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22-09-26 08:41:41

导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之一。为了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将这一价值体系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加强其对校园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不仅能调整纠正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可以在实践中充分发掘将社会主义新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结合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具体的功能作用有深刻的认识。而作为祖国建设的重要接班人,高等教育背景人才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着重探究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方法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大学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放性;文化建设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已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老百姓的口袋满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不能落后。作为祖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接班人,高等教育背景人才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国家关心的重要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从民族、时代等不同层面不断提升、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让高等教育背景人才能够在和谐、先进的文化氛围中更好地完成学习和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

一、开放大学的具体概念

本文我们着重研究的是“开放大学”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因此先对“开放大学”这一概念加以充分了解。所谓的“开放大学”,其办学特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其办学基础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大学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建设开放大学,开启了电大教育的战略转型期、电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电大事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期以及电大体制与机制的改革期。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办好开放大学”,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对大力开展“开放大学”的建设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开放大学”这一具体概念,我们需要通过以下两组关系的对比,更清晰地了解“开放大学”在教育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一)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的关系。我们所熟悉的普通高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水平提升被逐渐普及的高等教育。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和文化底蕴,同时也吸引着众多的优秀人才在此汇集。而开放大学则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国民教育与继续教育中都有所作为。一方面开发大学借助自身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为普通高校提供了教学资源、人才推介、教学服务平台等。另一方面开放大学也通过与普通高校的合作,提高自身学科、专业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能力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完善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二)国家开放大学与地方开放大学的关系。开放大学的办学基础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大学,也就是早期电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开放大学体系的理想状态,应该以国家开放大学为核心,以地方性开放大学为骨架,以地方学院、函授学习中心等为基础,在统一的网络平台、公共服务认证体系、学分体系、继续教育资源下,建立“开放大学群”。这样既可以保证中央对地方开放大学的管理,也可以根据地方不同发展特点在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优质调整,让办学更加灵活,以适应人才需求。这样在国家为主,地方为基础,统一标准认证的情况下,可以让我国的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事业更具活力。对开放大学的概念及其与普通国民教育体系的关系加以了解之后,我们就来具体探究校园文化建设在开放大学中的意义所在。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开放大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的校园文化,即是高校整体精神的具象化、集中化体现,也是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于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独特校园精神。是关系到高校前途与命运的重压影响因素,校园中的每一位成员也深受其影响,特别是作为国家栋梁的高等教育背景人才,其精神文明建设对学校甚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而以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为主的开放大学,其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有:(一)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就是其在授课方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学生只需要打开有网络的电脑,按照规定的课时进行学习,学生彼此间的交流互动机会较少,与老师和学校间的接触也大多为程式化的接触。这样的远程网络学习,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在校学习的氛围。因此对学校管理归属感较差,时常会出现缺勤、缺考、作弊等违规违纪的行为。此外,缺少精神文明内容的引导和渗透,学生无法深入体会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内涵所在,凝聚力匮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引导,首先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另外这样普及度高、应用度广的价值观念,更便于开放大学模式下的学生根据时讯进行交流学习。加强学生间交流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学校教育与社会问题的关注意识,增加学生对开放大学学习经历的归属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凝聚力。(二)提升校园精神内涵。电大是开放大学的前身模式,这一模式下更注重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快帮助学生完成专业与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文化内涵方面的提升。在这样的模式下,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只停留在办学特色上,没有实质的精神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组织学生进行线上的学习交流活动,参加线下的宣传与实践。利用开放大学“没有围墙”的特点,更广泛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终身学习的价值理念进行结合并借此推广,能够更好地对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进行宣传,也让开放大学的校园精神因为学生线下的宣传和实践更具实质内涵。(三)为国家输送精神文明与专业技术双优人才。开办开放大学的首要意义就是深入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和人力资源开发。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应服务于这一目的。在开放大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可以让人才利用闲散时间进行深造学习、终身学习等,努力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借助这一教学平台构建的校园文化,对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扬和传播,让开放大学的学生做到德才兼备,为国家输送精神文明与专业技术双优人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结合

要具体地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需要学生、老师和学校的三方配合。因此其具体的结合措施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校园文化之本———学生。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摒弃面子工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打下坚固基础。开放大学的学生较为复杂,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与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要在这样的学生群体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较大难度。这时就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精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专业结成“学习互助组”,然后定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小组作业,在网络上进行评比,对优秀作品进行学分奖励。(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的衔接设计师———老师。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传递者,在校的老师对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衔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文化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贯穿于学校建设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日常的课程学习也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开放大学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其价值体系的传播和衔接一定要与学生的专业教学相融合。这就需要老师做好准备工作。例如,专门开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录播讲座,方便学生随时进行下载观看。整理历年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将突出的个人事迹向新生进行传承教育等。利用好开放大学的网络信息平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做好引导和传承的工作。(三)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引导者———学校。开放大学作为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无“围墙”校园,学校的教学管理情况更为复杂,因此一定要通过决策、工作和管理等方面充分做好引导工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结合。例如,每日在网课首页上最新的时政讯息、网络课程直播过程中安排每日要闻推送、定期举行在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问答竞赛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学分挂钩,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的校园文化更紧密地与学生实际学习生活连接起来。

四、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的注意事项

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除了要从学生、老师和学校三个不同方面开展工作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与时俱进。校园文化的传播除了要对过往精神文明的建设进行积累与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跟紧时代的脚步。要将最准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中,就需要保持积极向上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二)弘扬主流文化。在开放大学中,学生应该有自身独到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的建立基础应该是以主流文化为主。应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化的差异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师生在和谐先进的校园文化中,得到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成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进行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学习的工作,应该引导学校从基层做起,保持学习的热情,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建设发光发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传播与发展做好风向标。

作者:韩菲 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徐艳,张霁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式方法微探[J].才智,2016(32).

[2]龙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生开展校园文化建设[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