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分析

时间:2022-05-22 11:27:05

导语:中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分析

【摘要】中职院校作为职业院校中的一员,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不同普通中学之处,班级文化作为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途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中职院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当结合职业特色针对性的进行,但现实情况不尽乐观,本文通过对我院诸多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发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出现专业特色不明显,内容单一等现状,并结合我院具体情况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职院校;班级文化;现状;探究

班级文化曾经被称为班风,指在社会与校园文化的共同影响下,班级师生有目的和计划地共同创造的,顺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精神风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且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孩子[1]。但是作为职业类院校,班级文化的打造不能完全与普通中学相同,要具有专业特点和职业特色以满足未来学生的职业岗位需求,而在调查中发现班级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1.中职院校班级文化存在的现状

1.1缺少特色。1.1.1缺少职业教育特色。缺少职业教育特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和普通中学非常相像、缺少职业教育的元素、不能体现中职院校特点,也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如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教室墙面粘贴的标语大多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与普通中学相似的励志标语;精神文化方面,大多是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勇拼搏,注重形成良好的班风;制度文化方面,主要强调纪律严明,卫生达标。这些都与普通中学无异。而中职院校培养出的应当是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而不应只重视技能培训,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价值观等,摒弃“唯技能是重”的思想。1.1.2缺少专业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专业特色的缺失体现在各个专业千篇一律,都在注重良好的班风班纪。而全校有多个系部包含诸多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性,根据专业特色,在教室文化布置上,应当尽可能多的安排本专业的领军人物,或者就业较好的学长个人简历,或着对口的企业简介等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而非大同小异的古代励志名言警句。[2]具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为当下的学习提供动力,还能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增添不少亮丽风景。1.2内容、形式单一。经调查发现,当下班级文化主要体现在教室的布置,也即物质文化,而实际上班级文化的内涵除了物质文化,还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还包含诸多班级活动,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情况下班级活动分为正常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教育宣传、组织管理、社会实践等。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活动,在“育人”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特有的作用。因此,结合学校课程安排,适时安排不同形式的活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2.1根据职业特色构建班级文化。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当结合市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目的,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技术型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当结合中职院校培养目标,体现出专业特色。物质文化方面,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服装,提升班级风貌等;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设备,营造良好专业学习氛围;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奖励制度,如在奖品设置上多奖励些本专业较为实用的工具等;设计班级具有专业特点的励志口号,鼓励学生参加班级或者学校举办的技能竞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为班级取得荣誉,或者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2.2校企合作进行深入文化渗透。众所周知,当下职业教育的趋势是校企合作,企业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成立订单班,为企业提供专业性人才。那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将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激发学生对未来工作的向往,同时企业文化的渗透,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形成符合企业需求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前解决未来学生在企业中有可能出现的失误,提升工作效率。[3]2.3创新学生评价机制。中职院校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自信心严重缺乏,尤其是在文化课方面更是短板,因此在学生的学业评价上,要创新评价机制,不能紧盯文化成绩,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部分,主要体现在班风、班纪建设上,健康的班级文化应当时时刻刻体现积极向上的一面,能够引领学生认真的投入到文化与技能的学习中,并在此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成就感,满足感。创新评价机制,要求我们要善于运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这里所说的“亮点”不仅仅是学习上,只要能体现积极向上的风貌,或者展现特殊才能的,我们都应当予以鼓励。鼓励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正能量”行为,并结合班级的量化管理积分,予以及时的奖励,努力打造“人人参与”的班级文化建设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全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提升学生自信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前体验企业文化魅力,激发学习动力。凸显校园特色,提升专业识别度。

参考文献:

[1]吴慧昕.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2]蒋欣初,刘申申.中职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研究[J].职业时空,2012,8(12):150-151+154.

[3]董桂英.构建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特色文化[J].职业时空,201410(06):26-28.

作者:王红星 单位:平顶山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