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文化元素在酒类包装设计的运用
时间:2022-01-28 09:45:00
导语:徽文化元素在酒类包装设计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徽文化历史悠久,广博深邃,是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与藏文化、敦煌文化并称为我国的三大地域文化。其多样的艺术形式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大放光彩。地域文化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很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其对地域文化的宣传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注重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归纳,立足于徽文化的内涵精髓,结合酒类包装设计对其进行新的诠释。
1.徽文化的元素提取
(1)马头墙
马头墙又名封火墙,随着历史的变迁,它逐渐成为了徽派建筑中最典型的特征之一。马头墙高低错落的边界线,勾勒出简洁大方又让人回味无穷的建筑形态。
(2)牌坊门
徽州牌坊是徽州建筑的又一典型代表,它们高大巍峨、气势雄伟,呈左右对称的结构。徽州牌坊多以青石为原料,其天然的纹理结构和简约的青灰色调,造就了牌坊沉稳大气、气宇轩昂的建筑风格,不用一钉一铆就可以将石料完美衔接,我想这也是徽州人民智慧的结晶。
(3)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是指在徽州区域内的,具有徽派风格的传统雕刻工艺,它分为木雕、石雕和砖雕。三雕出现在明清时期徽派建筑里,具有装饰性,它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4)“文房四宝”的元素提取
“文房四宝”指的是歙砚、徽墨、宣纸和宣笔。歙砚又称之为龙尾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徽墨生产始于唐朝,凭借着幽香浓郁、黝黑滋润、入纸不晕等优势享誉世界。宣纸产于徽州的泾县,其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更有“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之说。宣笔同样产于泾县,历史久远,其选料严格、做工精细。
2.徽文化元素在酒类包装设计中的方法归纳
(1)形态借鉴——赋予酒类包装灵动风韵
形态借鉴,指的是将已有的元素形态进行汲取或再创造,在本文中指的是将传统的徽文化元素精髓结合现代设计思路运用在酒类包装设计中。例如安徽酒类品牌“马头墙酒”的包装设计便吸取了马头墙独具特色的边界线形态特征,将长短各异的线条进行借鉴组合,形成马头墙的形态。高低错落、独特考究的线条排列,在很好的体现了包装层次丰富的同时也充分展现着江南水乡的柔美情怀,不仅突出了包装的地域特色,还传递了徽派建筑的文化底蕴。
(2)提炼融合——突出酒类包装地域特色
提炼融合是指将元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合其他元素形式后展现出来,其相似于原有元素,但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徽派建筑元素中牌坊门让人们印象深刻,怎样将其运用到酒类包装设计中,这就需要我们对牌坊门进行元素提炼,再融合其它艺术形式重新展现。例如在“高炉坊酒”的包装设计中,设计师便提炼出牌坊门图案最具代表性的上半部分,经过水墨化的浓淡处理,将水墨效果与牌坊门元素相融合,让人们倍感亲切,元素的有机融合,凸显着徽风皖韵的地域特色,加上包装色彩的巧妙搭配,透露着一种返璞归真、自然醇厚,在成功地宣传了高炉坊酒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找到了情感共鸣。
(3)色彩仿生——强化酒类包装视觉冲击
色彩仿生指的是运用色彩的自身属性,在纸上模拟出物体的原料质感,使其看上去更真实、更具感染力。设计师们对此方法也有颇多运用。例如在安徽“高炉家酒”的包装设计中,将三雕的纹理作为设计元素,大气简约的回纹图形整齐划一,加上设计师利用色彩仿生的设计手法,将青灰色搭配运用,重现三雕中石雕的视觉形态,让人们眼前一亮,其厚重的质感仿佛重现眼前,让包装看上去更坚挺实用。
(4)元素再现——彰显酒类包装文化底蕴
元素再现指的是将提取的元素直接运用在设计中的一种手法,通过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糅合,突出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徽文化的元素在酒类包装设计中的再现有很多,例如“文房四宝”中徽墨渲染所带来的自然纹理以及浓淡相宜的天人合一,在“高炉家酒”手提袋的设计中就很好进行了元素再现,徽风皖韵在宣笔和徽墨的浓转淡中相得益彰,完美呈现。
3.徽文化元素在酒类包装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徽文化元素在对酒类包装设计的发展功不可没,同时也在设计中寻找着自身的价值。酒类包装设计中的徽文化元素首先体现了其蕴含的文化价值,让人们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与设计师们产生情感共鸣,在生活中感受包装设计带给人们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其次徽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很好的体现了其商业价值,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价值品位,也吸引着更多消费者的眼球。最后审美价值的体现当然是不可否认的,无论是包装中的色彩搭配还是材料的借鉴,不管是包装的造型选取还是图案的运用,无不透露着徽文化元素的审美价值。
徽文化丰富的类别、图案、纹理、色彩,向世人展示着它那一份悠闲却又美轮美奂的文化意蕴。我们要了解徽文化元素在酒类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现状,在否定中自我成长,在创新中赋予徽文化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作者:汪小卉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上一篇:患者安全文化现状与进展
- 下一篇:浅谈通勤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