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23 03:22:32

导语: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论文

1家庭教育传承体系的构建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部,家庭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南岭走廊民族文化传承家庭教育体系概括为3个方面:即长者对后代的传承、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承和家族(师徒)传承(见图1),他们共同实现对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启蒙教育。1.1长者对后代的传承。家庭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家庭对每个人行为习惯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在氏族家庭中长辈的地位至高无上,家庭中的长者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影响着晚辈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家庭长者通过营造本民族体育文化的氛围,年轻一代在这良好的氛围中参与本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每一位民族成员从幼儿接受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者的启蒙教育。1.2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承。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承是以特有的血缘关系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家庭内部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以丧葬祭祀、节庆活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等直接或间接地教育和影响着后代,如瑶族长鼓舞的代代相传。1.3家族(师徒)传承。在南岭民族走廊,传承民族传统体育以师徒传承的方式还占有一定的分量,特别是一些传统武术的精华内容、摔跤运动项目的技巧、一些杂技类,如上刀山、下火海的绝活等,必须经过拜师仪式后方能习武传承,这种师徒关系往往是父子关系或爷孙关系,一旦被少年一代顺从接受,一般都能完成继承与延续的使命。

2学校教育传承体系的构建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孵化器,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空间、阵地和摇篮。民族传统体育依附学校的教育传承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学校教育传承的任务是实现对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认知教育(如图2)[3]。2.1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灵魂深处,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人格等各个方面发挥着极大的导向作用,它具体是通过校园的文化设施、日常文化活动、文化环境等集中表现出来。其中教育、健身、娱乐和激励等是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有功能,它无不闪烁着教化的强大,文化的光芒,在校园建设方面,设置民族体育活动所需的设施、器材及空间,安置民族体育项目或人物的雕像,在校内建设民族体育文化馆、民族体育传承实训基地等,是培养本地区各民族学生对自己民族体育文化认同的根本所在。2.2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改革。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实现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要载体。学校应编制当地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教材,通过深入挖掘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特别是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体育项目,对其历史渊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编入教材中,并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这种深厚民族文化底蕴植根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当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为南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提供文化土壤。2.3课外体育活动的创新。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体育课堂教学任务以外的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可以通过俱乐部的形式组建特具当地民族特色的各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瑶族(长鼓舞、摔跤)俱乐部、壮族(抢花炮)俱乐部等,学生可依据自己的时间、兴趣爱好,以会员的形式参与某个民族传统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创新课外体育活动。2.4民族体育艺术节的常态化。校园民族体育文化节是系民族传统体育的感性与文化的理性相结合,融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比赛、游戏、绘画、摄影、征文等多种内容形式。其内容可以通过策划民族体育专题演讲比赛、民族体育文化知识竞赛、民族体育趣味运动会、学校民族特色课题展演、民族体育(舞蹈)表演晚会等来展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2.5民族体育运动品牌的建设。品牌的效应即榜样引领作用,民族体育要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运动项目品牌。南岭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品牌的建设可分为二类,一是表演类,其蕴涵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如瑶民族长鼓舞健身操使学生在集体的练习中领悟到民族风情,精神得到升华;二是竞技类,超越对手是体育永葆发展的不变的主题,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能否成为运动品牌,必须做到项目的科学筛选,选择一些与地方接地气的项目,如抢花炮、射弩、打陀螺等,避免同质化发展,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品牌。2.6民族体育竞技体育比赛制度的改革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一种自发的、松散的原始信仰的祭祀活动,是一种扎根于民间的草根文化,为适应现代体育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如瑶族“盘王节”在祭祀活动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搀杂了许多原始的、落后的、迷信的成分。要发展就要改革创新,创新改革民族传统体育的消极因素、迷信落后的成分,通过比赛制度的改革促进南岭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现代体育文化沟通。

3社会教育传承体系的构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否真正潜入少数民族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使它变成一种习惯,必须通过社会这一大舞台践行传承教育。其社会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教育的路径也具有多维性(如图3)。3.1节庆习俗平台的传承。南岭民族传统体育以节庆习俗为平台进行自身的宣传、推广,致使民族体育的传承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如瑶族的“盘王节”是瑶胞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整个场地一片欢腾,瑶民男女身穿瑶服,吹响唢呐,腰挎长鼓,时而轻舞,时而跳跃跨步。表演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打长鼓”、“盘瑶拳”、“跳黄泥鼓舞”、“跳盘王”等。其中“打长鼓”是他们祭祀祖先的重头戏。在瑶族达努节上人们还进行斗鸟、摔跤、斗牛、赛马、射箭等体育活动[4]。可见,民族节日庆典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依存,潜移默化地将民族传统体育移植给年轻一代。3.2宗教活动平台的传承。宗教与南岭走廊民族的政治、文化、教育、艺术、经济、科技等的发展交织在一起渗透到民族共同体的各个方面。宗教活动无论是从表层还是深层对民族体育文化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宗教活动中,民族体育一般只是以一种身体活动的形式出现,如在祭祀仪式以接龙舞为主祈求来年衣食无忧、风调雨顺。3.3社会组织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在社会组建各单项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对促进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组建的规模灵活,组建基层单位以社区、街道、县、市等,各单位依据自身的特点,建立有代表性单项民族体育协会,如太极拳协会、瑶族民族舞协会、打陀螺协会等,各协会按有关规定制定各自协会章程,制定本协会的训练内容、时间,开展竞赛活动,经常组织以社区协会为单位参与区域性和群众性的体育活动。3.4与旅游业联姻的传承。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游客更加热衷于“新、奇、乐”原汁原味、主题突出的民族传统体育风情的游玩当中,南岭民族走廊环境优美,传统体育民族风格显著,是我国难得的旅游文化资源,必将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因此,充分利用当地人文环境、节日习俗和民族体育项目有机融合发展新型的体育旅游产业,肯定能够让来自海内外休闲旅游的人流连忘返,大大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壮族的“三月三”传统节日定为广西节日。激起民族人民对传统体育的兴趣和热爱,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开辟一条新路子。3.5结合精准扶贫传承。南岭民族走廊地区土地贫瘠、土壤沙性中、崇山峻岭隔绝、当地居住着瑶、壮、苗、侗、畲等多个少数民族,是一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充分利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旅游扶贫富民工程,主动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业和健身养生服务产业,大力发展南岭走廊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得到活态传承。3.6结合少数民族运动会传承。举办少数民族运动会是施展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平台,通过运动会的形式使南岭走廊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都能汇聚一堂、同台竞技,彰显出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繁花似锦的绚丽光彩,激发各少数民族人民继承、发展本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主动性。3.7利用现代传媒的教育传承。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都购买了电视机、影碟机、音响,不少家庭还拥有电脑,通了宽带。电视、网络、手机等成了人们业余时间眷顾的主要东西,青年人还通过手机使用微信,因此,电视、网络、手机这一信息传播载体,因此,对各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利用现代手段进行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教育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4结语

利用完备的教育传承体系,从传承家庭启蒙教育、学校认知教育和践行社会教育三方面全方位的实施传承教育,进而达到对本民族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使南岭走廊各民族成员产生对家乡、对本民族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真正成为富有民族自信和文化自尊的人,培养出具有优秀中华传统品格的一代新人,从而达到南岭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世代相传的目标。

作者:岳君 梁楹 叶羽翌 单位:贺州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元林.费孝通与南岭民族走廊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4):109-116.

[2]汤立许,蔡仲林.文化变迁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流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67-72.

[3]夏琼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J].体育与科学,2010(1):70-72.

[4]张沛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7):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