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创建思路

时间:2022-05-30 10:30:08

导语: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创建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创建思路

一、多校区办学格局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学的存在,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耶鲁大学校长RichardC.Levin认为大学的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有形资产,二是人力资源,三是文化内涵[2];19世纪末,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以其“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大学文化,使柏林大学乃至整个德国成为20世纪初世界大学的翘楚;国内的两所顶尖高校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其中北京大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引领其110多年来傲然前行、卓尔不群;清华大学则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成为无数莘莘学子向往的殿堂。这些无不说明先进的大学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在扩大学校影响力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她是学校独特的财富和无形资产,反映着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和精神风貌,是其他元素所无法替代的[3]。同时,由于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具有稳定性、执着性和亲和性,能够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能够培养和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因而也是学校改革创新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指出:人是环境的产物。中国古代的《荀子•劝学》也指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校园里的文化氛围也就不自觉的对成长在其中的大学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需要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头脑,整合其价值观念系统、引领其政治思想道德,正确处理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认识科学素质与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生理成熟与心理健康、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注重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诚信意识。只有这样,大学生才可能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同时又能根据社会形态、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的调整自己,这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综合素质,而这种能力和素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学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4]。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之一,通过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从中找到表现的机会和自己擅长的领域,看到自身的价值,建立起自信心和荣誉感,这非常有利于他们正确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的养成、审美情趣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说,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校园文化建设在多校区办学中的作用

(一)凝聚与向心作用

在多校区办学格局下,各子校区虽不能离开整体而孤立存在,但却又是相对独立的,而系统整体作用的发挥并不是各子系统功能的简单叠加。如果一所多校区大学里面的各个校区以及每个校区的师生员工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么必然会产生“1+1>2”的效果,反之则会相互削弱。这就需要经过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积累而逐渐形成的校园文化发挥其独有的凝聚和向心作用,因为它能够以特殊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上趋于既定的共同目标和方向,从而把分散的各校区统一在同一价值体系之内,并有力增强师生的校园归属感和荣誉感。对于新建扩建型多校区大学而言,文化上的“同源性”使新老校区的师生很容易在心理距离上相互拉近,从而有利于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的整合与发展;对于合并重组型多校区大学而言,统一的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各校区师生的组织认同感,确立共同的组织发展目标和凝聚多校区大学全体师生的思想、行为、意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5]。

(二)平衡与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均在对立统一中发展。无论是高校的合并,还是高校的扩建,原有的人事秩序、组织结构面临重新调整,原有的管理模式、各项制度面临重新构建,原有的分配格局、利益关系也需要重新平衡,师生们的心态也需要重新适应。从管理文化的角度讲,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就是要融合各子校区之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就是要平衡各种利益,协调各类关系。而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把合并前各高校中有益的价值取向进行提升或改进,为合并后的新大学奠定一个共同的文化根基,为新大学的教职员工提供一个思考、行动的基本准则,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助推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物质、制度、精神等各方面营造一种稳定的校园氛围,为学校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校园文化整合、优化以后形成的新组织结构、新管理模式、新规章制度以及新文化氛围等,能够对全体师生员工偏离新大学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有效约束,从而为新大学的发展获得更大的空间。

(三)辐射与提升作用

大学的校园文化反映着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彰显着一所大学的文化气质和思想内涵,是支撑一所大学不断发展、壮大的核心力量。无论是合并重组,还是新建扩建,多校区大学都希望在这一过程中实力得到增强,品牌得到提升,并最终实现做大做强。而要实现做大做强的终极目标,并在国内外或至少同类高校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必须创造有利于全校师生员工发展的人文氛围、学术氛围、环境氛围和文化氛围,充分协调和运用各校区的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地发挥各校区的管理和文化特色,利用人文、地理、商业优势,协同竞争,取长补短,交流碰撞,使新大学的核心理念一脉相传,使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继续得到弘扬,使文化资源共享的学术生态环境继续得到完善,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新观念,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形式和内涵,同时适应新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培育新的校园文化亮点,创建新的校园文化品牌,使新大学的校园文化精神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行动指南与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增强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提升校园文化的精神品位,使多校区大学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葆生机和活力。

三、多校区办学格局下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

与传统的单一校区大学相比,多校区办学格局下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多校区办学格局下的高校比单一校区办学的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办学空间开阔,校园文化建设的规模也随之扩大,校园文化的外延得到延伸,影响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受到关注,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不断凸显,因而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形象得到提升。其次,多校区办学格局下的高校各个校区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办学传统、管理模式和文化取向,都能利用自身原有的校区资源开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因而,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各校区呈现不同的特点,具有多样性。对新大学这个整体而言,各个子校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深化、丰富、拓展和提升整体的校园文化内涵和品位。第三,各个校区文化在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影响与整合下,有利于排除自身的消极因素,加快自身文化的成长与发展,保证自身文化沿着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共同道路前行。同时,由于各个校区都相对独立,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可以将一些不良的学习风气和消极的文化氛围有效控制在所在校区或一定范围之内,遏制其在其他校区的传播,从而防止某些局部的“症状”在整个大学里蔓延。此外,合并前的每个校区都有自己的优势,有的是在管理模式和改革创新上积累了优秀的经验;有的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卓有成效;有的是在科技开发、社会服务方面比较成功;有的则是某一学科领域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形成的学术风格和治学态度,构成了他们独特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合并后的高校就可以将这些优势资源和文化传统进行保留与发扬,纳入新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并将这些优秀经验向其他校区推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可以快捷有效的整合各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缩短合校的过渡期。

四、多校区办学格局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难点

(一)小集团思想

小集团思想其实是一种群体意识。群体意识是由于某种利益的自我保护或争夺而自发形成的,具有松散组织的心理特征,它是单位文化、群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或多或少的存在于任何一个单位。在特定条件下,这种群体意识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使某些棘手的问题能够快速的得到解决。但是,当这种群体意识与亲属、朋友、地缘、上下级等利益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以后,就会编织出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集团思想。这种小集团思想往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只有在某项政策影响到小集团成员的切身利益时才会表现出来。当学校领导或相关部门在制定宏观政策、管理制度以及利益分配制度时,他们总是从自己所在小集团的利益(实际上就是个人利益)出发,即便是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正确决策和措施,也会在这种小集团思想的驱使下变调。更为可怕的情况是,他们表面上拥护,看似学校政令畅通、落实到位,背后却变相抵制,甚至利用政策的漏洞谋取私利,结果还理所当然。其实,这种小集团思想也不是牢不可破的,也存在脆弱性,在构成小集团诸多复杂的关系中,利益关系是主线,一旦利益关系破裂,整个小集团就可能崩溃。因此,防止小集团思想需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权力运用、利益分配的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实行民主决策、多方监督,相关部门要以身作则、公开公平、敢于碰硬,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应自始至终处于制度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二)鄙视或攀比的思想

很多高校的合并都属于“强弱合并”,即便是“强强联合”或者“弱弱联合”,各个校区的文化背景和发展水平也不可能完全对等,因此,多校区办学高校的各校区之间必然存在差别。一般情况下,各校区教职员工都偏爱本单位文化,不愿意受其他校区的教职工鄙视或者立即接受其他校区的校园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合并后的高校各校区教职员工之间很容易产生互相鄙视或攀比的心理,特别是弱势校区的教职员工很容易受到来自强势校区的鄙视,强势校区总认为弱势校区分享了他们拼搏与改革的成果,心理上不平衡,甚至对弱势校区人员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感到厌恶,认为他们水平低、素质差。同时,弱势校区的教职工也表现出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自认为不如人家,产生自卑心理,士气低落;另外一种则是不服输。此外,还有一种阻碍多校区文化融合的思想就是攀比思想,尤其是在权利和利益的分配时,强势校区可能得到的利益比弱势校区多一些,弱势校区就感到不公平,总认为自己吃亏。但是,如果把权利和利益在各校区之间平均分配,强势校区又会感到吃亏,没有积极性。这两种思想都会导致各校区之间谁也不服谁管,互相猜疑,隔阂越来越深,造成全校教职员工的思想不统一,拧不成一股绳儿,劲儿不能往一处使,其结果必然给学校管理、文化融合和改革发展带来危害。

(三)安于现状的思想

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公办高校基本上都是事业单位,即便是合并前的大专、研究院(所、中心)也大多属于事业单位,其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格局基本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即或是某些机构在合并以前有所改革,也是很有限、很局部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单位里面的大部分人,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教职员工,都比较乐意安于现状,认为“这样挺好,为什么要折腾呢”;特别是在单位遇到经济困难时,改革更是畏首畏尾、停滞不前。对于新组建的多校区大学而言,这些传统的思想和观念必然对校区管理、政策制定、宏观改革以及文化融合、氛围营造、学风建设等产生重大危害。特别是某些领导或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脑海中,下指令性计划和搞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思想根深蒂固,因而在面对改革和处理各类问题时,总是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在机构调整、人事任免、制度建设、深化改革时,既不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也不考虑客观的教育发展规律,而是强行推行个人的主观意志;在利益分配、学科重组、资源配置、人才选拔时,也仅仅是把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突出贡献机制等停留在口头上,实际是不管贡献大小一律平均或者变相平均。久而久之,全校教职员工都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只求稳定,不讲发展;只顾眼前,不管长远;只图享受,不思进取[6]。这种思想和观念一旦在新大学里形成,必然阻碍学校的改革和新体制、新机制的建立,并最终影响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势必会影响到多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融合。

五、多校区办学格局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科学定位,合理取舍,明确多校区大学办学理念

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对大学发展的理性思考,它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发展定位,决定着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决定着一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对于“扩张型”多校区大学而言,在传承原有办学理念的同时,对自身的学科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重新思考,这相对比较容易;而对于“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而言,要让合并前的任何一所高校放弃其经过历史积淀和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努力奋斗而形成的传统办学理念,显然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这种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的改变又直接决定着物质层面的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的改变”[7]。然而对于新大学来说,首先需要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办学理念的重新确定,因为只有确定了新的办学理念,才能形成新的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这就要求多校区办学格局下的高校要重新审视自身发展的历史和历程,明确自身在全国及所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找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从而在对历史积淀、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以及产业转化模式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合理取舍,明确办学理念,确立发展目标,为新大学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也为新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立足校情,海纳百川,凝练多校区大学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是学风、教风、校风所共同体现出来的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是一代代师生员工的心血结晶和认同意识。它集中体现了师生员工的活力、魅力和精神风貌,是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强大动力,因而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纲领性的作用。如果说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文化建设的内核,那么校园精神就是文化建设的精华。在多校区办学格局下的大学里,很大一部分是“合并”产生的,各所个校区的前身是不同办学规模和不同办学层次的学校,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校园精神。因此,无论是“扩张型”多校区大学,还是“合并型”多校区大学,在明确办学理念以后,首先就要凝练新的校园精神。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立足校情,充分考虑自身的历史传统、学科优势和整体实力,并结合新的办学理念对校园精神进行重塑,形成全体师生新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要海纳百川,尤其是“合并型”多校区大学在新的校园精神凝练过程中,一定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合并前各所学校原有的校园精神,并积极吸纳新的元素进行有效整合或重构,做到既不抛弃过去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又能继往开来,形成高度统一、深入人心的新的校园精神。

(三)宏观统筹,平衡兼顾,加强各校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美丽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浓缩历史的人文景点、积极和谐的文化氛围,这些都会给师生员工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加强多校区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一是要重视教学楼、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建设,优化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二是要重视体育馆、科技馆、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校园文化;三是要重视校内广播、电视、校报、校刊、橱窗以及校园网络(含专题网站)等宣传平台建设,构筑舆论阵地、发挥引导作用;四是要重视校园规划和景观建设,特别是要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建筑、雕塑、版画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完美统一,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增强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多校区办学格局下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一定要做到宏观统筹、平衡兼顾,避免重视主校区、轻视分校区,重视教学楼、轻视宿舍楼,重视图书馆、轻视体育馆等多种错误的做法,尤其是各校区之间的物质文化建设一定要彼此兼顾、合理规划,否则会因为差距过大而产生抱怨、自卑、攀比、逆反等情绪,从而影响校区之间的团结,阻碍学校的发展。

(四)齐抓共管,增进交流,加快各校区文化融合步伐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8]作为各种先进科学和诸子百家思想汇聚、传播的领地,高校应打破院系壁垒,整合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术思想、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积极探索跨校区、跨专业、跨部门的科学研究体制,尤其是对于多校区办学格局下的“高校航母”,更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一些跨校区、跨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校园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竞技等,既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在各校区开展学术报告和前沿讲座,又可以举办诸如校园歌手大赛、书画摄影大赛、演讲比赛、校运会、科技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体育、科技活动,一方面为青年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另一方面为不同校区的师生提供当面交流的机会。在活动中,各分校区的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校园精神,这种通过取长补短、彼此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和精神信仰一旦形成,就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使置身于其中的师生员工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激发师生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好的推动各校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加快各校区之间文化融合的步伐,推动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

(五)优化管理,以人为本,发挥各校区师生主观能动性

教师和学生是体现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要发挥各校区师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首先需要优化管理、以人为本,对原有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进行整合或重构,建立一套与多校区大学管理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根据新大学的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办学目标、职能定位等,协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重新分配“校———院———系”三级部门的权利,充分发挥党委系统、行政系统、群团系统在文化建设中的不同作用,引入积极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注重教师,特别是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老教授在治学、育人、为师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有效措施鼓励教师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学生班级,特别是经常到新建校区和相对“弱势”校区的学生中去,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内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传承、融合与重构中的独特优势;此外,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也是学生在参与、互动、合作、竞争中感受大学文化的方式与途径,相对于学校的正式组织,具有更多的柔性和灵活性。在多校区办学格局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引导学生社团在全校范围内吸收成员、开展跨校区的活动,并在交通、场地、宣传、组织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而有效发挥学生社团在大学文化融合方面的价值功能。(本文来自于《高等农业教育》杂志。《高等农业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尚大军张延超工作单位:西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