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武术发展
时间:2022-04-01 03:57:13
导语:“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武术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武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及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武术可迎来新的发展环境、新动力、新理念;面临的挑战:“共性”文化的契合点、舆论阻碍、自身文化的逻辑。最后提出改变传承理念,通过文化的共性寻找切入点、人才流动实现中国武术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武术;发展
“一带一路”起源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发展于“茶马互市”,在当时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古代中原和西域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甚至也有来自远方蒙古国的文化冲突。当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一带一路”倡议的重新提出,这既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复兴,也是当下多变形势的应对。新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的重建是一个以古老“丝绸之路”为基点建设的一个空间体。其目的在于使在这个空间体内的国家和民族搭建经济资源共享的平台,从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更为重要的是为多元文化共存提供一个重要的载体。正如著名学者葛剑雄在接受专访时所说的那样:“一带一路”建设本质上是经济行为,文化是“润滑剂”。文化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中国作为唯一没有中断历史的文明古国,更应该充分展现自身文明的特色文化,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作为象征中国文化符号的武术,理应担负起这一伟大的责任,从而达到“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所在。
1“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武术发展迎来机遇
自“一带一路”理论提出以来,“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响应,给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促进了世界新格局的形成。“一带一路”的倡议与实施,有利地推动了合作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化继续走向深入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实现经济资源共享的体系与相交、互汇、共存的多元文化格局。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不仅透显着中华文化优秀的兼容并包特质,而且更体现现代文化交流的鲜明时代特征,将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化转型和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引擎。[1]在当今是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形式下“一带一路”的倡议已经成为思考当代世界的新思想框架的一部分,作为历史上伟大思想和理论的摇篮,中国向世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大胆的话语框架,有助于描绘全球新的蓝图,更为世界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如今“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国内外双向开拓经济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通道,它不但是沟通贸易的纽带和桥梁,具有广阔的腹地和国内外市场,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交流、开放与发展。同时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平台。作为中华文化“全息缩影”的中国武术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我们武术人应该借助好这个“东风”,使中国武术这艘“大船”扬风起航。使得中国武术在海外传播的正规化、合法化和本土化更是为其增添羽翼。[2]“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环境、新方向、新动力。同时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更为重要的动力。动力是事物前行发展的内驱力。中国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既是中国文化的全息影像,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文化名片。[3]抓住这个机遇,借助“一带一路”搭建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和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有现代化的意义,也有复兴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中国武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先行官,其不仅肩负着让世人认知中国武术,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中国形象的使命,更需要弘扬中国武术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中国武术自身发展。在大环境文化圈的影响下,中国武术的发展要面对来自不同宗教,具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武术受到中国传统儒释道等主流文化的影响,才能增加中国武术的内在的生命力,提高生命的内在张力。这既是中国武术历经磨难而久经不衰的内在生命张力,也是中国武术蕴藏的文化魅力所在。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人生哲理,其“强而不霸”“和谐共赢”的理念与建设“一带一路”的目标相符合。通过中国武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从侧面进一步夯实中国文化的根基,对提高国家软实力、提高国际影响力、塑造“和平崛起”大国的形象、消除世界对中国的误解、消弭各种乱象下的中国威胁论,从而推动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实现更大范围和领域共存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转折点背景下中国武术面临的困境
新格局、新形式下中国武术的发展应该调整传统的观念。特别是面对来外部环境对于中国发展的误解。中国武术应该借助东方文明特有的身体运动方式以及其内涵的中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使许多对中国文化不了解的外国人,充分认识中国文化。在全球化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但与之而来的是也是世界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的种种的“中伤”,“中国威胁论”“中国侵略者”等等,造成了许多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对中国有了主观上的误解和心理的抵触。这些都给中国武术的发展增加了阻碍和困难。因此,我,要在传播过程根据习练者的不同,改变教学方式,引导他们来练,激发他们对中国武术的兴趣,进而促进他们想要了解中国文化,而不是我们强行给习练者灌输中国武术好、中国文化优秀的思想。正如一个著名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想要了解中国,就要知道中国人,想要知道中国人,就要了解中国文化,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会习练中国武术”。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门派众多。但中国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并没充分自身的文化特色,打造自身品牌形象。缺少武术独特的对世界人民的吸引力。中国武术作为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一种身体文化,以身体为符号的技艺展现实正是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播方式。[4]“一带一路”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武术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前锋”,虽然在政策上有优势,但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共性文化”缺失、沿线国家武术文化发展话语体系信息不对称和武术文化协调发展支持机制不健全等因素。[5]就是因为传播者在教授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异性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带来的文化认知主体的差异,以至于被他国民族认为是文化侵蚀。由于传播文化主体和接受主体间缺少共性文化的契合点,以及在国际负面舆论环境的引导下,他们对于中国的发展抱有怀疑的态度,对待中国武术的传播,持有抵触的心理。这些外在舆论的引导给中国武术在海外的发展制造了许多莫名的困难。达不到预期中国武术的宣传效果。应该认识中国的困境,以更好的应对和传播的措施。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显著的文化内涵,赋予了中国武术新的使命。“一带一路”不同文化的碰撞、冲突、融合及更深层次文化的交融,以使中国武术立足当地的发展。因此中国武术在传播过程,会升端出许多问题。特别是中国武术的特点方面,传播者既想突出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又想让人知道中国武术源远流长,造成的结果就是两者都没有得到。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国武术的发展没有考虑到传播对象的差异性,以及中国武术内涵的中国文化和所在地域的本民族文化之间的兼容性。这样的兼容性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和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之后,中国武术的发展才能够在异族文化的地域立足,被当地人民认可和接受。不同文化圈影响下的运动观念的差异是中国武术在“一带一路”沿线传播发展的主要障碍。
3中国武术发展对策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产物,更是世界民族的财富。因此中国武术的传播发展应该立足于中华民族,面向世界。在传播过程中,应当充分吸收其他运动项目的长处以及文化特点,博览众长;立足异族文化的基础之上,才能使中国武术植跟本土,才能使中国文化扎根海外,才能使外界充分认识到中国。中国武术在传播过程中一味的“崇新”,片面的强调现代武术,导致中国在传播过程中内在文化的“缺位”和“失语”,以至于许多人对中国武术的认识产生了偏颇、对中国文化的认知造成了误解,所以才会有中国武术是关于打人的,中国的快速发展造成的“中国威胁论”。以至于中国武术的发展带来诸多困境,因此政府应该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消解关于中国发展的负面影响。中国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特别注意对象的差异性,需要慢慢了解、寻找文化之间的契合点,改变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根据习练主体者文化的不同,找寻最适合中国武术传播的方式。正如美国一位社会学家说过的那样全球化把世界的每一国家变成了一个车站,在这些车站中间穿梭着全球化的列车,你要想人们在你的车站下车,则你的车站必须要有足够吸引力,即你的车站要有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如果民族文化都同一了,那么你的车站和别人的一样就没有吸引力可言。根据建设“一带一路”的文化圈所具有的不同地域环境、气候条件、风土人情、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不是一种猎奇式的爱好,而是对一种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基本价值的体认。[7]因此,中国武术在传播过程中,应该深刻挖掘武术内在的中国文化和精神价值,使其具有吸引力,牢牢抓住武术爱好者的心理。我们在传播中国武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中国武术内容的丰富性和蕴藏的文化性,放慢脚步、深耕细作把中国武术内涵的独特的文化性发挥出来。“一带一路”沿线的每个国家、民族都自己独具魅力的历史脉络、文化特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正如一位常年在中国居住的英国人所讲的那样“就文化吸引力来说,中国资源丰富,但他不善于推销文化产品。”[8],因此中国武术更应借助建设“一带一路”建的东风,顺势而上,打造中国武术自身文化产业,品牌意识。借助“一带一路”搭建的平台这一中国文化传播的桥梁,推动中国武术人才更好的走出去,充分了解,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文化传播是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借用一种文化元素。[9]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带动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在当下全球化谋求和平发展的环境中,通过武术这一具有高度开放性与包容性的身体文化载体,抓住契机,为“一带一路”贡献中国文化的智慧和力量。
4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武术发展,应该根据不同文化圈影响的人们,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特质,寻找“共性”文化的切入点,实现中国武术走出、立足世界的目的;面对来自世界舆论的负面引导,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独特的身体文化,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达到消解世界对中国“威胁论”的误解。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报[N].2018-12-10(1592).
[2]王文杰.文化走出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22-23.
[3]王国志,张宗豪,张艳.“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偏向与转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07):70-74,87.
[4]解乒乒,史帅杰,丁保玉.“一带一路”战略下武术文化“走出去”的机遇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7(06):1-5.
[5]丁传伟,李臣.“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3):127-133.
[6]郑国华,等.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5):37-400.
[7]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91-97.
[8]杨牧之.国家“软实力”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大中华文库》编辑出版启示[J].中国编辑,2007(2):22—27.
[9]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作者:王树粤 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 上一篇:“一带一路”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 下一篇:“一带一路”武术运动产业对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