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探究

时间:2022-06-13 10:42:33

导语: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探究

然而,“音乐”这个孩子不但具有“文化”的显性遗传特征,其自身也构成为一种文化。隔壁邻居“西方文化”家的“西方古典音乐”小孩,生长在希腊这样一个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中,与生俱来的有着“父辈”们长期与恶劣的自然做斗争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因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而时常手执一本宗教或神话内容的“书籍”,使得“西方古典音乐”具有英雄的主题与宗教的格调,多重的遗传性格以及自身独有的面貌特征,让它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同时也赋予祖辈们新的生命意义。在我们中国民族的大家族中,也有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我国经典的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作品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爱情自由,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颢)朱(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对反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这种冲击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背叛,而是一次造反有理的的文化更新。由此可见,音乐的发展成长,不只是简单地对“文化”父辈的一味听之任之,而是偶尔也要拿起革命的旗帜与其来一次正义的较量,结果也不一定是两败俱伤,而可能是相辅相成、互利共勉。音乐不但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支优秀血脉,家族地位举足轻重,同时也对“文学”、“绘画”等众多“文化”家庭中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地影响。例如在印度,有一种极具风格特色的绘画艺术——细密画。这是印度诗人、音乐家用文学、诗歌对印度一种旋律框架——拉格进行具体的描绘。通过诗人对拉格的冥想,出现了拉格的形象和美学构思,为拉格细密画的创作提供了基础,从16世纪到18世纪,再经过画家之手,音乐最终转换为绘画艺术,可以说,拉格细密画是音乐、文学、绘画的奇妙结合,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辉映,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音乐通常只被理解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任务仅仅限于审美要求。然而,在古代西方思想家们的视野里,他是同数学、几何学、逻辑学同等重要的学科,在“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展示衣服毕达哥拉斯的思想的清晰图画,告诉我们是如何从熟悉的纯粹原则中得到其物理世界的图景的,这些原则是如何由音乐表现的:音乐音阶的属性是有数字表现的,因为就其自然属性来说,也都是模仿数字,数字是自然中第一位的事情,他们认为数字的要素便是一切事物的要素,而整个天堂便是一个音乐音阶和一个数字系统”[1]。在古代的中国,支撑中国古代文明的六门支柱学科“礼、乐、射、御、数、书”中也包含音乐内容。作为六门学科之一的音乐,它是开启古代国人智慧的钥匙,是让国人通向真理彼岸的帆船。由此,我已经简单了解了音乐与文化的家庭关系,正像我们大多数人的家庭一样,这个孩子从出世就体现着这个家族的特征,在他的身上流淌着父辈的思维模式与母亲的感情表达,然而随着他的健康茁壮的成长,他不满足于像鸭子一样简单的印随,而是每一个孩子都性格迥异且与众不同,并且开始有了自己的方式方法,甚至常常想与传统势力来一次较量。无论结果,他都势必都要带着祖辈们优良的基因与独特的魅力走向更加成熟理智且全方位的发展道路。

本文作者:刘颖工作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