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时间:2022-04-12 11:07:56

导语:课程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课程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摘要: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政治经验、政治智慧、政治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历史的灵魂,是一座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储存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的因子,蕴含着丰富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任课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等方式,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使大学生体味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传统文化教育;高等学校

1《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的特殊性

1.1《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蕴含丰富的大学生养成教育资源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政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以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门学科,主要讲授中国历史上各个不同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政治理论和观点,揭示这些理论和观点的内容、本质、作用和特点,阐明它们形成、发展、演变和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过程与规律,剖析各种政治思想对现实社会发展的作用、意义及其在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中国政治思想史》既反映了中国政治思想家对现实政治的关怀、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案,也有对政治价值的不懈追求和对政治现象的终极认识,更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政治理想的精心设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政治经验、政治智慧、政治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历史的灵魂。大学生养成教育本质是塑造人格的教育,是高校政治专业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一座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储存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的因子,含有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资源,挖掘其中丰富的价值观理论,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颇有裨益:第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家都有着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孔子声称“苟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曾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都体现了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的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寄托着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胸襟胆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堪称是历代儒者所汲汲追求的理想目标和关切国计民生的担当情怀的写照;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句,是古代志士仁人“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这些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教育的良好素材。第二,“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义利观。“义利之辨”是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一直是古代政治思想家们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孔子要求“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以“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他看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为浮云”,反对过分扩张物质欲求。孟子继承孔子的衣钵,特别推崇“义”,为了“义”,他甚至表示愿意放弃生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荀子也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用带有辩证色彩的义利观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使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有益于避免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淖中。第三,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卦•象传》。意即天道永远处于周而不息运转生化过程中,君子因此也应效法天道的刚健品格,发愤拼搏,积极进取,使有限的生命永不懈怠休止。孔子强调“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为了推行“仁政”的理想,孔子十余载周游列国,就是这种精神的现实写照。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动地诠释了“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助于大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始终保持一种不惧艰难、乐观向上的崇高境界。第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交往之道。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时,儒家创始者孔子提倡“仁”,就是以“宽、恭、信、敏、惠、智、勇”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他特别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导世人将心比心,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已被选入1993年世界宗教大会发表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成为全人类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法则,并赫然悬挂在联合国大厅。《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导人们要彼此关心、互相扶助。《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律己严、待人宽的交往之道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为日后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

1.2《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难度大

普遍认为《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造成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困难大概是这样几种:一是因为课程结构复杂。中国古人没有明确的学科划分意识,在阐述政治思想时往往与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交织在一起,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跨学科属性,决定学习该课程需要上述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支撑,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课程的难度。二是课程内容较多,而课时偏少。长春大学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只有48课时,跟政治学专业的主干课,如政治学原理的60学时相比,教学时间较少,不可能把教材中的从夏商周至五四时期的所有政治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全部讲完,我们侧重讲了周公、先秦的儒墨道法四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汉初的黄老之治、董仲舒的新儒学、魏晋的“玄学”、宋明理学和黄宗羲的思想,仍感觉时间紧。第三是文言文表述晦涩,不易理解。古人使用文言文著述,文辞深奥,意义隐晦,是文言文的特点。承载古人思想的经典有很多生僻字,熟谙字义是读懂古人思想的基础,不认识这个字,自然不知道这个字的字义,更谈不上弄懂由它组成的词、句之意。看古文有的学生声称像看火星文,更令人担忧的是普遍缺乏古文功底的90后大学生不愿意下苦功夫啃这些浩繁难懂的经典。四是中国政治思想中有许多基本概念或范畴,如“礼”“德”“法”“刑”“理”“权”“势”“有为”“无为”“鬼”“神”等,较为抽象,晦涩难懂,令学生对学习内容望而却步。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为培养大学生爱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兴趣,我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许多的大胆尝试。

2在《中国政治思想史》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探索

2.1借助多媒体,提高兴趣

与只靠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影像等多种手段,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参与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介绍思想家的思想势必要讲到古人阐释自己思想的言论,“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反映了孟子提倡“省刑罚”,反对繁法苛刑的思想;无为而治思想内包含愚民政策的糟粕,体现在老子下述言论中:“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口述这些文言文,古文功底相对薄弱的大学生听不懂;若板书,肯定耗时。使用多媒体缩短了教师板书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明显。慎到、申不害、刘邦、贾谊、韩愈、黄宗羲、王夫之等思想家长得什么样?学生没有印象,我找到这些历史人物肖像投影在大屏幕上,形象逼真,直观明了。道家的杨朱强调“贵己”,提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我找到一张“一毛不拔”图,使学生产生一种回到历史、身临其境的感觉;讲庄子时,找到庄周梦蝶、鼓盆而歌、安知鱼乐三张图片配合讲解,把庄子描述得引人入胜。这些图片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说理变得富有吸引力。中国政治思想史视频资源非常丰富,如讲老子的思想时,剪辑傅佩荣主讲的“向老子问道”视频,使学生对《老子》的最高范畴———“道”的概念具有多层次性有了准确的把握;为便于学生理解何晏、王弼等玄学家的思想,播放网易公开课:中国古代思想智慧•魏晋玄学之风;讲宋明理学政治理想时,播放了百家讲坛《走近朱熹》之三“去人欲,存天理”视频,使学生对理学的核心命题有了深入认识,视频使静态知识动态呈现,教学更具有生动性。

2.2案例教学,诱发兴趣

为使学生精当地把握“有无”“道法自然”“名教”“天理”等概念,并将其置于现代语境下加以解读,我采用案例教学法,精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晦涩难懂的概念的理解。荀子提出“法义”“法数”和“类”三个概念。“法义”相当于法学原理或法哲学。“法数”即具体的法律。“类”指法的律例。“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是荀子对“法义”与“法数”关系的阐释,即“以礼统法”或“以礼率律”,礼是法律的纲领或指导原则,法义是法数的指导。我通过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创制“存留养亲”制度的例子,将上述概念由抽象转为具体。该制度最早见于《魏书•刑罚志》的记载:“诸犯死罪,若祖父母、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傍无期亲,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不在原赦之例。”“存留养亲”制度属于“法数”,体现了“法义”,即儒家所倡导的“孝”文化对法律规定的指导,对于身犯死罪、父母或祖父母陷入绝嗣和无人赡养者,让他们暂留在家养老送终后再执行死刑。该制度可将“法义”“法数”和“类”由抽象观念转为具体事例,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老子认为统治者的“有为”之举太多会扰乱天下,“我无为则民自化”“无为则无不治”是高明的统治术。我以秦始皇的暴政为例便于学生对“有为之举太多会扰乱天下”的理解。秦始皇暴政包括大量地大批地调用民力,修各种各样大规模的工程,比如修长城,修石道,修骊山陵,同时还调兵攻打匈奴,实现全国一统后,秦始皇的乱作为没有给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招致民怨沸腾。“理一分殊”是朱熹的核心思想,讲的是一理与万物关系的重要命题。“理一”字面意思是:道理是一个;“分殊”就是不一样的意思。我举朱熹用“月散江湖”之喻形象地解释了“一”和“殊”的关系。“理一分殊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简单来说,月映万川,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但事实上,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这就好比“理”虽然只有一个,但一旦分到万事万物中去,就会呈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同时,虽然万事万物千差万别,但是只有一个“理”。宋明理学兴起的政治背景是赵宋王朝厉行集权,重整伦常,之所以如此,因为当时士大夫寡廉鲜耻、毫无君臣之义,我举两例便于学生理解。一是以司马光称之为“奸臣之尤”的冯道为例。冯道(882~954)最受诟病的是他的政治道德,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每当易代之际,他都扮演率百官班迎、奉表劝进的角色。尽管改朝换姓,他总不离将相公师的高位。人称官场“不倒翁”。二是以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为例。欧阳修在修史过程中,要表扬全节之士,就只找到王彦章、裴约、刘仁瞻三人;前二人都出于军卒,后一个又是伪国之臣。欧阳修无限感慨,连声说:“可胜叹哉!可胜叹哉!”

2.3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内容的质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优化教学内容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换、删减、补充和拓展,经过重组和“再创造”,精心建构出创新的教学内容来。如讲墨家政治思想时,增加了“墨家学派的特点:墨者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富于牺牲精神;墨者‘以自苦为极’,过艰苦的生活;有严格的纪律;是中国古代最富有科学精神的一家;务实性,哲理化程度不高”;还添加墨学由天下之显学变成绝学的原因。美国德育学家里可纳说:“故事曾经是世界上许多大教育家最喜欢用的教育手段”。讲与思想家有关的喜闻乐见、活泼生动的故事,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在讲庄子的政治思想时,介绍他鼓盆而歌、送妻升遐惊世骇俗的故事。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十分不解,“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坦然对“死”而“歌”,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死亡是生命的一个必然历程。悲伤的眼泪对亡人无益,所以妻死,他能够笑谈生死,让失去显出尊严。讲李斯的政治思想时,添加了他的“老鼠哲学”故事。李斯最初被人举荐为看管粮仓的小吏,没什么飞黄腾达的征兆。在吏舍厕所中偶然的遭遇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在蹲茅坑时看到一只老鼠,吃的是肮脏的粪便,受到人和狗的侵扰。李斯来到粮仓,却看到这里的老鼠吃的是堆积如山的谷粟,住着宽大的房舍,而且没有任何人来打扰。李斯领悟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处耳!”为了要当一只粮仓里的老鼠,李斯奋斗了一生,终于奋斗成为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位极人臣的宰相。小故事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祖国传统文化。通过中西思想家比较分析,可优化教学内容。如将苏格拉底与孔子在东西方的文化地位、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比较,将老子的“小国寡民”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对比,柏拉图的乌托邦打上深刻的现实的烙印,军事化管理、共产制度等思想是斯巴达国家制度的折射,东方的乌托邦则向往远古,看不到现实的影子。将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两人均出身于贵族,都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都有过一定的从政经验,最后的仕途命运都比较悲惨,都主张人性恶论,主张君主要懂得统治术。通过中西碰撞,比较分析,刺激学生调动大脑中已习得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内容去联系新的课堂知识,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对中国的思想家理解也更全面。

2.4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自我表现,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安排中加入适当的讨论环节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形式与手段。比如,孔子政治思想对国内外有何影响?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如何看待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如何评价庄子思想中的无政府倾向?如何看待商鞅的重刑主义理论?如何看待宋学家所说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些问题都以不同方式安排了学生讨论。我利用课程开始后5分钟的时间,按学号每次让4名学生依次讲一则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的名言,要求学生交待这则名言是哪位思想家的,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什么意思,在当今有哪些现实意义。学生们热情参与,一学期下来,讲很多名言,如:管子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孟子的“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韩非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贾谊的“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陆贾“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王阳明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些充满深邃哲理的名言警句,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增强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增加了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兴奋点。

作者:李桂英 单位:长春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政治思想史》编写组.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2.

[2]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13.

[3]闫国明,任树芳.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J].党史博采,2012(4):47-48.

[4]张纪寒.存留养亲制探源[J].中南大学学报,2003(4):477-480.

[5]周志武,高剑平.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政治思想之比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3(2):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