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思考5篇
时间:2022-06-14 10:54:14
导语: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思考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摘要】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中重要基地,也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的新时代的语境中,面对各种思想文化浪潮的冲击,将共享与发展引入高校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共享;发展;高校;校园文化
一、共享与发展理念的提出
在2015年8月中共中央为征求“十三五”规划建议意见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2015年10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理念包括解决贫困问题、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的观点和以人民为历史主体的群众史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共享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当前高校中存在急功近利、个人主义、理想信念缺失等现象;我们一直倡导的“四有新人”变成“三有三无人员”(即:有文凭、没文化;有知识、没修养;有想法、没理想);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发生“错位”或缺失,教风学风“负偏离”现象严重。在当前我们强调“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今天,将共享发展理念引入高校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共享发展的理论依据,探寻共享发展在高校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与制度保证,有利于在高校文化建设中自觉地将共享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具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发展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第一,发展为高校文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直接的支持和服务。一方面,高校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己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享受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对贫困生、少数民族、农村学生等“特殊群体”的相关政策,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公平化。高校对国家和社会最大的共享是培养人才。输出德才兼备的大学毕业生是高校共享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大多数是地方院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产物,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方面会紧紧围绕区域建设的需要,找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学校办学目标的结合点,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形成地方经济、科技与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第二,高校文化建设需要共享发展理念。在高校建设中的共享发展,首先是学校成果的共享,共享的主体包括学生和全体教职工。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提升凝聚力,同心同向、同向同行,为学校的“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共享发展理念需要将学校发展的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相结合、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整理利益与局部利益相结合、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也就是说,让全校师生实实在在地享受学校的发展成果的同时,这种共享是有差别、相对的共享。
三、共享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
1.外在动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领高校文化建设必然走向“共享”。“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丰富了高校文化资源共享的形态,扩宽了高校文化交流的方式和传播渠道,使传统高校文化形态受到强烈的影响和冲击,成为引导高校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达,使高校文化信息的内容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互联网技术以迅猛的速度传播高校文化,这势必要求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要改变传统的文化建设理念和模式,以互助共享的理念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的范式。2.内在动机。高校文化包括高校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环境文化等等几个方面。学校文化不仅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机制、师生的话语方式等等。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个性色彩的知识与智慧的积淀,它代表着高校师生群体构建和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知识修养等内涵。高校文化建设,需要在高校校园内的文化共享。高校需要将自身的文化理念、制度机制等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将学校的价值理念和校纪校规等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全校师生内心的理想信念和行动准则,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同时,学校文化建设是体现高校本质和精神风貌的“软实力”,它体现高校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以及品牌价值。
综上所述,将共享发展理念引入高校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是新时代高校文化建设的有效保证,是高校教育和科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共享发展高校文化,就是要让高校的发展成果不仅惠及全校师生,而且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和发展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促进新时代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工作纲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10-31(1).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1).
[3]刘丽丽.关于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7|(5).80-82.
[4]袁世斌.高校文化建设的灵魂、载体和路径[J].理论与改革,2012(4).118-120.
作者:林秀芬 单位: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摘要】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仁文化、和文化、精文化、诚文化四大体系。作者针对中医药文化在卫生类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作了相关论述,并就加强卫生高职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卫生高职院;高校文化;文化建设
高校是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要功能的社会组织,其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是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的。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于本科高等院校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国内学者已诸多探讨[1-2],而高职院的相关阐述,则多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缺失、不足为多[3-5]。我校作为行业办学的卫生类高职院,近年来,始终坚持以中医药为办学特色,并对中医药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积极探索,获取一定认识,现就相关内容阐述如下,已飨同道。
1中医药文化的内涵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传统最为璀璨的隗宝之一,具有独特的、自成体系的原创思维[6]。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围绕医药进行认识、实践,并由此创建的一切成果及其经历的过程;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目前普遍认为,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主要可概括为仁文化、和文化、精文化、诚文化四大体系。
2中医药文化在卫生类高职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1仁文化。仁文化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对于卫生类高职院校来说,仁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对于卫生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维系自己的职业生涯,就必须在学校的学习中形成一颗悬壶济世之心,养成一种医者仁心之德;而学校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也应将人才培养质量与以仁文化为核心的医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努力为医药卫生事业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优情商的实用型卫生类人才。2.2和文化。和文化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以及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道德观。在卫生类高职院校自身文化建设过程中倡导、发扬和文化,都将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和内涵建设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和文化倡导了一种智慧的医学思维模式,其强调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阴平阳秘、五行平衡的和谐观,若将此种智慧融汇于教书育人之中,必将提升医护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和文化蕴含着以和为贵的中庸思想,这给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师生带来一种宁静致远、大爱无疆、崇尚生命、淡泊名利的高尚境界,使其能够从容面对工作中的挫折与失败,切实提升其工作情商。2.3精文化。精文化体现了中医的医道精微,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精益求精,追求精湛的医术。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即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现代卫生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社区、乡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卫生人才。作为基层群众的“健康守门人”,务必要具备精湛的医卫技能,要不断的掌握医疗、护理等医技发展的新进展、新动态,这点与精文化的精髓是完全契合的。在卫生类高职院教书育人过程中,融入精文化的教育理念,必将培养学生精业济群,勤奋精进的良好职业素养,找准自身的职业定位。这既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又利于推动基层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2.4诚文化。诚文化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要求心怀至诚于内,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贵诚笃端方,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无论是中国古代医家的“大医精诚”,还是西方医者的“希波克拉底誓言”,都将诚实守信作为医务工作者所必备的职业品质。若将诚文化融合于卫生类高职院文化建设之中,必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严谨好学的良好品质,也将促进教师爱岗敬业、实事求是的育人态度,最终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加强卫生类高职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途径
如上所述,中医药文化对卫生类高职院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卫生类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居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卫生类高职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将中医药文化的价值核心内化为卫生类高职院所有师生的行为习惯、价值追求和信念坚守,笔者认为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3.1在行政管理中贯穿中医药文化。要想将中医药文化真正融合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卫生类高职院务必要在行政管理中始终贯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即:在顶层设计中注重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应通过舆论宣传、校园建设、后勤服务等多种渠道,使整个校园充满处处见证中医药文化、人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氛围。其次,通过定期的表彰、评优等激励措施,树立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质的典型标杆,通过榜样的力量,发扬优秀中医药文化的示范作用,实现中医药文化的链式传递和遗传复制。再次,学校应注重打造中医药文化平台,可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新生迎新等大型活动中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使广大师生在潜移默化中真切地感受中医药文化,理解中医药文化,喜爱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同时,卫生类高职院校在校企(院)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过程中,可加强与教学中医院、中药企业的文化建设合作,相互借鉴先进经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院企文化建设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3.2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中医药文化。提升卫生类高职院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素养的前提就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有机植入、渗透中医药的原创哲学思维。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不仅要开设中医药的相关课程,还应注重在课程设计时融入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如在中医药基础、思想政治等课程中,均可有意识地加入我国古代医家高尚医德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结合理论知识领会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感悟“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的名言要义。此外,各二级学院还可多举办一些富含中医药文化元素的技能大赛(如传统中药技能大赛,传统康复技能大赛等),使学生在技能训练的同时,领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团委等组织可结合“5.12护士节”、社团巡礼活动等主题活动策划中医药文化推广方案,如我校中药社团制作中药香囊、中药香皂,刮痧社、推拿社可向全校师生开展中医药服务,护士节技能展演增加传统中医操作等,使得广大学生亲身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和体验者,增加中医药文化与学生的亲和力。在第三课堂的实践中,可让学生利用暑期实践、见习等机会步入中医院和中医药企业,亲身感受中医药工作岗位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3.3在校园规划建设中展现中医药文化。要让中医药文化完美的融入卫生类高职院的文化建设中,不仅要内化于心、实化于行,还要外化于形,固化于景。而校园的规划建设是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最佳媒介。第一,卫生类高职院的校园建筑景观应当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校园建筑景观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要注重师生的心理感受,如校园的公用设施应避免产生功能上的障碍,并尽可能地以人为本,满足师与生、教与学的需求,唯有如此,才能使置身其中的人们感受到仁爱的温暖。第二,卫生类高职院的校园景观要素应当挖掘中医药文化之题材。应尽量避免校园景观的符号化、快餐化与大众化,可灵活的运用各种景观要素体现中医药特色,如药用植物园的设计可引入象征阴阳平衡的八卦图,图书馆广场可设计古代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张仲景)的立体雕塑,实训中心的墙体挂饰可引入中医药的名言名画或中药材的标本,学校食堂的菜谱可开发中药药膳,道路、房屋等设施可用意蕴深厚的中药来命名,环境绿化上多种植兼具观赏性、药用性的植物等。第三,卫生类高职院的校园建筑景观应当设置富含中医药元素的精神性空间。即应尽可能地多设置富有节奏韵律之美、起承转合之联、铺垫华彩之分的精神性空间,让人有充分的驻足、想象空间。材质运用方面可选用体现中医药特色传统木质进行景观设计,以体现生态、绿色、原创的中医药之形。
4结语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在医疗卫生行业、健康产业的文化建设中已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作为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卫生人才为己任的卫生类高职院,若将中医药文化融合于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必然对自身内涵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1,47(10):10-11.
[2]邓丽芳,傅星雅,裴蓓.新生代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六所高校的调查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5,30(6):31-37.
[3]朱有明,张薛梅.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文化传承与创新[J].职教论坛,2015,31(29):45-48.
[4]白静,周奔波.文化传承创新下的高职文化育人建设[J].华章,2012,26:202.
[5]童钰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关怀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6]胡其峰.原创思维:国家进步的灵魂———王琦教授谈中医原创思维研究[N].光明日报,2012-6-11.
作者:刘冰冰 单位:江苏省卫生职业院校
第三篇
摘要: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环。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育人功能,可以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注入养分与活力。本文立足东莞的文化脉络及精神内涵,思考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索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路径,寻求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突破。
关键词:地域文化;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进入新的世纪,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也迎来了新的竞争与挑战,如何深化内涵建设,铸就自身特色,提升竞争实力,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代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凸显办学特色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职院校发展道路上必须重视的一环。广东省东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建城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1]拥有独特丰富的文化遗产。富饶的莞邑文化完全可以成为东莞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营养液”,为东莞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
一、东莞地域文化脉络及精神内涵
(一)东莞地域文化脉络。1.东莞历史文化。东莞历史悠久,早在5000前年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万福庵遗址、贝丘遗址、蚝岗遗址等展示了莞邑文化的深远根系。东莞文物古迹丰富,位列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布局精致、错落有序,是岭南园林艺术的瑰宝。南社古村落保存完好,生动展现了岭南地区传统农耕文化。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旧址是今人回望中国近代史的窗口,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后,东莞又以腾飞的姿态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最精彩最生动的缩影”。珍稀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了激励城市发展和人民前行的不竭动力。2.东莞爱国文化。东莞自古为忠义之乡,英雄辈出,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宋末义军首领熊飞愤于国难,联络东莞各地义士起兵抗元;明末守边将帅袁崇焕在危机关头奋勇请缨,多次以少胜多重挫后金军;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海滩进行了蜚声于世的虎门销烟运动;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虎门炮台身先士卒,拼死抵抗英军的武装挑衅,还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李文甫,抗日名将蒋光鼎……先烈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出了民族之声,他们的浩然正气,爱国情怀和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依然可以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启示录”。3.东莞民俗文化。东莞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婉转厚重的木鱼歌、朗朗上口的客家山歌、余韵悠长的粤曲仍然顽强而热烈地在莞邑流传,划龙舟、醒狮舞、麒麟舞是团结和力量的象征,是传统和快乐的维系,更是形象地展示了东莞人生命的豪情。除中华传统节日外,东莞还保留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民间节庆,如二月二“卖身节”、七月初七“乞巧节”以及各种神诞节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节庆的形式和内容虽然也在不断变化,但民俗礼仪和节庆仪式传递出的仍是浓浓的乡韵和乡情。4.东莞学人文化。东莞学风昌盛,名人辈出,明目录学家钱溥在《儒学修造记》中提到,“岭南称人才轩冕,文学渊薮,必以东莞为盛”。[2]史学大师陈垣也曾说,“粤中后起之秀,以东莞为盛”。[3]尤其是以学术起家,以容庚为代表的容氏家族;以武功起家而后以诗画闻名,以张敬修为代表的张氏家族;以金石文字之学扬名,以邓尔雅为代表的邓氏家族等被后世誉之“东莞学林”。东莞学人文化的兴起营造了浓厚的学术风气,不仅成就了多位名家学者,也给后世带来了深远影响。5.东莞现代文化。新世纪伊始,东莞就提出了“文化新城”战略,即通过建设图书馆之城,建立知识传播体系;通过建设博物馆之城,传承城市人文精神;通过建设广场文化之城,拓展艺术活动;通过打造音乐剧之都,锻造文化标识[4]。而今“三城一都”已成为当代东莞的文化地标,各类文化品牌活动层出不穷,为东莞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现代文化元素与活力,极大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艺术氛围,提升了城市形象。(二)莞邑文化的精神内涵。1.“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的气魄和包容的胸襟是东莞人的品格,也是东莞发展的基础。据历史记载,东莞虽东晋立县,但大规模的开发,却源于唐宋后一批批中原移民的汇入,移民的到来不仅充实了人口,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促进了东莞的早期发展。从元代起,东莞就开始与外国通商,另有许多东莞人到海外谋生创业。“历史上的这种开放背景,无形中已经培养了开放的文化基因”,[5]改革开放后,东莞更是以包容和开放的胸怀接纳四方来客,成为了全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东莞通过一系列新政让“新莞人”在此安居乐业,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大发展。2.“敢为人先、勇于超越”的开拓精神。改革开放后,东莞凭借区域优势和开拓精神,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小县一跃成为中国制造业名城,先后获得“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等荣誉称号,用短短三十年创造了举世瞩目、无法复制的“东莞奇迹”。从引进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到首创农民集资建桥、以桥养桥模式兴建高埗大桥,再到成为首个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地级市……东莞就是靠着这股敢为人先、勇于超越的开拓精神创造了很多个第一,不断绽放出新的活力与精彩。3.“因地制宜、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在传统岭南文化的长期浸润下,东莞人养成了低调务实、勤勉敬业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讲实干、干实事、求实效是东莞这座城市的人文精髓所在,也是东莞迅速崛起并快速实现均衡发展的奥秘。以莞香种植为例,东莞并非莞香原产地,种植条件也不优越,但东莞人却能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大胆尝试莞香的引进与种植,终于成就“一香盛而百香沉”的盛况。莞香点亮了东莞商业文明之火,也映衬出东莞人勤劳务实的精神品格。4.“实事求是、厚德诚信”的契约精神。东莞自古就有恪守品行、诚信待人的传统,位于东莞城区的“却金亭碑”清晰记载了明嘉靖年间番禺县尹李恺与暹罗商人文明交往,不受酬金的历史事件,“却金亭碑”不仅是东莞对外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东莞人实事求是、厚德诚信的契约精神。改革开放后,东莞从“三来一补”工业起步,凭借着以诚招商,以诚待人的作风,营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赢得了外商的信任,从而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二、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校园文化根植于地域文化沃土,成长于地域文化氛围中,必将潜移默化地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甄选地域文化的精华,使之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可以为校园文化注入新鲜养分,既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改变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的趋同性,打造精品项目和校本特色,也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凝聚,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目前东莞共有高职院校4所,相对普通高校而言,办学时间较短,成立最久的不过十余年,最短的仅两年,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文化沉积不足,因此更需要历经时光沉淀的地域文化的润泽和滋养。(二)有利于高职院校优秀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将地域文化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及时地了解地域经济发展需要,更深刻地领悟地域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地域社会生活,从而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地域文化内涵广泛,蕴含着丰富宝贵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育人功能,将地域文化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中,能帮助学生增长人文知识,涵养人文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精神,进而促进人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三)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方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珍贵的文化资源遭到破坏,一些独特的文化遗产因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相对于其他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模式,文化进校园模式具有局限性小、包容性强、波及面广等特点,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文化传承人,缓解民间文化失传的危机。将地域文化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中,让校园成为地域文化新的生长点,让高职院校师生成为地域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播者,无疑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同时,高校师生作为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在传承地域文化的同时,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对地域文化进行挖掘、甄选、整合与创新,做到在传承中创新。(四)有利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和重要使命之一,这一使命对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地域文化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中,让高职院校师生多一条常态化途径熟悉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提供有效服务,也有利于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意识,开拓社会服务路径,提高社会服务质量。
三、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路径
(一)利用地域文化要素,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土壤,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要素的融入,既可以为校园环境增添个性特色,改变千校一面的状况,也可以为校园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地域文化气息。高职院校一般本地生源占比较高,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中,更易激发学生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例如,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建校陶都宜兴,校园里陶瓷花瓶、紫砂浮雕、仿古龙窑、陶瓷造型景点等陶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彰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环境建设时,着力营造浙江重商文化氛围,商贸广场、商海池、大学生创业园、“天地之秤”雕塑、浙商雕像群等景观与学院“厚德崇商”的校训相辅相成,营造出和谐的育人氛围。东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遗产丰富,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需要,在校园整体规划、建筑景观设计、楼宇道路命名、校徽校训选择上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展现地域文化特色,锤炼校园文化品牌。(二)依托地域文化特色,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易于接受的载体,经典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既能丰富校园生活,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活力。一是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拓宽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东莞致力打造“三城一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较多,各类文化品牌活动异彩纷呈,如“东莞读书节”“市民学堂”“非遗课堂”“文化周末”“都市彩虹”“绚丽大舞台”等,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和平台。高职院校可与当地相关展览馆、博物馆、景区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二是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东莞民俗文化绚烂多姿,素有“举重之乡”“游泳之乡”“全国篮球城市”“中国龙舟之乡”“中国曲艺之乡”“麒麟艺术之乡”“醒狮舞蹈艺术之乡”等美誉,可以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丰富而有地域特色的内容和形式。三是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根据地域文化传承的需要,组织成立相应学生社团,鼓励现有社团开展文化活动积极传承地域文化精神,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也可邀请民间艺术团体进校园,承办地方赛事,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内涵和质量。(三)挖掘地域文化精神,培育凝练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一所大学的文化灵魂。各高校地处不同区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人文环境关系密切,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与浸染,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相对而言,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历史短暂,文化根基薄弱,又恰逢市场经济的冲击,致使大学精神难以凸显。因此高校在不断凝练办学理念和治校经验的同时,可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精神,推陈出新、整合提炼出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如西安外事学院的“鱼化龙”精神,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草原之子”精神等就是高校自身办学理念与传统地域文化完美融合的范例。“海纳百川、厚德务实”[6]是东莞这座城市人文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是东莞城市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深深地影响着东莞各高校的文化气质。目前东莞几所高职院校的校训都折射出了莞邑文化的个性,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崇德笃行精技创新”,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的校训——“厚德自强创新不息”,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德能并进学以致用”,因此各高职院校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与实践,不断提炼升华,继而形成真正有特色和亮点并能深入人心的大学精神,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精神图腾与心灵家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赖高职院校的参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也需地域文化的润泽。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立足自身优势与特点,充分吸取地域文化精华,找到二者的契合点,构建出兼具自身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谭志红.东莞:走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N].中国文化报,2015-10-15(009)
[2][4]河流.印象——东莞“三城一都”[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3]
[5]周薇,田根胜,夏辉.铸就城市之魂——东莞文化软实力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6]王思煜,龙家玘.传承与创新——东莞文化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蒋丽云 朱军明 单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第四篇
摘要: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深远影响。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设备工程系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为例,介绍新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自主学习模式、基层组织文化、校园先锋工程和基层论坛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探求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完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拓宽建筑设备类技能人才养成渠道。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媒体;校园文化;高职学生
习在中共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华夏五千年历史积淀的产物,是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以及改革中继往开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实践中砥砺前行的伟大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二是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三是立足未来,塑造现代化、国际化以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跨越式发展;四是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吐故纳新,包罗万象,实现我国文化的大繁荣。[1]在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和高职教育文化育人的时代大环境下,高职院校要充分掌握党建知识与实践教学方法,根据学校基本情况制定出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党建教育措施,创新学习方法、学习模式以及传播途径等。据市场信息反馈可知,微信与微博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新宠。数据显示,目前有八成以上的大学生上网时间每天要超过2小时,主要是通过新媒体获取学习资料、了解新闻时事,以及休闲娱乐、信息沟通等。[2]譬如,学生通过微博了解最新八卦以及新闻动态,如观看NBA球赛以及打“王者荣耀”等游戏已然成为常态。现阶段学生掌握最新时事、线上学习以及阐述观点等有88.9%、92.0%以上的学生利用微博、微信来完成。[3]学校的校报、校广播以及新闻板块渐渐无人问津,学生更多在校园论坛、贴吧以及微博等线上媒体上获取信息。新媒体颠覆了传统获取知识的途径,为校园文化创新发展带来新契机。通过新媒体平台学生可以获得第一手新闻资讯以及学习资料,方便学生浏览、下载、学习、保存以及在线交流,可以更快更好地进行信息传递。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向甄选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学习方式以及互动形式等,学校利用新媒体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学习质量等,学生综合能力与校园文化的搭建以及学校未来发展都会更上一层楼。
一、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自主学习模式建设
基于大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社交新媒体微信、微博的参与,学校可将党建理论知识借助新媒体展现出来,迎合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习惯,通过新媒体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主观能动性。[4]相比较传统的党建知识理论学习多在课堂完成,时间和地点限制性较强,新媒体则打破时间地域桎梏,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开展学习,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线上进行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学习空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新媒体彻底颠覆传统媒体的单一性,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学习渠道向多元化方向迈进。譬如,学校把课堂搬到网络媒体上,利用学校网页实施线上教学模式,同时增加问答互动频次,给学生设置相关学习目标,学校要及时掌握学生自我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通过线上新媒体教学,打破课堂严肃、紧张的学习氛围,学生在相对开放自由空间里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学习欲望,既符合学生学习习惯又能抓住教学中的要点难点。[5]通过新媒体实现党建、团建、人文教育、心理健康等主题的渗透和搭建,主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团学组织”“双员管理”“校园文化”等线上文化主题的创建,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有相关领域的前辈、专业人士以及学生干部等第一时间做出回答,充分发挥平台自主、交流互动的作用。贯彻习文艺工作座谈会中的思想,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作指导,以华夏历史文化作传承,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开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新篇章。提高学生网络文明以及道德素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得以弘扬,打响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征程中的第一枪,实现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衔接,让学生在愉悦环境中轻松将党建知识记在脑海。
二、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设备工程系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线上活动、校园相关资讯的传播以及线下活动宣传等,如组织校园新星秀、校园舞蹈大赛、绘画pk以及体育比赛等。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开展学生喜爱的活动。如目前特别火的综艺节目《我是歌手》,很多学生都爱好唱歌并希望有合适的舞台表达自我,因此学校可以举办校园歌唱大赛,让爱好唱歌的人都可以参与,或者联合几个学校一起举办,采取晋升淘汰制,学校通过新媒体向参赛学员宣传,开通线上投票选择最佳人气王、最佳歌手、最具爆发力歌手等方式为比赛造势,学校为最后胜利的人制定奖杯。通过活动增加学生对平台的粘性和好评度。
三、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校园先锋工程建设
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设备工程系独有的公益文化体系,如创建党日公益活动,拍摄公益微电影,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将学校各个新媒体平台以及官方微信微博整合起来,发动学校全网的力量。组织并动员学生像困难地区捐款衣物,奉献爱心;组织设备工程系志愿者服务团队去社区服务,捡垃圾,救助流浪猫狗;定期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给他们带去歌舞表演等。
四、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基层论坛文化建设
设备工程系以“引领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新模式。通过新媒体平台招生宣传、新生军训等方面的内容,建立学生的仪式感以及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先贤为楷模,勤勉上进,锐意进取,提升自我。节假日时设计相关主题活动,如在中秋节时可以设计中秋节“怎样和家人度过最有意义”,端午节设计“端午节征文大赛”等活动,学生的文章或较好的观点通过新媒体可以得到宣传和推广。[6]同时更要注重日常校园文化的搭建和传播。落实到每周每月,每周可以推出一个不同的话题讨论,每月可以组建一次小型pk活动,让学生的日常生活不再单调贫乏,而是绚丽多彩。公众号的文章以及活动不断得到同学的认同和支持,阅读量累年上升。设备工程系以新媒体育人作为切入点,将传统媒体、校园文化以及课堂教育等实现无缝对接,塑造出迎合大学生心理,多元化、全方位的育人方法,实现网络文化育人的初衷。思想上和行动上时刻以育人为前提,通过新媒体文化实现对学生的熏陶、教育以及渗透的目的。网络空间是现实生活的延伸。网络文化是依托于现实而产生,两者之间互为辅助,现实生活可以促进网络文化的繁荣,网络文化可以打破现实生活时空限制,增加现实生活的仪式感和艺术感。网络文化是否能达到预期,主要在于作品的认可度以及影响力。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设备工程系新媒体校园文化创建从大学生的需求切入,内容和形式上风格多变,依靠新媒体进行传播,取材于大学生的生活,学生接受度和认可度较高。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扩展校园文化的传播渠道,塑造出言论自由、轻松愉悦、安全开放的校园德育氛围,实现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的完美契合,全方面、多角度提升校园文化,为培养建筑类高职技能型精英人才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01).
[2]马林苁,马帅帅,苏士杰.浅析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7(16):279.
[3]黄坚平.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
[4]寇婷婷.关于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新校园(上旬),2017(2):36.
[5]高玉玲.高校校园新闻网站与校园文化互动作用研究[J].新闻战线,2015(12):109-110.
[6]刘雪静,任焕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6(8):40-43.
作者:张宁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第五篇
摘要:为了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全力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努力培养道德品质高、文化品位高、审美情趣高、人文素养高和科学素养高的技术能手和社会栋梁,提升专业课程的文化内涵是当务之急。本文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内涵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改革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安排和转变师生观念三个层面探讨了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内涵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内涵;建设途径
高职院校课程的文化改革将转变传统职业教育“重技能、轻素质”的困局。重视技能、培养“工匠”的模式导致了学生职业素养较低,自我学习和提升能力较差。高等职业教育在时代变革的今天,必须寻找自己的发展突破点,才能够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才能有生存的空间。培养文化素养高、职业操守高、思维能力强,同时又具有相当职业技能的“全人”将成为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一、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内涵建设的必要性
(一)课程文化内涵的界定。在理解文化概念时,一般将文化界定为一种精神文化,即与人类有关的价值、信仰、世界观、符号、知识、技术等。那么,把文化引入课程后,课程文化内涵如何界定?一是精神文化: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使命责任、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二是制度文化:包括专业(行业)规则与标准、制度规范、办事规程等;三是行为文化:包括思维方式、素质要求、职业习惯、专业礼仪、行为准则、专业(行业)作风等;四是物质文化:包括重要物件、器物、专业(行业)象征物等。课程文化内涵可以通过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的机会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深入挖掘课程中专业知识的思想性,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结合教师自己的体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感悟课程中专业知识产生的真善美。(二)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内涵建设的必要性1.有利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在传统的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人文,重物质轻精神的情况,而这直接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低,自我学习和提升能力较差。高职院校将课程文化。内涵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全面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开设课程文化素质教育,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课程文化内涵和特征。以人文修养培育为底蕴,以加强内涵丰富的课程文化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培养优美情感、陶冶健康高尚人格,塑造专业精神、营造专业氛围,创建课程文化内涵建设新亮点。这样,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将得以顺利实现。2.有利于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课程文化改革创新是引领专业良性快速发展的动力。专业建设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造,提升各门专业课程的“文化内涵”,将文化内涵融合到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每一门课程的内容中去,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以文化内涵建设促进专业内涵的提升,使文化内涵和专业技能双提升,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有素质、有品格、有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样,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同样得以顺利实现。3.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在一般情况下,个人的综合素质越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越强,其人生的事业和职业发展的程度就会高一些,而个人的综合素质不高,就会影响到其人生的事业和职业的发展。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内涵建设,可以起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企业在注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毕业生是否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能够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和终身学习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坚实的文化素质基础可以为学生接受新的职业技能教育、提高职业转换能力,实现自身的职业和事业发展。这样,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同样得以顺利实现。
二、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没有做到有机融合。专业技能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专业文化的主阵地。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并为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奠定知识和理论的基础。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把人文课程的教学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文化育人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结合。但目前,教师在上专业技能课程时,就只讲专业技能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把相关的文化内容融合进来。(二)教学安排缺乏合理规划。目前,教学安排不合理,文化课程没有在课程教学大纲中作出相应安排,课程文化内容主要由授课老师自发进行讲授,造成课程文化内容可有可无,没有系统性,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同样,文化内容缺乏课时的保障。(三)师资队伍的文化课程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在文化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压力。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成长于传统专才教育年代,对人文基础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文化内涵的把握和理解浮于表面,而且文化内容过于宽广,设计面广,教师缺乏系统化的整理归纳,教学中容易顾此失彼,无法满足当前文化课程的教学。另外,专业教师来源于不同的专业、院校或地区,有着不同的学习或工作经历,相应地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各不相同,为文化教学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四)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就业压力大等原因,在学生中普遍存在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忽视文化素质教育。他们认为职业技能是专业知识,是否掌据专业知识会关系到将来的就业,所以,学生普遍对专业学习比较认真,而对文化素质教育他们认为可有可无。这样会对在课堂上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不利,影响了课程文化内涵的提升。
三、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内涵建设的途径
(一)改革教学内容,专业技能与文化素质教育深度融合,提升课程的文化内涵。要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内涵建设,必须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改革,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技能教育的基础来设计整个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的文化内涵,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合到教学课程的内容中去,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去。1.设置课程文化单元,专业技能培养与文化素质教育并举,突显高职教育的内涵为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学课堂中,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完善,更加富有吸引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不同的文化单元。比如:在《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中,外贸跟单员工作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管理素质,还必须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熟悉外国的相关法律;尊重外国的宗教信仰,具有跨国文化沟通的能力,做到在任何文化环境中都能够游刃有余。这就要求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可以设置相关的文化教学单元,如:爱国主义教育单元、职业道德教育单元、不同文化比较单元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单元。将文化素质教育与高职院校原有的专业技能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使得课程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不减少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不改变高职学生上手快的优势,而是促使学生从内心需要出发,理解学习专业技能的必要性,做到加入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加强了知识技能学习的效果,突显了高职教育的内涵。2.开发实训文化素质教育,以实训文化建设为重点,突显高职特色的延续保持高职院校重视实操特色,设计开发出融合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结合的实训课程。例如:在《外贸跟单实务》课程实训中,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素养、学习创新素养等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实训教学中,通过完成若干个实训项目单,下达文化实训的任务。在实训课程中渗入文化素质内容,强化了专业实训课程的素质训导功能,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所有环节,突显了高职特色的延续。3.引入企业文化成果,校企共同参与文化建设,突显校企文化的融合高职教育十分重视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建立一种长期的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在教学实习内容中必须跟进企业文化建设,邀请企业走进课堂,分享和展示企业文化,引入企业文化成果,例如:在《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中,可以邀请外贸企业的人员参与课堂教学,分享企业的一些实际案例,同时安排学生走出课堂,到企业体验企业文化,熏陶企业文化,与企业建立校外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利用企业文化资源开展素质教育。校企共同参与文化建设,突显了校企文化的融合。(二)改变教学安排,调整教学计划,保障课程的文化素质教育实施。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设计纳入课程教学大纲,调整专业教学计划,从体系上予以保障,让文化素质教育真正融入到每次具体教学活动中,实现文化传承和专业技能教育的有机结合。1.建立双注重的课程标准为课程文化改革设定可行的课程目标,指导改革措施切实逐步开展。重新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课程标准。修改原来只注重专业技能的教学课程标准,建立同时注重文化教育要求和专业技能要求的双注重课程标准,形成新课程标准。2.重构教学大纲,形成新的文化技能教案保证教学中课程文化内涵的传授具有高职特色,重新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设计。重新书写文化技能教案,重构教学大纲,保障教学质量和文化改革目的顺利实施。对文化素质教育要求和知识技能教学目的进行完整的教学组织和教学准备。3.保障文化课程有专门的课时在各个章节中有计划地将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设计到教学环节中。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学习背景,以知识技能为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保障文化建设内容能够切实进入教学组织中,在教学设计中规划出专门的文化课程章节,作为专业基础文化内容学习的保障。专业文化教学的时间保障可以达到总课程的6%-8%,把既往“空谈”文化教育的方式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操作,做到文化素质教育和既往知识技能教育不脱节。4.考核文化课程内容为提升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改变既往只注重专业技能考试的方式,有必要明确文化内容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将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课程考核体系,计入平时的学习成绩,形成新的考核标准。(三)转变师生观念,强化师生的文化建设,师生获得共同成长。1.转变教师观念,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化水平专业教师对课程文化内涵建设起到关键作用。加强专业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教师的文化水平,并通过课程文化去影响和帮助建立一种学生终身有用的文化精髓。(1)树立教师正确的育人观高职院校的教师长期定位于“教师+工程师”的角色,大部分的教师都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他们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忽视了文化素质的教育和轻视人文知识的传播,而学生要成为真正成功的“职业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对专业文化有清醒的认识,充分意识到自己在专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把职业精神融入专业教学。将专业文化建设理念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从“技工人才”成功转型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实现个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2)强化教师的文化建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专业文化的传播者。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入文化内容,首先要做到专业教师对课程文化的熟悉和理解,对文化发展趋势要把握。学校要重视教师文化素质的提升,加强教师文化素质的培训,学校可以通过把相关的文化内容的学习纳入教师的年度继续教育中,或开设人文精神讲座和论坛、社会科学及人文系列读书竞赛活动等,让教师不断充实发展自己,通过进一步的提升,教师既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又有较强的对文化教学进行运作的基本能力,做到文化内涵建设在教师思想中的内化和应用。2.转变学生观念,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而言,进行专业技能课程的文化改革将有效促进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职业的认可。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促进主动学习专业的通路,通过对专业的理解,发展出对技能知识的需要和热爱,是学生获得自我成长的源泉。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内容学习,相互之间讨论和分享。教师和学生定期进行课堂文化交流活动,增加彼此的沟通,请学生对教师在文化教学方面进行点评。这样,教师在学生的影响下及文化教育的熏陶中也获得个人的成长。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阮建女.基于外贸实践的外贸跟单课程教学成效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1).
[2]曾凡华.发挥课堂优势 塑造经济类课程文化内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3]李清臣.教师精神文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王振洪.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
[5]陈云涛.高职教育视线下的大学精神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作者:钟秋绮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困境
- 下一篇:文化建设与财务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