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法律保护研究
时间:2022-03-01 03:59:54
导语: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法律保护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独特民族风情和人文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其旅游文化资源的法律保护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问题和完善路径三个方面,探究如何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法律保护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是凝聚着少数民族特有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的人文景观,它不仅包括无形的民族文化,还包括众多物质载体。少数民族地区以其特有的旅游文化魅力,吸引着各地游客,使他们在体验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愿意为此买单,从而使少数民族地区获得经济效益。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认为,从法律层面对其进行规范性的保护,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现状
1.宪法和全国性法律关于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的规定。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中关于我国环境保护的规定具有根本性和原则性,这些规定是其他一切环境法律规范制定的标准和依据。例如,第22条明确了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无形文化载体受到国家保护。这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法律保护提供了依据。在全国性法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立足于保护与改善我国的环境和资源,其中第29条中规定要采取措施保护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我国文物保护提出了系统性的保护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明确界定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出于保护旅游资源的目的,对旅游文化建设、旅游形象推广进行了规定。这些法律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了遵循。2.国务院行政法规关于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的规定。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行政法规中,也涉及到对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例如,《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条例第8条强调,具有文化价值的人文景观是设立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条件,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中要注重对人文景观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是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制定的专门性保护规范,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3.地方性法规及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对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的规定。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都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比如,《四川省旅游管理条例》包括总则、旅游资源、旅游经营者、旅游者旅游管理、法律责任等条款,对境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市场的规范、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享有民族自治权,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相应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对所辖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立法保护。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对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适用范围、保护对象、保护原则和预期目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职责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并以法条形式对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传承方式予以确立。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1.缺少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全国性立法。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立法保护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中,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亟待完善。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各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因其独特性而不尽相同,单一零散的法律规定无法满足各地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综合性、完整性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作为我国旅游领域的基本法,其关于旅游资源的规定,虽然对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无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提供全面系统的保障。2.缺少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的专门立法。我国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因此也造就了各民族地区丰富多样的旅游文化资源。目前各少数民族地区针对本地旅游文化资源的立法过于单一笼统,下位法基本照搬上位法的规定,没有因地制宜地进行立法保护。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地区仍缺少对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出现了在实践中无法可依的现象。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立法未在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进而导致立法内容比较空洞,多为原则性规定,难以解决旅游文化资源保护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困难。一些地区由于缺少对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的行政主体及其职责分工、权限范围的详细规定,其旅游文化资源无法得到有效保护。3.缺少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产权规定。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产权缺少专门规定。我国关于旅游方面的立法主要有《旅游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规和民族地区的自治条例,在这些立法规定中,仅有《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了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产权和收益权,忽略了少数民族群体的集体产权,使得一些地区在文旅资源开发过程中失去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法律保护路径
1.构建系统立法体系,完善法治建设。我国需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构建系统完备的立法体系,在全国性立法层面上,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基本法,对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进行更系统性的规定。各民族自治地区基于国家的基本法和本民族区域内旅游文化资源的现状,制定符合本民族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的地方性法规,使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法律规范相互协调配合,使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和发展。2.细化立法内容,体现民族特色。少数民族地区在针对旅游文化资源的立法过程中,要以保护为主,注重立法内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应在充分考量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特殊性的同时,明确区分旅游文化资源保护过程中的法律主体与客体,使法律关系中各方利益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更加清晰规范。此外,要提高立法技术,加强民族自治地区立法团队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立法评估机制,不断增强立法的科学性、有效性。旅游文化资源保护问题涉及的法律部门广泛,需要对不再适用当前情况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或废止,不断进行立法更新。3.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促进收益共享。文化精神权和财产权是少数民族群体的一项重要人权,这两种权利能否实现,关系少数民族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关系各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共同繁荣。因此,要通过立法的方式,明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产权主体,严格所有权责任,要明确规定各主体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和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要针对当前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产权归属和效益共享所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相关法律进行修改。要确立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产权的基本原则,细化产权主体具体规定,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民众对集体区域内旅游文化资源的民主管理制度,确立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成果收益与民众共享。4.加强法治教育,提高保护意识。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各地游客、本地居民的共同责任。因此,应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的法治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方式,不断提高游客和居民对旅游文化资源的法律保护意识,使所有主体都能自发参与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例如,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宣传环保知识,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使其切实感受到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泽清.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集体产权的法律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01).
[2]李婉琳.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立法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2(11).
[3]王倩.关于构建我国生态旅游立法体系的总体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03).
[4]李崇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法理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09(02).
[5]刘训智.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制度完善[J].贵州民族研究,2012,33(05).
作者:王瑞焱 单位:广西大学
- 上一篇: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研究
- 下一篇:传统文化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