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时间:2022-06-22 09:25:50
导语: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融合发展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作为文化保护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文创旅游作为新兴产业,成为发展乡村经济的有效途径。将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融合发展具有多重实践价值。本文以湘西凤凰县腊尔山镇苏马河村为例,提出了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挖掘非遗资源潜力,合理配置当地旅游资源,建立新型文创旅游产业体系;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优化乡村旅游产业价值,构建文创生产体系;培育当地经营主体,规划适度经济规模,构建新型文创旅游经营体系;选择文化创新路径,关联非遗保护效应,形成社会经济文化乘数效应。
【关键词】非遗保护;文创旅游;乡村振兴
在党的报告中提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关于“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农业农村发展及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指明方向。2020年,我国扶贫攻坚取得了全面的胜利。2021年,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巩固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实现乡村振兴,是下一步国家“三农”工作的重要部分。乡村旅游是引导乡村振兴的一个很好的选择[1]。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被关注。在协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当地的文化传统,利用非遗资源,通过开发和释放其经济势能,创造就业岗位,提升农民收入,在地区实践发展中,逐渐成了地方政府的工作亮点之一。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为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对于民族地区来说,这也是基于传统文化以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有利时机。本文拟从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融合发展的价值和对策出发,利用田野调查的相关资料,对湘西凤凰县腊尔山镇苏马河村的振兴发展进行探讨,为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一、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它既包含了文化的区域性、独特性,承载着传承这一文化形态的群体的文化创造,也表现了这一群体的价值观年、经验积累、文化认同以及文化发展创造的动力。随着非遗保护的发展,学术界提出了各种的理念、模式和措施。有学者将非遗保护分为施予式保护、开发式保护、发展式保护[2],提出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性保护[3]等,还有学者将政府作为主体,提出行政保护模式和法律保护模式[4]。无论是何种保护,非遗的传承发展核心在于传统技艺的传承而非商业化和利益化,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历史价值。随着现代化带来的新技术、新文化的发展,在发展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了重要的议题。文创旅游是以发展旅游业为基础,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创旅游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文创旅游发展可以推动当地产业联动发展[5],切实优化民族地区人民收入结构进而提高收入水平[6],进一步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包容性增长[7],同时降低当地人民返贫的可能性[8]。文创旅游还能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今天,国民对文化的诉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等综合因素造成了IP的大热。[9]在特色手工艺、地域文化、自然资源、饮食或服饰文化等中发掘具有地域特色的IP,将其与文创结合,将能有助于吸引消费者,增加收益,实现文化与经济共荣。
二、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融合发展的效益和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性的知识体系、实践系统、价值观念,是群众在历史上形成的宝贵财富,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创旅游的发展,则更多地体现着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和追求,具有现代意义和时代价值。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只有将保持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才能既通过历史记忆增强凝聚力,又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保持活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价值。(一)将保持传统方式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有利于提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非遗的种类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曲艺、戏曲、杂技、手工艺、生产商贸习俗和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知识、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等。将非遗加入乡村旅游中,可以充分发挥出地方性文化的独特性,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创意文化产业的加入,又能带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能提升,实现经济价值。(二)将弘扬传统精神与时代价值相结合,有利于传承地域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非遗保护讲求原生态、就地保护、技能传承。非遗项目中最质朴的内容,往往反映着其珍贵的内在精神。地方文化的承载者需要弘扬传统精神,走向文化自觉。文创旅游的注入,则有利于融入新时代的价值。将传统地方色彩与新时代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的时代价值相结合,有利于传承地域文化精神,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三)将挖掘传统文化形象的象征价值与创意产业的新思路相结合,有利于创新营销模式及提升乡村形象。非遗作为地方色彩浓重的宝贵遗产,在保护和传承中,进行活化和利用,不仅能挖掘出其象征价值,还能创新发展思路。如果文化创意在与旅游业融合的过程中能够使得视觉形象的设计特色鲜明,将能够使得两者的融合结果更为强大,也必然能够推动城市旅游的转型升级。[10]在文化的IP中反映出非遗的审美旨趣和独特魅力,不仅传承了非遗的精神,还将其与产业的创新模式相结合,将受众群体扩大化。新的营销模式在提升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帮助提升乡村形象,提升其影响力。
三、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乡村文创旅游是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活,对乡村地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将非遗保护融入文创旅游,挖掘非遗的文化潜力,利用网络、信息等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发挥政府、地方、组织和市场及个人的积极作用,进行适度合理的开发,并通过合理配置旅游资源和优化产业,在非遗保护的同时建立起新型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四、湘西凤凰县腊尔山镇苏马河村的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融合发展
(一)苏马河村概况
腊尔山镇处于湘西的西南部,是凤凰县的两大苗族聚居区之一。从凤凰镇出发,过乌巢河,即到腊尔山。苏马河村距离位于腊尔山台地西北部约8公里处,公路已硬化,交通便捷,另一端与贵州相联通。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的苏马河生态优美,气候温润,历史悠久,村落错落有致,文化遗产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富有特色。目前,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养殖业及外出务工为主。村落的非遗保护有待加强,具有文创旅游开发的空间。笔者于2020年7月到苏马河村开展了田野调查。以下将通过对苏马河村现有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对其乡村振兴提出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开发融合发展的设计,以探索其加快发展的路径。
(二)关于当地可挖掘IP资源的分析
文创旅游资源是在地域特色和风貌的基础上塑造衍生的,分析苏马河村的自然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挖掘其地方特色,形成文创IP。1.自然资源村落坐落于腊尔山台地,三面环山,一面通往腊尔山镇政府,交通通达,土地平旷,人口密集。农田分布集中,河流从村落中央穿行而过,山林资源、动植物资源、水资源丰富,使苏马河成了美丽宜居、环境优美的传统村落。村中目前的物产与特色产业主要以水稻种植、烟草种植、家禽家畜养殖为主。2.物质文化资源苏马河村的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有特色建筑、土地庙、具有故事性的历史遗物等。当地特色建筑为苗族的传统建筑,大都依山傍水而建。保存较为完好民居建筑有光绪年间的状元吴坤的老宅。村中还有反映当地村民生活的传统苗家宅子、历史民居、古井、富有传说故事的石梯和岩灯盏碗、炮台遗址等。3.非物质文化遗产苏马河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服饰,民俗风情,特色饮食,婚俗节庆,宗教信仰,传统医药,历史人物与故事等。村中有关于苗族历史人物吴天半的内涵丰富的民间叙事长诗和民间故事,有苗歌鼓舞、苗族服饰和银饰、苗族传统婚俗节庆、苗医草药等有待挖掘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笔者的资料收集和田野调查,上述的资源并未得以有效利用和保护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关于村落的传说故事及关于当地历史人物吴天半的历史,只有极少数村民了解;二是关于吴状元的故事亦有待挖掘;三是苗歌鼓舞近年来受到国家的关注,当地村民已逐渐开始重视,仍有待传承发展;四是苗族刺绣和花带、银饰等的制作在当地有待保护;五是一些传统野生中草药由于保护不足以鲜见,为传统制药方法的传承带来了困难。
(三)苏马河村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融合发展方式的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国家通过免息贷款、技术指导、引进水稻和烟草种植产业,引导外出务工就业,较大地促进苏马河村的发展。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住建部将苏马河村列入传统村落名录,为保持村落建筑风貌做出了努力。根据调研总结归纳的相关问题,下文将做出非遗保护与文化创意旅游方面的设计,以期为村落振兴发展提供探索。1.挖掘非遗资源潜力,合理配置当地旅游资源,建立新型文创旅游产业体系。设立民俗风情、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制作的基地,并将其作为文创旅游的一部分。目前村落中有活动中心,提供了打苗鼓的场地,但在民歌、民间故事传说传承、苗医苗药的传承方面,没有专门的空间和培育基地,需要通过政府支持搭建。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和文创产品的品牌化塑造中,有必要投入时间、精力梳理传承谱系,精研材料工业,唯其如此,研发才有后劲和落地基点。[11]村落还应注重培育人才、保留技艺,通过创新探索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文化社区的建设,使村民作为参与非遗开发和文化创新的主体,整体受益,增加社区民众主动性,并将非遗融入文创旅游,提升经济发展;融合非遗技艺的文化要素到文化创意中,使旅游经济价值具有独特性,使文化创意美化与融合机制共同作用,建立新型文创旅游产业体系,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2.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优化乡村旅游产业价值,构建文创生产体系。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通过文化创意设计出当地的特色IP。作为传统村落,苏马河村历史悠久,物质遗产丰富。在非遗保护的同时,也应重视物质遗产保护。这些文化元素蕴含着苗族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富有地域风情。可以对视觉元素符号进行提取,包括特色图形和纹样、信仰符号、工艺元素等;可以对当地的物与故事的情感认知和体验进行提取,设计出对村落的新想象;可以利用村落的天然材质加入相关叙事进行设计,形成特色文创符号;可以提取村落文化元素,与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元素相结合,形成既独特又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创设计。提取元素后,制作成非遗文创衍生品、非遗动漫、非遗影视等,形成特色IP,并借助新媒体与大众互动、活化IP,通过吸粉提升知名度,以引导大众旅游。综合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网络、新媒体等技术,优化乡村旅游产业价值,构建文创生产体系。3.培育当地经营主体,规划适度经济规模,构建新型文创旅游经营体系。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将民间故事作为创意旅游路线勾勒的线索。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公共事业投入、加大保护的资金投入是社会不断发展之后的一种理性的呼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弱势的文化形态,政府扶持尤显重要。[12]政府通过整合资源,利用已有的民间文学资料,如村落相关的吴天半的民间故事、传说,吴状元的历史故事,苗族生活习俗故事,当地参与自卫还击战的人物口述故事等,编辑成册,发挥其故事性及传承性,将其融入文化创意旅游路线设计中,形成既有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也有爱国精神和情怀的创意旅游线路。同时加强宣传,使更多的当地民众了解村落的文化和故事,积极引导民众参与到故事传播中。培育经营主体,通过政府引导规划与当地经营主体的配合,构建新型文创旅游经营体系。4.选择文化创新路径,关联非遗保护效应,形成社会经济文化乘数效应。提炼文化资源的象征价值并融合新时代价值要素,形成文化创意新思路,增加村民的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资源的利用、空间再造、旅游的引入,需要从当地的历史文化中提取其象征价值,不是简单的重复其他地方的旅游产品或旅游风貌,而应当有地域特色,形成独特的IP。在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下,利用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单靠地方特色的象征价值仍显单薄,需要加入现阶段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要素和价值取向到文创产品中。应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价值的文创新思路,构建旅游产业。总之,通过非遗和文创旅游的融合,将带来乘数效应:促进社会资源有效扭转,完善资源配置模式,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活化当地非遗资源,通过创意产业保育传统文化,建立非遗保护支持体系;通过投入绩效,促进产业化经营,构建乡村支持体系;结合政府扶持,利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五、结语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13]”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非遗保护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发展相结合是传统文化知识和手工技艺等得以保留的有效方法,文创旅游是帮助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模式路径。一方面,非遗的传承发展为游客展现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为乡村的文化添加了新鲜的活力。应注意的是:文创旅游开发过程中需保持非遗的存续力,兼顾经济效益,并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良性发展;也需增强地方社区民众的主人翁意识,并融入中华民族时代精神,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陆林等.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9,38(1):102-118.
[2]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2-64.
[3]宋俊华.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文化遗产,2012,(01):1-5+157.
[4]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26(02):75-84.
[5]李娟文等.中部崛起中的六省旅游联动发展[J].经济地理,2007,27(2):323-326.
[6]王鹏飞等.行动者网络理论与浓醇空间商品化[J].地理学报,2017,72(8):1408-1418.
[7]章牧等.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格局与战略选择[J].经济地理,2014,34(1):188-192.
[8]陆林等.基于社会学事业的黄山市场口镇旅游城市化特征和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10,25(6):19-24.
[9]于丽娜,钟蕾.IP时代下的文创旅游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18):306-312.
[10]陈一.城市文创旅游与地域旅游视觉形象设计构建[J].社会科学家,2020,(10):71-76+96.
[11]王东.“文旅+传统工艺”文创品牌孵化模式——以甘南传统工艺为例[J].艺海,2020,(12):103-105.
[12]陈华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05):87-9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侯喆 单位: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 上一篇:新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思路
- 下一篇:服务业GVC参与对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影响
精品范文
10非遗文化匠心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