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分析论文7篇

时间:2022-05-23 04:01:30

导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分析论文7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分析论文7篇

第一篇:休闲体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以休闲体育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休闲体育发展现状:高校学生中休闲体育发展方兴未艾、高校学生中休闲体育未形成文化、高校学生中休闲体育发展受限。继而文章提出相关发展建议:通过文化建设引导休闲体育发展,加强休闲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改革体育教学内容。

【关键词】休闲体育;高校;校园文化

建设积极健康的高校校园文化,既是一所高校展示自身特色、提升其社会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又是促进高校学生缓解社会生活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形成独立优秀的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本文着重探索休闲体育与高校文化之间的联系,研究发展休闲体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而阐述通过发展高校休闲体育来提升高校文化品位,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独立人格的策略。

一、休闲体育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高校校园文化和休闲体育的概念。高校校园文化,是以高校师生为创造主体,以校园为文化基地,以高校特有的人文环境为依托,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文化渗透在高校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它的创造主体是高校学生,以学生的各类活动为文化载体,因创造主体的学习、生活状态和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对创造主体产生思想与行动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为高校学生输送正能量,能够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扬,思想素质得到提升,形成健全人格。而与之相对应的消极落后的高校校园文化也会对一些自制力不强的高校学生形成负面影响,如沉迷游戏、生活颓废、奢侈浪费、不思进取等[1]。高校休闲体育,是指高校师生在课余闲暇时间自主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其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涵盖的体育项目多种多样,大体包括健身健美类、康乐游戏类、运动竞赛类、养生保健类和探险拓展类。高校师生通过休闲体育运动以达到强身健体、丰富和娱乐生活、增强意志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人际交往为目的。定期进行休闲体育运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当代高校学生缓解学习、生活、社会压力的有效途径,是青年人进行自我锤炼和提升的正确选择。(二)休闲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中的活力因素。首先,休闲体育文化,是以高校师生团队协作为载体产生的文化形态,与在读书听课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相比,更充满生机与活力;其次,就目前休闲体育本身的发展状态来看,在高校中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丰富着高校文化形态。休闲体育运动需走出寝室、教室,感受阳光、自然,与同伴交流、沟通,具有竞技性的特点,使肢体得到舒展可以增强竞争意识和向上意识,充满朝气与活力。(三)休闲体育与高校文化之间形成互动。休闲体育对于培养高校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反过来看,如果一所高校具有健康积极、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氛围,也会促使更多的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自己的业余生活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愿意主动选择通过休闲体育来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2]。

二、高校休闲体育发展现状

(一)高校学生中休闲体育发展方兴未艾。近年关于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测试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高校高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低于低年级学生,这种不乐观的结果需要人们反思,也让一些高校中的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进行自我锻炼。休闲体育在高校中的发展方兴未艾:1.高校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休闲体育运动。休闲体育运动种类繁多,然而要真正想坚持下来,并取得健身、塑形等实际效果则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即使最不需要技巧的步行、慢跑,也需要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方有效果,工作忙碌的上班族可能难以抽出时间,高校学生则不然。相对于中学生,高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较轻,在校期间有更多的课余时间供自己支配。此外,目前高校学生的寒暑假和法定假日加在一起,大概一年有170天的假期,为其进行休闲体育运动提供了充足时间。而且,面对如此充裕的时间,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怎样消磨也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而休闲体育无疑是一个门槛低、健康有益的选择。2.高校学生有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的需求和初步认识。一方面,很多高校学生主动或被动地选择通过体育运动这一形式来释放自身的精神压力,如男生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女生每天早起晨跑等。另一方面,随着健康观念的广泛传播,在当今的高校中,更多的学生开始具有了休闲体育运动的需求,并对其已形成初步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下不少高校在校生也有相对充裕的资金用于支配休闲体育消费。他们通过这些休闲体育运动让自己的身心更健康、体型更健美、交友更广泛。如很多高校男生习惯办一张游泳卡,每周进行两到三次游泳锻炼,而女生的投资则大多数用于健美塑身类的休闲体育项目上。(二)高校学生休闲体育未形成文化。虽然高校学生休闲体育运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思想文化引导,休闲体育仍未在高校形成普遍的成熟的文化特色。1.当前高校休闲体育及其文化的发展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也相应地裹挟了异常繁盛的“塞壬文化”进驻高校。很多学生沉迷于网游、手游,刷微博、微信,浏览各类网络小说、视频,成了电子产品的强烈拥护者和无法自拔的“低头族”。一方面,这些文化产品网络监管不严,未必完全健康;另一方面,长期坐于电脑前或低头玩手机既不利于高校学生与同学朋友的现实交流,也不利于其身体健康,更占用了他们走到室外,体验休闲体育运动的时间和精力。2.当前高校休闲体育缺乏系统化引导措施。由于休闲体育运动在高校中刚刚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多数高校的管理者虽然也倡导学生多运动,却没有成熟的系统的思想文化引导高校学生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由于没有系统的思想文化指引,目前在高校里休闲体育运动多为个体自发活动,缺少组织,也难以形成规模。(三)高校学生休闲体育设施不足。休闲体育在高校尚未形成文化潮流,除了学生主体的因素外,其发展受到客观限制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休闲体育运动涵盖范围非常广,其中的很多项目都需要必要的场所和器材,但由于我国高校发展过快,体育场馆数量和质量都显不足。资料显示,目前高校拥有的符合普查标准的各类体育场地设施仅占不到4%,不能满足众多高校学生的需求,哪怕大多数高校都具备的篮球场地、足球场地,人均拥有量也严重不足。而一些瑜伽馆、台球室、游泳馆等专业场馆多为盈利性场所,高校学生仍未经济独立,负担这些场馆的费用在经济上也有困难。高校学生缺乏相应专业技能及技术指导是限制休闲体育发展的又一瓶颈。要想达到娱乐身心、强身健体的目的,方法必须科学合理,蹦极、潜水、攀岩等需要专业技巧的项目必须经过专门学习指导后才能尝试,而像太极拳、武术等我国传统特色休闲体育项目则要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才能由形似达到神似,真正领悟其中精髓。

三、对高校休闲体育发展的建议

休闲体育在我国受到关注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在高校倡导休闲体育运动必须经历一个必要的历史阶段,促进高校休闲体育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通过文化建设引导休闲体育发展。休闲体育文化能够带给校园文化以生机和活力,反过来,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对休闲体育发展产生影响。生活在高校中的学生受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首先要通过学校的宣传渠道,如校园广播、校报等对休闲体育进行正面的倡导与鼓励,以引发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其次,组织相应的休闲体育竞技类项目比赛,如小型运动会、篮球赛、跳绳等,增强休闲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通过竞技比赛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欲望,养成经常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的习惯。再次,透过休闲体育运动传递给学生健康的生活理念,让学生将休闲体育融入生命,做一个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3]。(二)加强休闲体育硬件设施建设。高校学生参加休闲体育运动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就是硬件设施不足。庞大的高校学生基数使得原本就不完善的体育场馆、器材等基础设施愈发捉襟见肘,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但显然并不现实。在尽力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时,建议对于校内已有的体育场馆,要改进管理。可以采取错峰使用的方式,按照专业或其他区分办法把学生分成组,各组每天在不同时段使用相关场馆;也可以完善体育场馆的亮化工程,以适应其夜间开放的需要,适当延长场馆开放时间,这样可以保证更多学生能在课余到体育场所锻炼。高校之间可以通过校际联盟的形式互通有无。一座城市的不同高校之间如果实现体育场馆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不仅能够使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提高,还能增进不同学校学生的交往互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社团等组织机制作用,为高校的休闲体育运动提供正确的引导。高校的社团五花八门,也不乏一些休闲体育相关的风筝社、登山社、骑行社等。然而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在选择休闲体育运动的伙伴时多青睐周边同学朋友,很少选择社团,这说明当前的休闲体育社团本身或高校学生对社团的认识还存在问题。而骑行、登山、野外拓展训练等休闲体育项目由社团组织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有组织、有领导且更加安全。为使得社团发挥其应有作用,要鼓励高校学生参加休闲体育社团活动,同时要对社团进行全面的考察指导,确保社团素质。(三)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休闲体育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逐渐被社会接受并提倡,高校学生的休闲体育运动不仅局限于在高校读书期间,更将贯穿于一个学生的人生旅程,因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中融入休闲体育,对学生进行有关教育很有必要。在教学理念上,利用体育课相对文化课本身较为轻松的特点,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休闲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休闲与玩乐的界限,把握休闲体育的运动时间和频率,正确处理好休闲与学习、工作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因材施教,探索对有特色、学生感兴趣的休闲体育项目进行讲解、示范,如为女生安排太极拳、瑜伽、踢毽子等富有美感、受女生欢迎的课程,为男生安排足球、街舞、击剑等善于展现个人魅力、获取竞技关注的休闲体育项目。发展休闲体育是时下大势所趋,在高校发展休闲体育,能够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校校园文化增添活力,推动高校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让他们学会欣赏生命和生活,使人生充实、快乐且富有意义。

作者:杨静 田慧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参考文献】

[1]肖焕禹.休闲体育的演进、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

[2]罗林.从产业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

[3]张德胜,赵小峰,张伟,等.休闲体育文化传播方式研究[J].当代传播,2007(4).

第二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摘要: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其在文化传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社会大众的文化传播中提供了充足的活力,更提供了不同以往的传播方式和丰富多样的传播渠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正面和消极负面的影响,为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上应因势而变。研究认为,新媒体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创意上应重原创并传播正能量,在形式表达上宜亦庄亦谐且适合碎片化阅读赏析;在行为层面上要注意“虚”“实”结合。要正视新媒体消解力特征,加强高校传统自办媒体与新媒体的媒介整合,重视舆论管理和师生媒介素养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养;确立更加开放、包容、互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努力构建与社会互通的信息化校园。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消解力;文化创意;人才培养

“新媒体”(NewMedia)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在1967年提出,逐渐引起关注。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媒体形态,是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当代意义上的新媒体包括3G、4G网络、数字电视、数字杂志、微博、微信、新兴户外媒体、虚拟社区等等。新媒体的出现,是技术革命与观念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大学与外部环境沟通的重要载体,它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师生的学术活动、教学工作和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播的不容忽视,也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探索新媒体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

创意上重原创并传播正能量,在形式表达上宜亦庄亦谐且适合碎片化阅读赏析《2008-2009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指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感最高,……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信任感最高,超出整体网民8.3个百分点。”高信任即可以是网络购物等商务运用最重要的因素,也会成为各种接受各种意识形态信息的重要基础。在我国,《2007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对手机下载内容没有严格规定,不少WAP网站为了争取用户流量,放置了各种‘打擦边球’的内容。手机不良内容的泛滥,使得众多青少年受手机上网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政府介入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①以上这些,从正面讲,可以传播丰富多样的信息,可以拓展信息交流渠道,为师生提供学习、生活和科学科研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化咨询平台,推动高校信息的传播,进而促进高校新媒体的利用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从负面看,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负能量信息侵蚀的便利性,即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健康,也会影响高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不利于高校良好形象的塑造。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安定,是国家发展之魂。大学作为意识形态生产与教育的重镇,理应担负起自身的责任。除了课堂教学和有组织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高校“象牙塔”的培养、熏陶,在大众媒介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师生也可以从被各级“把关人”检验通过的书籍、报刊中学习知识、获取信息,还可以更为便捷地从网上获取信息,甚至有时还可以通过“翻墙”突破“把关人”的控制获取信息。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不仅可以便捷地从互联网相关网站、平台或WAP网站①等上获取海量的信息,也可以更加自由地和交流信息。学校的各种信息也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以近乎资讯无屏障状态进入社会各界的视野。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国内外敌对与分裂势力亦不可忽视,他们并没有放松对大学生思想的渗透与改造,运用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和大学生可塑性的特点进行侵蚀渗透。高校应该注意紧绷这根弦,通过新媒体技术多方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增强对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想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打击。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旗帜鲜明地表明价值立场,传播正能量,塑造民族精神,弘扬大学精神,为此,高校应用正面积极的信息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把握新媒体特点,根据自身的特点打造符合自身校情的品牌文化活动,并立足以下诸项:第一、在内容创意上,重视原创信息,以引导先进文化,弘扬大学精神;凝练和丰富内容,避免机械化、教条化的传播。即要有反映学校优秀传统、学科科研特色、教书育人思想(行动、成绩)、办学特点等内容,也要有反映大学文化特色和品味,促进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第二、要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进行传播,以赛事活动、讲座沙龙、主办单位(个人)培训等多种形式引导高校单位(部门)和师生个人的新媒体、自媒体建设;第三、提升传播技巧和审美品位,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形式进行,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根据新媒体大众传播的小众化特点和青年学子的身心特点,将一些庄严的内容,用活泼风趣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行为

层面上要注意“虚”“实”结合从青少年网络偏好看,网络娱乐和网络社交是青少年网民使用最为活跃的应用领域,手机等便携式新媒介更给青少年的网络游戏和网络社交带来了便利。新媒体丰富业余生活、扩大和维持人际关系,这本也无可厚非,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也不容否定。但是,这种可以随时随地拿起放下的“口袋电脑”,使学生更加方便“进入”那原本是电脑技术特性下的虚拟世界。同时,在这个“口袋电脑”上,人们看到的是碎片化的信息组成的世界,长此以往,导致深入思考、整体思维、理性思辨不足。不仅如此,把玩手机,让一些学生更方便地沉迷网络游戏,玩物丧志;一些学生更方便地在虚拟社区交流,习惯透过文本框、对话框沟通。他们浸淫在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中,不再眷顾现实而鲜活的真实世界,不愿烦恼多样而切实的人际交往。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人与组织的交往意愿不强、应对能力不足。他们更愿意宅在家中,宅在教室、寝室,成为沉浸于虚拟的世界的爱“宅”一族,而对真实的人际交往和社交活动漠不关心。因为长时间不参与社会活动,他们在心理、生理和人际交往上都容易出现问题。一些人坐对电脑、手机驰骋天下,面对现实却木纳寡言甚至社交困难。这些都提示我们,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光靠网络生活、“隔空”对话、虚拟社区是远远不够的。网络发展和新媒体广泛运用的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关注这些浸淫在媒介构造的世界中,在某种程度上被技术影响支配的人们。要引导他们,并创造条件让他们一方面要看到网络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它还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天地;另一方面,我们也勿忘创设丰富多样教书育人情景、实实在在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世界是这样复杂而迷人”①。只有“虚”与“实”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边界的消解,要求加强

高校传统自办媒体与新媒体的媒介整合阳光文化集团CEO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②曾经学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等高校自办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新媒体不同,传统媒体在传播渠道的管理和内容的控制上主办单位基本可以做到严格审查、规范运作、权威,在高校,上述传统媒体从校园文化的政治色彩、学术色彩、育人色彩、娱乐色彩上均能尽在掌握,或有节制的畅所欲言。高校的传统自办媒体“官方”色彩明显,组织、管理机构清晰,也有人财物及制度保障,信息更具权威性、可信度。在新媒体复杂环境下,更要高度重视办好高校传统自办媒体,在内容和信息上,充分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科研的优势。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量、传播速度、传播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特点,而其传播的开放性、良好的交互性、传播的即时性、高度的集成性与广泛的网络性等特点,尤其是其消解力量和互动力量引人关注。面对校园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快捷性、交互性、多元性、大众性等特点与其极大地影响甚至改变师生日常交流和信息获取的现实,传统媒体的及时性、互动性不足的特点和其可利用时空(如报刊版面、印刷发行周期和电视、广播的时长、视听环境等)有限等问题不可否认。为此,很多大众纸媒报刊杂志转型为数字刊物,一些纸媒体实现了新媒体转型,如,《人民日报》③,在移动互联时代,不断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通过人民日报电子版在线阅读、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app等,为人民日报这份有着近70年办刊历史的报纸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新窗口”、“新天地”。同样,高校传统自办媒体内容的“网络化”、“新媒体化”也渐呈趋势,它们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等,传统自办媒体的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和新媒体首发或原创的信息,扩大影响和传播力。总之,新媒体一方面冲击着传统媒体,另一方面又成为传统媒体的延伸。办好高校传统自办媒体,并通过加大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加强本校媒介整合与传播信息的整合、提炼,推动和有效利用新媒体扩大学报、校报等高校传统自办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新媒体对传播者、受传者边界的消解,需要高校更加重视舆论管理和师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携新技术并承载着新的文化涌入校园,它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并使之具有了新的特质;另一方面,它的消解力也令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高校舆论渠道多样,从技术层面到内容接受层面上传统与现代的挑战,校风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多元化的呈现和竞争愈益显现。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更“消解着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主动参与性与互动性更强、信息来源丰富、传播方式更便捷、信息甄别更难、舆论监督和引导更难等特点,成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一贯身份界限分明的传播者和受传者融合成了对等的交流者,他们可以互动探讨,或多个交流者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新媒体给师生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借助新媒体师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自主选择空间,给师生的自主学习、科研带来了便利。数字化图书馆的海量存储、便捷查询让师生可以轻松阅读和选择下载、分类保存;网络资源可以让师生轻松获取其它高校的教学资源、视频和教学材料,甚至通过网络可以轻松聆听专家的教诲,达到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的地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自主性导致的无约束感和无责任感的表达也充斥网络、新媒体。以新媒体文学为例,新媒体一般都不是要去当文学家书写传世之作,他们往往只是一种自我的表达,一种情感的宣泄,有的甚至是一种“刷存在感”的方式。这种不受传统写作的那种被体制、范式和惯例所束缚的,不被少数文化精英所垄断的创作,不仅给了文学爱好者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让那些社会责任感、道德感淡漠的人获得了更无忌惮表达的空间。对前者来说有助于自由天性的舒展,对后者则为其随性甚至无厘头的宣泄提供了便利。因此,在高校受技术设施等制约难以对所有新媒体传输的数据进行监控的情况下,应加强舆论管理和媒介素质教育。笔者认为,鉴于新媒体的新特征和高校自身的设备、技术等条件,针对新媒体的舆论管理更适合刚柔相济的手法。它不是限制、排斥师生新媒体开设、使用,也不是干涉或钳制言论、舆论。新媒体背景下的舆论管理,在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的基础上,重视高校组织机构的新媒体空间建设,师生优秀自办媒体(主要指新媒体和自媒体)推介,以及重点信息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同时,通过理论学习、开办学术讲座、开设公选课,以及重点针对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的新媒体知识和运用培训等方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掌握信息传播规律,及时化解校园突发事件。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师生的思想境界,分辨能力,加强对媒介使用、信息的引导。进一步培养师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信息分辨力,提高传播素养。

五、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的复杂性和传播方式的自主性、交互性,需要高校重视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养

大学仍是塑造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样也不可忽视同辈群体的影响。新媒体实时、高效、动态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大大拓宽了师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渠道,进而影响了校园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仅如此,新媒体将传统的“点对面”传播方式改变为“点对点”,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交流,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和者,这就使信息的传播由单项被动式转为多项主动式,使每个人从消极被动接受向积极主动参与转变。期间,传播者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一时心境“创作”传播、转发,受者与传者的身份转瞬变化,意见领袖则多如牛毛素质高下差异巨大而影响不容小觑。他们将信息以裂变的速度辐散外放,也在期间交流、分享,发表感悟。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VinCrosbie认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汇成为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①。新媒体的这种可以让所有人广泛参与的开放性特性使得高校信息传播与接受的自主意愿因素和传播效果问题更加引人关注,也催生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新媒体不仅让师生获得学校、社会、国内外信息,也让师生之间具有更多样、更便捷的信息内容和沟通渠道。在校园论坛和贴吧上,学生可以交流分享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酸甜苦辣,在这虚拟与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得到他人在思想与感情上的共鸣,获得成长经验。同时,新媒体中大量存在的从内容到表达形式的娱乐性、戏谑化也令其信息传播泥沙俱下。尤其是,借助新媒体的“负能量”内容的传播:因着不同以往的隐匿性信息的便利,消极负面的信息沉渣泛起,裹挟着各种传播内容和多样的传播形式、传播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悄然冲击着一座座“象牙塔”,进而侵蚀着校园文化。为此,高校网络意见领袖的发掘培养应引起重视。在新媒体背景下,意见领袖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微博意见领袖变化为例,“一是内涵得以丰富,由于‘人人都有麦克风’,意见领袖的外延得以延伸,出现了一种草根的即逝型意见领袖,二是意见领袖的信源不再局限于传统大众媒体,很多信息是由草根传播出来的,意见领袖传播信息的来源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②。新媒体信息传播不仅突破两级传播,变得层级复杂,线路纵横交错。更有甚者,在高校,如果有意愿的话,广大的师生都有可能在某一时间或某一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成为意见领袖。这几乎颠覆了以往对意见领袖的认识。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把“数字化”和“互动性”作为判断新媒体的主要标准。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的新媒体所承载的信息有别于传统媒体,它不是静态的、单向的,而是动态的、交互的、实时的。新媒体传播的互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使师生间信息互动的过程中,对高校思想教育、同辈群里的自我教育,对舆论的有效引导,以及对高校政治色彩、办学特色、学术色彩、娱乐色彩的高效、有序展示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新媒体技术支持和传播方式,师生之间随时保持联系和沟通,信息的传播和反馈非常便捷。师生之间及时就学校管理、专业建设、时政热点等内容进行双向的、动态的交流。一些网络热点迅速传播时,在意见领袖正面影响下可以加以积极正面的引导,如大灾大难面前齐心协力的“大爱思想”,帮助身边同学渡过难关的众筹行动,好学多思积极进取的精神濡养,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娱乐态度等。

六、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努力构建与社会互通的数字化校园

信息化、数字化在观念上已渐具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①明确提出了“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构想”。二“互联网+”的新形态下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也迫切要求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化校园就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从学校管理上,以本校的核心工作为突破口,打通业务间的数据流和任务流,实现跨部门协作。从形象塑造上,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将成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从文化传承与服务社会来讲,高校是民族精神的基地,是文化传承的重镇,更是创新驱动中最活跃的力量之一,不能成为“信息孤岛”,高校要走出“象牙塔”,确立更加开放、包容、互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构建与社会互通的数字化校园。新媒体作为人类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高校作为社会创新与创造的重要力量,应在新媒体技术的开发、应用上走在社会的前列。对此,大学管理者要有超前的思想来做好规划工作,全面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软件与硬件建设水平,建设好网络教学平台、服务平台,打造网络党校和新媒体中心等平台,为师生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信息知识和应用平台。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是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运用,同时还在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引发了人类思想观念、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将会有深刻的影响。高校管理必须加强文化工作的自觉性,抓住新媒体赋予的变革机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布局校园文化建设和信息传播格局,不断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有效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努力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进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和各校特点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道路。

作者:易萍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傅荣校,杨福康.空中校园:网络传播与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丁金诺.论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4].赵长渝.试论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教育探索,2004(7).

[5].孙楹.论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突发事件的学生舆情监督[J].教育论丛,2011(16).

[6].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第三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现状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文化教育方针、彰显高校自身文化软实力,推动高校自身的不断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做如下分析,以期可以提高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建设;现状;措施

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而言,是最前沿、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的“领头羊”,具有凝聚社会文化、引领社会文化、辐射社会文化等多项作用。其次,高校校园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纵观我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历程,校园文化一直都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雏形,它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诞生,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源不断的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文化教育方针:党的文化教育方针,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培育社会先进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其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领导之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特点:高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虽然是社会的缩影,但是其校园文化却和社会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校园文化具有高度的感染力,当我们身处校园之中,就会不自觉的被校园的一草一木所感染,这就是校园文化利用校园环境表现其感染力的方式。然后,校园文化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存异性,在校园文化中,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文化,都有其一席之地,它们通常以各种各样的大学社团为载体,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彰显高校自身文化软实力,推动高校自身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是高校自身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好的校园文化,经过口口相传,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评判高校文化底蕴深度的最重要的指标。如今,随着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高校学子人数不断增多,各种各样的文化都被融入进校园文化这个大的文化系统中,虽然这些文化有好有坏,但是只要高校管理者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一定可以除旧革新、扬长避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推动自身不断发展。

二、外来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来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下面,笔者就结合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作如下分析:外来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第一,外来文化中强调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对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第二,外来文化中强调不拘一格,不默守陈规,不按资排辈的思想,对学生发挥其自身才能,培养其主观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第三,外来文化中强调实证主义,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求索精神,避免了经验主义对自身行为的不利影响。外来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第一,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强调“三权分立”以及“多党制”政体,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甚至会让部分学生曲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第二,贬低马列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在根本上低于资本主义的思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甚至会彻底颠覆学生的三观,让学生走向个人主义的极端。第三,目前,学生盲目的接受外来思想,崇洋媚外,高度肯定国外的思想文化而忽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我国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和应对措施

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全面:第一,盲目的进行物质文化建设,而忽略了以物质文化为依托的精神文化。第二,将校园文化同娱乐文化、消遣文化等混为一谈,没有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第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和肤浅,认为物质文化建设和娱乐文化建设只要齐头并进,校园文化建设就算大功告成,没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阶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首先,要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着重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其次,在做到百花齐放的同时做好文化甄别工作。最后,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阶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弱化:第一,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崇洋媚外,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模糊的情况。第二,校园文化建设往往缺乏长久性,文化宣传力度存在头重脚轻的情况,弱化了对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功能。首先,应加大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其次,要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断的扩充和完善高校校园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的思想观念需要纠正,整体的校园文化内涵需要提升。但是,只要高校管理者可以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深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文化发展方针,就一定可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作者:唐诗 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4]16号.

[2]林章义,罗邻球.试论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成才[J].高等农业教育,2004,02.

第四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体育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娱乐及健身的重要功能。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承,其既可以让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得到更好地推进,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弘扬和保护。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传统体育;校园文化

对传统民族文化来说,传统体育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本身具备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承,可以更好地推进其文化建设工作,在学校内部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对文化的传承创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同时也是对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号召进行相应的关键举措,更是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育环节。

1传统体育文化的分析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多种民族,并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每个民族也都逐渐形成了风格多样、内容丰富、独居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形式,这也对民族自身发展中的文化底蕴进行了全面的体现。传统体育文化本身蕴含了丰富的健身、养生、娱乐、经济、社交等多方面的体育活动内容,同时其也在不断发展继承和创新中,是一种独特的体育文化内容。在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体育项目的门类不断增加,如棋类、武术、歌舞等不同的类型,其中不仅具有较强观赏性,同时也存在较强竞技性和养生的特点。

2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意义

2.1对学生健身技能进行提升

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其整个文化活动涵盖了几千年以来人们自身智慧的结晶,并且民族传统体育也更加关注健身,主张修身养性,具有独特的娱乐价值、教育价值及艺术价值。其运动的形式十分丰富,对不同身心素质和健身需求的学生来说,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对当前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进行更好地丰富,让其教育健身功能得到更好地拓展,是当前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有效丰富。在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传统体育文化对民族文化氛围进行更好地营造,对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着良好的推动效用。另外,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高校自身的校园文化内容也可以得到更好地丰富,同时融入更多的体育文化活动手段,这对高校自身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意义。

2.2有助于民族团结的促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自身的风俗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要想更好地推进民族团结,就必须要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尊重。对民族地区的高校来说,其学生生源来自于全国各地。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与生活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在当前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一部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十分有限。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学生自身在相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了解,认识到不同民族自身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异和问题,这样才能对相处不融洽的问题进行更好地解决和规避,提升民族团结。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进行了解,获得一个了解其他民族的良好平台,这样学生之间也可以更好地和谐共处。

2.3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

对民族地区的高校来说,其自身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发展弘扬的主体,其本身应深刻地贯彻对优秀民族文化传播的理念和原则。体育运动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学校自身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只有让广大青少年也就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解和热爱,这样才能更好地赋予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更多的动力。虽然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呼声已经持续了很久,但是在高校实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落实依然缺乏一个稳固的土壤。在具体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真正地走进学校,让学校体育教育充满趣味,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对传统体育产生更加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进而完成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面传承。另外,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其也可以为社会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普及提供更加有效的推动作用,帮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在社会中传播,促进相关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地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挖掘与保护。

3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思路

3.1让学生对传统体育产生足够的兴趣。在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意识的培养,让其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足够的兴趣。对高校来说,其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要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和习惯进行培养。结合实际情况,高校科研依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同时培养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水平,提升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对相关技能有更好的掌握。构建了一个良性的基础环境空间,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才会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同时也能逐步增加接触机会和频率,让其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更多的兴趣,这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校园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途径。3.2对社团类型进行丰富。对高校学生来说,社团生活是他们课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更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社团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要有意识地对社团进行拓展和丰富,融入更多传统体育社团。在传统体育社团创办和构建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需求进行调整。传统体育社团可以对不同民族的学生更好地接纳,同时让他们对民族文化产生更多的了解,在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个性的发展和成长。对学生来说,传统体育社团相关活动的开展也可以更加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同时为校园文化的繁荣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3.3传统体育文化节日活动的构建。历史中,传统体育文化节日活动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并且在秦、汉、魏晋南北朝中不断发展,最终在隋、唐、两宋时期进行定型,其发展的高潮则处于元、明、清时期。很多传统体育文化节日活动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不断发挥着重要的娱乐功能和社会整合、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例如,传统的农历“春节”“端午节”,苗族的“姊妹节”、布依族的“六月六”、水族的“端节”等,这些节日都是不同民族各类体育文化活动举办的重要节日。在实际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民族传统节日的分布情况,对传统体育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开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传统节日文化背景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更加认可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3.4组织和举办各类文娱表演。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需求来说,此类活动的构建和举办,不仅仅可以更好地完成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同时也能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获得一个被广大师生所认可的机会。在文娱表演活动举办中,广大师生可以更好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解和挖掘分析,使其产生更加强大的学习动机,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通过彩排和训练,广大师生也可以获得更进一步观赏和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机会,以点带面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促使广大师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技能,并提高欣赏能力。

4结束语

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对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我们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让传统在校园文化中回归。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对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进行重视,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的落实,构建丰富多彩、民族文化浓厚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才能实现对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作者:刘曙华 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单培凤.高雅校园文化建设与个体道德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3).

[2]张秋君.论我国传统节日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发展机遇[J].搏击•武术科学,2010(8).

[3]胥春华.在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7).

[4]陆家领.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的意义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

第五篇: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摘要:青海是多民族共融发展、多种文化并存交汇的地方。青海各高校都存在着多民族师生共同相处的情况,因此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更为必要。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为推动青海多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多民族;高校;校园文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作为先进知识文化的传播地,应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浪潮中有所担当。高校作为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始终以促进人全面、自由地发展为治学目标,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文化发展是高校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重要积奠。从本质上讲,不断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培养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伟目标是一致的。青海是一个文化形态十分丰富的地方,在历史更替的过程中,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多民族在青海共融发展、多种文化并存交汇。在这个多个民族共存的地区,高校也面临多民族共处的复杂境遇,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冲突就更加凸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则更为必要,其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更为突出。本研究分析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及特征,希望能够为青海多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青海多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1.1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大学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在大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学校师生员工所创造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的学校内部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指大学精神,即师生员工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其实质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在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青海各高校在长期办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依据社会的要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基于既定的教育方针和学院发展目标,各民族师生和教职员工通过共同参与教职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且一致认可并切实践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青海各高校多民族文化融合下的校园环境、制度规范和校园精神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一种以多民族师生、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以校风、学风为主并且融合各民族观念和时代特点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一种在校园中广泛传播的社会亚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多民族文化背景中各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1.2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1.2.1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基于整个校园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内的物质设施)所衍生的一种文化概念。无论是校园内的花草布置,还是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都是校园物质文化的体现形式。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校园内别具一格的花草布局,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等等,都要有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作保障。青海的众多高校中,优秀的校园物质文化集结了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多元化民族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客观地反映出高校的历史文化积奠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特征,为社会展示出高校健康向上的良好形象和民族融合的文化特质。1.2.2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的精神成果和意识观念。”[1]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在战略发展进程中所构筑的严谨端正的文化姿态,它集中体现出院校的治学理念、人才教育目标以及办学特色,并为广大师生一致认同并切实践行的独特文化理念,比如学院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学风、广大师生一致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文化观念、精神信仰和思维形式,比如一所院校的校风、学风、班风等等。从本质来讲,精神文化属于隐形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认知和日常行为,从而增强院校的凝聚力、感召力。因此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能够集中体现出一所院校的内在品质。1.2.3制度文化。“校园的制度文化是学校中各种言行准则、管理准则相互联系组成的规范体系。”[2]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在教育和科研管理等日常活动中,为了维护教育教学秩序而制定的章程、规范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它主要包括与校园制度存在共性的道德理念和政策法规,以及一所院校不同于其它院校的管理制度,它属于校园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本质来讲,它是一种物化的心理和意识化的物质,能反映出院校的监控原则、调控程度以及管理张力。因此说,院校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高校得以顺利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1.2.4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也是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所在。”[3]高校校园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师生员工,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师生员工,在高校的工作、教学、学习过程中把自己民族所积淀的文化信仰与高校校园中的其它各种文化融合后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它既保留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体现了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性,具体体现在少数民族服饰、餐饮和建筑风格等物质文化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宗教和传统等精神文化两方面。民族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发展既是民族文化紧随先进科学文化发展步伐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各民族大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标志。

2青海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特征

2.1时代性与超前性相统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文化是体现经济和政治发展特点的一种意识形态。青海各高校校园文化也是在一定的社会时空环境中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等的制约。在当今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一是在内容上应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准确把握时代动向;二是不断创新发展形式,比如大数据时代,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博客等网络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内容。高校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高校内聚集了一大批文化水平较高、具有开拓创新思维和强烈求知欲的知识青年,各种文化思潮、科学技术、行为理念在校园内快速传播和交互,师生是最先接触新观点、新思想的群体。并且,高等学府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它必须走在科研教育的前沿,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创新科学技术的主要阵地。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必然要适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前瞻性的发展视角,要代表社会主流发展方向,时刻走在时代的“风口浪尖”。2.2创新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创新是高校的主体功能之一,也是高校的一个治学特色,其创新性集中体现在它的创造性思维、新的价值理念的生成,及其为社会提供具有创新特质人才等方面。广大师生和教职员工在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同时也吸收了多元化的文化信息,在潜意识里逐渐形成了一种融合与创新的意识,能够不断地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性,内在地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必须提高其开放水平。青海地处西北边疆,各方面的发展较东部沿海城市更为封闭。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的校园文化则应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多与外部的世界、其他文化之间不断地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流,在汲取社会主流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的营养和精华中发展和完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日益明显,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校园文化与外界的交流和影响超越时空的限制,开放性不断增强,已成为青海各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2.3多元性与独特性相统一。在全球一体化和大数据时代,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推动着社会变迁和大学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层次、多格局的多元性特点。高校人才济济,学科专业众多,是文化知识的传播源,也是各种思潮和多元文化的汇集地,在这里多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提升、相互融合,使校园逐渐具备了多元化文化特质。青海省各高校多民族师生员工共处一校,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相互融合发展,促使高校校园文化表现出更多的多元性特征。青海省多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增添高校校园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又彰显出自身高校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与全国其它高校相比较,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使得青海省各高校既有同类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它高校的民族独特性。同时,高校的独特性还体现在一所学校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个性,是一所高校大学精神的集中表现。青海各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历史传统,突出的学科专业及领导者不同的办学理念,每所高校在建设与发展中都努力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专长与个性,独特性是青海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

3结语

青海虽然地处西北偏远地带,却是一个文化形态十分丰富的地方,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多民族在这里共融发展,多种文化并存交汇。在这种多民族文化背景下,青海高校校园文化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与其他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内涵与特征。青海高校校园文化是由青海高校各民族师生在长期办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依据社会的要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在既定的教育目的和学校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教育、生活和劳动等共同参与创造而形成的,并为各民族师生和员工所公认和遵循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民族文化。它的主要特征有时代性与超前性相统一、创新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多元性与独特性相统一。

作者:戴延红 曹妮 单位:青海大学

参考文献:

[1]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12.

[2]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5.

[3]baike.so.com/doc/857902-907039.html.

第六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实践阐释

摘要:广东省一些示范性高职院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将时代精神理念、岭南地区区域特色文化、当代先进企业文化等文化因素渗透、充实、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充满人文气息、具有时代内涵、彰显行业以及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并贯彻到学校各个层面和师生的自觉行为中,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实践的创新。这不仅在高职院校中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且可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岭南文化;校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长期积淀逐步形成的优质资源,展现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广东省不同类型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党中央、国务院重视职业教育的形势下,结合时代特征,借助广东地区特色文化和具体行业要求,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实践创新,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一、时代特征渗透校园文化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并决定着校园文化的性质与走向。而校园文化本身具有启迪心智和文化教养的功能,承担着全方位提升学校师生思想、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贯穿于校园文化中,使其成为主旋律。高职院校在开展生动活泼校园文化活动时,必须运用具有社会主流价值理念的活动方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成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文化的批判者;要充分发挥学报、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和党课、社团交流学习的积极引导功能,倡导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帮传带,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由创新,结合自身特长、时代特点和专业知识等参与建设校园文化,形成大众娱乐型、知识理论型与科技创新型综合发展的校园文化模式;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借助座谈研讨、培训学习、社会实践、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研究报告等形式,推动科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加强理论学习,厘清逻辑思路,促使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意义,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内化为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切实践行爱国、奉献、勤学、敬业、友爱、诚信等理念。高职院校正是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鼓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和学生处、团委、学生会联合举办爱国主义诗歌朗诵比赛,迄今已经连续六届,每年都吸引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参赛,影响广泛,效果显著。这一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并通过朗诵及表演等方式表达出理论内涵,准确把握时代主旋律和树立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出学生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形成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一活动模式已经成为该学院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对大学生开展政治、文化、道德、技能等方面教育的重要平台,逐渐发展成为活动品牌,于2013年荣获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伴随互联网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校园网络建设不断普及与完善,从而产生信息化、数字化的新型校园发展模式。校园网络在方法、思路、效果等方面改变了原先校园文化建设状况,塑造出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物质技术环境,是新时代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建设载体。当然,借助于网络而形成的校园网络文化尽管是新型文化形态,但在属性、内涵、功能、范围等层面,都属于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新类型。在性质、内容及功能层面,两者完全相同,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涵括理论争鸣、专业技能、科学技术、社会实践、业余爱好等内容,具有明显的教育、引导、激励、调适、创新等功能;在范围层面,校园文化包含着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形成的文化形式,是校园文化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高职院校工作者可加快校园网络规划和建设,将校园网络深入渗透到教师教学、行政人员工作、学生活动中,创建出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网络环境,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发展。如在教学中,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校园条件,增多网络教育模式,借助网络媒体广泛传播大量专业课堂教学、专题报告、学术交流等,方便学习者挑选课程学习,以满足学习者自身的专业旨趣、现实需求等。实际上,网络载体不仅改变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而且提升校园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它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对外传递校园文化,促进文化的跨区域、跨群体交流,提升校园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引进不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社会其他文化,弥补本院校所缺失的内涵和精神。很多高职院校借助网络媒体这一有力工具,通过不同形式和手段,宣传本院校的校园文化,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宣传片、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社团文化节宣传片等;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建立微信群“博览思雅”,覆盖全校师生,方便快捷传递给师生正能量。另外,由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作词作曲,校办教师指导、编曲并策划导演,该校校友执导摄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及其他院系学生参与制作演出的首支学生原创MV《毕业啦》被优酷网推广,体现了该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及学生的青春活力。

二、岭南特色充实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品牌是通过借助各种活动形式载体,反映高校文化精神和历史积淀,体现高校类型特点、办学实力和专业特色的文化特色项目,是校园文化质量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能否创建优秀校园文化品牌,提升高校、行业及社会的参与程度、影响程度和满意程度,会影响到学校自身的招生录取、在校学生的教育质量、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及竞争力等,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高职院校在创建校园文化品牌中,一方面要将校园文化与行业特色结合起来,根据办学历史、文化积淀和行业特色优势特征,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行业发展趋势,创建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另一方面要将校园文化与区域经济、风俗习惯等密切结合,依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状况,借助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形成体现地区经济、表达区域文化、个性化明显的品牌项目,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突出学校特色,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广东高职院校处于岭南文化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独特。作为我国地区文化之一的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岭南文化是中原文化与海外文化的结合,又是内陆农业文明和沿海商贸文化的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显示生机与活力的一部分”[1]。作为岭南文化核心区域的广东地区,所涵括的岭南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广府文化是以广州为核心,覆盖珠三角地区的粤语文化体系;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西方殖民文化影响,具有多层次、多元素、立体感强的特征,并通过波罗诞和生菜会等节俗、粤菜饮食风俗、粤剧等戏曲音乐、岭南画派美术工艺、广绣等文化节等具体形式表达岭南地区的文化韵味。客家文化是全体客家人辛勤耕耘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既保持着儒家文化的基本特质,又展现出辗转迁移的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的特质。客家文化覆盖面广,时间跨度长,涉及学科门类多,通过耕读传家和团结奋进的行为、客家围屋等建筑、客家节日和习俗、客家山歌等艺术以及其他文化表现方式,体现出客家人刻苦、敬祖、坚忍、重教、勤奋等精神风貌。潮汕文化由古代南粤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等文化精髓相互融合发展而成,成为全球潮汕人连接的根基。潮汕文化内容丰富,包含民间文学、音乐艺术、潮汕工艺美术、民间戏剧、民居民俗、商业文化、农艺文化、饮食文化、宗教信仰、华侨文化等,特色鲜明,呈现着勇于冒险、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等特征。因此,广东省不同类型示范性高职院校针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独特的岭南文化,塑造特色,提升品位,构建区域文化品牌;创建快捷高效传播平台,传递古今中外、时政要闻等资讯,创建历史文化品牌;传达校园真情、模范人物故事、师生感人事迹等,创建典型示范品牌;基于这一建设基础,以点带面,逐渐形成充满特色的品牌效应。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影响力日益受重视。人们不仅对其社会和历史文化意义的认识有所深入,在产业化道路的探索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探索和突破。自2010年开始,深圳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校园,并在年轻人中推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盐田区非遗保护办、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等多家政府机构和保护单位进行合作,与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互挂“非遗文化志愿服务基地”和“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成为深圳市首个设立“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的高校,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非遗”传承,或积极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讲堂等相关活动,或承办深圳市“非遗”进校园展演、展示活动,或举行和参加深圳市各类与“非遗”相关的研讨和学术沙龙。

三、企业文化融合校园文化

文化融合是校企之间深层次交流与渗透的表现,是企业融合校园文化的有效连接点,能促使校企长久合作和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一样,属于文化的范畴,具有引导、创新、凝聚、培养、调节等功能。就企业的角度而言,校企融合有着深刻的理论指导和理性文化氛围的影响;就高职院校而言,校企融合有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增强实效、深化理论的效果,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这一目标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定位于企业,并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工作。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走出去”和“引进来”,密切接触企业、直面企业、融入企业,以高校教育理念为基础,引进企业的先进理念、规划和制度等,培育出具有企业精神和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同时,高职院校改变原先停留于课堂教学、局限于学校实训基地等传统模式,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方式,并将教学场所延伸到企业的实训基地、实验室、车间、建设工地等,在教学模式上促使学生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统一。另外,高职院校鼓励学生从思想上到行动上了解企业情况,适应企业要求,树立职业道德。当然,校企融合不仅深刻影响到高校,也深刻影响到企业的提升与发展。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可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渗透到企业文化中,促使企业不断提升内涵与竞争力。可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合企业要求,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全方位提升与变革,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吸收企业的优秀价值理念。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国内外企业的团队协作、客户至上、平等对待员工、激励与创新等优秀价值理念[2],有利于遂行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和学生,有效发挥教师团队力量的教学理念。第二,学习企业文化建设路径。优秀的企业能正确认识到优秀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历来重视这种软实力的建设,并具有规范的路径和完善的体系。相对而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尚处于探索阶段,借鉴和学习企业文化,能探寻出适合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第三,邀请企业精英骨干能手共同参与建设。同专业课教师一样,企业精英骨干能手等优秀人才立足于自身从事的工作领域,塑造和培育出不同于校园风格的文化品格,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精神。基于此,高职院校要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创建新型校园文化,不能停留在某一方面的合作,而是在办学、教学、实践、就业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高标准地合作。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与金活医药集团举办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校企双主体”培养试点班。针对试点班,双方确定一系列细则措施:在招生选拔方面,由企业组织面试,在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新生中选拔愿意到企业提供职业岗位工作的学生,组成“金活”班,被录用的学生在身份上既是学校里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校企协商协调,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学校不断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并开展理论教学,企业则负责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内容,在企业中完成实践学习和顶岗实习;在教学模式和时间安排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学生在学校与企业时间分配为1∶1,改变一学年两个学期的授课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校企双方共同组成师资队伍,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学校教师参加企业管理学校的员工培训和培训体系构建工作,企业委派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培训工作。在学生待遇方面,一是学生毕业后立即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并签订劳动合同;二是企业在三年学习期间每年设置奖学金;三是对毕业后能稳定地留在企业工作的每位学生,企业完善激励机制,实行就业奖励,鼓励并帮助学生继续教育学习与深造。这体现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在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理念和探索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上踏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不断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

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实践的创新发展,保持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活力,是新时期全面推进示范性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因此,广东省不同类型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将时代特征、区域特色、行业要求等文化因素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充满人文气息、具有时代内涵、彰显行业以及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并贯彻到高职院校的各个层面和自觉的行为之中,不仅在高职院校中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而且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曾祥耿 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华.以岭南文化为视角解读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困境[J].学习月刊,2009(16):79-80.

[2]朱发仁,傅新民.“校企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6(12):4-7.

第七篇:学校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学校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体育竞赛组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学校体育竞赛;校园文化建设;互动

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组建对学校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其在一方面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努力拼搏、不服输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完善。校园文化包含的内容及范围比较广泛,具体来说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等,体育竞赛对校园文化多个方面的建设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者之间任何一方的健康有序发展都会对另一方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推进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互动,共享发展成果,是有效保证两者共同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1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互动

1.1体育竞赛作用于校园物质文化的表现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内各种客观存在的物体总和,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象,是我们最容易发觉和感受到的,学校的物质文化涵盖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到体育竞赛上来说,如学校的体育馆、操场、体育器材等都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部分,这些体育基础设施是体育竞赛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体育竞赛活动的组建离不开符合要求的物质基础的支持。因此,学校的物质文化条件是体育竞赛开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随着体育竞赛的开展,各项体育基础设施设备都会逐步完善,从而促进了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

1.2校园物质文化作用于体育竞赛的表现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具体的、看得见的部分,可以对师生产生直观的刺激和影响。美好的校园物质文化不仅可以使校容校貌更加美观具有魅力,还可以使师生在美好的环境中得到心灵的熏陶和净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师生的心理及行为。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可以影响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风格。体育场馆是学校体育竞赛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一座功能齐全、设计独特的体育场馆往往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不但承担校内的体育竞赛,有时还会面向校外举办比赛,成为展示校园文化的窗口。因此,体育馆的建筑风格和功能必须体现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氛围,校园物质文化的内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体育场馆的建设风格。另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有利于营造体育竞赛的氛围。带有校园物质文化内涵的体育场馆往往在风格和功能上都别具一格,使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物质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体育场馆通常是学生最喜欢去的场所之一,提高了学生体育竞赛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体育竞赛的氛围。

2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互动

2.1体育竞赛作用于校园精神文化的表现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育竞赛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体育竞赛活动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体育竞赛活动是学校树立形象,建立品牌的重要途径。体育竞赛过程对学生的竞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遵守规则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塑造和培养,有利于学生坚强意志和上进心的养成。通过体育竞赛,不仅可以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强大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形成校园精神文化的良好氛围,这些都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体育竞赛也是展示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体育竞赛活动是学校生活的重要部分,在体育竞赛中,学生们可以放下学业和生活上的压力,尽情的释放自己的热情和活力,展示着他们的拼搏、向上、不怕输的精神,这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精髓。由此看来,通过体育竞赛能充分展示出校园的精神文化面貌。

2.2校园精神文化作用于体育竞赛的表现

校园精神文化虽然是抽象的不可见的,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校园内的方方面面,决定着师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它对体育竞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校园精神文化的作用下,体育竞赛更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体育竞赛中,校园精神文化长期熏陶形成的精神力量可以使学生产生前所未有的集体荣誉感,唤起学生运动的激情和对成功的渴望,使他们拼尽全力,自觉地为了自己和学校的荣誉而战。有了校园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体育竞赛中会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互动

3.1体育竞赛作用于校园制度文化的表现

体育竞赛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竞赛本身的制度建设和完善也丰富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首先,对体育竞赛的组织、开展、管理都应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组织机构内对体育竞赛的各项工作应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对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做到流程顺畅、有条不紊;其次,对运动员的管理,运动员一边训练一边学习,往往出现不能兼顾的情况。因此,制定相关制度,采取措施做到学业和训练两不误,使运动员都能成长为有技能、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再次,经费管理方面的制度建立。体育竞赛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目前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要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多方渠道筹集体育竞赛经费,保障体育竞赛的正常进行。这些体育竞赛方面的制度建立有利于校园制度文化的完善。

3.2校园制度文化作用于体育竞赛的表现

学校的制度文化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行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严格规范的制度作保障,学校的各项互动都不可能顺利进行,当然也包括体育竞赛。学校具有完善规范的体育竞赛管理制度可以对体育竞赛中的师生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保证体育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由参加体育竞赛的学生在智力、行为、观念方面还有不成熟的一面。因此,严格的制度文化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他们的成长方向;其次,完善的体育竞赛方面的制度文化可以保证体育竞赛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

4结语

学校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只有加强两者的互动才能保障双方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首先,学校应正确认识到体育竞赛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保持两者的良好互动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建设的顺利开展;其次,创新体育竞赛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加体育竞赛组织的频率,使学生在体育竞赛中感受到校园精神文化并将其发扬传播;再次,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尤其是体育竞赛相关制度建设,使体育竞赛的制度体系更加科学规范,保障体育竞赛公平、公正的进行;最后,学校要加强对体育竞赛的宣传,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竞赛活动中来,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增添力量。

作者:王学文 单位:新疆石河子大学

参考文献:

[1]谢相和.试析成都市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与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5):10-13.

[2]张婵.山西省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3(7):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