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文化强市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6-08 02:35:00

导语:滁州市文化强市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滁州市文化强市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滁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发展,始终把文化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积极推进文化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批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精品力作开始涌现并展示魅力。连续四届在滁州市成功举办的“中国农民歌会”,打响滁州市国字号文化品牌,并于2010年获得全国社会文化类政府最高奖“全国第15届群星奖”;现代黄梅戏《借妻》、《血泉》分别荣获第四届、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金黄梅奖;现代京剧《沈浩》获全省第九届文化艺术节二等奖。[2]琅琊山庙会、醉翁亭民间花灯表演大赛、凤阳花鼓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在周边地区产生了影响。同时,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民生工程被提上政府重点督办日程。仅“十一五”期间,全市就建成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8个,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2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7个,“农家书屋”工程77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66个,初步形成覆盖全民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2]“十二五”开局的第一年,新建5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70个农家书屋、151个城乡体育健身工程,确定首批34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人,“一校两团”基本建成,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文化下基层、进社区和特色文化社区创建等活动深入开展。截至2011年底,全市开展“送欢乐下基层”“三进”等活动,共举办100多场时代气息浓郁、本土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演出,真正实践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2]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在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中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滁州市努力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不断提升文明素质,繁荣文化事业,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出一个具有现代特质、区域特色的滁州文化。截至2010年底,滁州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近2000家,从业人员5万人,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近200家。文化产业增加值30.57亿元,比2009年增长30.81%,增速位居全省前列。2011年以来,滁州市以“1131”工程为抓手,积极谋划文化产业项目。征集上报“十二五”时期23个总投资40亿元的重大文化服务项目、45个总投资近150亿元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安徽省“861”文化产业项目42个,其中15个纳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文化产业项目。此外,利用深圳第七届文博会、厦门第十五届投洽会、芜湖第三届动漫会等国际国内知名大会对多个文化招商项目进行推介。在第七届徽商大会上,滁州市24个项目入选安徽文化产业招商推介项目册,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二,总投资200多亿元,位居全省第一,3个文化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5.58亿元。滁州许多文化资源不仅具有明显的特色,较高的知名度,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滁州是安徽东大门,毗邻长三角,又是南北之间重要通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汉蓉高铁、宁西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交织成网,穿越和连接市域。滁宁快速通道使两市中心距离仅60公里,宁滁轻轨、马滁扬等高速公路正在规划、设计、建设中。清流河等内河航道直通长江。距离南京禄口机场、新生圩港口、合肥骆岗机场均在1小时左右车程。良好的区位优势,对加快滁州文化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从政策上、体制上、资金上,进一步强化保障,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2011年4月9日,滁州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召开文化强市建设暨宣传工作大会;10月,市委、市政府迅速制定出台文件,明确了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化滁州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并设立2011年文化强市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元。与之相应,8个县(市、区)相继制定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共设立文化建设资金近3000万元。与此同时,全市文化建设被专门作为一个章节规划纳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建设“文化滁州”思路被首次写进党的工作报告里。

滁州市文化强市建设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滁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国家森林公园4座,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9个,各类景区景点40余个。[4]其中琅琊山、醉翁亭、凤阳明皇陵、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景观驰名中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凤阳小岗村,首创农业“大包干”,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大包干纪念馆”被列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享有“东方芭蕾”之美誉、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凤阳花鼓等民俗文化远近闻名;工艺独特、色彩丰富、文化艺术寓意深刻、独具一格的凤阳“凤画”,享誉中外,文化名人吴敬梓众人皆知。但是,滁州市在开发宣传文化资源方面的意识、规划和能力方面还不够充分,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过程中显得被动和迟钝,地方特色文化没有很好的凝炼和显现,造成文化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文化资源的文化效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近年来,滁州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发展基层文化事业,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但是,从现实来看,滁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公共文化资源与财富的供给和保障能力比较弱,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已建成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2258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4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15个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5]但是,按照省政府“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考核要求,各地公共文化设施硬件不达标。同时,各地公共文化设施的面积、图书馆年购书经费也需符合相关标准。其标准具体为:市级博物馆面积不低于4000平米,市级图书馆面积不低于6000平米、年购书经费确保在60万元以上,县级图书馆面积不低于800平米、年购书经费在15万元以上;市级文化馆面积不低于4000平米,县级不低于1500平米;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需做到全方位覆盖,面积不低于300平米。[5]但目前,仅以滁州市本级为例,因新图书馆仍在建设中,且年购书经费不达标。更令人遗憾的是,滁州至今尚无市级博物馆。此外,在各县(市、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图书馆和文化馆也多处呈现无馆、馆舍面积不达标、购书经费投入低于省政府所定标准等问题。客观来说,滁州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状况不容乐观,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滁州文化发展的瓶颈。2010年,滁州在全省17个地市中,率先提前完成省下达的文化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创造了安徽文化体制改革的“滁州速度”,进而被、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表彰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激活文化产业,努力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打造出一个具有现代特质、区域特色的滁州文化。为了巩固和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滁州市对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文艺院团改革情况进行督查调研,查摆问题。加快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转变职能,继续推动政企、政事、政资分开和管办分离,切实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积极推进市演艺公司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培育合格市场主体,与在职职工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妥善解决部分改制单位的人事和历史遗留问题。但是,一是文化设施和机构重复设置,多头管理,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文化产品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情况。三是文化设施不足和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的现象同时存在。四是文化事业产业政策不够完善,法制建设滞后。

滁州市文化强市建设的对策

提升民众城市文化意识,强化城市文化自我认同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既是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又是城市文化的主要体现者和实施者,不断激励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鼓励和支持他们不仅以欣赏者接受者,而且以创造者、参与者的身份走上城市文化建设的大舞台,这是城市文化建设保持持久活力的源泉。因此,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强市建设,反映了时代特征,顺应了人民的期待,符合我市文化发展的规律,必须进一步坚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念和信心,充分利用我市文化资源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弘扬滁州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敢为人先、锐意进取、诚信务实、开放合作的精神品格,培育和塑造现代人文化精神,激励全市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滁州科学发展。资源的整合能产生集聚效应。要着力突出地域特色,培育文化品牌,传承和创新滁州地域文化,挖掘醉翁文化、儒林文化、大明文化、山水文化等特色文化的潜力,继续打好“中国农民歌会”这一国字号文化品牌,让农歌会持续唱响,成为扎根滁州、联动全省、影响全国的一个响亮品牌。要重视保护、开发和利用各类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提升“琅琊山庙会”“全椒走太平”“定远民俗文化节”,开发凤阳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响一批地方文化品牌。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好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等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突出城市的文化形象,全方位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文化强市需要有高品位的文化艺术产品和高质量的文化成果,要精心组织实施精品战略,凸显滁州特色,使滁州能在全省产生较大的影响。要顺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搭建一批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重点实施好“1131”工程,[3]即:以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用品生产为重点,创建10个以上文化园区(基地);围绕文化创意、演艺娱乐、印刷、动漫、新兴文化装备制造、文化旅游、文化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谋划100个以上文化产业项目,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在全市扶持形成30个以上有影响、有规模、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事业;到201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超百亿元。不断增强滁州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文化机制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根本之路,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源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强化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政府和社会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大力营造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一要引入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组织、协调、保障机制建设,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深入开展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力的市场体系和管理格局,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二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健全培养引进、选拔使用、评价激励等机制,按照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唯才是举的原则,形成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各类人才茁壮成长的良好局面。重视民间文化人才和业余文化骨干队伍的培养,引导他们多形式参与文化建设。三要形成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的合力。建设文化强市,涉及的方面很多,有时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不同利益,甚至与一些旧体制、政策相矛盾,这就需要加强领导,统一协调。从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加强协调。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要不断激励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鼓励和支持他们不仅以欣赏者接受者,而且以创造者、参与者的身份走上城市文化建设的大舞台。形成对文化发展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共享成果的良好局面,不断推动滁州文化繁荣发展的新高潮。

本文作者:汪才明工作单位:滁州学院思政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