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12-14 09:09:43

导语: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何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大部分职业院校采用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如何发挥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需要营造什么样的文化氛围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多方面融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可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要很好地发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不仅需要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制度管理、课程开设、服务特色下工夫,也需要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更多地融入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特有的作用。

一、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积极意义

1.对学生而言校企文化交融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把自己书本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通过企业实践检验验证自己的所学,做到学以致用,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养成爱岗敬业、遵规守纪、乐于奉献、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缩短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距离。学生定期到企业参与实践活动或通过校企合作的引进平台成为企业的一分子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眼界。2.对学校而言校企文化的交融建设可以丰富学校文化建设,把企业优秀文化引进学校,培养学生的企业精神,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创新人才管理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中职学校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培养急需的人才,有利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中职院校办出自己的职业特色,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的合作共赢。

二、笔者学校近年来的校企合作成就

自2014年以来,笔者学校根据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产、教、研、学、销、创“六位一体”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和学校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与企业共建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并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基本形成了校企一体化育人、精准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的发展模式。近年来,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取得实效,先后与安徽阳光照明电子有限公司、金寨协鑫集成科技有限公司、合力叉车等省内外5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凸现“文化浸润、人格养成、知识为基、能力为本、素质为魂”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了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把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建成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自2014年以来,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经过3年的实践,也取得一些成绩,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校园自然人文环境不断改善,校园文化载体不断丰富变化;精神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开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学校的校训、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理念及代表校园精神文化的校风、学风等通过雕塑、标语等形式遍布于校园中。同时,制度文化也趋于规范。为了进一步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方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更是下足了工夫。1.搭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基础平台。(1)立足教师平台,打造一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队伍。师生员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传播者,为此笔者学校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打造一只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中职学生不同于普高阶段的学生,他们对技能的训练要求更高,教师要想教会他们,需要在专业能力方面更突出,学校在每学期都会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定向派遣数十位专业教师到全国著名的中等职业学校跟岗学习。二是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建立校企师徒制,面向企业聘请一些技能过硬、具备教师基本素养的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参与学校实训教学,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企业的实践优势。三是设立金职讲坛,聘请校内外专家对师生开办讲座,不断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寻找校企合作的新模式(2)走出去,请进来,搞好校企文化对接,拓展实训平台。学校根据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整体布局,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搭建和拓展校企合作资源平台。通过牵头构建校企联盟,引企入校,拓宽了育人渠道;通过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考核方式、学生评价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了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深度融合;通过“实训基地、产教中心、大师工作室”三大平台,实现了实训、实践与技术的结合。搭建了人才培养的阶梯,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教学中引进企业问题导向、项目预演等运作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质。(3)深化课程平台改革。课程是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是深化校企文化融合的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找到校企文化的契合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学校不断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与推进,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与职业品格。2.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氛围。(1)推动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职业化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校园自然环境陶冶人并且力求凸显职业学校特色。在校园硬文化环境建设中,我们通过教学设施与实训基地附近的墙壁提示、条幅等载体,展示学生作品,激励学生人生出彩,在宣传橱窗张贴技术能手和大赛金牌得主剪影,激励师生成长;实训车间务实的企业规范召唤学生走向成功;宿舍空间创意设计鼓舞学生成才。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让中职的师生们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努力奋斗。(2)推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打造职业性的文化氛围。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在校风、学风、教风等方面狠抓落实,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学校自觉地根据行业企业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开发课程、组织教学,使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需求,更好地实现中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学校在学生精神文化管理方面做了以下努力。①构建实践参与机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四自服务”管理:建立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四自管理”制度。主要实施“学生教官制度”即民主选举优秀学生组成“学生教官”,负责公寓卫生、安全、纪律等检查评比、学生就寝秩序管理等;负责校园安全巡逻、协助值班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等,实践自我管理理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②搭建自助激励平台,创新自我服务方式。“劳动服务周”:学校每周安排1个班级停课劳动,开展内务整理等自我服务。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意识、掌握劳动技能、珍惜劳动成果。③构建朋辈教育体系,培养自我教育理念。“学生自主式升旗仪式”:一是全体师生都参加;二是学生自己组建国旗护卫队;三是学生轮流主持;四是学生组织维持纪律;五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国旗下的教育活动。安排优秀在校学生代表、优秀毕业生国旗下讲话,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国家未来的主人,进一步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育。3.推动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构建精细化的管理氛围体系。学校制度工作上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弹性教育和刚性教育原理,管理上刚柔相济、民主和谐、人本精细,不断深化改革,形成了富有学校特色的管理文化,精细的管理,确保学生成长、成才。4.推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当前,在中职教育中除了要求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外,更需要提高他们的德育素质,有才无德的学生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好处更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为此,在行为文化上,学校始终要求学生要技高为师、知行合一,爱岗敬业,力求让学生接受优秀的企业文化。学校通过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四自管理”强化学生的自我修养,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人生需自己负责。同时按照企业管理文化要求学生开展“一日一进”活动,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所在班级特色每天在课间操结束后喊出班级口号,并就当天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反思。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发展技工教育的主体,产教融合是技工教育的发展方向。当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吸取和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体制,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将先进的、共识的企业文化及其管理方法,移植和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实现校企合作的立体融合,才能使校企合作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者:熊丽芬 单位:安徽金寨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