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02-06 09:18:11

导语: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建设研究

1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文化作为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一直伴随着人的生存和历史的演进,一直影响着人类的实践和人类的认识。正如指出,“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3]实际上,一方面,经济基础起着决定作用,文化在整个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受经济基础决定和制约;另一方面,文化又不是简单的附属现象,不可忽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因此,我们在关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丰富理解时,认识到文化既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的产物,又是人类实践活动本身以及这种活动的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关于人的实践的理解,关于文化的理解,关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理解,实际上都是在人的实践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的。这样一种植根于人的实践活动,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旨归的文化理论,具有一种强烈的人道主义现实关怀。在文化进步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本质出发,把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看成是人的自由本质的不断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历史理论中,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构成了文化进步的尺度和核心,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核心价值诉求。而随着人类自觉的活动对盲目的经济必然性的控制,随着人类知识积累和文化自觉的提升,先进文化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会越来越强。总之,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力,而且文化对经济社会和历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精神生活不断丰富,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得到增强和凸显。

2海南海洋文化的现实启示

我国在国家地理上属于海洋大国,从古至今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中国古代社会的海洋文化主要是以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社会民俗、文学艺术为主,同时也有大量的海洋外交和海洋贸易,如郑和下西洋和海上丝绸之路等。海洋文化本身有一个产生形成和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在不同时期有着各具特征的核心内容,每个时期的海洋文化都会打上历史烙印。在海洋开发大背景下,不同国家民族、区域之间的海洋文化也在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这样就为本地区的海洋文化的发展繁荣寻找新的起点和突破口,促进海洋文化的共同发展。海洋时代这样的大背景给海南海洋文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海南岛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开辟和建设,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就奠基于这样的宏大社会背景。海南岛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它既融会着世界海洋文化和中国海洋文化的共同气质,也展现着特定区域的文化气象。海南海洋文化内涵主要是人们在海洋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中形成,缘于海洋独特的地理环境而生成的带有区域特征的文化,具有热带海洋与热带海岛型的特色文化形态。海南海洋文化,就是中国文化融汇海南海洋有关的文化,即人们认识、把握、开发和利用海南海洋,在历史与现实的开发、利用海南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涉海性物质成果、制度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综合。[5]海南海洋文化蕴含着冒险开拓、兼容并蓄和求变创新精神,这也正契合了海洋精神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最值得继承和弘扬的精神。另外,“国际”的宏观概念也给海洋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要在此前的基础上,用世界的眼光审视海南的发展,同时海南的发展要注重和世界相连,才能形成合力,最终实现和谐发展、互助共赢的良好开局,这样即是“团结互助”的精神。海南迫切需要发挥区位优势,在现有条件和基础上,挖掘和丰富海南海洋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实现海南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之作用于当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由于海南海洋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因此,整合海南海洋旅游文化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科学开发海南海洋资源,实现海南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将海南打造成“一带一路”海洋发展合作示范区,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海南海洋文化发展建设的现实路径

21世纪,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目标的确立,海南作为一个海洋大省,强省必先强海,随着人们逐渐重视培养海洋资源意识,海南海洋文化的发展建设也显得尤其重要,海洋文化在建设海洋强省中具有关键性的支撑作用。但就目前现状而言,海洋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海南海洋文化的研究不足,缺乏深入、系统和全面的挖掘海南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尚未成为推动海南海洋强省建设的内生力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海洋文化意识理念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海洋文化产业化发展尚未形成、创新发展不足以及尚未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现代海南海洋文化。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海南海洋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使海洋文化成为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呢?3.1加强海洋文化意识理念的培养,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海南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经济、旅游、文学等,处处浸染了海南海洋的气息。因此,海南的社会因“海”而起,海南的文化因“海”而生。海南海洋文化真正扎根于海南文化中,需要加强海洋文化意识理念的培养,主要从政府和国民个体两方面入手,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和指引者,应当注重在海洋文化意识方面做好支持导向,努力打造海洋文化科技产品,进行海洋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并将海洋文化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整体战略中。国民个体作为海洋文化意识理念的具体实施者,需要将其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和能力中去,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作用于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自觉践行海洋精神,使人类与海洋形成良性互动,并在实践中表现、实现、检验和发展自身。3.2加强海南海洋文化产业的设施建设,推动海南海洋文化产业化发展。海南已经从昔日的边陲小岛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度假天堂,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也迎来了文化发展的时代。文化不仅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而且为社会发展进步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它就是文化产业化带来的结果。因此,推动海南文化产业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和历史必然,我们需要通过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建立自由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为海南海洋文化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文化设施建设上,一是重点在各市县海滨区域,建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筑,借此宣传和展示海洋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的、覆盖面广的海洋文化设施体系。二是在海南推进城市“双修”“双城”的基础上,加强海南海洋文化内涵建设。例如结合军坡节等重大节日,推出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举办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民俗风情展,开发建设富有浓郁海洋气息的民俗示范村,通过陈列、展览、节庆、“渔家乐”等方式展示海洋民俗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海南海洋文化。三是在以旅游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发展建设中,融入海洋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化设施建设。海南的旅游文化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其海洋文化旅游设施建设仍有很大的空间。例如,三亚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海洋雕塑艺术资源、海洋佛教文化的著名景点南山寺和热带海岛等自然风景区,每年吸引着海内外游客蜂拥而至。1999年12月,三亚市开始兴建一座高为108米的海上观音像,这是中国最高的海上观音像,于2001年全部建成。目前,三亚借助有利的海上资源,开发了浮潜、垂钓、海上休闲体育运动等旅游项目,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着力建设一批具有海岛特征、海洋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和设施,挖掘和丰富三亚旅游的海洋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牌内涵建设。3.3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实现人海和谐相处,推进海洋文化建设。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海南海洋文化要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的同时,大胆革新,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理念,努力提高海南海洋文化创新的科技含量,实现人类与海洋和谐相处,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老子认为: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发展的本质要求,人与海洋的和谐也是海洋发展的价值取向。人类在开发和利用海洋来了巨大的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因此,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天道与人道合一,即形成人类与海洋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坚持科学、合理、适度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肩负起防治海洋环境污染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任务,加快推进海洋环境文化建设,构建独具特色的现代海南海洋文化。

总之,海南要想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必须使海洋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创新,进而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事业。尤其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基于中国海洋文化整体的宏观视野,立足海南的发展实际,建设和发展富有海南特色和符合当代海洋发展需要的海洋文化,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从而为海南海洋强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促进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与海洋强省建设的现实动力,助推海南“十三五”良好开局,谱写美丽中国海南新篇章。

参考文献

[1]: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EB/OL].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731/c1024-22399478.html.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0.

[3]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5]陈智勇.海南海洋文化[M].海口: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3.

作者:梅娟 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