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建设研究论文10篇
时间:2022-03-15 04:20:06
导语:群众文化建设研究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群众文化是衡量国家核心力的重要因素。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当前群众文化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群众文化的含义,探究了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当前群众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内涵;重要性;建设措施
1群众文化的概念
群众文化的参与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指的是群众在休闲时间自发组织的具有娱乐、教育意义的活动,同时是能够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一种社会文化。[1]群众文化内容丰富,包含了各种历史文化以及现代文化。同时其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不仅能够满足普通百姓的精神需求,也能为专业人员带来心灵慰藉。群众文化除了能够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压力,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也可以使群众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加强对我国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了解,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2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1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增强群众凝聚力的需要
随着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向来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建设群众文化是增强群众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是为了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由于社会中个人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及教育层次存在差异,导致每个人的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群众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日常活动中对存在偏差价值观的人民群众进行引导与纠正,以此保证人民群众拥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
2.2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核心价值理念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潜移默化的引导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同时对错误腐朽的思想进行抵制。群众文化活动因其独特群众“场”能、文化“势”能和实践“动”能,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普及与践行的重要载体。
2.3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层次也不断提高,由最初的求知、求富逐渐发展到了求乐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而群众文化的参与主体是人民群众,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同时将文化娱乐活动作为内容,逐渐成为了人民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最容易接受、最有成效的一种方式。[3]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切要求群众文化活动不断繁荣、不断创新,进行新突破,实现“两个文明”共同发展。
3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3.1加强组织,提高认识
群众文化的建设需要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将群众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具体任务,纳入日程当中。同时,各个部门要尽力配合,如财政部门设立专款保证物质基础;土地规划部门提供公园绿地、活动场所,提供群众文化活动空间。同时要培养一批群众文化工作者,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指导。社会专业文艺团体也可以为群众文化建设出一份力,定期参加基层活动,组织指导群众文化活动。文创人员还应该以人民群众为基础,深入实际,摸准群众需求,创造出能够反映群众真实生活的、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群众文化是一项长久的文化事业,不仅需要群众自发的组织发展,还需要政府提供政策、资源上的帮助,多渠道地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3.2加强基础文化建设
基础文化建设是加强群众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载体,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群众文化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4]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需要政府加大关注度,加大文化经费投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要按照要求、标准,循序渐进地实施原则,为广大人民群众打造一个满足自身需求的文化平台。有了基础文化设施之后,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高效地利用并管理。首先,要对人民群众免费开放所有资源,将成年人与老年人作为重点服务人群;其次,要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管理,避免不法人员挪用、占用;最后,要确保一定的经费支出比例,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3.3坚持推进创新群众文化,增强活力
要想繁荣我国群众文化,就要不断在文化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改变文化活动过于单一的状况。文艺创作人员要深入基层群众,走到人民当中去,发掘人民群众中的真善美,寻找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事迹,加工创作出人民群众热爱的、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优秀文化作品。不仅如此,政府还可以举办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主题活动,如书法绘画、文艺演出、草根明星的创作比赛,各种各样的文化征文活动,游园活动等,都是贴近群众生活的好形式。群众文化单位与群众文化工作者也要提高自身积极性,主动探访人民群众需求点,更加自觉、主动地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保证活动具有创新性、健康有益、形式丰富多样,活动内容积极向上,从而促进群众文化发展与繁荣,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满足自身文化需求。
3.4加强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群众文化建设归根究底还是离不开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群众文化创造力的源泉,是群众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是群众文化丰富内容的创造力,对社会文化和人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意义非凡。群众文化的建设,其中体现的还是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最终建设方向也会逐渐回归到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当中。因此,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培养一批拥有较高思想觉悟、热爱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青年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不仅如此,还要着重挑选一批拥有高文化素质修养,并拥有一定文化特长的创作骨干,作为丰富群众文化的中坚力量。对这批人才要尽可能地发挥其特长,使其成为建设群众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生力军。[5]
4结语
群众文化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具有不断发展的规律,与社会发展形势息息相关,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群众文化事业是一项长期事业,既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工作者坚持奉献,不断努力才能使其不断满足群众需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群众文化的特点并加以分析利用,使群众文化切实为群众服务,扎根于群众,满足群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群众文化事业都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项光荣事业。
作者:刘伟弟 单位:唐山市群众艺术馆
参考文献:
[1]朱珉慧.构建和谐社会赋予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内涵[J].大众文艺,2015(17):16.
[2]魏亚娟.探讨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5):61-62.
[3]瑙敏扎雅,乌日格木勒,道尔娜,红旗.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才智,2016(18):244.
[4]李若男.试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与探索[J].戏剧之家,2016(17):262.
[5]余莉,魏忠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19-123.
第二篇: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乡镇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乡镇文化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能够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鉴于乡镇文化的重要性,相关人员就应该对乡镇文化更加重视,只有采取有效地措施落实这一工作,群众文化建设才能取得更好地效果。因此,本文对乡镇文化作用进行了细化分析,并根据当前乡镇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镇文化;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工作更加地重视,在实际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中,不仅要从经济方面入手,还应从文化建设方面入手,只有文化和物质方面能够协同发展,农村的各项活动才能积极地开展。面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就应该提高对乡镇文件的重视程度,并打造相应的文化品牌,进而促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繁荣发展,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乡镇文化发展中展现出来的特点
1、参与人数越来越多
在我国农村乡镇文化不断开展过程中,文化活动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且在其发展中,参与活动的人数也逐渐地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活动的开展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农民在参与文化活动的时候,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并丰富自己的文化见识,是一举两得的措施。
2、文化互动性越来突出
在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文化活动形式逐渐地由单一性转变为互动性,活动和农民的互动更多,所以在双方互动过程中,文化作用也逐渐地突显出来,因此,做好文化活动建设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乡镇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阵地逐渐地缩小
在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乡镇文化建设部门逐渐地由最开始广泛地应用变成闲置不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设施已经逐渐地老化,而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于乡镇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逐渐地减少,很多文化阵地逐渐地被挪用,文化阵地逐渐地缩小。
2、文化活动开展次数逐渐地减少
在我国乡镇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活动开展的次数逐渐地减少,而且因为相关的设施慢慢老化,所以文化活动的开展就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同时相关部门开展的文化活动类型也越来越重复无趣,这样就导致文化活动的价值越来越薄弱,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开展的作用逐渐地减少[1]。
3、乡镇文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差
在乡镇文化不断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乡镇文化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差,对于很多文化方面的见识比较短,所以无法将文化宣传工作落实到实处,这样就导致乡镇文化作用无法充分地展现出来。
4、乡镇文化发展过程中缺乏经费支持
在农村乡镇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的资金短缺情况比较突出,此问题是导致乡镇文化不断地走入到下坡路段中,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乡镇文化对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就越来越薄弱,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做好乡镇文化建设工作应该采取的措施
1、对农民文化需求进行深入地了解
在我国乡镇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如何使文化作用能够突显出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相关人员就应该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就应该对农民文化需求进行了解,然后将文化空间进行有效地拓宽,这样就可以促进文化工作更好地开展。当前很多文化工作人员在开展文化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并不考虑农民的需求,所以很多农民对开展的文化活动不感兴趣,因此,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就应该从农民文化需求入手。乡镇文化建设人员就应该在努力做好日常工作过程中,深入基层,对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然后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为农民提供最好的服务,这样开展的文化活动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
2、培养更多的文艺人才
在农村文化站开展乡镇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除了要依靠基础的工作人员,需要依靠文化人才,这些文艺人员才是文艺活动开展的基础,是文艺活动的骨干,因此,想要做好文艺活动,就应该培养更多的文艺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文艺活动才能取得更好地效果。培养文艺人才过程中,可以从农村基地中选择,在实际确定之后,可以通过培训以及交流等不同的活动来培养人才,当这些人才投入到文艺活动之后,文化就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传递给农民[2]。所以说,文艺人才在文艺活动开展过程中,承担的是桥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文艺人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更好地培养文艺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
3、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有文艺人才团队,广阔的文艺空间,还需要有相应的品牌来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文化活动的作用才能突显出来,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进行。因此,乡镇文化部门就应从文化品牌入手,结合文化和乡镇特色来开展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同时还应该对每一区域乡镇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组织有效地文化活动,进而促使文化活动质量得以提升。与此同时,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不断地创新相关理念,利用先进的理念来引入更多样化的表演活动,以此来促使乡镇文化形成独特的品牌,这一品牌效应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4、构建良好的文化建设环境
在我国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若是想要将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有效地落实到实处,那么就必须要构建良好的文化建设环境,环境对文化活动的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构建良好的文化建设环境是势在必行的。文化建设部门首先要确定长期的发展目标,同时,还应该构建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并完善各项管理政策[3]。在构建群众文化环境的时候,不仅要从基础工作入手,还应该打造专门的文化队伍,并对这些文化队伍进行有效地培养,这样文化活动才能够顺利的开展。在乡镇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应该内外结合,然后响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针,对民众诉求进行深入地了解,贴近农村居民生活,只有这样文化建设的作用才能突显出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农村新文化不断建设过程中,文化的作用逐渐地突显出来,尤其是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面对这样的情况,做好乡镇文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乡镇文化建设,才能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
作者:黄霞玲 单位:广东省廉江市安铺镇文化站
参考文献:
[1]石桂萍.乡镇文化站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分析[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6,(3):297-297.
[2]胡延巍.如何增强乡镇文化站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东方教育,2015,(5):406-407.
[3]姜莉琼.积极推进乡镇文化站作用带动群众文化建设[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4):6-6.
第三篇:医院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摘要:医院文化随着时展和社会需求而建,医院文化需要全体人员的认可,规范人的行为和评定各项的标准,医院文化建设需要群众文化的帮助。本文通过对医院文化的含义、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医院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关系进行叙述,知道了医院文化建设需要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对医院文化建设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医院文化;群众文化;建设关系
医院文化是医院本身存在的。无论是哪个医院,都具备属于自己特色的医院文化,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发展,具备自己的精神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如:“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训;“厚德和谐求精创新”——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训。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群众文化带动医院文化,它是医院发展过程中的产物,除了职业外,进行自我的社会性文化,满足自身精神生活所需,才能有积极的文化,促进人积极向上,提高人们的思想,提高医院和员工的精神面貌。
一、医院文化的含义
医院文化,指医院在长期医学实践中,集体群众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逐渐形成以人为核心的整体认知。形成医院的既定传统文化,能统一医院内部思想和指导经营各种力量,医院文化还需要不断建设和完善,并对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1.医院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即硬文化,主要指医院的硬件设施、建筑、环境、医疗技术水平和设备都需要我们的建设,形成医院效益这些有形的东西,如美化医院的建筑和环境、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当然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对医院的细节建设也要加强,如设置急诊服务台和分诊台,方便病人就诊咨询,设置多处休息区和便利饮水点,在患者多的地方设置阅读区域等。
2.医院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就是符合医院本身的管理体制,形成标准的流程化。在医院管理中,本着“以人为本”为核心管理理念,科学管理患者,以患者利益为中心,关心职工的基本活动。3.医院精神文化一个医院的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职工的精神培养和精神生活的关注,需要医院开展,促进职工精神意识的提升,不同职位的职工都要进行参加,形成职工的集体意识和主人意识,促进医院形成凝聚力。可以建立属于本医院的独特标识,创立医院内部特色杂志刊物,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当然也要加强建设医德医风,杜绝医院职工收受贿赂,避免患者“过度医疗”等,从根本上维护患者的自身权益。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医院作为一个组织体系,也是需要发展的。因为先进的科学知识文化的发展,所以需要提高相应的医院文化。医院文化建设已经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和认可,医院文化在各大医院,也得到了应有的建设,并且建设力度也在逐步的成长。硬文化上,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设备、优化好医院环境;软文化上,提高服务患者态度,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当然现在的大部分医院文化,多数以硬文化为主,软文化为辅,两者不能平衡发展。还有大部分的医院对患者“过度医疗”,医院职工收受贿赂,现在急切需要,对医院文化建设进行加强。
1.改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一直都是医院的主要问题。医院在医疗服务中具有先导性,在医患中占据优势,一些医院职工受利益的驱使,对患者“过度医疗”,患者不能与其做相关知识的判定,医院与患者的关系紧张。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树立好的医德医风,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严厉打击收受贿赂的职工,从基本上改善医患关系。
2.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
精神文化一直都是医院文化的主要部分。我们把医院精神文化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医院的精神文化符合社会需求,能与医院生活结合,提升医院特有的文化,促进医院效益的提高,提高医院综合竞争能力。因为当前医院的软硬文化发展不平衡,没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职工的凝聚力弱,我们可以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娱乐职工的文化生活,促进医院的文化气氛的提升,提高医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忠诚,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运用一切活动建立好医院文化,创造医院的全新品牌,通过暗示性的影响让员工接受医院文化。3.建立医院“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它是以人为主要的。医院应该有“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医院每天接收的患者很多,所以在医院文化建设中,以患者为主,对患者的要求尽量满足。只有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念融入到医院文化,我们在对患者的诊治时,才能以患者为主的思考,对于医院的各种其他建设,都只是为了方便患者,服务于患者,使医患关系减少矛盾。
三、医院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医院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将它们有机的结合到医院管理中,将医院的管理工作提升到细致,转变成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医院通过群众文化建立属于医院的特色文化,开展群众的文化活动,以文化娱乐为目的,群众为主体,活动为客体,满足职工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将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理念传播给医院职工,举行多次活动,有利于医院文化的建设。培养职工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职工在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中接受医院文化。医院文化建设对职工的品质、交际、团体意识、主人翁意识都有具体的提高,促进职工整体的变化。在娱乐活动中,通过一些手段和形式,走进职工的生活中,通过手段和形式的规范,促进医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的领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群众文化来源于一切社会群众,还有精神调节、宣传教化、普及知识、团结凝聚等作用。科技发展能不断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符合医院和职工的利益,能促进员工积极向上的心态。医院职工是群众文化的实践主体,群众文化提高医院职工的文化实践能力,它是职工的精神食粮,属于公共文化,医院文化的建设需要公共文化,它是对职工和医院的发展工作的总结,使职工得到教育,在医院工作时,能对自己的行为起到影响,群众文化能促进职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生活质量和科学的感受力,提高对患者的服务态度与效率。群众文化是指导医院文化发展方向的,给予医院文化丰富的内容,而好的文化会对人的影响更深,如医院中的群众文化,举行诗朗诵,通过诗朗诵严谨的语言、诗意的话语,帮助职工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快板书,通过快板书流畅的语速、调侃的语句,帮助职工提高工作的效率,缓解医院的压抑的工作氛围;安全小品,通过安全小品职工的亲身演绎、情节的设计,帮助职工增强对事物的感受力,对患者的服务考虑周全;通过这些方式让职工亲身参与进来,能更好的感受群众文化,也有利于医院文化的建设。促进医院的自我品牌创造,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促进医院优秀形象的建立,增加职工的光荣感。而群众文化是所有文化的基础文化,它能引导其他文化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就像我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群众文化具有群众性、传承性、自娱性、倾向性等本质特征。在医院文化建设时,我们可以采取“明星效应”,在医院各科中需找医疗效果好的医生,把他们打造成本院的医疗明星,通过群众文化的群众性进行传播,烘托医院的医疗明星,打造新时代的群众文化,把群众文化推向前台,促进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生活和工作,改变了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医院本身就带有一些公益性,医疗活动是医院效益的来源之一,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医院效益和医院服务都是医院文化的内容,他们主要都体现在医疗活动中。说明医院文化对医院的职工和医疗服务都有影响,因为他们能把文化具体的表现在工作中。医院属于服务类集体,所以医院文化就是服务文化,它是大众和市场的需要而建立的,通过适应大众和市场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性服务文化,是先进医疗与文化结合产品,它是很强的服务性有机整体,医院服务和医院文化是共体,有先进的文化才有好的服务,医院文化也是利用群众文化达到管理的作用,形成标准的流程化。医院需要规则来维持秩序,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服务大众,而固定的死规则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准守,那么医院文化就是以所有人都接受的方式,形成一条看不见的规则,规范着医院每个职工的行为;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良好的环境氛围,影响着医院每个职工的行为;当然不是强制性的对职工进行规范、影响、约束,转变方式从行为到意识、从强硬到不强硬、从个体到群体、从短期价值观到长期价值观,医院对文化的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由物质文化向精神文化转变。集体需要管理,医院属于集体,所以医院需要管理,医院文化也属于管理文化,群众文化是它重要的传递和运载。把医院的积极作用激发到最大化。通过群众文化的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建设群众文化能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凝聚力的方法。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质量,决定着医院的收诊率和收益性的提高,也影响病人康复的效率,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品牌的推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让职工明白他一直都在被关注,促进职工积极向上,努力工作,在精神层面得到升华,对医院有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增进同事间的感情和信任感,职工有与医院共进退的决心,很好地凝聚成一个整体,树立医院良好的精神面貌,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为医院带来创造性的效益与发展,提高医院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
作者:杨凯 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徐亚英,孙钰淇.医院文化建设刍议[J].医院管理,2012,26(12):1039-1040
[2]朱燕虹.创新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医院管理,2013(18):143-144
[3]陈嬛.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发展的关系探讨[J].社会•文化,2013(S2):283
[4]王迪.基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医院群众文化建设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7):5-6
[5]张剑.医院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论析[J].学科前沿,2013(23):203-205
第四篇: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
群众文化源于群众、活跃于基层,是人民创造人民娱乐的文化,它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重要作用。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群众文化建设,其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因而其大众文化的传承性就成为群众文化建设主要对象之一。因此,深入研究群众文化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和精神实质,对传承群众文化的精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群众文化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大众生活的发展,必将要求其文化也与之一起发展,因而群众文化建设就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群众文化建设只有不断创新,并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质量,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一)群众文化具有自我性
群众文化姓“群”,那就是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即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出于群众生产劳动之余丰富自我精神生活的需要,通过自主创作、自我欣赏、自觉传播达到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消除身心疲劳、获取自身满足和快乐的文化活动。比如,东北二人转,内蒙古、山西一带的二人台,特别是内蒙古二人台中的“打坐腔”,它出现在劳动休息的田边地头,农闲时节的家庭中,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与劳动密切相关。歌唱的内容就是劳动者自己的生活,参与者就是劳动者自己,开发者就是劳动者自己,其欣赏者、娱乐同样是参与者自己,其群众文化的自我性十分明显。这样看来,群众文化就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实的社会需要和鲜明的公益色彩等特点。这些特点无一不在突显群众文化的自我性。
(二)群众文化建设必须把“服务群众”作为宗旨
如前所述,群众文化具有自我性,它是一种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以满足自我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群众性是其鲜明的特色,也是其根本特性。因此,群众文化建设在传承、创作、创新、管理等方面,必须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把群众的需要、喜爱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而不是削弱。群众文化建设源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文化建设是为人民大众提供精神粮食,只有把服务群众作为宗旨,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实现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主旨。再从党文化方针看,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是坚持群众为主导,强调群众是文化发展的源动力,强调只有把人民大众放在群众文化建设的首位,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把党的文化工作方针落实在服务群众这一宗旨上。群众文化有其自发性,它由群众自发创作、自发传播,这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性所决定的,是离不开群众的。所以,群众文化建设就应依靠大众,以群众喜闻乐见为原则,开展文化创作和文化管理,从而实现群众文化建设的价值,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
群众文化是大众劳动之余的活动,但它是人们的集体性活动,因而也就有了社会性,因而群众文化建设就具备了社会功能。笔者认为,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精神调剂功能
我们知道,人的精神是需要调剂的,因为人的精神状态是因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变化而变化的,精神出现不正常或不平衡时,就需要调剂、平衡,以保持健康向上的态势,从而更好地从事工作或生活。如我们所看到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艺术形式,民歌、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等,都是人们在排遣某种情感或调剂平衡精神状态时产生的,人们在欣赏或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时就能实现情感、意志、愿望、体力等方面的调剂或平衡,从而更好地参加工作,更好地生活。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再如内蒙地区的“爬山调”,在笔者所接触到的生活中的歌唱者,大多从事野外工作,如放牧、田间劳作等,这些劳动者,常哼唱着小调,一边劳动一边哼唱,进而“创作”出许多民歌。再有陕北民歌《掐蒜薹》,这种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情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它的作用便是在劳动中调剂情绪,抒发感情,激发劳动兴趣,恢复体力,以达到心身愉悦的目的。
(二)宣传教育功能
群众文化由群众在生产劳动中产生,起始是为了抒发情感,调剂情绪,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劝善向上的内容,也就融入了教育内容,群众文化因而也就有了宣传教育功能。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多具有感化育人功能的原因。随着宣传的需要就利用了这些文化形式,加入教育的内容,这就是经常说的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要做到寓教于乐。同时,群众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提高其审美水平,进而以有较高审美价值的高雅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再现,使需要传播的信息雅化并向外扩散,提升其宣传效果,也让观众感悟深刻的人生哲理,陶冶做人情操,深化人生涵养,更使美的道德观念、思想准则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三、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和创新
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应充分注重文化的传承,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非物质文化我们有所了解,但还必须明白它所包含的内容。准确来说,它包括口头传统,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逐渐远去,民众传统的生活方式嬗变,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使一些有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随着传承人逝去而消亡。这就要求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从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各个文化层面进行传承,以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在农村,要依靠基层民间艺人的传承,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因而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传承人的重要作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其生存的土壤中继续传承。在传承中,我们要注意充分利用家族传承与教育,师徒传承与教育,学院派的传承与教育等方式,以更好地使非物质文化成为民族的根、民族的魂。创新是一切文化得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动力。群众文化源于群众的自发创造,其发展和壮大就需要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有其原始性,这就要求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必须以传统民间文化为基础,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提升群众文化的质量,以创造出先进的、高雅的、具有导向性的群众文化,培育内容健康、风格清新、乡土气息浓厚的群众文化,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提升群众的精神素养,增强群众凝聚力、向心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贡献。
作者:达林太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群众艺术馆
第五篇: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文明水平的快速提高,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馆文化职能的发挥,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自主性,也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水平。关注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积极应用,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文化;作用;发展;发挥
文化馆,是建设群众文化事业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明确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高文化馆的地位,利用文化馆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有益于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作为政府公益性群众文化建设平台,需要担当必要的文化建设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一、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在全民努力建设社会文化的今天,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关注文化馆的文化意义,才能让群众文化建设更加顺利。第一,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一线阵地。文化馆是国家建立的文化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文化馆的性质,让其成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主要阵地。要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为乡镇文化服务,成为乡镇文化的发展根据地,更要坚持以社区为中心向周围拓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为群众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是文化馆的重要职责。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给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服务,更促进了文化信息的传播。第二,是社区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机构。一直以来,社区都是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重心。社区,是千家万户的联系者,社区的整体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与文化需求。文化馆通过积极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彰显文化活动的魅力,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文化娱乐活动中来。第三,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在社会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馆不断明确自身定位,努力发挥文化传播优势。文化馆在跟上时展步伐的同时,对自身职能加以拓展,从社区服务拓展到社会服务,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周边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让群众的个人生活更具美感,提高群众的地域归属感与认同感,提高当地的文化和谐程度。
二、发挥文化馆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积极作用的方法
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文化馆的积极作用,需要文化馆管理人员积极开动脑筋,提高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影响。
(一)关注社区重要地位,重视文化馆社区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
提供文化服务,是文化馆的基本职责。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文化馆要不断强化自身服务职能,提高社区居民在文化活动中的体验感与快乐感。群众文化的快速发展,要求文化馆积极去拓展自己的服务范围,让社会居民新增的文化需求得以满足,突出服务职能的发挥。首先,文化馆要坚持为群众提供无偿文化服务。文化馆在设计文化产品时,要关注文化产品的质量,坚持无偿服务的原则,为群众提供高质文化服务。打破传统的文化服务思维,让群众有选择的权利。比如,文化馆可以结合群众的需求,开设器乐演奏、歌唱、舞蹈、花艺、相声等不同的文化服务项目,突出文化馆职能。其次,文化馆要积极开发自身优势。让文化馆的文化服务更接地气,将社区居民喜欢的广场舞活动视为创新的重点,让文化活动走进人们的生活,才能让群众认可文化馆。比如,文化馆组织农村文化大院活动,定期组织文艺演出,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二)关注文化活动个性化,提高文化馆文化活动的特色程度
社会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化。文化馆,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发现各地区群众的特色文化需求,结合当地文化条件开创特色化文化活动,有利于激发群众的文化活动意义。要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文化馆应当建立一支群众文化队伍,建立当地特色文化品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追求。不同地区的文化馆可以从民族特色文化入手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像傣族的孔雀舞可以作为当地的特色文化形式,布朗族的山歌会也可以成为当地特色文化活动。
(三)关注党的方针政策,重视文化馆的宣传力度
文化馆不只是文化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更是文化传播者与宣传者。文化馆要明确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当前社会文化主流入手,向当地群众宣传文化知识,让群众跟上文化发展的步伐。文化馆可以通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为宣传工作造势,吸引广大群众的关注度,让群众成为文化娱乐的一份子。除了娱乐性文化,文化馆还应当结合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以及党的大政方针,传播政策知识与法律知识,定期开设法律讲堂,传播法律文化。除此之外,将社会新闻中的热点事件、国家或者地区最新评选出的先进人物事迹以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等作为宣传内容,激励群众爱社会之心与爱国之心,让群众通过了解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馆作为最基层的群众文化建设机构,在构建和谐社会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文化馆,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仅能够满足群众的个人文化发展需求,还能够让群众文化水平跟上社会文明进步的步伐,促进社会精神面貌的更新。
作者:张海波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文化馆
参考文献:
[1]倚菁华.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浅析[J].大众文艺,2012,(17).
[2]姜延.论文化馆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学理论,2013,(02).
[3]吴蕊秋.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指导工作分析[J].大众文艺,2016,(13).
[4]赵玉霞.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赤子(中旬),2014,(14).
[5]杨苹.如何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5,(03).
第六篇:群众舞蹈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社区文化是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其中群众舞蹈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丰富社区文化娱乐生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在社区内开展群众舞蹈的意义和作用,探讨改进社区群众舞蹈的措施,旨在为我国社区文化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舞蹈;社区文化;意义;改进措施
群众舞蹈是由非职业舞者创作和表演的舞蹈,大多以群舞的体裁出现,是一种直接反映群众日常生活的舞蹈形式。在群众参与的过程中表现出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及审美需求,可以丰富社区群众的生活。现在群众舞蹈广泛存在于社区公共文化当中,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资源信息,所以我国应该大力扩大群众舞蹈影响,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文化。文章就在社区内开展群众舞蹈的意义和作用展开分析,探讨如何改进社区群众舞蹈。
一、在社区内开展群众舞蹈的意义和作用
(一)是重要的强身健体的锻炼方式
现在城市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人们缺乏必要的锻炼,群众舞蹈成为满足人们锻炼需求的重要的形式。例如,舞蹈对肌肉的刺激则是全面性、综合性的,它的动作兼顾到头、颈、胸、腿、髋等部位。舞蹈还具备有氧运动的效果,使练习者在提高主肺功能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二)有利于增进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现在城市居民之间缺乏交流,通过积极参与群众舞蹈,促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氛围形成,最大程度的改善现代城市居民之间缺乏交流的状态,对和谐社区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修养
群众舞蹈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形式,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标准。在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时,可以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修养,将群众培养成有社会意识和社会公德的社会公民。
二、社区群众舞蹈开展的现状
我国城市社区在开展群众舞蹈活动的时候,普遍以广场舞的形式展开,已经具备一定的团体规模,但是参与的人员以女性和老年人居多,其他年龄结构的参与者较少,导致群众舞蹈的丰富性发展趋势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其次,我国群众舞蹈展开的最初目的是群众的自娱自乐,对质量上没有严格的要求,缺乏专业的舞蹈指导人员,导致群众舞蹈活动展开的质量不高。最后,社区公共活动场地、设施不足,并且舞蹈活动主要在本社区内部展开,缺乏与相邻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舞蹈形式存在单一性的问题。
三、社区群众舞蹈的改进
(一)加大宣传,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众舞蹈活动中
当地政府应该注意到群众舞蹈的重要性,制定全民运动的计划,并且对本地区居民进行锻炼运动重要性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对群众舞蹈有较高的思想认识。并且积极组织创立舞蹈培训班,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众舞蹈活动中来,打破群众舞蹈性别和年龄的局限性,让更多的居民加入群众舞蹈行列,体验群众舞蹈带来的快乐。
(二)引进具有丰舞蹈经验的指导员
现在社区中缺乏舞蹈指导员的主要原因是,待遇较低。所以社区应该提高指导员的待遇,引进具有丰富舞蹈经验的指导员,例如,退休的舞蹈教师、周边学校舞蹈专业的学生等。指导社区居民展开舞蹈活动,丰富群众舞蹈的形式。
(三)改善活动环境,完善器材配备
社区应该积极吸纳社区资源,改善现有的社区活动场所环境,完善活动器材设备。例如,与社区周边企业展开合作,企业提供社区活动场所的建设,提供舞蹈活动的器材设备,同时社区为企业的产品做好广告宣传,实现双赢。
(四)实现社区联盟,加强社区之间的互动交流
城市社区之间的群众舞蹈交流,可以实现舞蹈形式多样化,促进不同社区居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例如,社区之前经常举办交谊舞大赛,利用舞蹈比赛,实现居民舞蹈质量的提高,并且通过舞蹈比赛树立“友谊第一”的原则,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不仅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舞蹈是一种直接反映群众的日常生活的舞蹈形式。在群众参与的过程中表现出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及审美需求,可以丰富社区群众的生活。也是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丰富社区文化娱乐生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社区应该加大宣传,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众舞蹈活动中;引进具有丰舞蹈经验的指导员;改善活动环境,完善器材配备;实现社区联盟,加强社区之间的互动交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积极因素。
作者:季爽爽 单位:温州市鹿城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1]颜晓双.中国现代社区新文化景观-群众舞蹈--论群众舞蹈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2]胡梦颖.当代中国社区文化建设背景下的群众舞蹈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4.
[3]尹思鸥.当代社区文化建设背景下的群众舞蹈文化研究[J].大众文艺,2016(03).
[4]杨晓莺.因势利导,有效管理--浅谈广场舞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6(24).
第七篇:群众文化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中华文化是多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又有其地域性,每个地域文化又集中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要发扬中华文化,就应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重要资源。那么,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也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我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法律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如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广泛的资源,也为群众文化的大发展,为弘扬民族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精神特质
任何民族的精神都蕴藏在它的文化中,而这个文化也是保持其生存,推动其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正如庞朴说的:“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就是说,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甚至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的大厦。这样看来,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正是这既定的“地基”,正待我们去好好勘察,从而建立起更加稳固的中华文化大厦。由此可见,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我国现代文化的基础,它蕴含着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和民族性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所在。如剪纸艺术,它既是我国工艺美术中特有的一种艺术样式,民间表达情感的手段,有很普遍的用途(用于日常的装饰,或用于节日的庆贺),又是一种象征符号,内涵丰富,是中国人特有的祈福和祝福方式,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其民族性。每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都会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所保留,构建传统文化的内容,规范本民族群体生活方式、思想内核,以及价值取向,因而维系着民族团结、社会巩固、族群和谐,是民族凝聚力、社会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对民族文化认同、和谐社会构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笔者几年间的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些民间艺人或年事已高,或已经离世,造成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断层;一些民间曲艺由于从事者文化素养较低,精华与糟粕共存。有关资料也显示,如2014年11月22日开始的第七届潘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博览会,诸多手工艺品使广大观众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与传承,也引起了研究者和艺人的担忧,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如风车、风筝等传统玩具,二人台、晋剧等戏曲,受众越来越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这是当前相关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也曾看到,一些能坚持制作传统玩具、秉承二人台艺术的老师们,只是坚持了自己心里的信念,要把自己的信念传承下去,不能让传统的手艺在自己手上断送了,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多么艰难。究其传承困难的原因,不外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风气轻浮,艺术传承难收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首要问题就是收徒弟,这也是多年来艺人们传承技艺的重要方法。但是,现在社会风气轻浮,人们急功近利,做任何事都要先考虑投入和产出比。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学习,本身就费时费力,一个学徒想要系统学习制作工艺,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期间徒弟没有其他收入,生活就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无人,已经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二)生活方式改变使许多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娱乐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对大多数的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小就熟悉,因而对它们失去了热情和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教育已经开始走进学校,广大师生也能够近距离学习简单的非遗技艺。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学校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分数而教学,并没有把素质教育真正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学习不积极,有的学校只是展览性地开办展览室,以备检查了事。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堪忧,“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一)鼓励家族式传承
一些民间曲艺和戏曲的从业艺人,他们大多是从祖辈、父辈或亲戚中得以传承的,传承给后人是他们的使命、也是责任。因此,他们在传承中就应主动把手艺传给后人,以使祖传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使自家的手艺后继有人,同时也为社会、为国家、为群众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如内蒙古土右旗的二人台、蒙古族的呼麦等,它们多是家族式传承的。因此,应鼓励传承人承担起传承的责任,为群众文化发展创造条件。
(二)师徒式传承
师徒式传承在过去十分普遍,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方式改变,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师徒式传承在民间已经比较少了,但它仍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政府应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对师徒都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扶助,以打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顾虑,使师徒传承更加有效果,使群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三)学院式传承
学院式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应该与学院式传承取得联系,以委托培训、定向培养等形式培养人才。这种学院式传承,较之其他传承方式来看,有其先进性。学院有教师教学,有系统的教材,教师注重民间文化的审美特质,能秉承其优秀基因,可以引领学员从民间文化的外延深入到民族民间文化品格的内涵中,进而深刻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提升学员的文化素养,使民族精神得以光大。
作者:范喜红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群众艺术馆
第八篇: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增强群众文化建设,不但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构建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经济转型需要发展群众文化,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是依照社会发展要求和历史发展为基础的,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但体现于物质性的发展,同时还需要社会文化的进步。这一转型首先体现在精神上与观念上,之后体现在行为方式和物质上。而现在群众文化的建设跟不上经济转型的需要,文化资源还不足,特别是乡镇等基层文化的文化活动、文化教育和基础设施等还很缺乏,许多落后的、传统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消亡或解体,可是还不能与新时期的文化相适应,需要加强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另一方面是先进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跟进上还不够,群众文化建设一定要与社会发展目标相符合。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提倡科学发展观,所以群众文化构建就要与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达成一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上,于文化内涵和思想内容上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其一宣传教育要突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政治思想;其二是突出“和”与“美”的社会伦理概念;其三是精神上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点;其四是于社会价值体系上要体现和谐发展、个体发展、自然和社会的共同理想。
2、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内容
2.1领导对群众文化不重视
上级领导对群众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度不够。自改革开放后,精神相对物质与社会相对经济发展较慢。一些干部思想文化意识薄弱,客观的认为经济才是硬指标,文化只是软指标,对群众文化建设在社会、经济和人的和谐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够。群众文化发展不平衡、缓慢的最主要原由是缺少文化生活,达不到群众需求。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达到健身、学习、交流和娱乐的需求。
2.2缺少人才
现在群众文化工作者广泛学历不高、队伍老化、专能技能不够,在群众文化编导和文学艺术创作上面缺少人才,同时人员岁数较高,还缺乏进行系统教育经费,当前队伍不能发挥出管理辖区中群众文化活动与文化市场的作用。群众文化建设缺少专业人才,不能对文化活动进行引领,另外文化干部经常被调动或挪用,造成能力提不高,业务难掌握和工作应付较多。文化人才主要集中于城市,人才贫缺也是影响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3乡镇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文化站的管理体制比较杂乱、不健全,使基层文化站不能发挥其作用。现在,文化管理部门以举办活动为主,于群众文化建设力度较小,对于业务单位管理和督促不够,不利于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就例如群众举办的一些剧团生存和发展情况非常不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其一是管理不到位,群众的业余剧团中,多属于自发性,流动性较大,也没有办证,上级文化单位不了解情况,另外政府管理不足,造成管理空白,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者就是发现也不易改正;其二是指导不足,群众业余剧团未有固定场所,人员是临时拼凑的,流动性大,上级部门不易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其三是提高有限,群众业余剧团演出费用较低,为了使成本能够节约,剧团多数不会花很多经费与时间进行排练,剧本是临时照搬的,或者是用老剧本唱流水戏,不能提升剧团演出水平。
3、群众文化建设的建议
3.1政府带头,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政府要起带头作用,转变对群众文化建设的认识。要把群众文化建设纳进新农村文化规划当中,加大投入资金,把群众文化建设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合理安排,有针对性的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争取把文化站建设为有设备、有场地、有队伍、有经费的功能齐全的文化基站。在文化机构变更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集广播影视、图书阅读、文艺演出、体育、科技推广等为一体的新时代文化站,以此为模式,建立村文化活动室,使文化在基层乡风文明、生产发展、民主管理等发挥作用,培育有效、特色的农村文化中心。在建设群众文化时,政府要发挥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的作用,要保障群众自愿自发参加活动。文化建设工作模式要转变为政府引导、群众自主参与,以市场手段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同时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给予一定的经费,让其能够传承下去。
3.2群众文化站要与经济发展相符
要从现代化建设方面开展文化工作,文化发展的功能要以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为前提。首先建立一批以图书馆、广播电视演播等为主的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再而要创作一批好的文化艺术作品,有着震撼力和时代感的文化产品可以体现一个地区文化建设水准,因而,一定要争取多创作出艺术精品;而后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开拓一条有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其后要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集团,抓住机会,不断强化文化体制变更,力争向前发展;最后还要有相应的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从而把文化市场引导到规范化管理轨道上来,推动群众文化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
3.3与地方文化工作情况相结合,重新认识群众文化建设
摆正位置,重新认识群众文化建设,与当地文化工作情况相结合,把思想观念落到实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社会,所以一定要实现农村与城市、社会与经济相协调。加快群众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处理当下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破除落后、低俗的陋习,使社会文明程度与群众文化水平得到提高,推动基层协调发展。从长远来看,做好群众文化建设,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需求。
4、结束语
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前提,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的需要。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建设和谐社会为准则,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群众文化建设新方向,实现把群众文化建设提到一个新高度。
作者:张建辉 万成 单位:南昌市西湖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1]梁任远.如何做到以文化建设推动农村和谐发展[J].城镇建设,2012(10).
[2]蒋长平.分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J].中国市场,2010(1).83
第九篇: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探讨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社区逐渐成为人们新型的生活群体方式,如何改善以往各自关上门互不交流的状态在当今这个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群众文化是新型社区建设的精神动力,如何更好地丰富社区人们文化娱乐方式,提高整个小区文化水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新型社区文化的特征、剖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假设展开小叙。
关键词: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对精神上的追求不同以往,生活品质的高低是人们的首选要素,除了要求居住环境清幽外,社区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更是人们所注重的。可见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十分有必要,社区这个最基本的城镇单元是社会活跃的主要细胞,因此真正丰富人们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将多种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融入社区群众文化将会是大势所趋。
一、新型社区群众文化的主要特征
1)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当今生活压力的增大让人们更向往返璞归真的生活,闲暇之余社区成为人们活动的重要阵地,大家各尽所能展现自我,自发地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在玩耍中放松身心,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此外,圣诞节、复活节、等西方传统节日随着国际化的进程已越来越受中国人欢迎,为营造温馨浪漫的社区氛围,社区群众参与热情高涨,活动形式新奇多样,有唱歌、舞蹈、朗诵等表演,还有竞猜、知识问答等环节,场面十分热闹,整体上社区呈现出繁荣和谐的景象。2)社区文体设施完善化。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实施惠民政策,各街道不断加大投入,完善社区文体设施,先后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专注于建设社区文化的场地,文化活动的设备设施都有着相应规模的配备,社区有图书阅览室,还有多功能活动室,室内设有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人健身房等活动场所;室外有露天广场和文化宣传长廊。逐渐完善的文化设施为社区文体建设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平台,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3)社区文化活动更具地域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地域之间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因地制宜发展社区特色文化。乃是社区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依托。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地域特色,比如广州东山社区的白云街利用“星海音乐厅”位于街辖内的优势,在二沙岛开辟了4800多平方米的“星海音乐广场”和文化活动走廊,文化资源优势变为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文化优势,利用大型文化娱乐设施座落于社区的有利条件,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在社区中依托传统文化以及地域特色文化,有针对性地进行结合,使得我国目前不同的社区展现各具特色的精神面貌。
二、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社区文化建设是增加社区群众向心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彩纷呈的社区活动来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更是进一步拉进了社区群众心的距离,让人们有着强烈的归属感,维系着良好的生活水平,同时群众在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身心能得到充分的愉悦,从而也对他们创造的文化更容易产生认同感。虽然社区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程度的成就,可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建设措施流于形式,需要我们在社区建设中进一步改善。1)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相对封闭的单元式住房削弱了人们之间的交往,邻里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人们不断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个环境下显得脱节严重,社区的文化建设更是举步维艰。2)政府重视不够,政策支持不到位。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资金不足,来源渠道单一,几乎都是由政府出资,尽管我国中东部地区、沿海文化较先进的城市都推出了一系列先进的社区文化建设模式,大多数都是以行政化管理手段为主,显得较为呆板,效率低下,更别提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政策更为不健全。3)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经济的约束。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约束条件之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群众认为没有必要出风头,参与的意识都不强。加之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加班等高压模式让他们没有时间参与而且部分居民为生计奔波,自然对需要费用的社区文化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4)社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单一。大多数社区文化是以宣传黑板报、科普画廊、发放传单、问题活动等方式进行,文艺汇演、影视娱乐等新型形式较少,而且多数居民反映社区并没有形成自己社区特色的文化活动或是这些娱乐活动只是注重娱乐,没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有一些社区文化站为了忙于应付上级任务更多的重视形式,有些文化场所变为老年人打麻将聊天的地方,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功能被削弱。5)社区文化场地资源不足。社区文化场地资源不足,社区文化硬件设施、设备投入不足,文化设施和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学校、社区图书馆等硬件尚未达标,导致居民文化生活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无法满足,质量不够高。
三、如何加强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在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建设中,和人们息息相关的社区文化建设应该是当务之急,给人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提高基层文化单位的精神活力。1)加快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我们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的基础文化建设,使其公益性和福利性项目达到9个以上。首先是对老社区基础设施进行检查和完善巩固,提高其利用率;其次是新型社区文化建设中,扩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阅览室的占地面积,让群众资源共享,同时也要让老社区的基础设施充分结合新社区的文化建设;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联合相关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社区的特色进行扩建、改建形成功能齐全、效率高的新型社区基础设施。2)开展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我们要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通过说弹奏唱、竞技等富有流行元素的方式进行社区文化的传播,避免千篇一律、单调的方式,引入多元文化,与时俱进;同时可以搭建民俗舞台的形式展现民间文化底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各种节日时间,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打造社区独有的文化品牌,让更多的群众都加入进来。3)强化社区文化队伍建设。新型社区文化建设队伍的素质关系到社区文化建设的生机与活力,以业余人员和专业人员的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建设尤为重要。首先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骨干人员要进行组织培训,对现有的文化制度进行灌输,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其次我们要不断挖掘人才,鼓励具有专业特长的大学生加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因为大学生是时展的产物,思想更多元化,可以充分运用其理论知识强、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为社区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4)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如今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都认识到网络的作用,网络资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如何跟随时代的脚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对社区文化进行建设是社区文化工作人员应该思考的。新型社区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列出不同时间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理念,让社区群众在手机上就可以实时共享资源。
四、结语
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社区的稳定和文化的繁荣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发展,我们要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理清思路,不断思考和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更好的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作者:单文奇 单位:盐都区龙冈镇文化站
参考文献:
[1]胡锡.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以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为例[D].华东政法大学,2016-04-15.
[2]夏周青.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基本路径探讨[J].西部学刊,2013-12-20.
第十篇: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群众文化建设,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逐渐地被社会所认同,文化建设的落后和缺失不仅制约着农民增产增收,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全面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主阵地,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文化建设也不能缺少经济建设的基础。如何加快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促进农民经济和文化生活共同提高是群众文化工作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
一、当下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面临问题与思考
(一)财政资金滞后和政策倾抖力度不够
要加快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化阵地,想要开展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和完善文化设施的必要载体。而现在相当一部分村镇对经济建设加大了投人力度和政策倾斜,但对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投人少、服务不到位、基本设施不完善,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相关职能部门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与监督职能,导致群众文化宣传不到位,政策执行落实不到位,导致与理想目标形成巨大反差。与我们大力弘扬的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调不一致,只注重了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老百姓的群众文化发展。
(二)缺乏各部门有效沟通来搭建群众文化建设平台
基层文化建设是我们群众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但引其涉及领域多,覆盖面较广泛,需要多个单位和部门的连动和参与的力量,要想发挥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多元性,就希望更多元化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目前新农村建设主要集中力量改善和提高经济条件,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联系,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束缚。还有政府部门不放权,更多的企业资本、民间组织不能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来,导致群众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建设和展示平台和搞活群众文化发展的新路子。
二、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一)增加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和政策落实到位
新农村大力搞经济建设,让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但是不能光让百姓富了“口袋”而穷了“脑袋”。2005年H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只有落实好建设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指导思想,在财政资金方面确保加大扶持的力度,将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群众文化建设资金项目作为重点列人财政预算,加大群众文化宣传力度和增加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并由专门人员负责监管,保证资金落实到位,比赛和交流活动卓有成效。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物质和文化建设的双丰收。
(二)群策群力搭建群众文化建设的服务平台
政府各部门相互连动协调,在发展好经济的同时走好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子。鼓励和支持企业和文化、商业和文化、民间团体组织和文化“联姻”,搭建群众文化服务和活动平台,政府给予企业和民间团体政策、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让企业和民间团体在组织文化活动的同时获得经济利益上的回报,让企业在经济上实现收益,让群众在文化生活上体会受益从而实现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促进企业和社会团体的经济利益发展,体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特色。结合农村中小学调整,整合原有闲置资源建成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农村科技图书室、文体活动室方便群众文化宣传和学习。吸收和组织退休教师、文艺工作者、知名人士组成义务群众文化服宣传队等形式群策群力共同探索出市场经济下新农村文化建设新路子。
(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和节庆活动
引导农民从注重物质享受向精神文化需求方向发展,广开思路,提高认识。将农村原生态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乡村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出来,进行收集和整理。培养艺术骨干、传承人和带头人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发展民间艺术社团、秧歌、书法、绘画、手工技艺等文化资源。要充分发挥和积极推动社会各界人士力量的参与,进一步挖掘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为群众文化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和文艺作品,创作出一批反映农村文化叙说农民身边故事的民间文艺作品,让农民感到亲切自然,为农民满足文化精神需求。通过政府投人和社会商业资源介人同过特色文化节、采摘节、艺术节、农家乐美食节等民俗节庆文化活动、采摘绿色农产品、民俗文化技艺制作等带动乡村体验式旅游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通过活动增进艺术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的需求,通过文化活动还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作者:刘吉烨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群众文化艺术馆
- 上一篇: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概念及理论探讨
-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