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文化建设分析

时间:2022-05-23 05:02:52

导语:党史文化建设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史文化建设分析

摘要: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实践成果,探析党史文化、发挥党史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党史文化自信建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国际国内各种挑战,树立正确的党史文化发展观,从党史文化自觉、党史文化创新、党史文化自强等方面出发,完善党史文化研究和传播机制、加强党史文化人才队伍和事业产业建设,可以为牢固树立党史文化自信、加强党史文化建设提供可行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党史文化;党史文化自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成立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从而将文化自信提升到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样重要的位置,显示出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党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自身建设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样式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我们应当继续加强党史文化建设,牢固树立党史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

一、党史文化与党史文化自信

党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发展历程中文化成果的展现。党史文化自信正是建立在党史文化基础之上的最深层、最核心、最根本的自信。二者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一)党史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党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自身建设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包含了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伟大实践成果。从党史文化的外延来看,党史文化具体表现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种文化样态。物质层面的党史文化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由经济思想和经济体系构成的经济文化资源,比如工业、农业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思想等。二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物质文化实体,包括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园等。三是在中共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传播载体,比如党史人物传记、报刊资料、党史著作、影视作品等。精神层面的党史文化是指党史文化自身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主体精神内涵。比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共产党员崇高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髓等。制度层面的党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各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所形成的鲜明的党史制度文化。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二)党史文化自信的内涵与表现党史文化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90多年的历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自信。这种党史文化自信是“建立在5000多年中华文化发展史和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基础上对党的价值追求和光辉未来的自信,还是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和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的自信”[2]。首先,党史文化自信表现在对党的价值理念的自信。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党,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性与真理性的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之初便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先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巨大飞跃。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彰显了强有力的理论内涵,为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供了指南。其次,党史文化自信表现在对党取得的卓越成就上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作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90年来经受住了无数次考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在新世纪中国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世界大国形象得到提升。面对这样的中国,我们有理由相信党领导下的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最后,党史文化自信表现在对党的执政前景的自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民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前,从来没有一个政党具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决断力、执行力。我们对于党史文化的自信源于共产党的远大理想与人民理想的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1]。

二、党史文化自信建构中面临的挑战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党史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党史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迅速;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等方面。然而,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党史文化自信建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需要我们予以警觉。(一)经济全球化对于传统党史文化的内容形成挑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经济联系愈加密切,文化的交流也更为便捷。然而,经济全球化自身所具有的属性也使得我国文化建设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是对党史文化自信的建构带来冲击。首先,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资本优势对我国进行渗透,向中国大量输出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理念、价值观念。观念的改变则在一定程度的冲击着人们原有的文化体系,比如,党史文化中提倡的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观念在利益至上理念的驱使下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失守。其次,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市场的全球化,西方各国利用贸易规则向中国推销自己的文化作品、文化产品,一方面是为了赚取利润,另一方面是文化渗透。如果我国自身的党史文化产业和产品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西方的文化产品、产业则趁虚而入,无形中消解了党史文化对党员干部和公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现实情况的确如此,一些党员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最后,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国传统党史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需要不断探索。(二)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对我国党史文化构建的主流价值观带来冲击意识形态领域是各个国家之间斗争的重要阵地。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本质反映,代表了西方的价值观。近年来,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不断加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人权”“人道主义”的幌子干涉他国内政,制造颜色革命。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入侵,对我国党史文化构建的主流价值观带来了巨大冲击。就党内而言,一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将人民利益抛之脑后,一心想的是如何升职、以权谋私;公仆意识、集体意识、奉献意识等党员所应具备的党性修养逐渐弱化,严重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害。就党外而言,一些人在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历史功绩视而不见,大搞、抹黑民族英雄、丑化共产党的形象。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各种“键盘侠”层出不穷,在网上各种谣言,诋毁党和国家的事业,传播负能量。对于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我们必须加强防范,应对挑战。(三)党史文化自身传播内容与形式的不完善弱化了其教育效果党史文化自信的建构不仅仅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就党史文化自身传播的内容与形式来说,也不尽完善,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史文化自信的建构。当前,党史文化传播仍然带有强烈的说教意味,未能做到从现实出发。党史教育中宣传的人物形象过于完美,都是“高大全”的英雄榜样形象,与现实生活缺乏联系,使人产生距离感,弱化了党史的教育作用。此外,一部分文化工作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迎合部分受众的“口味”,对党史内容进行肆意的篡改,不管不顾真实的历史,造成了低俗化的不良导向,严重破坏了党和国家的形象,给人们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给党史文化自信的建构带来难题。此外,党史文化传播的形式也存在单一化、沉闷化等问题,没能很好的抓住受教育者的心理,使得原本丰富的党史文化不能最大程度上被人们所了解。尤其是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原有的报刊、广播、电视、展览等一些党史文化传播方式略显呆板,如何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提升党史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是一个需要不断下功夫的重要课题。(四)党史文化的研究工作面临诸多难题党史文化之所以能够在90多年的时间内被人们所认可、接受,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光辉历史和价值追求对人们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另一方面党史文化研究者在党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党史研究工作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需要党史工作者克服困难、向前一步。从党史研究者的数量来讲,目前党史工作队伍的人才储备状况有待加强,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很少有人甘做“冷板凳”,从事科研工作,特别是一些人对于党史研究这种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研究更是望而却步。从党史研究开展的难度方面来讲,应该说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党史资料已经公开,有利于对过去未曾研究过的领域进行重新研究,但是还有许多史料并不能被研究者所掌握,因而对于党史研究这门需要史料做支撑的学科来讲面临着一些困难。此外,在党史研究新领域的扩展方面做得还不够,不少研究者在做“炒冷饭”的工作,尤其是从文化史角度来研究党史还有很大的空间继续开展工作,需要研究者不断发现新的视角,培养新的学术增长点,将党史文化研究推上新的台阶,为人们坚定党史文化自信奠定基础。

三、加强党史文化建设,牢固树立党史文化自信

加强党史文化建设、牢固树立党史文化自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为此,我们必须从党史文化自觉、党史文化创新、党史文化自强上下功夫、做文章,树立正确的党史文化发展观、完善党史文化研究和传播机制、加强党史文化人才队伍和事业产业建设。(一)树立正确的党史文化发展观,强化党史文化自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党史文化建设,首先需要理史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即实现党史文化自觉,树立正确的党史文化发展观。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3]。文化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广泛重视。新时期必须深入推进党史文化建设,充分认识到党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党史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首先,深刻认识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作用,不断用思想文化的觉醒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向前发展,将党史文化建设统筹于国家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之中,不断丰富党史文化的内涵和表现样态,使党史文化建设在国家软实力的增强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当前党史文化建设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进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党史文化研究,为党史文化研究找准方向和指导,使党史文化建设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布局。最后,党史文化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离不开文化的教化功能,全党务必高度重视党史文化建设,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从党内党外为党史文化建设提供保障,从而为执政党建设提供助力。(二)完善党史文化研究和传播机制,推动党史文化创新党史文化内涵丰富,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鉴于目前我国在党史文化研究和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党史文化创新尤为重要。首先,深入挖掘党史文化资源,深化党史研究。从物质层面的党史文化来看,要加强对党史遗址和党史文物的保护,加强对纪念馆、博物馆、红色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党史公共领域的建设,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从精神层面的党史文化来看,党史研究者要注意加强研究,全面总结党史文化发展规律,不断提炼新的问题、观点。同时加强跨学科研究,“从文化角度研究党史,无疑将激活党的历史与中国历史、中国思想史等其他学科的联系,扩大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手段,开辟研究领域”[4]。其次,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效结合,打造党史文化传播的立体模式。传统媒体比如电视可以专门开设党史文化的访谈节目、资讯节目、讨论节目等;报纸可以开辟党史专栏,介绍各种党史人物、事件等;广播可以采访英雄人物的家属、后代等。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可以利用其传播速度快、受众广等优势加强红色网站建设、党史专题报道等,从多方面、多层次扩展党史文化建设的渠道。最后,促进党史文化走出去。党史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资源,也要加强同世界上其他文化的交流借鉴,只有在相互交流共享的过程中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党史文化,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体会到党史文化的魅力,提升对党史文化的自信。(三)加强党史文化人才队伍和事业产业建设,实现党史文化自强党史文化建设离不开专门的人才队伍建设,只有具备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深化党史文化建设。从当前来看必须着力提高党史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党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成长成才的环境,积极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党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应重点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党史研究领域的“高、精、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党史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对于优秀人才进行重点扶持,造就一批党史专家、名家,做好党史文化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基层党史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基层爱党敬业的党史宣讲员、联络员等,服务于基层党建工作,让基层人民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党史文化的魅力。当然,除了打造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外,加强党史文化事业和产业建设也是实现党史文化自强的必然选择。加强党史文化事业建设要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建设好公益性党史文化事业;加强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使党史类公益服务造福于更多大众。加强党史文化产业建设要创新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党史文化产业的资源整合,形成党史文化产业发展的链条。当然,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应当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发挥党史文化资政育人的功能,从而实现党史文化事业产业的协调发展。

作者:石超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1).

[2]吴桂韩.牢固树立党史文化自信[J].理论与改革,2016(5).

[3]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0-07-22(1).

[4]欧阳淞.关于大力弘扬党史文化的几个问题[J].中共党史研究,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