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机制的构建

时间:2022-12-19 02:48:26

导语: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机制的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机制的构建

一、武汉L大学的基本概况

L大学是一所地处湖北省武汉市的理工科综合性的大学,属于全国“211工程”重点高校。L大学在进行党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围绕学校的大学理想和核心价值追求,提出了“卓越教育、卓越人才、卓越人生”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在不断推进党建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同时,主动寻求学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在构建两者良性互动机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双向互动关系

1、高校党建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引领与导向作用

首先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方向上的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性质决定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由于党委领导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党委通过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与教育,以及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引领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以L大学为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组织下,为发挥高校在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作用,经常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重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遵义会议纪念日开展研讨会,组织师生学习遵义精神,传承党的精神财富;清明节,各学院学生班级举行主题班会,组织祭扫烈士陵园和网上祭奠等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五四”青年节,举办座谈会、师生互动交流会,鼓励学生养成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七一”建党节,举办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激励党员师生时刻铭记党员身份,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在国庆节,举办爱国主题晚会,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感。此外,还定期组织形势政策报告会,邀请党建专家学者进校园讲政策,分析时事政策,等等。其次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效果上的促进作用。高校党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党的组织建设,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而起到对全体师生员工的榜样激励。师生员工中的党员作为高校优秀分子的代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表率作用,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其他师生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他们在自我完善、自我规范的过程中,促进校园文化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例如,L大学以专业班级为单位,注重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的带头作用,并以此带动校园文化建设。

2、校园文化建设对党建提供活动平台、精神激励与制度保障

首先是物质层面上的保障,校园文化建设为党建提供活动平台。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校园硬件文化建设不仅为党建工作提供外在环境和工作场域,而且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党建的效果,因为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的改变。例如,L大学在学校整体的规划布局和特殊建筑物的选取方面不仅体现美感,更重视其育人的功效,使师生员工时刻感受到独特而正面的文化氛围,长期的耳濡目染,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学校建有飞马广场、青年广场、航海纪念园、梅林、青年花园等文化广场以及航海集珍、大学生创业园等文化展馆。苏氏的教学大楼外墙上镌刻着的词“为人民服务”。操场四周布置着华罗庚、鲁迅和爱因斯坦等古今中外名人的雕像,时刻提醒着同学们追求科学,探寻真理,寻找真、善、美。其次是精神建设层面上的促进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精神能够把党建工作融入其中,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文化土壤,使党建工作的开展拥有良好的软环境。L大学在实践中凝结出“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精神,把“塑造文化精品,磨砺理工精神”作为办学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金秋文化节”、“求索杯”知识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理工杯”篮球赛、“世纪杯”辩论赛、“研究生文化节”等校园特色活动,各个学院也结合自身特色,举办具有学院特色的文化活动,如政治学院“社科之光”科技文化节、物流学院“流光溢彩”文化节、航海学院“航海文化节”、交通学院“交通论坛”等等,在精神文化建设中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党建工作育人目标的实现。最后是制度层面上的保障。高校的各项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方面,贯穿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影响学校运行的重要机制。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化的同时也为党建的制度化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健康有序的校园制度文化有利于推动党建制度建设和完善,为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对于建立党员发展与教育机制、党组织运行和监督机制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双向互动机制的构建路径

1、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是否顺利发展,同时也影响到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在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就确定了党委在高校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又确定了校长在行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高校这种权力运行机制充分体现了党权与行政权力的密切关系,在这样的权力框架下,高校党建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领导的地位,而校园文化建设在党委的领导下,其行政权力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一方面,高校党委扮演着国家方针和政策在高校贯彻落实的执行者和宣传者的角色,因此,应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以总揽全局的高度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并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作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将党的向心力、凝聚力转变成高校的战斗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此外,高校党委在支持校长独立行使职权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进行监督,及时制止校长背离党委决策的行为。另一方面,高校校长负责学校的行政工作,贯彻党委的决议,执行行政权力。具体到校园文化建设上,应该结合所在学校特色,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以及积极推进方案的落实,并在实践中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效果负责。

2、以制度建设为根本

制度建设是推动高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推动高校自身建设的保障。应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做到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化的相互衔接和贯通。通过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将制度文化建设植根于学校的管理办法中,以此促进高校特色党建的制度化工程。无论是党建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必须有制度的保障,而且是制度先行,并以制度化和常态化的方式确立两者良性互动的建设方案与实施步骤。例如在L大学,不仅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发展制度、党务校务公开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各类规章制度,而且在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中还增加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估标准。以政治理论学习为例,该校政治理论学习已形成了制度化和常态化的特点。首先,建立和完善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制度,以实践学习、分组学习、交流讨论等形式为依托,加强对理论学习的规范,党委中心组的成员定期听取国内有关领导、专家的专题报告,确保其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其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作为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学校的党校内开展有计划的理论培训。

3、以追求创新为建设灵魂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有效推动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保证。在构建两者互动机制上,须时刻牢记创新的重要性,只有创新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取得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校园文化建设,其内容和方式也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在新的形势下,应不断总结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拓展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新的渠道。例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创新政治理论学习的新方法和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在L大学,通过创办“理工党员网”,利用网络媒介拓展了党建工作的新渠道,将传统学习方式与现代科技技术融为一体。2014年3月,学校正式开通上线“理工党员网”,这是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的党员学习教育网站。该网站有6万多名注册用户,每年都有将近万名学生通过党员网进行党课学习。在理工党员网上,收藏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并建立了信息库进行分类,方便师生进行搜索学习。网页分为新闻速递、理论学习、党建工作、网上党校、思想教育、廉政建设和先进典型等11个栏目。

4、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宗旨

由于高校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人才的终极目的上实现了融合,具有一致性。学校各级领导除了思想上树立重视人才培养的理念外,关键是还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动员广大师生员工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高校党建也离不开师生的支持与参与。对青年学生而言,大学时代既是他们习得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的重要时期,又是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党建还是校园文化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都不能背离高校是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个人能力、性格养成息息相关,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气氛能为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环境,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行素质,而高校党建能够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鉴于青年学生思想较单纯,具有多变性、复杂性的特点,应对其进行正面的引导,使其克服缺陷,从而形成科学理性的认识。因此,无论是党建,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应该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总之,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人才上的目标上应是输出具有过硬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学生,所以要相互配合,共同致力于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

作者:刘伟 柳诗林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