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下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时间:2022-10-22 11:23:38

导语:学校文化建设下课程体系建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校文化建设下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一、生发“文化源”,建构“大爱课程”的愿景

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成立了合肥市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集团是建立于1957年的合肥市第五十中学的一个分支,目前采取的是“一所龙头学校带多所成员学校”的模式,有天鹅湖校区、望岳校区、蜀山外国语学校三个校区,是合肥市目前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之一。集团成立之前,三校区已自主开发部分学校课程,特点是:点状分布、学科单一、校区自治、实施不够系统、理念不够统一、特色不够鲜明。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集团呈现出发展快、体量大、质量优、任务重的特点,办学也面临“四向”的现状,即①向外:如何整合集团优势、适应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和教育环境?②向内:如何葆有学校教育教学品质持续提升的内驱力?③向前:如何寻求和引领城市初中办学发展未来的新突破?④向后:如何秉承和发扬原合肥市第五十中学优秀的文化基因?近年来,学校在原有学校课程的基础上,在“大爱于心、致真于行”学校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基于学校育人目标———爱真理、求真知、做真人,宏观建构、设立了符合学校文化理念的,与育人目标匹配的L-O-V-E学校课程,即大爱课程。课程目标愿景是:培养大爱之人,即培养在公共领域致力于建设美好社会的公民,在私人领域对他人和自己负责的个体。师生以真理和知识作为判断标准,能因服膺真理、习得真知而具有力量;成为真正的、“大写”的人。爱真理:爱,即热爱;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合肥市第五十中学的学生应具有爱真理的品质。通过学校课程实施,希望学生待人从真,感受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求真知:求,即探究;真知有三方面的含义:知识和道理、技能和方法、客观事物的规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养成务实的精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形成真知,明辨是非,以真知贡献社会。做真人:希望学生做崇德尚礼,富有爱心的人;做真诚勇敢,追求真理的人;做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做勤学善思,勇于探索的人;做自立自强,热爱牛活的人。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探究意识,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现代公民。课程体系中理念的再开发让课程与教学充分体现学校教育理念和哲学内蕴,将学校文化价值观转化为物质和精神财富,让学校课程由原来的“大水漫灌”式变为“溪流慢浸”式,以学校课程建设为着眼点,让包含其中的学校文化滋润学生的精神和生命,进而统领学校的整体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和学校课程的综合育人功能。学校课程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也要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学校课程除了由经济和政治的需求决定外,还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哲学思想对课程的影响就是文化影响的一方面,社会文化传统是另一方面。文化规约课程,课程强化文化,这是课程与文化的第一层互动关系。一方面,文化是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它决定了课程的终极品质。如果抛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课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它是人们基于一定的社会观、知识观等做出的价值选择。因此,课程可以强化文化。一个好的办学理念需要一系列支撑系统,即理念要接地气,因为理念只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才可能内化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进而形成学校的文化。

二、追溯“文化路”,探寻“大爱课程”的路径

学校以自身文化引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使文化建设不再游离于日常教学活动之外,那么如何将学校文化进行校本化的表达?经过专家的科学指导、行政干部的集体研讨、对学校师生家长的走访座谈、问卷调研,学校将办学思想(爱)和价值追求(行)结合起来,寻找到了一条以“向着大爱的方向前行”为理念的课程实施之路,编写了学校的《学校课程纲要》,以四个模块构成L-O-V-E课程这一完整的课程体系。L课程(Life):即专题聚焦课程。以专题式学习突出生命教育,生涯教育,让学生塑造自我、悦纳外物。O课程(Outstanding):即学科特色类课程。它承接和拓展国家各学科课程,让学生提升思维、磨砺思想。V课程(Versatile):即兴趣爱好类课程。以兴趣特长为学习内容,陶冶情操,展示个性。E课程(Effective):即节庆仪式类课程。结合节庆仪式鼓励学生实践担当,知行合一。学校课程以四个模块的课程建设为基石,不断从全学科突破现状,培育全方位的课程文化,多角度革命教学内容,七、八、九三个年级分别开发四个模块下的学校课程,致力于营造“大爱校园”。财经作家、社会趋势分析者吴晓波曾经说:“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前一个时代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时代,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一个‘从有到优’的时代。”我们的学校教育改革也应当随着这样的时代脉搏跳动。类比学校课程改革,“局部改革”可以说主要是基于“温饱”的改革,主要还是满足知识、技能传授,装点学校“门面”等“硬需求”,仍然主要是“应试教育”的驱动;而“整体改革”则是学校课程改革升级换代的品质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当前国家倡导的“核心素养”等教育方针在学校落地的必然产物。课程体系建构中路径的再实践让学校课程从“局部改革”走向“整体改革”,强有力的学校文化推动课程与教学的整体变革,强化教师与学生的能力素养,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逐步实现办学品质的不断提升。学校特色创建应构建学校课程载体,而课程构建过程中应挖掘文化意蕴,关照学校的整体特色发展,同时应使学校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建设真正根植于学校,找寻二者的共同基因,使学校课程开发和学校特色创建实现有机整合。

三、激活“文化点”,捕捉“大爱课程”的神韵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课堂上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仅是将学生带到某处,而且让他们在前进时更为容易。”学校课程建设中,课程内容的变化是显性的,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是隐形的,意义更深远的。在学校课程推进过程中,学校把课程深入推进的点放在聚焦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和开发上。古语云“行而增知,知而笃行”,“行”就是实践、是另一种学习方式,在原有第五十中学“大爱课程“的基础上,延续“向着大爱的方向前行”的课程理念,抓住一个“行”字,以“行在路上(意为不断学习、实践)”为触点进行课程变革,在原有的专题(L)、学科(O)、兴趣(V)、节庆(E)四大类课程里,七、八、九三个年级分别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按照学习方式的不同细化成四个学习阶段:收拾行囊、迈出脚步、行走印记、爱在远方(见表1)。表1“行在路上”为触点的课程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每个阶段以不同的学习方式连接不同课程的内容,既避免了原来四类课程之间的相对割裂,加强课程的横向融合,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系统的学习方式,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力,提升素养,让他们成为更好的“大爱之人”。这一阶段学校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的“拐杖”有:1.更加注重课程管理(3个P)第一个P指的是“People”,也就是“众人”。课程开发依靠的是团队,而不是个人,学校一直采取“1+1”的特色课程教研模式(暨每学期每人一节学校课程公开课、一次组内微讲座),开发课程以来,要求各备课组每学期开展开学、期中、期末三次以课程建设为主题的微讲座研讨。每个教师要都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执行者、体验者、反思者。第二个P指的是“Place”,“环境”。学校在校园内打造易观察、可学习、能实践的开放式特色景观,发挥显性课程文化、潜意识文化作用,如望岳校区的“微笑墙”、蜀外校区的“荣誉墙”、天鹅湖校区的“作品墙”等,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创新思维。第三个P指的是“Process”,“过程”。课程实施注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探索、构思、成案、实施、评价、改进。基于目标的牵引,匹配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结果,让理性精神照耀学校课程变革的过程,不在“真空”中开发课程。2.更加关注课程资源优势的凸显学校周边拥有丰富的社区资源和家长、教师资源,学校课程因地制宜可以让学生跳出小小的教室,走进更广阔的“课堂”,或者让广阔的知识走进课堂,让学生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鼓励学生向外看,向内省。3.更加重视把学生放在课程中间学校课程有些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开设的,有些是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来开设的,有些则是师生共同开发的。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家长座谈、专家引领、走访周边等方式进一步精准开发课程,让以前一些为了课程而课程的门类自然淘汰。4.坚持创建具有特色的校园节日,助力节庆类课程除了每周五下午统一进行课程超市学习以外,学校还开设科技节、语言节、体艺节、礼仪教育等,搭建展示平台,实现“学以致用”。其中,国学节是集团的特色,结合茶艺、刺绣、舞狮、皮影、戏曲、非遗舞蹈、国学、礼仪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以民族文化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激发学生内心强大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5.构建灵活机动的长短课制度利用多维的教学时间,善于“零存整取”。如学校将阴雨天气的大课间变为20分钟左右的呵护生命课程时间、气象播报课程时间。将一些需要一气呵成的课,变成50~60分钟的课,如国画、舞蹈等,长短课、大小课结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课程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学校不断地为其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使课程永葆青春,充满活力。学校一定要弘扬优秀的学校文化,促进课程体系的创新、发展和传承,构建起一个整体、多元、弹性的课程结构体系,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建设是每一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做到课程建设的传承发展与开放创新的辩证统一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正视学校的文化传承,守正创新,在坚守学校特色课程的过程中,挖掘符合学校实际的新增长点,会同专业的力量,一同打造符合时代特征的品质课程,触及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可持续学习与个性化发展。

四、架设“文化线”,贯通“大爱课程”的纵深

在前面几个阶段的课程推进过程中,学校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引领下课程横向融合、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课程的整体性、独特性、本土性有了较好的实现。接下来,学校文化理念尝试在不同学科的学校课程开发与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深挖,从而使其具有学科文化气质,即学校文化理念在学校课程中继续内化。2018年下半年,在专家指导下学校将课程推进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科课程群的建设上。学科课程群的建设以某一门课程为基础,将与其性质相关或相近的课程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照应的课程群。该阶段每个课程群力求寻找一条主线,形成自己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连环式的课程世界,从而使课程逐步呈立体分布,达到“以一驭多”的效果。目前学校编写了全学科课程群建设方案。以语文为例,学科课程主题是:让孩子走在“悦读”的花径上。①把L-O-V-E四类课程里和语文学科相关的课程进行整合,根据初中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要求把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从诵读教学,再到阅读教学到创读教学。诵读包含听朗读,诵经典,说故事,培养孩子听与说的能力。阅读,即自主合作阅读。读单篇,读群文,读整本书。以阅读促进孩子积累,加强“读”的能力。创读,即以读促写,促进孩子创作表达能力。②继续承接“行在路上”触点变革的四个学习阶段。收拾行囊,指夯实校本教材内篇目;迈出脚步,指结合教材内容自主拓展、项目研究;行走印记,指走出课堂,走向图书馆、出版集团、广电中心;爱在远方,包含结合课程目标开展综合性体验活动、竞赛活动(见表2)。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不能轻易推动,也不能轻易放弃。作为一所建校仅9年、急剧壮大的集团校,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在原有学校课程基础上课程数量不断增加,课程质量不断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和热情不断提升。目前有四个学科组围绕课程申报了市级课题,两个立项、两个即将结题。学校自主开发课程教材已近30本。三校区分别获得学校相关集体荣誉10多项、师生相关奖项突破千人次。更可喜的是,近年中考成绩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学校课程学习过程中也表现优异、屡创佳绩,学习办学呈现出课程育人“五育并举”的良好态势。

作者:江涛 张妮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