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敬老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时间:2022-08-20 10:18:51

导语:乡村敬老文化建设路径选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村敬老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乡村敬老文化是在我国乡村形成的孝敬老人、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制度体系、物质载体和行为风尚,具有提升农民个人品格,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顺以及乡村和谐等重要作用。乡村敬老文化作为由多种要素依据一定的结构而形成的文化系统,主要包括乡村敬老精神文化、乡村敬老制度文化、乡村敬老物质文化和乡村敬老行为文化四个组成部分。本文拟分析乡村敬老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新时代推进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

一、新时代乡村敬老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乡村振兴事业的重视,我国广大乡村正在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进乡村敬老文化建设既具备一些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一)新时代乡村敬老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机遇。其一,我国乡村敬老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根本道德准则。敬老文化源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与乡村社会发展具有一致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孝”伴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存在状态逐渐闪现出文明印记,它在“孝意识-孝概念-孝伦理-孝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孝伦理体系。[1]其二,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党的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2]由此可见,乡村敬老文化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其三,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乡村敬老文化建设提供了战略机遇。“三农”问题由来已久,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04年以来,党中央多次以“1号文件”的形式聚焦“三农问题”。党的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乡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乡村现代化。[3]无论乡风文明建设还是乡村产业发展,都对加强乡村敬老文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二)新时代乡村敬老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敬老文化造成一定冲击。随着传统计划经济的寿终正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经济活力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对现实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潮有逐渐蔓延的趋势,这种价值观念上的变化对现代乡村敬老文化事实上也造成了一些冲击。部分农民行孝的条件性和功利性色彩越来越浓厚,不恰当地给家庭代际关系烙上了浓厚的利益色彩,值得引起注意。其二,乡村老龄化社会的加重致使农民的行孝压力骤然加大。“根据《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指出,以65岁以上老龄人口看,预计2030年达到2.8亿人,占比为20.2%。在2040年前,是人口老龄化最快的时期,占比平均每年上升0.5%;乡村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速度是全国的两倍”。[4]乡村老龄化速度快、乡村老人多、女性老人多、未富先老等特征比较明显,乡村养老压力日益加大。其三,中华优秀敬老文化影响势微。由于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部分农民逐渐淡忘了中华优秀敬老文化,淡化了自己应该承担的养老敬老孝老责任。究其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农民对于中华优秀敬老文化了解不全面不系统,其有限的认知只是外在的、表层的,难以稳定和持久。正如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应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如此方能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5]其四,乡村农民普遍重视老人的物质供养,但对老人的精神供养重视不够。目前,乡村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农民比较重视老人的物质养老,却往往忽视了老人的精神慰藉。事实上,仅仅养亲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农民耐心细心地做到敬亲、悦亲。随着外出农民工日渐增多,乡村留守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父代的精神赡养问题愈发受关注。

二、新时代推进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新时代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新时代乡村敬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思想,让中华传统敬老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萃取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而逐步增强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文化属性,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人类通过能动地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创造自身的文化,正是缘于这种文化的创造,使其成为社会中的文明人。[6]乡村敬老文化深深植根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新时代加强乡村敬老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对乡村优秀敬老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造乡村敬老文化新辉煌的生动实践。新时代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就是建立符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老龄化社会要求的乡村敬老文化体系,持续不断地弘扬敬老精神、健全乡村老龄政策、完善乡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敬老教育引导,强化敬老实践养成,为我国乡村老龄化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新时代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新时代乡村敬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德法并举、协同治理、统筹兼顾和继承创新等原则: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乡村敬老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意味着要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维护乡村老人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乡村老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培育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意识,将乡村老人对美好晚年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在乡村形成孝亲敬老的浓厚氛围,让乡村老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更加满足。其二,坚持德法并举原则。德治和法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为了确保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成效,我们需要有机运用德治和法治两种治理方式,既扎实培育农民的敬老意识、敬老知识、敬老情感和敬老行为,又逐步建立健全乡村老人的养老政策支持体系和乡村老人权益保护法治体系;既采取柔性的敬老教育、榜样示范、举孝廉等方式,又适时采取刚性的立法、司法、执法等方式,确保乡村敬老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其三,坚持协同治理原则。乡村敬老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农民多方的协同努力。其中,政府的职能是健全和落实乡村老龄政策,提供乡村老年公共服务,比如,关怀“五保”老人、组织群众性敬老文化活动、加强敬老文物保护利用和敬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企事业单位的职能是生产和提供适合乡村老人消费的老年产品或养老服务,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组织比如村委会、乡村老年协会的职能是了解乡村老人的具体诉求,维护和增进乡村老人的合法权益;农民自身的职责是修身齐家,将敬老的家风家训自觉传承。其四,坚持统筹兼顾原则。乡村敬老文化建设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需要我们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统筹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的敬老文化,统筹线上线下乡村敬老文化建设。首先,党和政府对于乡村敬老文化建设要有一个科学的顶层设计,明确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举措等等,与此同时,要鼓励乡村各地自主创新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主体、方式、方法、载体等等,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其次,乡村敬老文化建设应该统筹考虑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的紧密结合,其中家庭敬老文化建设是基础、学校敬老文化建设是重点、社会敬老文化建设是补充,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同营造有利于乡村敬老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再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乡村敬老文化建设不必拘泥于传统形式,可以通过采取建立专门的门户网站、qq群、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方式弘扬乡村敬老文化,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其五,坚持继承创新原则。中华传统敬老的特点是长幼有序、父尊子卑。新时代要处理好传统敬老的继承与创新问题,需要我们面对现实,理性思考和科学抉择。对于传统敬老文化,我们既不能偏执地全盘否定,也不能偏执地全盘继承。如果全盘否定势必会导致,如果全盘肯定必然会导致复古主义,这两种极端的倾向都是不理性的。“正确的态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和古为今用的方针。”[7]

三、新时代构建乡村敬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具体对策

历史和现实表明,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有助于实现善治。新时代乡村敬老文化建设作为乡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其一,健全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党的报告指出,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乡镇党委和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乡村敬老文化建设工作,充分认识加强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增强党的文化引领力、政策保障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与此同时,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农民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体制,确保乡村敬老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其二,健全乡村敬老文化理论创新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可以产生也应该产生伟大理论的时代。我们必须在乡村敬老文化理论上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加深对乡村敬老文化建设规律和演变趋势的认识。科学敬老理论的根基在于把握规律,科学敬老理论的魅力在于掌握群众。科学的敬老理论一旦被农民所掌握,就会焕发出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就会转化成改造广大乡村的巨大物质力量。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辩证地看待传统敬老文化,客观地审视乡村老龄化的实际态势,提出符合乡村敬老文化发展规律和乡村振兴要求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模式,从而指导乡村敬老文化的生动实践。其三,健全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政策促进机制。乡村敬老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政策的创新,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乡村老龄政策体系只有符合乡村老龄社会发展规律,只有符合乡村振兴发展规律,才会有效调动乡村多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有切实提高乡村老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乡村老龄政策体系,不断推进乡村敬老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胆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切实改革一切违背规律的体制机制,构建符合国情、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转有效的乡村老龄政策体系。其四,健全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法治保障机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新时代,我们需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和法治自觉。为确保乡村敬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将行之有效的乡村敬老政策上升到法治的高度,逐步建立健全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法治保障机制,将乡村敬老文化发展工作纳入法治保障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五,健全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人才保证机制。文化发展,人才为本。营造有利于乡村敬老文化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构建一支品德高尚、艺术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乡村敬老文化人才队伍,这是确保乡村敬老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从而有序推进敬老文化管理工作、敬老文艺作品创作工作、敬老文化作品展演工作、敬老先进人物表彰工作、敬老产业促进工作等。其六,健全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与时俱进地发展乡村敬老文化必然离不开比较充裕的经费支撑。针对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综合采取政府拨款、慈善捐赠和群众自筹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一般说来,乡村敬老文化事业是以政府拨款为主,乡村敬老文化产业则以企业筹资为主,两者都要注重凸显社会效益,促进孝老爱亲的主旋律更加响亮,实现孝老敬老的正能量更加强劲。其七,健全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评估、奖惩和修复机制。首先,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通过对乡村敬老文化的重视度、投入度、参与度、创新度、普及度、满意度等指标的考核,然后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从而从比较准确地衡量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其次,在完成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绩效评估之后,需要建立配套的奖惩机制,通过奖优罚劣实现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从而持续推动乡村敬老文化建设加繁荣。再次,完善乡村敬老文化修复机制,尽早识别和控制高危人群,保护遵规守法者,鼓励和督促农民不仅不能做砸破“第一扇窗玻”的忤逆之人,还要努力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及时修复敬老之失这一“破窗”最后,健全乡村敬老文化建设的交流互鉴机制。交流可以增长见识、沟通心灵、开阔眼界。我国乡村地域辽阔,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乡村在推进乡村敬老文化建设方面因地制宜地积累了一些新鲜经验,值得同行学习借鉴。此外,中国乡村需要包容地了解国外乡村,国外乡村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乡村。对于国外在建设乡村敬老文化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我们可以本着不同文明平等互鉴的精神,实现“洋为中用”,但决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与此同时,我们要注重讲好中国乡村敬老故事,传播好中国乡村敬老声音,增强中国乡村敬老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新时代乡村敬老文化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乡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切入点。新时代乡村敬老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基层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协同努力,更需要对传统敬老文化进行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而实现乡村敬老文化的繁荣发展。

作者:肖陆军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