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22-09-11 10:42:31

导语:戏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戏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戏曲文化与大学生人格建构

大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承者。大学生人格素养的状态往往决定了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形态和内涵,因此大学生人格建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核心内容,关涉校园文化主体。按照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理论,人的心理结构分成知、意、情三块,知对应着求真的认识能力,意体现为求善的意志品格,情则对应着人的审美。健全的人格正是人的心理文化结构的表征,它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相统一。在当今新媒体主导下的商业主义时代,娱乐化、时尚化引领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同时也重塑大学生的文化人格和审美诉求。因此,培养健全正向的大学生人格,进而营造良好而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就必须确定一种有效而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神传统的文化形态。在这种情势下,戏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样态,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对于改变单一、浅表和功利化的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其中,对于校园文化主体大学生的文化人格建构意义更为突出。从中国文化教育史来看,戏曲历来具有强大的社会教化功能。戏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典型形态,其文化构成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包含道家文化乃至佛家文化、民间文化内涵。其中的儒家文化内涵历来被当做道德教化的有效载体。在很多的传统剧本中,忠、孝、节、义始终是其宣扬的主题核心。剧作家大多兼具儒家文化知识分子身份或是为本着扬善惩恶的立场创作剧本的民间集体。一方面,知识分子剧作家通过剧本来表达自己对社会时世的理解和评判,抒发自身的情怀。甚至在多年之后依然能愈久弥新。如一部《牡丹亭》在所处时代唤起了多少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慕和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即便在今天,白先勇先生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也仍然能在众多高校的舞台上熠熠生辉,引起当代大学生持久共鸣。更为明显的是,作为流传于普通民众群体最为主要的文化艺术形态,戏曲具有很强的民间性色彩,其主要的受众群体也都是广大民众。普通民众在观看戏曲、接受戏曲文化的基础上,口耳相传,不自觉地引导着广大民众生活中的道德价值准则和伦理取向,形成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审美教育功能;将外在社会规范化为个体自觉的价值取向,也不自觉地建构每个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戏剧既挟有广大的普遍势力……控制普通男女的心灵和理想:一切标准的中国意识,忠臣孝子、义仆勇将、节妇烈女……用故事的形式来扮演各个人物,人物成为戏剧的中心,孰为他们所憎,孰为他们所爱,他们深深地感受着道德意识的激动……他们的伦理的传统意识,构成他们判别善恶行为的具体概念。”

同样,当代大学生受社会商业化、功利化思潮影响,很容易走向一种价值迷乱的状态,传统戏曲文化中的善恶等基本伦理道德观念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识别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以此纠正他们的社会行为。当大学校园里的行为主体都能够有着较为明晰的道德观,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身份行为,自觉认同于所处的校园环境,那么,一种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必将很快呈现。当然,当代大学校园文化不仅仅需要道德人格健全的行为主体,更需要能追求自由和美的创造主体。同样,戏曲文化除了道德教育功能外,还具备了多维度的审美价值。戏曲文化在审美的情境中能让人获得精神的超越。戏曲审美中,人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在戏曲审美活动中,人容易唤起一种纯净的审美体验,这种体现区别于外在社会的物质欲望、功名利禄。但人获得这样的审美感受时,很容易就实现一种精神的超越感。正如席勒所说:“只要人的内心点燃起烛光,身外就不再黑夜茫茫。只要人的内心平静,世界上的风暴就不再喧响,自然中斗争的力量也会平息在静止的边界上。”中国戏曲文化中,无论汉代的角抵戏《东海黄公》、唐代的歌舞戏《踏摇娘》,还是元明的《窦娥冤》《牡丹亭》,其中的艺术情感都能使人获得审美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在审美想象的空间里实现自由超越的境界。当代大学生急需要这种审美人格的教育,具备一种超越性的精神品格,才能面对当今社会众多的世俗幻想能坚守内心。戏曲文化中既有对善的人文诉求,也有对美和自由的精神引导,最终塑造出真、善、美统一的完善人格。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这种人格建构对于他们所处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容易陷入一种简单的知识灌输模式中,“很久以来,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境、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的行业或特定的职位做好准备,教育灌输着属于古旧范畴的传统知识”。很显然,一味的知识灌输只是塑造一种工具性的人才。到了今天,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高校也受到社会经济利益的侵蚀。在日益功利化、趋同化的价值引导下,很多高校被社会物欲追求、空虚自私的气息感染,高校校园文化也正面临着深刻的价值危机。戏曲文化中坚守人的道德底线、善美合一的精神内涵无疑恰恰能对这种现象起到一定程度的纠偏作用。如各类包公戏中,包公这一形象刚正不阿、坚毅果断,尤其在权势面前保持一种独立的人格,可以对当下大学生的人格取向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教育培养人就是培养人的精神,精神构建就是教育的绝对使命”。在电子媒介充斥校园,图像技术日益占据学生心灵的这个时期,戏曲文化作为一种以美的形式来孕育学生善的精神和真的本性的文化载体,必然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艺术形态。

二、戏曲文化与校园文化精神积淀

所谓校园文化精神,指的是校园文化应具备深层次、历史性的的文化内核和价值主导。校园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历史积淀,一经形成就具备稳定的品质。它体现了校园主体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并成为校园行为方式的主导理念和文化皈依。校园文化精神能够感召大学生选取符合校园文化身份的价值追求和学习方向,是一所大学教职工、学生获取自我文化认同的精神依据。当前,由社会发展所引起的体制变革、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文化碰撞等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层出不穷,这直接导致高校文化价值观发生重大偏移。面对社会外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压力以及学生求学目标的现实化,高校教育的基本主导思想发生变化,很多高校的理想化价值目标变为直接的现实利益获取。此外,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外界物质化的价值取向影响,这一切都影响了高校的教育行为方式。高校也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理想“虚”待、封闭办学、一元追求、依附行政主体的教育方式,而走向实际需要、开放多元、独立自主的更为丰富的教育生存状态。一方面,高校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摆脱单一文化空间“象牙塔”的限制,走向广阔的外部社会环境,积极拓展自己的实践能力,敢于发挥学校个性,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学校与社会的衔接;但同时,在一个并未完全形成成熟的教育理念时段,受外部环境商品化意识及功利化倾向影响,再加以地域、专业类型、学校层级等个别差异,很多高校的文化价值取向发生严重的商品化、功利化偏移,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判断相应发生重大偏差,为利益化价值主导。这一切使得高校的育人文化目标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高校的健康发展也遇到诸多问题。

很显然,这种视域下的戏曲文化传承对于高校,尤其是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校园文化精神的建设意义重大。有别于各类浅表化、运动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精神重在内涵建设,强调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是当代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形态,当被引入高校校园,一方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使命;同时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转型期,有效地抵制媚俗、低俗、庸俗的低级文化形态,提升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品位和品格。要克服当前高校价值取向日益复杂、德育权威受到严重冲击的客观现实,我们应努力吸收、发挥戏曲文化的精神内涵。首先,高校肩负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责任,坚持文化育人的教育方式,培养完整人格的大学生。高校应以强烈的使命感去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杰出位置。中国戏曲艺术文化内涵丰厚,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典型艺术形态。当代戏曲作品中,很多戏曲改编自名著经典,或来自民间流传。前者可以此加强对传统经典的了解和传承,后者对现代社会中很可能失传的民间口头文化有很大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往往被很多高校所忽视。事实上,不同层级的高校虽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但根本的主导目标应集中在“育人”。

高校以文化育人,但人才培养并非仅是纯粹工具化的技能之才。高质量的高校人才培养应摆脱单一工具化倾向,而应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新时期的高校复合型人才在政治上有坚定的信仰立场,对社会有热忱的人文关怀,知识结构上有广博的专业素质,品格上有崇高的道德情怀。作为一门诗意化的艺术形态,戏曲艺术在文化育人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弥补纯粹工具理性人才培养的缺陷,积极塑造人的感性层面,丰富人的情感思维,健全人格结构。特别是一些地方戏曲,充满人情、人性内涵,人文情怀明显。如越剧《陆游与唐婉》《桃花扇》,在带给受众美仑美奂的视听享受的同时,还能促发人的生命思考,对文化的深沉感受。其次,高校长期的发展应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不盲目追求工具化教育理念,遵循生态、伦理文化。地方高校更不应该逃避自己对地方文化的责任,努力避免片面地、功利化的利益寻求,以牺牲地方社会责任来获得学校和自身短视的发展。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以越剧、黄梅戏剧目等地方剧种为代表,一般都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地方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强化地方的文化个性和地域认同感,为地方的文化建设出力,同时也能形成自我个性化的校园文化。近年来,很多地方戏曲文化都积极拓展体现地方文化风格的剧目,如黄梅戏极力打造安徽的历史文化品牌,优秀剧目如《徽州女人》《孔雀东南飞》《大乔与小乔》等充分展示了安徽地域文化的精神品格。更以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为代表,将《徽州女人》等大戏带入高校校园,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精神养分。在高校,无论是地方戏曲,还是京剧国粹,这些精典剧目往往都能获得师生的追捧。古典传统剧目如《群英会》《天仙配》《红楼梦》等已经化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深深镌刻在人们脑海中。当大学生接受时,便从这些戏曲艺术中感知到这种文化记忆,丰富自己的文化主题内涵。当代新编如河北梆子《赵树理》、越剧《孔乙己》、黄梅戏梅花奖获奖剧目《半个月亮》《徽州女人》系列等优秀戏曲不仅仅给广大师生带来审美的享受,更使他们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促使他们了解地方文化个性,找到文化身份的归属感。戏曲文化所带来的这一份认同感和归属感,极大地凸显了每个校园自身的文化个性的集体呈现。这些文化行为将高校和地方文化相连接,极大地促进地方高校文化精神的积淀和建构。总之,将戏曲文化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精神中,结合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高校要在戏曲艺术中寻求文化传承、创新与当代教育理念的契合点,坚持自我的文化个性与时代教育目标相统一,借此建构属于自我文化身份的校园文化精神。

三、戏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安徽农业大学戏曲文化教育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文化育人的目标。从安徽农业大学的实践来看,开展戏曲文化教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文化育人这个主线。这就要求学校科学规划戏曲文化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方面工作,长期坚持,整体推进,切实统筹好戏曲课程的教育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关系、戏曲文化活动与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的关系、戏曲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同时积极搭建实施戏曲文化教育的工作平台,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营造学唱戏曲的氛围。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前提下,弘扬主旋律、高品位的优秀戏曲作品,突出文化育人的宗旨,将戏曲文化的弘扬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引导相结合,实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最终建构起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特点和学校文化个性的校园文化形态。安徽农业大学从最初的京剧欣赏课,发展到现在的黄梅戏欣赏、中外名曲欣赏、音乐视唱与指挥、中外钢琴名曲欣赏、影视音乐鉴赏再到创办服装设计与艺术专业,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唱演再到唱响校园,从校园活动到走进电视直播间又到全国大赛的舞台,师生们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学校始终坚持文化育人这条主线不动摇,切实将文化育人这条主线贯穿戏曲文化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将素质教育作为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全校上下齐抓共管,教师们各展才艺,学生们踊跃选学,各类课程累计参学学生达3万多人,涌起安徽农业大学戏曲文化教育的新风,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推动着安徽农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安徽农业大学采取多元化手段开展戏曲文化教育。

(一)构建戏曲文化教育的教学平台

首先编制教学大纲,自编教学读本。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大纲结合学校自身资源条件和戏曲教学的基本要求制定,自编与选修课程匹配的普及读本,供选课生课后阅读。同时学分认定。教务部门结合实际对戏曲类专业理论课程的学时学分给予认定。安徽农业大学近年已稳定为每个课程24学时(1.5学分),并明确规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施的比例为1:1。实践教学包括音像资料欣赏和习唱、表演两部分。此外组织团队教学。以京剧为例,京剧剧目包括传统戏和现代戏等,传统戏中有四大行当,在表演艺术中有“四功”“五法”等,仅由一、两人来完成是力不从心的。学校充分利用老师们的特长,组织团队进行教学。除了开设专门的戏曲类课程外,学校还可以积极探索将戏曲文化中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文学、绘画、艺术设计、园林规划和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教育。

(二)学校打造戏曲文化教育的实践平台

积极搭建一个实践的平台,让有兴趣的同学能够亲身感悟戏曲艺术的魅力,让有戏曲潜质的同学能够真正提高唱演的水平,这是学校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目前学校支持组建了相关的大学生社团,如大学生戏曲社、民乐团、大学生京剧队、大学生管乐团、黄梅戏队等,每个社团都安排有指导老师,定期指导业务并帮助学生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活动,如“新年戏曲晚会”“京剧专场演唱会”和各个社团的迎新生文艺晚会等。学校每年还鼓励和指导高水平的学生参加各类戏曲比赛,充分展示学生风采和学校的教学成果,在大学生中树立标杆。

(三)学校从组织管理、经费上切实保障戏曲文化教育,借以丰富校园文化

党委宣传部作为党委职能部门负责全面统筹,教务处负责课时和学分的认定,学工部、团委负责戏曲文化活动的开展,各学生社团积极吸纳戏曲爱好者并组织相关活动。其他各单位都能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形成合力,才不断将戏曲文化教育工作推向深入。学校应每年拿出经费用于戏曲文化教育。戏曲文化课程的教学经费、学生开展戏曲文化活动的经费、学校组织教师和同学参加全国大赛的经费、各社团指导老师辅导经费、演出服装道具经费、学校邀请专家来学校开展讲座、专场演出的经费等都获得了经费的保障。学校立足实际,在发挥现有专职教师作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在职、退休教师的潜力,发挥他们的戏曲专长,鼓励和引导他们为学校戏曲文化教育工作服务。同时,学校还注重兼职教师的引入,特邀社会戏曲界的知名人士、专家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为学生上戏曲文化课程、开展专题讲座等。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戏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一,素质教育贯彻体现。大学生是戏曲文化教育工作的最大受益者,他们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在普遍提升,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在逐年提高。学校充分利用戏曲文化,发扬其中的传统伦理道德意识,将审美教化辅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提升学生的思想品格。进而将同学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引导到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上,在学校期间体现为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体现为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其二戏曲文化建设成果显著。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安徽电视台、《中国京剧报》和全省各大媒体都曾对安徽农业大学的戏曲文化教育工作进行过专题报道。学校是文化部“全国高校京剧表演学会”和教育部“全国高校京剧教育研讨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已有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向安徽农业大学索取或拷录了戏曲文化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读本和若干章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自全国12省市26所高校的48位教师,参加了由安徽农业大学主办的“全国首届《京剧公选课》教学研讨会”。戏曲文化教育工作是安徽农业大学在文化育人工作领域所做的一个成功的尝试。回顾近20年戏曲文化教育工作,它启迪着我们要进一步结合时代特点和青年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不断探索创新文化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在育人工作方面的潜力,让高校戏曲活动变为一种凝聚师生的文化力量,最终建构有着深刻内涵的文化精神,最终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

作者:韩弥明 卞小艺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