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校园建设思路分析

时间:2022-08-19 02:47:26

导语:节约型校园建设思路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节约型校园建设思路分析

摘要:当前高等学校正处于由高速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拐点,如何实现新时期下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高等学校应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潮流利用高校的制度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方式,拓展发展途径,突破当前高校发展的瓶颈和路径依赖,积极探索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模式、道路、方法,同时以此为基点来构架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基础,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路径支持和制度、人才的储备。

关键词:创新;顶层设计;校园文化;节约型校园;乘数效应

一、节约型校园的涵义

“节”是指节省,勤俭办学;“约”是指集约、统筹办学,即在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全面、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节约系统。该系统融合节约理念创新,节约校园文化,节约制度建设、运行,教学资源配置等因素,通过师生身体力行的一点一滴的日常行为来完成整个校园节约体系的建立、运行、维护。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节约型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学校的顶层设计,主要包含学校的定位、运行机制、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等,中心思想就是“因时、因地适宜的资源配置是最大的节约”;二是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运行,这要求高校建设的参与者将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理念融入到高校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配置,以期达到帕累托最优,从而建立一个高效高质的立德树人体系。节约型校园建设代表着现代化教育体系发展的方向,其涵盖了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学管理,信息传导等诸多元素,其目标是通过资源组合与优化来实现以最小的投入来达到最大的效应,实现学校的远期规划与当期效益的统一。"节约型校园"所表示的是彻底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好参与者的主观自觉性,做好自我管理,实现全程,全方位的节约,使节约成为一种精神,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学校发展的内部驱动力,为构建节约型社会体系提供不竭动力。

二、节约型校园的发展历程

国际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展了环境与节约方面的教育与研究,美国及部分国家把环境与节约方面的教育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到21世纪初美国实施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数量达到了数百所,英国有好几十所,节约型校园建设已蔚然成风。我国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从此拉开了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序幕。教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从2005年8月开始陆续了《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深入开展节约教育的意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等文件对各级各类学校建设节约型校园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学术界同时展开了对构建节约型学校的模式及路径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各类学校也在积极行动,为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吹响了战斗号角,在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瓶颈和困境。

三、我国节约型校园建设发展困局的分析

1、节约理念和意识欠缺,顶层设计高度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刚从物质短缺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人们在乍富后没有把握住对物质的索取的尺度,在西方消费思潮的影响下,没有去伪存真,而是全盘接受,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奢靡之风,爱慕虚荣,做人做事走向了讲排场,讲享受的误区。同时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内采取了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以GDP为指挥棒,造成了不计成本的发展模式,浪费现象经常发生,起了不好的示范作用。对物质无度的索取的思想和行为对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对当前几代人的影响荼毒太深,烙下了种种的印记。虽然政府在后来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校园,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观念的转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消除这种代际传承的影响。这造成了部分学校的节约理念、意识的欠缺,层次过低,节约行为不到位,关注点过于放在平时的琐碎工作,没有从全局的高度去考虑如何建设节约型校园,更没有做好“优化资源配置就是最大的节约”这一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学校节约的小气候跟国家大环境不配套、不协调。2、宣传不到位,没形成共识。部分高校在节约宣传上没有端正态度,不重视,只是搞上几场活动,出几张简报,走个形式草草了事。没有把节约型校园建设作为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来抓,没有充分发挥各类宣传媒介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系统的宣传教育,而是进行运动式的宣传,使得节约的理念和精神得不到认同,顶层设计与下层基础没有很好的融合,从而使节约型校园建设进展事倍功半。不能从供给侧的角度来宣传,走进受众的心海,产生共鸣。3、制度建设不健全。制度建设是基础,没有牢靠的基础,任何事情都会变成空中楼阁。部分高校在制度建设中没有很好的遵循现代化大学办学规律,管理体制、教学机制来建立制度体系,没有把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理念一以贯之的应用到制度建设上来。制度建设有时显得大而空不符合学校实际需要,流程缺乏规范性,存在缺位、失位或者越位的地方,操作性不强,不少制度只存在于纸面上且落后于形势。使得有时候的浪费体现为一种体制性的浪费或制度性的浪费,这是一种更大的浪费,一种隐性的浪费,是一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集中表现,必须依法依规、量体裁衣的来打造和完善自身的制度体系,从源头上来进行节约型校园建设。4、制度执行不到位,效果差强人意。高校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执行者的主观因素或制度的自身因素而使制度停留在纸上,在执行中存在作为缺位、失位或者越位的情况。同时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制度存在漏洞或盲区,在懒政、怠政的或恶意作为之下使得制度的弹性被无限拉伸放大,使得某些制度成为一些罪恶之花的遮羞布,使得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不少流于形式,表面文章做得多,部分高校的组织实施功能太弱,落实问题不能一竿子插到底从而使得实际效果不明显。5、节约举措太分散、形不成合力。部分高校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没有统筹兼顾,建设没有形成体系,呈点状分布。各部门只是在各负其责,做着守一段渠,种责任田的工作,各自为战,甚至形成挚肘,没有形成合力,减低了节约的效果,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建设中走了不少弯路、重复路,在全局上造成了渠不畅通,田不丰产的现象,没有达到1+1大于2的效果。6、创新不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部分高校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存在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症,创新意识不够,只是按照上级的文件要求做点基础工作或者简单的照搬人家的经验和模式,照本宣科。没有做到内联外合,共享共建,方法方式落后,没有跟上技术前进的步伐,没有充分利用学校本身的智力优势,内生创造力欠缺。7、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专业性差。节约型校园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前景密切相关,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需要专业的队伍来管理和营运。目前的情况是不少高校没有专门的班子来管理,或是临时搭架子、凑班子,对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要求不清楚,思路混沌,不知道节约建设的着重点在哪里,怎么建设。8、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部分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存在问题:一是指标不完善,权重不合理,标准有偏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搭配不尽合理,二是导向性不鲜明,考核应用不够,机制不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三是考核评价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没有得到恰当的应用,使考核评价成为了花瓶。

四、我国节约型校园发展的措施及途径

1、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导向,助力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政府要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兼顾,全面深化改革,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总抓手,秉持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挥资金、政策、税收、舆论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加强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国家应从战略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关键作用,同时利用好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的补充作用,做好预调微调,弥补好市场失灵,发展绿色GDP,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山水湖田草的生命共同体,共建美丽中国。国家要把节约上升为国家意志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持之以恒的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下好先手棋,做好组织实施,分类指导,分项施策,形成全社会节约的大环境。2、加强节约型校园文化建设,理顺高校管理体制。目前高校正处于从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从数量规模发展转向质量集约发展的转折点,“双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一流的校园文化,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发展模式。节约型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久性、基础性的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学校在节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优化资源配置就是最大的节约”的理念,深化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将学校节约小气候与国家节约的大环境相辅相成,同向而行,和谐共进。学校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要做到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积极探索现代化大学治理的“中国之治”,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在发展中坚持问题导向,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抓好落实,解决问题。首先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做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做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理顺高校管理体制,解决好资源配置问题。改革学校权力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决策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方式。在决策之前搞好调查研究,弄清楚“需要什么,缺少什么,改进和完善什么”,做好全盘考虑,既要高屋建瓴,又要脚踏实地,双头推进,相向前行。在配置资源时要做到“一校一策,因校适宜,精准施策”,走市场化与内部调节相结合的道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资源配置成本,努力使学校以最少的资源达到最优的效果。3、加强宣传形成共识。共识是实施的前提保障,宣传教育是取得共识的手段,首先学校要利用宣传栏、板报、校园网等工具对节约这种至简、至俭的大美生活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持续的宣传,做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其次将节约教育进课堂、进日常,进行全过程的宣传,做好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说教一千次不如实际行动一次产生的震撼力强,润物于无声中。最后使每一个师生都成为宣传员,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将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形成一种校园精神。4、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制度是大家共同认可并遵守的办事准则,是一切事物管理和运行的基础,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首先在订立或修改制度之前要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夯实基础,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党和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制定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好制度。其次增强度的可操作性,制度建设既要依法循规又要符合实际;既要统筹大局又要微观协调,注重细节,措施得当,不能缺位、失位或者越位,将制度的刚性和柔性相结合处理好制度与人性的关系。最后做好制度的“废改立”,使制度常用常新,跟随时代和形势不断发展和完善,避免制度碎片化和制度间的冲突,使制度之间相互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加强制度的创新和规范,确定责权利的界限,将授权与监督有机的结合起来。5、理顺运行机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力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态度,执行人员要讲政治的角度出发,树立大局意识,依法依规执行制度做到有制可依,有制必依,执制必严,不能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制度落到实处。其次是方法,要进行方法方式、组织保障的创新,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层层落实,夯实责任的管理模式,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化,将制度、流程、事权、财权、监督串联起来构建高校完备的执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现代化。6、做好校园节约建设。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抓早抓细做好校园节约建设,将节约走进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第一对现有的建筑及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做好节水、节电、节暖。节约就是生产力,节约就得不断创新。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建智慧化校园,利用信息手段对校园的水电暖管网进行实时监测、计量、维护,堵住跑冒滴漏,截断常流水,关掉长明灯,启用有效的节能产品,建立节能体系数据库。在进行改造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效益的财务分析,去掉一些不经济的改造行为,不要搞一窝蜂式的上节能项目或一刀切式的去项目。第二创新方式做好节约,对水电采用错时错峰使用,定量定额管理,分级次、梯次收费等来减少能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做好雨污分流,中水利用,书本的接力使用等循环利用,公用设施的共建共享,提高综合利用率。第三对新建校区要做好规划,以节约为方向来建设,同时为今后的节约改造预留端口避免重复建设。第四处理好节约与质量的关系,节约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必须做到多快好省。7、加强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形成合力。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节约型校园建设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队伍才能行稳致远。学校要成立节约型校园建设的专门部门,做到专职专业,统筹协调,将分散的点集合起来一起办好节约建设。在干部使用中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用实际工作这块磨刀石来磨练队伍,在磨练中学习,打造一支政治本领和业务本领都过硬的学习型队伍,不断提高驾驭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同时全员行动起来不断加强自我管理,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以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参与到节约型校园建设中来。8、建设开放合作的校园节约体系。当今世界是开放型的,高校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应坚持多边化发展,做到走出去、引进来,内挖潜力,外生活力。利用外部推手做催化剂内外联动,双管齐下,把自己的经验往外推广,把外面的资金、人才、管理方式方法引进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融合、消化,吸收,将外校经验本校化,取长补短,形成本校特色。高等学校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当中,互利互惠、拥抱地球,牵手世界、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要加强社会合作,校企合作,实现资金、人才、技术、产品的联动,互相促进,互相扶持,共建节约型校园。高等学校要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到取之有时,用之于度,将天时、地利、人和有机统一为一体,共建人类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9、加强监督体制建设。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基础上完善好学校的监督体制,做好对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的监督。做到内部外部监督相结合,在利用好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内部机制来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的监督,消除懒政、怠政及乱作为的现象。同时加强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的作用,将事物放置于阳光下。10、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对学校节约体系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利用数据云分析结果来评价节约模式的先进性,确定合理的指标体系,具体定量标准,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准的权重。对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内部、外部效应都要进行考核,同时对考核结果公开,接受监督,应用好激励、约束机制使考核评价的作用彰显出来。考核评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重点在找出差距,分析原因;落脚点在落实责任,做好整改;关键点在今后工作中的应用。五、我国节约型校园前景及展望高校既要适应社会需要,更要有前瞻性去引领社会的发展,做好节约型校园建设理念、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为学生走向社会前做最后的淬火。使师生成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播种机和宣传员,发挥师生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乘数效应由点到面成燎原之势,使节约形成一种大导向,大环境,大格局。

参考文献:

[1]黄武南.建设高校节约型校园[J].中国冶金教育,2007(1):08.

[2]张凤昌,梁立均.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12.

[3]郝永佳.有关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的思考[J].经济师,2007(08):11.

[4]邓和秋.创新高校管理体制,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8(02):13.

[5]孟江涛,张慧渊.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思路探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03):09.

[6]王勤.浅析高校节约型校园的构建[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01):08.

[7]陈宪民.构建节约型校园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01):09.

[8]蒋夏宁,曹所江.浅析低碳校园的建设与管理[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01):08.

[9]蒋理.生态文明视野中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途径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11(01):09.

[10]刘伊生.建设绿色大学,促进低碳发展一一北京交通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模式[M]北京交通出版社,2012.

[11]中国共产党的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作者:朱海明 袁迎春 单位:1.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2.山东颐通土地房地产评估测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