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文化建设分析3篇

时间:2022-04-15 11:10:19

导语:基层组织文化建设分析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组织文化建设分析3篇

第一篇

一、当前基层组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亚文化的理论内涵、具体特征及建设方式认识迷茫在理论上,对于亚文化内容的理解还不完全一致,有些观点将亚文化内容定位于与主文化相背的负面文化,认为它是一种消极不健康的文化成分,是与进步文化相对立的不和谐的文化现象。在实践中,有些组织对亚文化的内容、边界、性质、特征等认识处于模糊状态,找不到恰当的培育和建设的路径与方式。有些组织文化建设者对亚文化概念闻所未闻,甚至质疑亚文化的存在。有些单位领导者在未进行理论学习和系统思考的迷茫状态下,只凭自身既有的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望文生义地进行所谓“专门文化建设”、“专项文化建设”、“基层文化建设”等,但由于缺乏理论思考和逻辑梳理,这些做法能否科学地持续下去,实践者们感觉依据和信心严重不足。笔者赞同多数学者的观点,即亚文化是指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非主流的群体文化,亚文化内涵包括次级文化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精神、规则及行为习惯,其性质是处于非主导地位的人群共同创造共同尊奉信仰的特定文化。亚文化概念在流变过程中虽然也有衍生和发展,但其作为小文化、次级文化、局部文化的地位并未改变。主文化与亚文化是大小关系,属种关系、主流与分支关系,而非优劣关系。亚文化中包含积极内容和消极内容,绝不是仅指负面文化。从实践形态来看,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主文化,其亚文化从地域不同可以分为京派文化、海派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闽文化、鲁文化等;从学派不同可以分为儒家文化、墨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从职业特点可以分为企业文化、军队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医院文化等;在企业组织中相对于主文化而言,可以分为质量文化、安全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廉政文化、班组文化等。可见,每一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城市文化、行业文化、集团文化,都充盈着最小文化单位,每个最小文化单位都有自身的元素和因子,这些最小单位间的差异性构成了不同文化的自身价值。

(二)漠视亚文化作用,认为主文化一贯到底便可以完成文化建设任务一些组织领导者,能够认识到亚文化的存在,但却认为它无足轻重,将亚文化建设的工作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他们看来,只要将主文化由上到下彻底贯穿,用多种形式强势灌输,便可形成理想的组织文化。秉持这种理念,有些单位无视或漠视亚文化的存在和作用,将全部精力用于主文化的培育和建设。从实践效果看,这种方式的结果大多是上层组织文化声势轰轰烈烈,基层组织文化实践冷冷清清,甚至使主文化建设因与员工认同相去甚远而流于形式主义。主文化的强势贯彻执行是必要的,但不能代替亚文化建设。因为主文化的长期反复宣传与实践,只是同质文化的反复作用,其成果属于同质文化量的增加,而非质的完成和进步,并没有创造出新的文化特质。文化进步不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质到异质的自然进化,而是必须经过两种以上文化特质的交互作用得以实现的,这是文化发展和自然界进化的本质区别。某些陈陈相因的文化长期不得新生,就是缺乏异质文化作用形成文化“路径依赖”的后果。主文化统领之下的异质亚文化百花齐放,才是主文化进步的基础。从文化培育和建设的规律看,文化建设成功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从自发到自觉再到群体无意识境界三个阶段。自发的文化没有系统建构的文化行为,处于自由放任自生自灭的原生状态,既无组织者对先进文化的培育与激励,也无对劣质文化的批判,领导者和基层员工在理念和行为上对本组织文化状态与发展趋势的感知体验都是麻木迟钝的,文化整合工作和文化话语体系均告阙如。自觉的文化是领导者和员工共同总结提炼整合而成并高度认同遵守的文化,形式上表现为明确的话语体系,有系统的文化传播及文化实施的规划和方案。自觉的文化大多是引领组织发展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是去粗取精去劣择优具有行业特征和特定指向性的文化。主亚文化只有都处在自觉状态下,才能发展壮大。自觉的主文化在自发荒芜的亚文化环境中,不可能生长繁荣,只会与亚文化形成两张皮。基层组织成员对文化的不自觉固然不利亚文化建设,高层组织领导者对亚文化的轻视甚至漠视具有更大的伤害性。以企业为例,一些集团公司的主文化的强势宣传和推进,遮蔽了亚文化存在,助长了一些企业家对亚文化的漠视心理。有的企业家格外片面强调主文化的一致性,根本意识不到由于市场区隔、职能差异、专业分工、产品结构、子公司形成历史和员工社会化程度等多重原因形成的亚文化的丰富性。著名组织文化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教授埃德加•H.沙因认为,在现代社会组织中“亚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了———无论在国家或组织中,还是在职场上”,“我们都忽略了一个同样明显的事实,组织的每个层级、每种职能、每个地理区域也会形成各异的亚文化”。“但凡有历史的组织,必定已经有了确定的核心管理层和公司文化,而且也一定存在某种亚文化的分布”[1]221。企业主文化之下,存在并发展着营销文化、生产文化、产品文化,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显然,不管你如何漠视它,亚文化就在那里,时时在发挥作用,多角度地影响着主文化。在部分组织领导的理念中,只要主文化强而有力,亚文化可以忽略不计。轻视甚至漠视亚文化的结果是主文化不接亚文化的“地气”,成为只是看上去很美但缺乏实际效用的“花瓶”。

(三)担心亚文化发展冲击主文化地位,忧虑主亚文化之间的冲突造成组织成员价值信念混乱,进而损伤组织的凝聚力有些组织的领导者,对亚文化的存在和客观作用都能充分理解,可是不敢放开手脚培育和建设亚文化。他们认为亚文化的长足发展势必影响主文化贯彻,模糊下级组织成员对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削弱对主导文化的执行力,甚至造成主亚文化之间的冲突,导致下级组织各行其是,伤害组织整体的发展思路。笔者认为,这种忧虑既反映了文化建设主体对文化冲突与分化规律的不自知,也反映了由此产生的文化不自信。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一种自然的也是必然的现象,其本身在语词使用上并非贬意,就其作用而言,也不必然是消极的含义。在一个大群体空间中,文化是以多样性存在的,不同性质文化相遇时发生冲突,是文化内部矛盾运动的表现。文化冲突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性质和形式也是多样的,比如不同专业群体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人员成分之间、主亚文化之间。经过比较、分辨、竞争等冲突之后,主文化最终会吸收冲突过程中遴选出的各类优秀文化成分,从而使自身得以充分发展进步,体现了文化冲突的动力作用。从发展过程讲,文化经过发育成长进入成熟期后,就会形成定势,而旧有文化体系中的组织成员随社会发展会不断产生新的文化需求,新的价值诱惑会产生更新奇的文化召唤,文化也就到了分化期。在这个时期,子文化对母文化不断否定、抵触、改造,文化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分化期后,母文化中适应时展的文化基因传递给子文化,子文化在对旧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融合进新时代文化元素,便创造出新的文化。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无可逆转的文化多元化时代,这种空前普遍的特点会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和每一级社会组织,使亚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复杂性会日益深刻,文化冲突的频率会更高,程度会更剧烈。既然文化冲突乃文化发展之自然现象,那么我们就不必对文化冲突恐惧不安,而应该因应时展,主动推动异质文化冲突的实现,把握引导冲突走势,充分发挥冲突的正向动能作用,让它遵循文化规律爆发,保证文化健康快速地更新发展。鼓励每一种亚文化在矛盾冲突中彰显自己的个性魅力,为主文化奉献自己的一份文化成果,整体文化就会更加充实丰富。

(四)打压甚至扼制亚文化建设,抑制基层组织文化创造活力,使主文化丧失了发展基础和动力出于上述各种偏激认识,有些单位对下级组织的亚文化建设采取不理睬、不提倡、不支持的态度,对积极建设亚文化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基层组织也不给予应有的价值承认,给亚文化建设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与紧张情绪。也有些单位领导者动用行政手段,实行一刀切的政策,明令禁止所有亚文化建设,使得基层组织文化工作者噤若寒蝉,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文化垄断行为使得主文化内容千篇一律,亚文化死气沉沉,一些单位的文化建设甚至出现了一片肃杀萧条的气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不但会对文化建设产生多种危害,而且正在大面积扩散着坏影响。首先,压抑基层民众文化创造活力,阻滞新文化创造进程,进而整体影响主文化发展。自古以来,无论是精神文化,还是物质文化,其创造主体皆是社会大众。时至当今社会,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为标志的智慧集约化时代到来,更是前所未有地提高了广大基层民众的文化自觉和主体意识,文化创造和创造文化的群体空前壮大,基层民众的文化创造意识和创造能量迅速增长,文化多元化展开的洪流浩浩荡荡。如果我们的组织领导者无视这种文化爆发时代来临的现实和历史趋势,武断地扼制亚文化,就会窒息基层民众的文化创造智慧和创造欲望,失去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基础。其次,违背文化传播规律,使基层群众迷失接受主文化的方向。从对文化的认知、体验、接受、实践的空间适应性来讲,文化主体总是更愿意选择接受小环境中的亚文化支配,因为他们长期浸润其中。组织因层次不同,有不同的职能侧重点,垂直的组织层次跨度与文化差异性成正比。专业性、具体性为主要职业特点的基层员工对顶层领导设计的宏观性、全局性文化,往往很难有切身的体验和接受欲望,处于非决策层的员工更倾向于奉行与自己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紧密关联的基层团队文化,面对高层强制实行的“大一统”的组织文化,他们往往感觉内容上大而无当,行动上茫然无措。基层员工这种心态和行动上的困局,无疑会使主文化建设的目标预期成为一厢情愿。亚文化是将主文化与员工具体工作结合起来的枢纽,对亚文化的扼制破坏了这个枢纽,也就切断了主文化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下行通道。再次,违背文化管理规律,以非文化的方式管理文化,易使文化走向消极甚或激变成“反文化”。文化之所以被称为“软实力”,不仅在于它区别于其它社会力量的作用特征,还在于它顽强韧性的自我发展规律。不同于物理性机械管理和生物性动物管理,文化管理本质上表现为人对文化创造和运用的能力,其难点在其变量因素非常复杂。人作为文化主体,有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而且这些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因素。文化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同文化的适应———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亚文化持有者有按自己价值观对文化信息评估选择的能力和权力,有对文化信息重新界定的主体意识,这种复杂的文化反应方式,是一种普遍的综合性文化心理过程。对这种复杂的文化现象,通过组织系统实行简单的惩罚性控制方式,文化管理会日益衰弱,长此以往则要出现失调失控的局面。当今的基层组织全面管理的实现,越来越有赖于亚文化的管理水平。建设亚文化、管理亚文化,不能违背文化规律,靠命令和权力施压,抽刀断水只能激变基层民众的逆反心理,形成“反文化”。“反文化”是反主流文化而行之的文化现象,是主亚文化隔膜过深所形成的离心文化行为。“反文化”一出,组织肌体就难保健康发展。理智的做法是,建立开放包容的文化系统,形成健康宽松的文化生态环境,鼓励基层组织文化竞争,允许对不同文化进行选择,推动全民性文化创造。另一方面,精心提炼主文化,使之与亚文化具有广泛高度适应性,组织上下内聚为普遍的文化意向,从而实现积极有效的文化管理。

二、推进基层组织亚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路

(一)强化各类组织领导者对文化理论的学习,提高领导者对亚文化作用的认识和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各级组织领导者是文化的首倡者和整合者,也是文化的人格化体现者,在文化建设中处于关键位置。领导者理论上的模糊必然造成实践的盲目。当前,提高如下理论认识,是推进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其一,亚文化存在是客观的,只有自发自觉之别,优劣之别,没有有无之分。如果对亚文化视而不见,不主动建设,就会弱化亚文化中的积极元素作用,助长消极亚文化放任发展。其二,亚文化是主文化的生长点和基本元素。从亚文化形成的一般规律来讲,任何社会或集团的主文化都是其基层组织亚文化聚沙成塔的结果,丰富多样的亚文化构成了主文化的基本内容。亚文化是主文化活力的源头,决定着主文化的质量、发展水平与规模。如果没有生生不息的亚文化,主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成为被断绝给养的躯壳。其三,主文化通过亚文化落实在基层。主文化要内化于基层员工意志,固化于业务流程之中,必须首先融于亚文化之中,才能有效落实。

(二)在进行组织文化建设整体布局时,系统设计组织文化战略,统筹组织文化发展规划,清晰主亚文化职能分工,协调主亚文化融合推进在制定组织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时,要明确主文化亚文化各自的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能范围,避免笼统模糊无序化地打乱仗。主文化建设重点应该是:布魂———提炼核心灵魂,阐明基本价值主张;布局———提出总体战略规划;布道———广泛深入传播文化理论知识;布法———推广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布点———及时总结先进经验,树立示范单位,以典型带一般。亚文化建设工作重点应该是:在坚持主文化前提下,以主文化核心灵魂为依据,设计提炼适合业务工作需要和基层针对性的亚文化内容,制定将主文化与亚文化融合实施的推广方案。主亚文化关系要坚持本质一致基础上的统分结合,全局与局部和而不同,主文化高度统一,亚文化彰显个性活力等原则。正如H.沙因所说:“公司文化其实只涵盖了有限的核心价值观,组织的实际职能和效能其实是亚文化复合作用的产物”。“文化管理包括让亚文化群体的行为围绕组织目标协调运作。”[1]221主亚文化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才能促进组织文化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多角度探索亚文化建设方式,激发基层民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全面提升民众文化自觉基层民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能量和文化创造智慧,只要各级组织领导充分信任并放手鼓励他们实践,制定相应制度和政策保护他们的文化创造积极性和文化成果,就能涌现出更多更活泼的文化建设方式,创造出更丰富的亚文化内容。在当下实践中,一些基层组织创造了项目文化、班组文化、廉洁文化、创新文化、机关文化等多种亚文化,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形式上,有的组织运用一系列载体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宣传落实亚文化内容,有的组织将亚文化建设同企业经营管理等业务工作同步设计实施,让基层民众切身感受到文化的实践价值和力量。事实证明,基层民众的文化创造力持续迸发充分释放,亚文化就会丰富多彩,主文化就会充满勃勃生机。

本文作者:孟凡驰工作单位:北京行政学院

第二篇

一、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国内环境来看,三十年的改革让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1978年到2011年,我们中国经济连续33年每年平均以百分之九点五的速度在增长,这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一个巨大的奇迹,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政治的版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这30年的改革让中国在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也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在思想层面,在今天这样一个转型阶段,各种观念、各种思潮之间会相互碰撞、相互的激荡,这种碰撞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说,道德滑坡的现象,缺乏诚信的问题,贪污腐败的问题,还有价值观的混乱等等,所有这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当然原因很多,但是追根到底其实还是中国人在思想层面、在精神层面出了一些问题,所以针对这种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取向必须要有一个主导的、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体系来统领,否则我们的社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其次,在文化方面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就是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呈现出一个高涨的趋势。这样一种发展的整体的现状,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急需建立起一种富有凝聚力、富有活力的文化来为当前的改革导航,文化建设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从国际环境来看,现在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浪潮已经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国际竞争也已经演化为以经济、科技为先导、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和渗透贯穿全局的一个全方位的竞争,在这样一个时代,单凭经济军事硬实力已经很难赢得其它国家的尊重,而文化的积淀、人文的魅力越来越受到普遍性的关注。在当今的国际舞台上的争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思想的争夺,因此,如果我们要树立大国形象,实现和平崛起,就必须有跟我们这个大国地位相称的文化内核,必须要用我们的文化理念去影响世界,所以我们说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应该成为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真正崛起的标志。总之,在当今这个世界,文化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如果说以前文化还是作为一种隐性的基因在起作用的话,那么现在它已经成长为一种显性的力量,进入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会在新的世界里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文化建设要抓的四个问题

(一)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问题

核心价值体系这样一个话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每一个公民的发展都是需要有灵魂的,就象人的肌体一样,即便你的肌体再发达,你的四肢再发达,你的血肉再丰满,如果说没有灵魂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行尸走肉,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首先它是完成这样一种立魂的任务。在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了24个字、12个词的核心价值观,它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第二个层面是从社会层面引领价值观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三个层次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个人的要求,但是在这三个层次前面加了“倡导”,在后面用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看得出来,这些话语暗示出在价值观的建设方面并没有最终的完成,这只是提出了一个尝试,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还没有最终形成一个凝练的、成型的表述。我们所要建立的价值观,不仅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全国的八千万党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它必须要使所有的人、全人类都去热爱、都去信仰、都去坚守的一个最高的价值。我们今天不仅仅是在国内建立凝聚力的问题,我们还要向世界去传达我们的价值理念,告诉世界什么是中国人所信仰的东西,我们要去争取国际对话的话语权,这个话语权的获得最终就是在价值观的方面。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问题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目前我们中国正处在高速的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当中,越是在社会发展快的时期,我们就越是不能够失去记忆,就越是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跟有形的文物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更脆弱,更容易流失,因为它是靠私人去传承的,有很多特别重要的、很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没有引起重视加以保护就迅速地消失掉了,非常可惜。坦白地说,我们现在保护和抢救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的速度,在2005年的时候,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保护文化遗产的通知,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且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事实上我们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以前我们认为传统就是包袱,就是象一个鸡肋一样的东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资源,同时也是一种产业,如果转化的好,它可以成为文化资本,关健是看我们怎样去利用它,文化遗产的投入和产出比是1:8,所以它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积极的力量。

(三)维护文化安全,加强对外交流

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价值体系、优秀的传统文化免受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削弱、破坏和颠覆,从而能够很好地保持文化的民族性、稳定性和完整性,维护民族的凝聚力,并且利用必要的手段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力。很多西方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和科技的实力向全世界去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他不仅占领了文化的市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而且把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推销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样的侵略被称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以面对世界强势文化的挑战,如果我们不提高中国自身的文化竞争力,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们必须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来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来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如果说维护文化安全是一种被动防御的话,那么加强对外交流就是一种主动的出击,我们现在通过很多的方式去进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比如说在海外创办孔子学院和举办中国文化年、中国艺术节等活动来广泛的宣传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亲和力,目前我们已经有将近300所的孔子学院在全球的78个国家和地区落户,在世界上有2500万人在学习中文,有3000所大学在教授中文,这个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年在对外交流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四)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

在十八大报告当中多次提到了改革,那么为什么要改?因为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突破文化发展的困境,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谋求文化发展的思路,才能促进文艺创作的新繁荣。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革以后,我们现在的文化体制的一个基本的架构就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和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双轮驱动的一个基本的模式,通过公共文化事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文化产业。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呢?第一要加大投入;第二要理顺关系,摆正位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以及和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第三要激发活力;第四要建全评估机制。第五要建立、制定合理的文化政策、法规、管理体系。在文化产业这方面,它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在国际上被称作经济黑马,因为它不仅可以赚取利润、创造财富,还可以增加就业、涵养税源,而且是低成本高收益无污染,所以又称其为朝阳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奇迹,是工业化时代难以想象的奇迹,在1996年美国的文化产品首次超过了汽车、农业、军工、航空等传统产业,成为它的第一大出口项目,在亚洲范围内,1998年韩国,1995年日本分别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在此之后,日韩两国的文化产业也是获得了高速的发展,迅速地成长为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国家都把它作为国家战略来进行推介。目前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在逐步提高,已经生产出很多优秀的文化产品。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文化资源,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比拟的,所以我们完全有能力去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东西方文化价值观激烈碰撞的今天,只有当中国成为一个文化强国的时候,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强国。

本文作者:赵满华工作单位:白城市委党校

第三篇

一、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体现了中国梦的正能量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梦的正能量。1.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对于打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局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意义重大。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用适应新农村发展的现性文化思维和价值取向来替代传统农村文化观念和传统保守思维,可以不断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2.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就是要让农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农村文化的贫困性、封闭性、边缘性、单调性、落后性,用科学的先进的文化改造农民的头脑,实现农民由传统思维、习惯向现代新型农民的革命性转变,成为推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主力军。3.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帮扶作用,政策、资金向农村倾斜,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培训教育,注重对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经济知识和文化素质,这既是适应世界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中国梦的现实需要。4.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四化都与农民密切相关。实现四化的关键,就是要使农业比重下降和农民数量减少,就是要使农民具备城镇化的思维、素质、修养和能力,就是要造就具有城镇化文化理念的现代农民、新型农民,就是要使农民在本质内涵上得到重大突破和提升。

二、构建中国梦、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在农村构建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必须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就目前的中国国情来看,进行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1.农村文化设施短板现象严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中国文化报“农民文化需求调查”反映,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问题和困难仍十分突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17个省(市、区)2749个村庄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公共文化薄弱,发展很不平衡。被调查地区53%的村庄在近年中有过公共文化娱乐活动。上海和浙江农村举办公共文化娱乐活动的比例最高,超过90%,贵州、内蒙古和广西比例最低,不到27%[1]。究其根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政府职能的缺位,投入保障机制的不确立,造成资金投入少、历史欠帐多、设施薄弱等问题。2.专业文化人才严重缺乏,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和畸形消费并存。中国科协开展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全国城市人口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为4.2%,而农村居民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仅为0.7%,农村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仅为城市人口的1/6。[2]文化队伍存在萎缩、萧条、人才荒等突出问题;据《广西统计年鉴》报道,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文化消费452.25元,农民是127.69元;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869.16元,而农民只有173.17元。从2000年至200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了2.64倍,但文化消费增速低于GDP增速。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但用于“红、白、灰”等文化消费却不少。城乡二元结构,重城市轻农村是造成人才问题的根本原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文化素质低,审美价值缺失是导致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和畸形消费的主要原因。3.农村农民文化贫困问题十分突出,农村文化环境受到不健康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落后,农民精神空虚,文化贫困问题突出。由于我国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较多,导致农民文化层次低、知识贫困,文盲半文盲比例大;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落后积重难返且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体现在文化观念上。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有益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农村文化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市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不占领,就会被畸形文化、不健康文化所占领。4.农村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问题更加突出。农村发展中经济“腿”长、文化“腿”短的问题非常突出。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重经济轻文化,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区域农村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在雄厚经济力量的支撑推动下,实现了本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长足发展,农村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投入大,成效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由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经济实力的不足,造成农村文化教育、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落后,无形间又加剧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形成了文化发展中的“马太效应”。

三、构建中国梦、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构建中国梦的美好蓝图,进行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重点、分步骤地逐步推进,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能够实现的新途径。1.新农村文化建设既非常重要,又刻不容缓。主旋律文化的繁荣和境界的提升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最高目标。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文化是生产力,是价值导向。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宣传和凝聚正能量,是助推新农村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关系到农村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关系我国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有知识、懂科学、守法律、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对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提高文化竞争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而深远。2.制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条例,出台相关配套的顶层设计政策。从法律层面和顶层设计的角度,通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立法,用法律规范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重大问题。在政策制定上,依据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的不同实际,按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在政策上向欠发达地区倾斜,通过加强政策调控和政府投入,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具体操作中,必须针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实状况,科学有效地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框架,增强其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和目标进行量化和细化。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对农村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注重对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农村文化资源潜力得到巨大挖潜,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新建文化设施发挥最大作用,农村文化建设迸发和释放出巨大的活力。3.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要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没有农村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就无法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梦、文化梦。要突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是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武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举足轻重,任重道远。4.必须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政策向农村倾斜。从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扎扎实实、讲究实效的原则,既要抓投入、抓创建,也要抓管理、抓巩固。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调节作用,积极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主动参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吸引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地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大实施文化资源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积极配合,不断发展和完善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加强文化平台建设、载体建设。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进一步增强现代文化的辐射能力;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分别下发的培养“四个一批”人才、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政策意见,通过聚集回归、公开招聘、注重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民间艺人、本土化的文化艺术骨干的作用等措施,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智慧和能力竞相喷涌释放。[4]5.必须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回归。享受公共文化产品及公共文化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权益,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是全党关注、全社会关注的大事。要注重投入保障机制与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由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关注和热心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既是补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板,还历史的欠帐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再分配的时代性、进步性、合理性、公平性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投入激励机制和多元化建设机制等有效保障体系与运转机制,出台《农村文化活动奖励办法》等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引导、鼓励、支持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村“软实力”和“人文竞争力”。[5]6.必须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激活农村文化活力,大力发展农村大众文化,积极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既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在整个社会加速转型期,主流政治文化的强势地位下降,大众文化迅速崛起。以电视为主要载体的大众文化的中心化是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然。大众文化应大力推出榜样和优质偶像,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注重人格、道德品质和艺术才能的有机结合,体现主导文化、高雅文化、精品文化,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乡村革命,要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恩格斯认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7.必须突出农村文化建设,并作为政府职能的重中之重。要强化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职能与作用,做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我国的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社区,农民是弱势群体。造成三弱的最根本原因是农民素质的低下造成的。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22.5%,高中程度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4.45%与0.05%,而发达国家的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在12年以上。美国的绝大多数农民接受过专业学习、培训和教育,大部分是州立农学院毕业;法国、德国、日本的农民6%以上都具有大学文凭,其余大部分是高、中专毕业生。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三农的发展。为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调控作用,把保障农村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议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支出,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纳入科学发展考核量化,纳入小康社会目标管理,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6]8.认真研究探索和推广应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已探索出农村文化建设有效的发展模式。如浙江绍兴县坚持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加大县级文化建设财政投入,在农村一大批活动室、图书馆、休闲公园等相继建立;山东省菏泽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与引领作用。菏泽学院依托自身人才优势,围绕牡丹文化、水浒文化、戏曲文化、武术文化、天香园艺品牌等地方文化开展研究,积极打造地方文化名片,为当地农村文化发展注入活力。发挥当地政府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菏泽市定陶县把文化设施建到群众家门口,文化舞台搭到百姓心坎上,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文化大院、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按照“政府倡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思路,通过资金扶持、引导带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社团,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中找到自信,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小戏曲《老来红》、快板《巧媳妇巧计劝公婆》、农家小调《新姑爷送节礼》等120多部,深受百姓喜爱。

总之,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要积极稳妥,又要扎实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调控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火焰越燃越旺,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增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作者:王广峰工作单位:菏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