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文化建设探析
时间:2022-02-28 09:35:10
导语: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文化建设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无论自身的综合实力、发展前景如何,任何高校都无一例外地受到学校属地地方文化的影响。地方文化为地方人民提供丰厚精神滋养的同时,也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直观、鲜活的素材。将地方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对接和融合,既实现青年学生深入社会实际“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初衷,也能更好为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有益且必要的补充,能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任何高校都置身于特定的自然、人文、社会地域等环境之中,地方文化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崭新平台,将实践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建设深度融合、同步发展,最终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一地方文化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力打造资源新平台
(一)地方文化是无可替代的优质教学资源。1.优质教学资源。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学时十分有限。在有限学时的制约下,当学生需要深入实践取舍并掌握知识的时候,优质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方文化是地方独有的特色名片,所含物化形态的可触文化资源和无形精神文化资源之间相互影响、互相浸润,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不可替代特性。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资源极大地延伸和拓展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广度和厚度,是不可多得的优质教学资源。2.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践行,核心价值观是青年学生立德成才之根本所在,是影响青年学生的重要坐标和前进指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189而地方文化既是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又作为载体服务于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只有使其植根民俗之中,才会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理想效果。”[2]青年学生在勤学笃实、博学创新的同时,要通过身体力行核心价值观筑牢道德品行之堤,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首先,通过思政课的社会实践,“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同时,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并使之成为青年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除此,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人生持续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3.理想信念教育的支撑。当代青年要树立紧随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工作更应“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①中国和世界的前途寄托在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身上,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关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地方文化是地方人民的精神之旗,精神之柱,精神之塔,蕴含地方人民智慧的精神内核,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和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青年学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和使命,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的同时,也要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省情、市情的准确把握上,建立在对地方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真挚追求上,并坚定不移地用地方文化智慧之光点亮青年学生理想信念之灯。(二)地方文化为实践教学成果锦上添花添助力。1.强化实践成效。地方文化是增强地方人民凝聚力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地方人民认可的价值存续和社会教化方式,地方文化资源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享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身处地方文化的大环境,领略地方文化魅力的“请进来,走出去”十分方便。迈开青年学生的两脚,到学习生活范围的校门之外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4]110地方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省时高效的有力配合,能更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讲好地方故事。在于文化的阻隔,中国文化巨人的性格和脾气没有被很好的阐述,未能获得别人正见。”[5]国家如此,地方亦如此。地方文化是提升地方品位、打造地方魅力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未能与时俱进地被赋予新形式新内涵,与时代脱节并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这使得地方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而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4]110通过思政课对地方文化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破解瓶颈,了解市情省情,才能更好把握国情,在讲好中国故事之前,先讲好地方故事。3.提高综合修养。调查是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1]288思政课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的重要途径,能够加深青年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同志曾经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生动的比喻为“箭”和“靶”的关系,把理论联系实际比喻为“有的放矢”,地方文化历久弥新地引导地方人民在生产建设和生活工作中克服各种困难,彰显地方人民的思想内核,是地方人民共同坚守的精神家园。青年学生在手握理论之剑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的瞄准实践之靶,在实践中提高思辨能力,在领略地方文化精髓、感受文化魅力中提高文化审美素养。(三)地方文化是实践教学探索社会需求的指向标。1.提供文化方案。实践教学选题要以地方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青年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理和预测的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将地方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瓶颈融入思政课的社会实践中,培养青年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收获了思维敏锐的青年学生为地方文化发展提供的可借鉴方案,在“言必称西方”“言必称希腊”的思维危机下,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文化的主体意识,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地方文化凝聚力,使其在复杂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花开不败。2.实现文化传承。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青年学生只有正确的认知、清晰的梳理地方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才能赋予地方文化时代气息的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有底气的新形式和特色,打破窠臼,激活地方文化,实现地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让地方文化立在当地,走出当地,既是文化的需要,又是时代的需要,更是身处地方文化中心生活、学习,并在高等学府接受文化前沿动态的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3.收获文化启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6]地方文化的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为青年学生面临的诚信问题、道德滑坡、法制意识淡薄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提供有益启示,引导青年学生学会学习、做人、做事,为其在校学习、生活及步入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地方文化若即若离的困境及原因
(一)大班教学淡化个性引导。1.实践选题相对随意。思政课多为大班教学,班级人数多,实践教学难以做到个性引导,往往仅固定社会实践的形式,没有固定内容,学生自主性强,最后往往是五花八门的选题内容和参差不齐的实践结果。部分实践的形式还处在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心得体会等粗放型初级实践阶段,缺乏依据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专业特长、社会需求等方面来安排实践内容,难以激发青年学生关注社会的激情,唤醒自觉承担文化传承责任的意识。2.践行缺乏钉子精神。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号召大家用挤和钻的方法进行学习,学习是一定可以获胜的。此法亦适用于青年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部分实践项目只是盲目达到完成作业的目的,流于表面的研究成果,缺乏深度广度,难免给人留下搞形式、走过场的印象,偏离和违背了社会实践的初衷。3.时间有限难展拳脚。青年学生专业学习压力大,理论作业和实验作业多。部分高校没有开辟专门的社会实践周让学生心无旁骛的专注于实践作业,社会实践的作业基本上是学生自主在课余时间完成的,难以全身心投入,有限时间难以追求无限知识和创造无限价值。实践教学中教师大多仅是抽出部分时间引导学生入门,难以兼具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二)应付作业弱化实践成效。1.思想懈怠定位错误。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三大优良作风作风之一。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在严峻就业形势的冲击下,部分青年学生渐趋“务实”。尤其是理工科的青年学生,固守传统、囿于经验,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有意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片面地认为思政课社会实践对专业知识学习帮助不大,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行动不积极。在“务实”的注重个人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的同时,严重忽视了良好品德和政治素质的养成。在此狭隘意识的支配下,青年学生明显的德智分离现象诱发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严重弱化了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的育人实效。2.复制粘贴“淘宝”搞定。同志倡导的社会实践调查,认为调查要制定调查纲目,要亲身出马,要深入。“调查不但要自己当主席,适当地指挥调查会的到会人,而且要自己做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假手于人是不行的。”[4]118但现实中的很多青年学生着手完成社会实践作业时却寻求网络“实习报告、调查报告、销售实习证明盖章”等一条龙的代办服务,只需花费几十至上百元就可轻松搞定实践作业,或者在网上复制粘贴完成一篇社会实践报告,缺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严重违背了青年学生应坚持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历史使命。3.考评机制亟待完善。对于过程不认真和调查方法不科学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就像挂了一篇狗肉账,像乡下人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郭。这种调查用处不大,不能达到我们的主要目的。”[4]113因此,“重视下达任务,弱化结果考核”的不良风气,难以改变学生的固定思维:“社会实践只为盖个章”“社会实践只要交了作业绝不会挂科”等,反映了社会实践的考评流于形式、监督存在漏洞的现状,最终导致学生一味应付、只求交差的实践结果,严重违背了青年学生深入社会实际“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初衷。(三)缺乏平台难达无缝连接。1.实践教育资源缺乏。线下的校园缺少普及宣传传统文化活动必要的独立场所和设施,线上的校园网主页、校园论坛地方文化专栏的开辟力度有限,地方文化宣传视频资料单一、简易读本资料匮乏,校外的地方文化大讲坛和教育基地因时间和距离的客观原因延缓了学生接受思想洗礼和文化熏陶的主动性,严重缺少与教学资源互补和动态交流的地方文化专业资源平台的零距离对接,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源困境的青年学生,期待资源平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柳暗花明。2.缺乏专业指导教师。思政课教师要把地方文化发展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之中,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社会的关注与向往,促进地方文化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但部分高校师资匮乏,更没有专业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大多由教学任务繁重的理论课教师兼任,长远看恐成效有限。3.缺乏实践基地保障。社会实践基地是培养青年学生认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并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连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但部分高校校内没有专门的社会实践基地作为活动保障。同志曾形象生动地比喻道:“革命要有根据地,就像人要有屁股,人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走着,老站着,定然不会持久;腿走酸了,站软了,就会倒下去。革命有了根据地,才能够有地方休整,恢复气力,补充力量,再继续战斗,扩大发展,走向最后胜利。”同样,社会实践也需要根据地即校内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来调整巩固和完善提高师生的实践教学。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建设融合的途径及意义
(一)个性引导与现实需求相结合。1.不忘初心前行。“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7]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为看书走十几里山路去借书,高效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看书,是“待饭未来还读书”的学习典范。在就业和专业学习双重压力下,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宣讲会、动员大会、第二课堂等形式营造“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的良好氛围,培养青年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兴趣,激发青年学生关注地方文化的激情,唱响实践主旋律,真正唤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和行动上的高度自觉。徜徉在专业知识学习的殿堂里,忙于专业课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素养,通过社会实践求知真善美,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前行。2.牢记传承使命。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是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深入社会的重要课堂,是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接触社会,融入地方的重要途径。文化的生命力不在于怀古,而在于创新。地方文化的发展方案和时代创新中最重要的是要满足当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喜好和价值追求,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青年学生不仅是文化的追寻者、享受者,更要努力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闻一多曾说:“文化之征服甚于其他方面之万千倍。杜渐而防微,舍我辈其谁堪任之”。马云曾在莫斯科大学开讲:“年轻人就是未来的解决方案”。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年学生亟需常怀强烈的责任感、庄严的使命感,努力将蕴含悠久历史的地方文化资源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地方文化和城市发展贡献智慧,提供方案。3.紧追现实需求。“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8]身处地方文化中心生活、学习,并在高等学府接受文化前沿的青年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敢于接受新事物、乐于学习新理念,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经验借鉴等途径,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持续传承发展,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思路,既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和多元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群体冲击和挑战的现实需求,也是青年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诉求和重要渠道。(二)实践平台及师资力量相结合。1.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专门的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支撑条件,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校内社团机构、地方文化图书馆、文化宣传部门、创新创业课题研究等均可成为协助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子项目。同时,在社会实践资金专款专用的同时,加大投入,解决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不可回避的资金匮乏难题。2.深入拓展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零距离育人。组织青年学生参与校外地方文化教育教学基地、地方文化调研、地方文化专家讲座、课题研究等丰富的社会实践形式,调动社会实践兴趣,激发传承地方文化的意识,真正实现地方文化自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双赢的效果,真正达到思想上的深刻洗礼、灵魂上的深刻触动、信念上的深度唤醒的目的。3.引进“三专”社会实践教师。引入专门、专业、专职的三专社会实践教师。首先,知识结构方面,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对社会实践老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于实践活动的前期准备、实践过程、实践结果提出较强统筹规划能力。其次,研究时间方面,社会实践持续周期长,专职社会实践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并能全面、有效、深入地对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过程的生成性、空间的广阔性、时间的连续性等进行创新性研究。最后,个性指导方面,借鉴陈云同志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实践理论,在满足社会现实需求和体现学校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社会实践形式,迎合青年学生口味需求。(三)严格考评和有效激励相结合。1.有效构建激励机制。典型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确立什么样的典型,就明确什么样的标准;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社会实践也要善于发掘典型、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严格并完善社会实践活动机制,通过做示范、树标杆、明导向树立正面典型,激励和表彰在组织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对于在实践活动中带领团队、指导实践活动、深入实践活动、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2.健全完善考评机制。严查学生社会实践作业弄虚作假、互相抄袭的情况,要敢于向弄虚作假的社会实践结果说“不”!健全完善社会实践考评机制,如社会实践不合格者需要重修社会实践学分,部分高校要求实践不合格的同学全部到社区或工作一线做义工、做志愿者;如最终不能获得社会实践的学分,将会影响毕业。因此,敢于给青年学生社会实践成绩判不合格,敢于亮剑、敢于揭盖子,形成严格的制度和营造严谨的氛围,不断完善社会实践的测评模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3.循环反馈严密监督。严格落实社会实践的三层部署。首先,前期充足准备:通过召开社会实践的动员大会,从仪式上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认真落实社会实践,自觉遵守社会实践纪律。加强校内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沟通、反馈、监督、完善,建立监督和沟通反馈机制。明确社会实践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而是一项需要不断摸索和时刻创新的持久战。其次,务实过程监督:在社会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可持续化等方面积极探索,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作为青年学生立足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演练场和彩排台,要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最后,扎实完善结果:在总结经验教训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思政课社会实践,“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大兴学习之风,坚持理论——实践——新理论——新实践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好学才能上进“,始终坚持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并指导实践。
作者:程莉莉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上一篇: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的实践研究
- 下一篇: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及创新策略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