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文化研究
时间:2022-09-15 03:17:37
导语: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文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安全哲学
根据SSE理论,在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文化构建的哲学基础中,涵盖了几种科学假说:高校周边环境没有绝对的安全,与之相关的所有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未必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高校周边环境的安全规划不可能消除所有危险源,但是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认识域中控制和减少现有的已知和可预知危险源的危险性;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安全性,高校周边环境安全系统在构建中宁可减少整体危险性而不是仅仅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不可能穷尽危险源及其风险,即使已经认识的危险源,随着高校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又会形成新的危险。所谓“弥漫性”,是指安全文化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边界清晰的系统而存在,它深藏于每个人的心中,表现在每个人的行动上,影响到每一个任务的完成过程,调整着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人们认为安全文化有不同的层次,最外层的是那些可观察的行为与人工产物,包括规章制度、故事、仪式、习语等;中间层次是信念与价值观,是人们行为的内在意向,是内隐的,但个体能够明确意识到,并且可以从各种行为中推测出来;最深层次的则是基本意会,个体意识不到,已经成为想当然正确和合理的[1]。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文化的弥漫同样有赖于个体认知的深化和行为实施,一方面要充分认识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在安全知识学习和普及上,注重安全知识的更新和安全形势的研判与解读,能从安全事故与伤害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高校师生的教育和引导,引发社会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的关注,对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人们普遍的自觉行为,从而对于安全物质基础和安全制度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二、安全科学
安全科学是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文化构建的核心,它是在高校周边环境社会群体的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以避免和控制人为技术、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因素所带来的危险、危害、意外事故和灾害为目的,以防范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事故与灾害的避免、控制和减轻损害及损失,达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状态。安全是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或者是由生命及生的欲望决定了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天生的,是安全存在的主动因素[2]。安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自然属性的安全,也就是人的动物属性安全,是人惧怕危险、寻求安全的自我保护的本能。在高校周边环境安全建设中,人的自然属性也决定了即使在后天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但是对安全的需求是与生俱来,永远不会消失。二是社会属性的安全,社会属性的安全是指高校师生和周边环境的社会人在改造生存环境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共生关系中的安全依存性、追求安全的人伦道德性、维护安全的社会合作性和拓展安全的社会交往性。文化意义上的安全防范是人有目的地参与社会活动而造成的广义安全,它是以安全防范技术为先导,以人防为基础,以物防和技防为手段,以实现安全秩序构建为目的,建立集探测、监控、反应等功能有序结合的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在物质层面,要注重硬件的投资和建设,加大安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发展安全科技,安全的有效资金投入要高于其他工作;在安全机构设置上,要确立安全的权威性,能够产生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的性状,而不依附于其他部门或者在行事安全职能过程中丧失话语权。科学研究追求的最终目的在于认识世界,科学地维护状态的平衡。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动态平衡主要是由于其内部具有自动的调节能力。同样道理,作为生态圈之一的高校周边环境,追求绝对的安全是不可能的。而动态安全的实现依靠的是安全平衡态的调节:一方面社会群体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的相对稳定,诸如校园周边环境的居民、经营户、外来人员等构成相对固定,数量相对稳定,则安全的平衡态越容易维持;另一方面是社会因素保持相对稳定,诸如政府的政策、高校的规定和约定俗成的习惯等,又在动态层面调节安全的平衡状态。但是安全系统的动态调节能力同样是有限度的,超出了这个限度,安全的平衡态就会遭到破坏,比如周边经营场所的增加、外来人口的剧增、高校学生的扩招和政府监管政策的缺失都会使自然安全态就转化为不安全态,安全调节功能也会削弱和丧失,这就需要人为的科学干预。
三、安全行为
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被称之为“海恩法则”,其核心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安全文化的最终实现要落实到安全行为,目前高校周边环境安全规划在很大程度上重视对事故的总结和反思,或者根据经验和教训再进行检查和排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发现和感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了新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另一种倾向是能从认识上感观安全的存在,但是难以付诸行动和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从而使规章制度和安全规划在运行和执行中偏差较大。安全行为实现的有效途径在于安全教育,既包括对内的师生教育、也包括对外的社会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行为的内化。安全教育是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就是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安全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安全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是解决高校周边环境安全的治本之举。对于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教育要从安全思想、安全态度、安全责任、安全价值等多角度进行安全文化渗透,唤醒人们对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的渴望,并根据人们的行为特点、活动规律、心理特征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包括对常见事故进行预防教育,对突发事故进行处置教育,就已发事故进行警示教育。另外,还要运用各种手段对人们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技术、安全伦理的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安全素质,掌握危害识别、风险评估、避害趋利和自我保护能力,强化共同维护责任,使人们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应该怎么做,形成人人懂安全、时时讲安全的安全氛围。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师生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它是安全文化顶层设计与构建的落脚点[3]。安全文化的实现依赖于安全行为的制度化和制度的自觉执行。安全制度也可以说是规则或运作模式,是规范社会群体行为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现的是一个社会的秩序,它包含明文规定的正式约束、约定俗成的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和保证规则实施的机制三个部分构成。安全行为是安全制度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安全制度的行为化和习惯化,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根本,它要求从细节上消除每个不安全行为,使安全维护行为习惯化,并一直强化,不轻易改变。
四、安全实现
安全实现是指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有序运行,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对高校和周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高校和周边系统发生危险和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对师生和周边环境社会群体自身活动所作的时间和空间安排,并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高校周边环境的危险识别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和导致不良后果的源点、系统、生产过程或场所的特征,对危险因素进行查找、分析、归纳,得出危险种类、危害因素、危害内容和危害分布的具体情况。能确定危害方式,明确危害途径、危害媒介和危害范围,对导致事故发生条件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基础。危险识别过程中,既要分析环境系统正常运转时的危险、危害因素,还要分析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人为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危害因素。安全系统的有效运行要通过有效的事故预防来实现。高校周边环境事故预防过程中,涉及两个系统对象,一是系统本体,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比如错误的理论、不恰当的行为、麻痹的心理、过时的经验、责任心不强等主观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二是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容易被识别和预防,而高校周边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往往是社会大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导致,而人们对它的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往往是被动、滞后的。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具有理性色彩,更符合科学性原则。但总体来说,意识能反作用于人的行为,而物的不安全状态通常又受控于人的行为,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4]。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5]环境的改变过程,也就是人的实践的过程。人们在构建高校周边环境安全系统的实践中,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使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得到改造。环境的改变和环境对人的改造,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也决定了运用SSE理论,按照系统整体论观点,建立科学、高效的安全文化体系,才能适应开放、动态、复杂的系统变化,有效维护高校、师生及高校周边环境社会群体的安全与利益。
本文作者:郭猛赖桂宁工作单位: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 上一篇:中西方预算制度的变迁与思考
- 下一篇:基于安全的通信网络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