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建设的检视与策略
时间:2022-03-06 10:40:48
导语:高校文化建设的检视与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掌握真实资料,对华东、华南和重庆地区的部分高校新校区进行了走访,并发放了近千份调查问卷。从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新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利条件﹙1﹚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少部分高校新校区建设一气呵成,但大部分高校新校区却是分成若干期进行逐步建设的。运行之初,几乎所有的新校区都建有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等教学生活基础设施,有些高校的硬件建设还相当优越,建有学术报告厅、图书馆、实验室、网球场等,这为新校区的顺利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被走访到的同学中,超过60%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校的基础设施“很完善”或“比较完善”,校园环境也非常优美。﹙2﹚教育教学管理日趋规范,运行平稳有序新校区一般均成立有管委会等类似管理机构,对新校区的教学、学生工作、安保、后勤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和管理,并建立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运行管理制度来保证新校区的平稳运行。同时,各高校新校区在运行之初都非常重视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并针对新校区的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虽然有时会受到交通堵塞、教师上课晚点等情况,但80%左右的学生对新校区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还是比较认可的。﹙3﹚学生社团多元化,课外文化活动开展有序学生活动是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学生知识、拓展素质、密切课堂与课外活动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为弥补校园文化底蕴不足的现状,各高校均充分利用新校区的优势资源,大力组织开展学生课外活动,内容以学术类、科技类、文体类、社会实践类等为主。在问卷调查中,几乎百分之百的同学都参与过不同类型的学生活动或学生社团,学生最喜欢参与的活动类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文体艺术、社会公益、讲座和报告,最喜欢参加的社团分别为文艺类、创意类、社会实践类、体育类、学术类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新校区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4﹚环境建设基本成型,育人功能初显成效蕴含学校精神文化的景观建筑,可以显现学校独特的人文精神,对师生的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和人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将人文精神渗透物化到校园环境中去。许多高校均对新校区建设有统一规划,并通过修建各种各样的景观建筑、雕塑、园林等来营造文化氛围,这些独具匠心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给予了师生多方面的熏陶和启迪,并逐渐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认可。﹙5﹚文化宣传媒介逐步到位,阵地建设逐步加强文化宣传媒介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在当今时代,建设数字化校园是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在走访的高校中,大部分新校区都建有宣传橱窗、报刊亭、广播站等基本文化阵地,条件较好的还开设有电子阅览室,显著位置安装有电子屏,电视、网络进学生宿舍等等,这些均为丰富同学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较大便利。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荒地建校、异地办学是我国新校区建设中的普遍现象,边规划、边建设,学生分层次、分年级、分阶段进驻也是新校区建设初期的普遍现象。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在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精神文化传承不畅同一所大学里的文化主体之间的影响,是通过相互交流而产生的。大学新生往往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而对大学的独特精神文化有所领悟,对本校教师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职业道德等有所认识;同时,新生也通过与老生的交流而对学校的校风、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学校的历史发展、学校的规章制度等认识逐渐深刻,学校文化就是这样通过新生与教师、新生与老生的联系而得以传递和继承[3]。但由于新老校区普遍距离较远,专业课教师如同“候鸟”穿梭在新老校区之间,老生也无法经常来新校区进行“传、帮、带”,无形阻隔了他们之间联系沟通的纽带,新校区新生难于从师长与学长身上感受到传统校园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传承的断层。﹙2﹚物质文化建设缺乏精神文化内涵新校区一般具有较大的校园面积和空间范围,硬件条件相对优越和完善。但由于在设计上更多注重了建筑物的外形外表,而往往忽略了本校的历史精神传承,代表学校精神的物质载体明显不足,缺少文化内涵;再者,建筑物在命名时也较少有能体现学校特色和育人功能的名称,使人普遍感到缺少人文景观和精神文化的和谐统一,缺乏文化归属感以及和老校区文化的不对称性。﹙3﹚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层次偏低大学文化的传承必然要通过具体的途径和载体来完成,而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便是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大多数新校区只有低年级学生入住,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但受经费、设施设备、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新校区缺少专业教师指导,文化活动成本高、层次低、形式少,大多数活动只停留在娱乐层面,学术型、经济型、社会型的活动鲜有开展。再由于新校区大多地处城郊边界,更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深入,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社会文化对学生思想的熏陶功能。调查显示,近60%的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都是休闲娱乐类的,受调查学生表示打发休闲时间的主要方式是玩电脑、体育锻炼和自习等。﹙4﹚文化阵地和活动载体不足,功能发挥不明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新校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参与活动也非常踊跃,但与之配套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体育场馆、校园网络等各种文化载体数量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各种管理制度也没从实际出发,学生普遍反映新校区图书馆的藏书量少、种类不齐全、图书更新速度慢、体育设施少、收费不合理等,使得很多学生宁愿选择在寝室上网打游戏也不愿意去图书馆看书或去操场锻炼,校园网并没有起到作为学校系统内的信息管理交互平台进行高效运行和统一管理的作用。
影响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因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整体发展不平衡“边规划、边建设、边使用”使学校缺乏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系统的、长远的统筹规划,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进行设计,更没有纳入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轨道。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内涵,重制度建设轻人文关怀,重外部建设轻内部协调,热衷显性的物质文化景观建设,忽视隐性的精神文化传承,这些都大大削弱了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新校区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一脉相承的特征,缺少文化底蕴。新校区地理位置偏远,文化底蕴薄弱高校新校区一般建在远离主城的偏远地区,与老校区距离较远,如广州大学城、重庆大学城的诸多新校区,师生普遍反映平时出行交通不便,接触不到社会文化信息,地缘文化相对单一,没有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少了传统的辐射和支撑,学生难以获得与老校区同样的高密度的优质信息和途径选择,一些可能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很大作用的学习信息、竞争观念、先进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等社会文化相对匮乏,这种地理位置产生的校园文化“荒漠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快速、健康、全面地发展。新校区文化教育主体力量单薄,影响力不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教师的缺位会使新校区难以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强大的文化力量。而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理解,很多人又笼统地把其等同于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方法和层面上。再加上交通、住宿等实际情况,许多高校新校区大多存在着党政管理人员少,专职教师成“候鸟”的现象。新校区学生缺少了教师的言传身教,难以感受到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缺乏学长学姐的“言传身教”,也不利于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缺少学术科研氛围的熏陶,更大大降低了新校区的学术文化氛围,使得新校区学生无法充分领略到大学文化的真谛,进而导致归属感缺乏,极易产生失落感和边缘感。
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破解之策
新校区建设是学校新的发展起点,要想破解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考虑:﹙1﹚统筹规划,合理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首先要正确认识并准确定位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结合学校特色,设计规划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擎起大学精神文化之大旗,创造新的文化力量;其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新校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规划目标,逐步实施;再有就是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经费投入、规章制度等方面建立起保障激励机制,组织整合各种文化因子,形成完整有序的校园文化体系,稳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2﹚夯实基础,重视物质文化的隐性影响校园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因此,在传承和弘扬大学自身文化时要特别重视各种物质文化建设。首先,新校区应有意识的对秉承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景观建筑予以原汁原味的移植或复制,通过这样,使新老校区师生很容易找到文化的联系和延续,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此方面就体现出了“原汁原味的中山大学”。我校新校区建设也可从中借鉴,如可以把老校区中在20世纪50年代给我校的题词复制到新校区,使新校区所有学子都能从中得到激励,树立为国家交通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远大志向和动力。其次,老校区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可内化到新校区的基础建设上。比如新校区的广场上可以镌刻学校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重大事件,主干道也可以优秀校友的名字来命名,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或鲜活的人物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再次,新校区要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因势利导,精心打造出赋予大学精神内涵的自然景观。如重庆大学的松林公园,既有风格各异、清静幽深的林间小径,又有催人奋进的缙云钟塔、五彩缤纷的云湖喷泉,也有令人流连忘返的“情人坡”[4]。我校新校区内有桃花山,旁有李子湖,也可赋予“桃李满天下”之意,这对提升教风、学风均会产生无形的影响。最后,新校区的物质文化还要善于结合地缘文化进行重塑和创新,通过移植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和优美山水等,使新校区时时散发独特的文化魅力。如我校地处江津,可把与江津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聂荣臻、周光召、邓稼先等的事迹镌刻在路碑上,既为同学们的奋发成才树立学习的榜样,又能丰富校园物质文化的精神内涵。﹙3﹚全员参与,搭建大学精神文化传承平台新老校区的校园文化本源一体、一脉相承,多渠道、多形式传承学校的核心精神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文化建设格局,实现校园文化共建共享的统一。一是要结合本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时代要求,结合新校区环境条件、教学要求和学生状况,及早制定和完善操作性强及体现以人为本的各种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5]。二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课堂上的教育作用。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把学校的办学思想、治学理念、大学精神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真正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效果。三是重视教师的课后引导作用。鼓励优秀教师与学生班级“结对子”,建立班主任导师制、教师联系班级制、教授定时坐班制等,开展“校长讲校史”、“教授开讲座”等活动,加强与新校区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深刻理解学校的校风、学风和主流价值文化。四是注重发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校园媒体和手机飞信、微博等私人媒体的功能和优势,扩大校园文化主流价值理念的影响范围和深度[6]。五是发挥优秀人物和榜样的力量。通过开展“师德标兵”、“教学名师”、“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感动校园年度人物”等的评选和宣讲,产生榜样效应,营造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学习氛围,达到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目的。﹙4﹚特色打造,实现文化活动的精神和价值引领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必然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来实现。新校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应根据校区定位、学科设置和学生培养方向来设计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新校区特色文化。一是充分发挥好新校区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三支队伍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学习、竞争、合作中创新工作思路,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铸造特色;二是坚持大型活动精品化、常规活动制度化、小型活动多样化[7]。把握好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多体现大学生的思想追求、审美意识和年龄特点,赋予文化活动新的精神内涵和实践价值,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既可以“挑战杯”、“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国家级科技文化艺术竞赛为契机,打造校园文化精品,也可以形式多样的普及性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的文化需求,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三是注重新老校区文化上的融合性和一体化。新校区要在传承老校区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善于利用地缘优势,创新性地打造具有新校区特色的文化品牌,使新老校区文化活动互相融合,互相支撑。如我校新校区举办的“明德讲坛”、“双福•行远”、“李子湖大讲堂”等三个学术品牌活动,既有老校区精神文化的传承,也有新校区自身文化的创新。
本文作者:刘一华任康丽工作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 上一篇:小学教学管理的战略研讨
- 下一篇:浅析合唱教学对文化建设的应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