开展公寓区特有的庆祝活动。最后,学校可以多组织文化活动,比如庆典文化、社团建设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传播平台,并在此过程中,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构建特色文化氛围,比如闽南理工学院开展的以“创新•创意•创青春”为主题的科技文化艺术节、结合各学院学科特色,开展创新创意类大赛、理工讲坛、文化艺术类大赛、体育节活动。通过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展现理工学子的青春风采,展示了学校的素质教育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构建网络平台文化交流体系。在社会不断发展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教学的融合,为学校发展带去了新的生机,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对大学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当然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阵地。但在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思维、价值取向、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搭建网络平台文化交流版块,合理利用声音、图片、文字等多媒体形式表达教育内容。比如,可以在文化论坛中设立一些与文化相关的学校热点问题模块,借此吸引学生关注度,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到文化讨论中,将传统的灌输式转变为参与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6.评价体系。建立评价体系可以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重要保证。通过科学地设定评价内容,对大学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指导。可以通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了解师生、社会各界的反馈情况,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明确的方向。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全面完善文化建设的内容以及方法,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总之,在当今社会西方信息不断涌入下,应当提高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加大力度建设特色校园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文化教育价值,促使学校进一步发展,实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作者:王欢 单位:福建省闽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