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转型发展制度创新
时间:2022-11-09 03:03:02
导语: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转型发展制度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文化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23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公办体育运动学校建设,将其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将文化教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向公办体育运动学校选派优秀文化课教师,公办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师工资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公办体育运动学校要积极吸纳当地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联办、共建和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措施和制度来保障23号文件的实施。但是,时至今日,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仍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2016年3月,教育部《公办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该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认识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等。因此,本文对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机制进行剖析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1.1制度培养目标不合理
1965年,我国已逐渐形成了一个从基层单位业余体校,到重点业余体校、中心业余体校和专业运动队的,有广泛的普及、层层衔接的运动员三级培养网络和体系。在举国体制下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目标定位,过于注重运动员这一层身份,单纯从运动员这一特殊身份出发,以竞技夺标为导向,培养成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而且,长期以竞赛成绩、输送率来评价体校办学成效,使学校培养目标越来越集中在争金夺银上。其实,青少年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份是青少年,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应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在青少年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却忽视了德育、智育等方面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根据23号文件,要将公办体育运动学校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但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目标上并没有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培养目标完全契合,反而剥离并集中在竞赛成绩上。培养目标的不合理,给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带来严重的导向性错误。运动员攀登竞技体育的高峰需要以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当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在培养目标上过于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造成了片面发展的后果,阻碍了青少年运动员在竞技体育这条道路上健康持续地发展。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是运动员综合素质的较量,不止于技能,更是智力、心理素质的综合比拼,所以,在培养目标上忽略文化教育,会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成才产生不利影响。再者,在青少年阶段,培养目标偏离、文化教育缺失,导致运动员在退役后融入社会困难重重,不利于运动员终身发展。体操冠军张尚武街头卖艺谋生、举重冠军退役后从事搓澡工等事件折射出我国运动员培养目标的不合理。不能仅将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工具化,更要将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1.2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
理想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应是一个既能有效促进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又能切实保证其系统地而不是随意地进行文化学习的体系。在现实中,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人为地割裂了训练与学习的有机统一,造成一种横向的断裂;同时,对于青少年运动员各个阶段的学习也缺乏一种有效的衔接,导致一种纵向的不一致。在制度设计上,没有着眼于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特殊性,教练员只管训练,文化课教师只管文化学习,在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缺乏有机统一。再者,在金字塔的训练体系下,青少年运动员随着竞技水平的提升,不断往更高层次的训练队输送,在向上输送的过程中,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缺乏连贯性,无法进行系统全面地文化学习。教育部的督导报告显示,一些地方对国家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战略部署与具体任务认识不深、了解不全面,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缺乏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和工作合力。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中的一个重要行为主体——文化课教师,一些地方并没有将体校文化课教师的选派、培训、职称晋升等纳入教育部门行政管理范畴。对于自办文化教育的体育运动学校,存在体校文化课教师流失严重、师资质量难以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主要在于制度主体的不明确,在制度设计时并没有从行为主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其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尖锐,文化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广东省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强省,由于对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导致体校生源萎缩;体育文化课教师明显不足,且极不稳定;文化课测试成绩偏低等问题,运动员文化教育不容乐观。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的制定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规划,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1.3政策文件难以落实
自2010年23号文颁布以来,到2016年已有6年之久,政策效应虽在现实中得到了一定的反映,但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仍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政策文件难以落到实处。教育部的督导报告提出,一些地方存在23号文件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一是目前仍有15个省(区、市)的56所体校的文化教育由体育部门自办,‘单打独斗’地开展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与23号文件要求不符,严重影响了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二是部分省级政府只是转发了国家下发的文件,尚未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有效的落实措施。三是一些省份还没有建立体育与教育、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政策的效力来自于强有力的落实,单纯地转发文件,而没有具体措施来解决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政策文件难以落实,相应的制度便难以建立,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更是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政策文件难以落实,主要原因包括:(1)文件的制订并没有考虑到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导致地方部门在落实相关的政策文件时难以执行,甚至是没有执行的可行性。例如,23号文规定,要将所有公办体育运动学校纳入教育行政部门,但是,在现实中,广东省各地级市体校完全有能力和条件办好运动员文化教育,不需要一刀切地将所有体育运动学校纳入到教育行政部门。(2)政策制度与现实脱节,体现出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建设,没有抓住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本质。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学训矛盾”,但在本质上学习与训练并不冲突,可以相互促进。而外在的制度建设将学习与训练人为割裂,文化课教师只管文化学习,教练员只负责运动成绩,造成学习与训练的二元对立,导致了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的尖锐化。每当一项政策出台,往往在体校一线的教学和训练中都难以落到实处,更难以收到政策的预期成效。
2构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的建议
2.1建立合理的文化教育目标
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培养出具有竞技体育优势潜能的综合型人才。综合型的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不仅要重视竞技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审关素质的培养。在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上应摒弃“金牌主义”的意识,加强运动员的基础教育,在一定的阶段,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提升文化教育质量,为运动员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单独的体校文化教育要尽快回归教育,在遵循青少年运动员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与普通中小学生一样,接受全面的文化教育,真正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在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上的主导作用。
2.2明确制度设置的主体
国家体育总局杨树安副局长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要建立以文化学习为主线,以扩展职业技能教育为目的的培养机制,构建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国际接轨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系”。在制定文化教育政策制度时,应该以青少年运动员为主体地位,注重青少年运动员个人品质、文化学习、运动训练的综合平衡发展,凸显他们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在以往的制度设计中,青少年运动员主体性的缺失,使他们遭遇到诸多的不公,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可是回报却与付出极不匹配。明确青少年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必须遵循育人原则,把运动员培养成为既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又有一定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3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
教育部公布的督导报告明确指出要确保经费投入,加大文化教育保障力度。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各种保障不能一味地向运动训练倾斜。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的问题,更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来推进。要将体校文化教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教育经费预算,改善教学条件,使青少年运动员拥有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再者,要在软件设施上提供制度保障,如文化学习时间必须通过制度得到保证。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文化课教师的选派、培训工作,保障师资队伍的质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质量。
3结语
新中国建立后,出于特定的时代需求,青少年业余体校滥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来逐渐形成“举国体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上述体制的流弊开始凸显,最典型的是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学训矛盾”尖锐。外在层面制度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需要不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做法,实现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的创新,提升文化教育质量,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桂荣 曾诚 石龙 单位:广东体育职业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石龙,刘晶,高敬萍.广东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转型发展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1):113-117.
[2]万炳军.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的制度伦理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3]王凯珍,潘志琛,刘海元,等.深化“体教结合”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新体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2):132.
- 上一篇: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探索
- 下一篇: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音乐审美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