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的形态构建

时间:2022-12-23 02:48:31

导语:文化认同的形态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化认同的形态构建

本文作者:韦岚工作单位:上海大学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对文化认同有过系统的探讨,他指出,“因为文化有其考虑的价值,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10](P4)。但他主要是从文化认同最广泛的层面———文明认同来讨论。在关于文化认同的论述中,的确存在着不同层次上的界定。侧重于广义文化概念的观点,强调“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语言、民族血统、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是民族国家确立其存在正当性的重要依据……”[11];侧重于狭义文化概念的观点,则突出其中的价值观念引导作用,认为“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选择的,即选择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12]。文化认同的两种层次是无法完全区分的,彰显文明认同的文化认同为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是彰显文明认同的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文化认同的力量来源于文化自身的特性。文化的发展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关,文化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扮演了“载体”的角色,承载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内容。与此同时,通过渗透在实践活动中的文化发挥影响,使人们将思想道德观念等内化于自身的心理和人格结构中。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化,都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物。涵盖社会实践所有方面的广义文化包括一切社会事物,社会发展的各行业进行的文化事业建设,各群体塑造的群体文化是文化全面影响的具体表现。主要表现为精神产品的狭义文化则更为明确地承担着文化自身特殊的“载体”性质,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是人们认识世界、采用技术,尤其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理性依据;艺术作品以音乐、绘画、戏剧等形式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对价值观念的感性认识;价值观及其具体化的各类规范发挥着引导人们树立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作用,指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方向,力图营造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体系。意识形态的“观念”特性以及反映在道德、艺术等方面的思想观点与狭义文化的特性有无法分割的内在联系,尤其是文化的价值观导向是意识形态成为“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的重要依据。(二)文化认同的力量离不开文化运行的机制。文化传播的目的是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因为“文化的就是人的或社会的,所谓‘文化即人化’”[13]。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文化的各种途径与形式传播思想和知识,使人们掌握前人创造的成果,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积累,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化,是社会以一定的价值标准培养和塑造社会成员的过程,人们通过学习、模仿、传承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知识,形成相应的行为模式,即接受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观并予以践行。文化的传播伴随着文化选择的过程,人们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并非是对原有文化的完全照搬,而是包含了对文化的吸收与排斥,在文化选择的过程中既有对本民族文化某些内容的舍弃,也有对外来文化的某些汲取;文化选择的过程应以批判的方式完成,在主动、自觉地进行文化选择的前提下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吸收与批判改造,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鉴与批判改造,引导人们在文化的交往与冲突中正确进行文化选择。文化传播与文化选择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再创造过程,文化传播的过程并非是简单、重复的传播,文化选择的过程是通过对文化进行整理与组合,再以更适合的内容与方式进行文化新一轮的传播,这即是文化的再创造。文化运行机制的各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共同服务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使文化更好地成为系统集合社会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的“载体”,从而有益于社会整合,维护社会团结。

马克思曾对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有过论述,他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4](P539)统治阶级在观念上表达自身利益就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必须要“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7](P100)。虽然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曾有过“虚假意识”和“颠倒意识”的阐述,但并未讳言意识形态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天然联系,以及文化认同的力量源泉与机制保障,为构建文化认同视阈,寻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推动力提供了可能路径。1.遵循文化自身规律,提升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首先文化有其自身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依照规律开展文化建设,才能发挥其作用,达到预期效果。无论是作为社会文明程度使用的广义文化还是具体表现为科学、艺术等形式的狭义文化,都首先是一种精神生产,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产物,由人作为主体进行文化的创造,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模式和传统。实践活动是人们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意识的指导即是文化的指向性,一定的文化模式和传统为人们认识自然界与现实社会提供基本观点,设定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并根据普遍认可的风俗习惯与道德规范等价值标准进行实践结果的判断或评价。其次,文化受制于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文化是由处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历史背景下的人们创造的,而人们在创造的过程又是在由前人创造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因而无法回避“文化背景”的烙印。文化的创造过程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利益以及规范等内容的转化过程,不同的民族或是国家试图“烙印”的文化很可能相距甚远。再次,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在社会关系、价值规范、成员形象等方面认可的文化内容,尽管有文化传承中较为稳定的一些共同之处,但各个时代强调的核心部分是与具体的时代要求相呼应的。坚持文化的时代精神,反映现时代要求,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求。最后,文化产品是双重属性的复合物。通过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等载体生成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例如书籍、音乐欣赏、电影观赏等,是体现价值观念、渗透意识形态与影响的途径,但同时这些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成为某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文化产品一旦成为商品就不得不考虑市场需求,考虑消费群体的文化层次以及价值选择取向等因素,追求价值的最大化实现。这一方面要求文化产品必须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一味地以市场为导向,追逐利益,进行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文化生产,干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作为存在于人脑中的产物决定了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是可触摸的实物,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的,将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要求渗透到文化影响中必须重视精神生产的特殊性,占领文化生成过程的核心区域,自觉体现在人们的基本观点与评价标准中。文化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发展背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能将在文化发展中延续至今的传统文化观念完全地割裂与抛弃,而应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吸收,将其适当融入意识形态的内容,既保持人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承袭,又在其中增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传统观念的新阐释。文化与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全球化时代对社会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挑战,西方文化中有益的部分也逐渐被认可与肯定,知识经济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与资源,文化的内容开始呈现多元化,意识形态建设也要适应时代环境,既要巩固核心价值观念,也要合理地接纳与更新。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在现代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急速涌入我国,尤以电影、电视、音乐等文化产品的进入为主要方式,以此传播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方面应警惕由此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重视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大力发展符合人们认识需求,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文化,以贴近民生的特点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发挥文化认同力量,巩固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长期以来,认同及其相关的议题一直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中心,在这两个学科相互交叉中形成的社会心理学更是将认同作为自己的核心概念之一。”[15]Theodorson的现代社会学字典认为,“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16]。认同研究的学者巴特勒则认为认同是由社会结构所建构并受其影响的,因而社会的文化、经济环境等因素都对个体的认同产生影响。还有学者从个体、社会两方面来探讨认同,认为“认同,就个体指向而言,指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信任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共同体指向来说,指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17]。文化认同的探讨离不开对认同的基本认识,因为“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12]。文化自身的特性是文化认同的力量来源,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文化,并在文化的共同辐射下重新投入实践活动,通过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文化圈”以及借助文化“载体”获得理性知识、感性认识和思想观念。文化运行的机制保障文化认同力量的发挥,个体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由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实现个体社会化,沿袭经过长期积累的社会文化,形成基本认同;文化选择的过程尽管有舍弃也有汲取,但是批判改造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对本民族的文化形成更为客观与准确的认识,增强了认同感;文化的再创造以不断循环的方式丰富文化内容,更新文化发展,从而巩固了对文化的共同象征、共同意义的认同。个体按照文化发展中的价值标准与期望对自己应成为什么样的人进行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对社会的归属感,获得个体行为的持久动力。文化认同的力量与认同对个体成长的意义密切相关,认同蕴含的价值标准、社会期望的同化与内化指向,对于个体具有内在的指导性,引导个体以符合认同要求的观念与行为方式自觉融入社会组织与文化传统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即是包含认同因素的过程,被一定的文化传统所肯定或认可的事物或行为,人们普遍对此加以赞许,从而进行实践;反之则持疑虑甚至否定的态度,与这类事物或行为作出界限的分割。文化的认同功能无疑有助于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使人们在文化的广泛影响下,在社会生活各方面达成基本一致的价值观。无论是侧重彰显文明认同的文化认同,还是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认同,都特别强调对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共同确认。意识形态是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这就要求意识形态占据人们精神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促进人们把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内化为自身的品格与素质。文化认同在塑造社会共同价值观上的力量应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重视,并合理运用,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同时积极发展各项文化事业,以吸引人、教育人、鼓励人的文化建设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要求与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自觉、主动地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巩固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3.营造先进文化环境,保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文化发展的环境在全球化时代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渗透到各个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中,另一方面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原有的文化传统遭遇调整,甚至受到质疑,而新的文化体系又尚未完全形成。文化发展的环境面临的挑战是文化发展困境的体现,然而困境也是一种机遇,呼吁先进文化环境的营造,在文化发展的时代巨变中占领主导地位。党的一系列报告与决定已经注意到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此进行深刻阐释。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建设和谐文化,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先进文化环境,首先需要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以此为准则开展文化事业,提供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坚决抵御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侵入;其次是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市场行为,既要保证符合规范的文化发展得以顺利开展,又要惩治恶俗文化、腐朽文化,净化文化发展环境;最后是扩大先进文化的覆盖面,提高先进文化影响力,先进文化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才有可能上升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先进文化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中才能广泛、有效地对人们产生积极影响。如果先进文化的建设发展缓慢,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就难以达到相应目的,与先进文化的内涵相距甚远。先进文化环境的营造为掌握文化发展的领导权,从而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奠定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特别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保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发挥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因素,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围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文化的时代内容,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特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将会极大地激发人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增强人们对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建设的信心,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的局面,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保持意识形态的旺盛生命力。四、结语文化的观念形态与意识形态的观念特质使得从文化的双重含义来说,文化与意识形态都是密不可分的,当文化被专指为意识形态的“载体”时,两者的关联就更为明确和清晰。文化具有的认同力量来源于文化自身的特性和文化运行的机制,通过文化认同推进的价值观引导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基于文化认同视阈的构建,通过遵循文化自身规律、发挥文化认同力量和营造先进文化环境等举措推进文化发展,就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题中之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决定正是在深入研究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下形成的深刻认识,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