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教育语文课堂的价值
时间:2022-06-29 04:37:39
导语:浅谈文化教育语文课堂的价值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借助课文阅读、语文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感知和体会社会中高尚、美好的文化品格与情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文章分析语文教育中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指出教师要直观阐释文本,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组织学生探究,构建动态有效的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构建民主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化教育;自主学习;文化价值
文化教育是每个学生都应接受的教育内容,其并不是单独设置的一门课程,而是可以融入到小学阶段的每个科目教学之中。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特征,已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六个年级段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每个阶段的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主体,包括中国孝文化、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等,教师在课文讲解和阅读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教育,丰富语文课堂的内涵。
一、语文教育中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教师对文化渗透落实不到位。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语文课堂是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在实践中并未真正践行这种教育理念。还有些教师会将课堂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分配在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背诵、阅读方法讲解方面,但对于文化熏陶则一带而过,这种看似高效率的课堂教育方法实际上抹杀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并没有向学生展现出古诗词所蕴含文化的多样性。其次,教师未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文化渗透的关键,但一些教师并没有掌握切实可行的文化教育方法。例如,在古诗词学习中,每首古诗词都蕴含着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都反映了某些社会现象,或者歌颂了某些优秀品质。可以说,每首古诗词都蕴含着宝贵的文化,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但一些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通常只采用阅读、翻译、记笔记和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并未挖掘古诗词的深层内涵,造成了学生对古诗词兴趣度不高。最后,学生对文化的兴趣程度较低。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度低也是导致文化渗透力度不足的原因,出现这种现象多是因为教师没有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未近距离感受文化、体会文化,各种文化对学生来说还是有较强的陌生感。例如,教师反复地让学生背诵古诗词,只会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抵触情绪,不愿意继续深入探索这些文化。
二、语文课堂渗透文化教育的方法分析
1.直观阐释文本,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阐释文本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的教材中,许多课文所体现的文化要素都是以表面语言直观展示,学生只要用心阅读、细心体会,都能找出课文字里行间中所体现的情感要素与文化价值。在这些课文教学中,教师需科学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交流彼此的体会与感悟,对课文理解稍加指导,其他交由学生自己体验和获得。例如,在部编版的教材中,体现传统节日文化的课文有许多,如六年级《草原》体现的蒙古族文化,二年级《传统节日》体现的各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六年级《北京的春节》体现的中国人民欢度春节时候的热闹场景,这些都是以直观的语言表现传统节日文化的风采。实践中,教师在这一类课文教学中可以学生自主阅读理解为主,组织学生交流各个地方的特色节日,感受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而不必将过多时间放在生字词讲解和文章语言理解中。阐释文本方式多用于文字表达比较直接、中心思想和文章描述对象具体明确的课文讲解中,教师在选用该种教学方法之前应对课文类型和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再考虑是否选用该种教学方法。2.组织学生探究,构建动态有效的课堂。自主探究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体验文化情感较为有效的方法。自主探究要求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利用课堂时间和资源探究某些问题,最终收获相应的知识。对于文化渗透来说,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究与思考的空间。在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辅助学生思考,尊重学生个人的想法,从而营造出动态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三年级《我不能失信》一课的教学中,文章所体现的是社会交往中最宝贵的诚实守信文化,该文化并没有通过直观语言表现,而是借助了宋庆龄的一个小故事来体现。许多学生初读文章之后,都为宋庆龄感到可惜:自己信守了承诺,但是小珍并没有来。一些学生则觉得宋庆龄不应信守承诺,应和家人一起出门。为了扭转学生这种有偏差的文化观念,教师为学生布置了探究性的题目:当别人言而无信时,我们是否还应坚持诚信?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身边搜集诚实守信和言而无信的案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大家激烈的讨论和辩论中,原本支持宋庆龄应放弃承诺的同学逐渐认识到诚实守信的宝贵之处,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想法。因此,在教学这些类型课文时,教师要为学生留出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依靠自身的理解能力对课文有初步感知,而后再针对学生的一些疑难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从而真正体会课文所传递出来的价值理念。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构建民主高效的课堂。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不同之处在于,自主学习中教师辅助成分更少,并且自主学习可以用于课后阅读和微课程教育中。学生经过多次自主学习可以较好地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在面对完全陌生的文章时也可以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提升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微课方式让学生完成课文的预习。在微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文章的生字词讲解、课文朗读、视频讲解等必要材料,而对于整篇课文的阅读理解方式,教师则交由学生自己决定。在课文预习完毕后,教师选择了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思路。某位学生在阐述思路时,表示自己是通过分析文章中各事件来了解的人物性格,并结合这一连串的故事及的性格体会到的爱国主义情怀。经过该学生的分析,台下的许多同学都茅塞顿开。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但这并不排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为学生指出一个自主学习的大方向,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学习步骤,而后通过交流的方式取长补短。
综上所述,文化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思考感悟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可以在字里行间中充分感受到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所传递出来的价值理念。同时,文化渗透教育更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强调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鼓励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思路,进而更有效地感受和领悟文化。
参考文献:
[1]彭菊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理论月刊,2015(01).
[2]姚海蓉.探讨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入小学教育之中[J].课外语文,2014(22).
[3]袁福群.架设生成与预设的桥梁构建人文课堂[J].现代语文,2012(11).
作者:陈忠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三山小学
- 上一篇:淮扬菜文化国际推广路径分析
-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