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文化对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3-26 04:05:40
导语:礼文化对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党的报告将文化兴国和文化育人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教育任务。传承和创新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儒家尚“礼”文化是学校落实上述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教育承载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应用型、实践型、服务型高素质人才的时代使命,“礼仪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必备特征,也是高职院校需要一以贯之的特色工程。将儒家“礼”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是履行高职教育新使命的必要行动,其理据和路径是以“仁”为本而“明礼”、深明大“义”而“行礼”、以“和”为贵而“用礼”。
关键词:儒家礼文化;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明礼;行礼;用礼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了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亦即,“近代以来久经磨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10然而,随之而来的挑战是如何解决富起来、强起来之后的问题?正如《论语•学而》篇所述:子贡曾问孔子,“富而无骄,何如?”,孔子答曰,不如“富而好礼”[2]10。在儒家思想中,“礼”不仅是构建一个礼制社会的典章规范,更是反映人本天性的精神价值载体[3]。也就是说,当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是人的文化素质,因为个体文化素质的提升是确保社会长期安定和谐的关键因素。如何提升个体文化素质?其核心在于“好礼”。那么,如何依托以“好礼”为核心的个体素质提升工程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论语•子路》篇中,冉有曾问孔子:“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答曰:“教之。”[2]10此处“教之”所谓何意?即通过“礼仪教育”活动的推行,落实全民的“教化”,逐步培育出有“教养”的文化人。高职教育旨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应用型、实践型、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人才,礼仪教育无疑是高职教育的必备特征,也是高职院校需要一以贯之的特色工程。因此,将尚礼的儒家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是履行高职教育使命的必要行动。在高职院校教育实践中,如何辨明儒家礼仪教育思想并将其融入日常育人活动?从“明礼”“行礼”和“用礼”三个层面分而论之。
一、“明礼”之本在于“仁”
高职院校要推动“有礼”教育,首要任务是“明礼”,即首先要辨明“礼”之教是为何?然后方可使所言所行有理有据。孔子在《论语•八佾》篇中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230由此可知,“仁”是“礼”的核心。因此,理解“仁”乃明礼之本,进而才能掌握“有礼”行动的内涵与价值。“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在《论语》中被多处提及,甚至多于“礼”字:“仁”字分述于五十八章中,共出现一百零九次;“礼”字分述于四十三章中,出现七十五次。由此可见“仁”的重要性。儒家文化之“仁”内涵为何?《论语•学而》篇中有若(后被尊称为有子,下同)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2]30有子认为,一个能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友爱之人,是不会犯上作乱的,而此“孝悌”即为“仁之本”,仁之本即“明礼”之本。其含意为,真正的礼是落实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互动过程之中的,因为父母兄弟就是最亲密的人,如果面对自己的家人都不知进退、以礼以孝,对待他人又怎能有礼?在学校小环境中,最亲密的关系就是师长、同学、室友,“明礼”就是在这些人际关系中对自我的克制与节制,以及对他人的恭敬与尊重。正如《论语•颜渊》篇中所述:颜渊问孔子如何“为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2也就是说,孔子认为个人若能自我约束,克制自我的私欲,遵循人伦,社会则能行之规范,即为“仁”的表现。关于其实践的路径,孔子进一步答复颜回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202亦即,若要做一个有文化、有礼教之人,其所听、所言、所观、所行必然合于社会规范及习俗。因此,将儒家礼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育人行动就可以从视、听、言、动等方面多维度营造“有礼”氛围。如:“有礼校园”教育、“国旗下的有礼教育”、“三礼进校园”等。“有礼校园”教育从建设洁净校园环境到倡导师生养成有礼行为、塑造有礼心灵的内外兼修,合力营造高职校园的整体“有礼”文化氛围;“国旗下的有礼教育”则借助每周的升国旗仪式,让高职学生通过观看庄严的升旗仪式、齐唱国歌的方式,感受爱国主义的力量;“三礼进校园”指通过“礼敬先贤”“礼遇战友”“礼迎外宾”等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有礼”校园文化氛围,在有礼的情境教育中,让学生视、听、言、行皆合于“礼”。
二、“行礼”之宜在于“义”
由上可知,在践行个体礼仪文化教育的路途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注重将礼仪落实在教育的具体行动上。对此,也深有认同。他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在2005年9月第五次考察“南孔圣地”衢州时,曾做出了重要指示:“衢州历史悠久,是南孔圣地,孔子文化值得很好挖掘、大力弘扬,这一‘子’要重重地落下去。”[4]“礼”是儒学文化精华之所在,强调“儒家文化”,理应推崇“礼仪教育”。毋庸置疑,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正如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41。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传承和创新以“礼”主导的儒家文化是落实新时代文化兴国和文化育人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衡量一个人是否“明礼”的标准是看其能否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行礼”,即能否将“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行礼”的标准是否“合宜”,则有其诸多判断条件,一如《中庸廿章之二》所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5]也就是,礼仪规范之所在,是因人际间的亲疏远近而形成不同的要求。所谓“义者,宜也”则说明一个人所应守之礼,要视一个人在社会的身分与地位而定。所以,行礼是否合宜,依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来评判。“宜”意指人的正当行为,只要行为合乎社会规范、国家法纪者,就可以称之为“义”。此外,《论语•季氏》篇中更为详细地提到“君子有九思”,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2]308这可以进一步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应如何针对不同处境而表现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礼仪,使“行礼”更合时宜。综上,“行礼”的合宜性是伴随个体身份的确认和人际互动的适度性而展现的。高职院校在落实礼仪教育的活动中,也需要注意行礼的合宜性。比如:在教师层面,以我校为例,学校持续开展“身教有礼:我心目中的最美老师”评选活动,旨在透过教师先进事迹展示教师应有的师德师风,用教师身教感染学生,即借助表彰热爱事业、关爱学生、受学生尊敬的优秀教师典型来教育人、感化人;在学生层面,对于新入校的学生,学校持续开展“青春成人礼:寓礼于志、教、乐”的成人宣誓活动,强化成年青年学生的有礼意识,并赋予大学生角色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日常育人活动层面,学校在培养学生对人、对事、对个人言行和情绪的礼仪应对上,可借助“体育文化与欣赏”课程得以实现,该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常见比赛项目、掌握其基本规则中的礼仪知识,懂得如何欣赏体育比赛,积极参入相关项目并借以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自己的健康审美素养,并在社交生活中养成懂礼貌、重秩序、守规则的行为习惯;此外,对开设有护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年度“护士加冕仪式”活动,让学生通过观看或参加护士加冕仪式,更好地了解体验护士角色的行业规范及社会责任担当,进而有效发挥活动课程的隐性教育功能,拓展礼仪教育的深层育人价值。
三、“用礼”之贵在于“和”
礼仪作为社会人的行为规范,原有区分等级地位之意,在古代被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相处之道虽已不再如此封闭泥古,但对个人而言,礼仪是个体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与人共处的规范与标准;对国家而言,礼仪属于一种社会文化,是国家文化与传统的象征,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6]。对此,儒家礼文化早有先见之明。《论语•学而》篇中被尊为儒学圣贤的有子有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2]8由此可知,礼仪之所用,其最重要的目标是致力于人世间的和谐,这个和谐适用于一切事情,小从自我的和悦、人我的和乐、社会的祥和、自然的和谐,大至世界的和平,这其实才是“用礼”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是礼仪教育的终极目标。换言之,礼仪教育旨在让个人行为在追求自我和悦的基础上,进而知人与人往来的分际,达成人我和悦,由此建设和谐社会,并拓展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国际世界和平相处。因此,高职院校在礼仪教育中,倘若将“用礼”之贵在于“和”的价值理念与我国当代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就可以提炼出以“见礼(参观感受)、明礼(学习感悟)、献礼(实践奉献)”为三大轴心的“高职有礼”文化,在践行“和谐”的有礼文化过程中,培育有现代职业素养的“和谐”高职新青年,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高职礼仪教育在“用礼贵和”的理念指导下,可以设计出具有各校办学特色的“有礼公约”,推动全校师生“学有礼,食有礼,寝有礼,行有礼”,让学生在日常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借助适宜的沟通手段养成彬彬有礼、文明谦和的品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自我和悦”中追求“人我和悦”。比如:以我校为例,在青少年人际和谐层面,学校以帮扶残疾青少年为主题组建“橙色同伴课堂”,以学生社团结对共建,通过手语助教培训等同伴互助活动,共同帮扶聋哑青少年,让社会不分阶层、贫富皆能相伴相助,共建和谐社会;在人与自然和谐层面,学校设计“垃圾分类:新青年的生态文明行动”总项目,并将其分解为“践行‘两山’理论、助力‘五水共治’、打开垃圾分类革命的‘心门’”等子项目,倡导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屏障,达成共建和谐“生态文明”、“对自然有礼”的育人目标。
四、结束语
综观全文,将儒家“礼”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探索乃植根于孔子“明礼之仁”“行礼之义”和“用礼之和”的礼仪教育思想,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精神,符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仅有助于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全面教化目标,而且有利于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持久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高职院校的“礼仪教育”可分解为“活动课程篇”“潜在课程篇”“通识课程篇”。“活动课程篇”可纳入“见礼”(如国旗下的有礼教育、三礼进校园)、“明礼”(如护士加冕礼、特色晚自习、杜拉拉训练营、垃圾分类)、“献礼”(如青春成人礼、橙色同伴课堂、课堂有礼)等系列环节与相关活动;“潜在课程篇”可引入“境教”(如打造有礼校园)、“身教”(如我心目中的最美老师评选)、“制教”(如文明寝室创建)等相关活动;“通识课程篇”以“思政课程”“口语交际”“体育文化与欣赏”等系列课程为载体,其中“思政课程”可创设“育人知礼”“诲人明礼”“引人践礼”等育人主题,打造“高职有礼”思政育人体系。
总之,将儒家文化融入高职礼仪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儒家礼仪教育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高职院校培育适应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实践型、应用型有礼新青年人才具有特殊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41.
[2]孔丘.论语(汉英对照)[M].杨伯峻,刘殿爵,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2,8,10,30,202,230,308.
[3]许双子.解读《论语》中的“礼”[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13-15.
[4]浙江在线.徐文光:让“衢州有礼”成为响亮的城市品牌[EB/OL][2018-05-16].
[5]大学中庸[M].王国轩,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113.
[6]黎群芳.高职院校礼仪教育三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2):204-207.
作者:杨修平 单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若干问题思考
- 下一篇:浅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