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3篇

时间:2022-04-16 02:58:17

导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3篇

第一篇

一、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培养学生的人生和高尚的品所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格,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增强学校的文化育人功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高职高专的教育包含了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方面,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高职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工学结合的平台。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要重点突出职业的特点,融入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有职业技能又要具备一定的素质。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理念、方针、形象等一系列的的总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文化要与生产、管理、经营相结合、突出实践性,其目标是激励职工以企业为家,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服务、生产、经营,不断创新、进取,创造最高的效益。它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使员工充分感觉到自我价值,实现自身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服务。

三、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如果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那么它将难以长久生存。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不仅仅是表现在管理、专业、服务等方面,还包含了校园文化特色,当然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校企结合的特色。如果忽略校企合作,那么职业院校的办学将失去了它的价值。学校将先进的企业引进高校、引进课堂,那么就可以针对企业的需要培养合格的专门性人才。

(二)可以增强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有不少高职院校的的毕业生专业技能和课堂文化知识可以达到企业所要求的标准,但是大部分的毕业生在选择完企业之后会有一大部分人不能适应从而跳槽或者被开除,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不适应企业,一方面无法将自己所学融入到工作的环境当中去,动手能力较差,理论知识与实践无法融合。另一方面企业环境与校园环境差异很大,一时无法给自己定位,更有甚者会认为自己所学到的文化知识根本没有用,与社会实践联系不大,从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致使跳槽或者直接被企业解聘。要克服以上大学生不适应企业环境的情况,就需要企业与校园的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以能够适应企业环境为前提,把企业文化真正的融入到校园,融入到课堂,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校园就开始了解企业环境,熟悉企业环境,为将来走入企业奠定基础。

(三)可以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良好的职业素质不仅包含熟练的职业技能,还包含了良好的文化素质,企业越来越需要文化的滋养。高职教育要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同时融入企业文化的因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四)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竞争力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待业的高校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在学生的管理与教育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要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意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使命感,这样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在企业的工作和深入学习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企业的合格人才。

(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成长成才

通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可以让学生真正的了解企业,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企业中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而了解自己的不足,自身所欠缺的专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激发学习意识,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迎接进入企业的挑战。

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高职学校的校园规划在体现环境育人的基础上,应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企业文化的引进,实现校园文化职业化、人性化、整体化的整合和统一。

(一)在校园文化中加入企业文化的内容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围绕就业为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要想在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我们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入企业文化的要素。例如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竞争意识等等,把这些培养成学生的习惯。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都存在着自私,没有主见,沟通能力弱等方面的缺点,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的教育和活动中强化学生的职业方向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提供良好的校内外环境对他们进行职业性格塑造,突出职业的特点和企业文化的氛围。在校园环境布置上体现企业文化特色。在教室、楼道两侧等位置张贴相关企业的优秀标语或警言警句,以及本地、本行业知名企业家的寄语等,以此达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学校还应十分注重软环境建设,在校报上开辟“校企结合”专栏,在校园网上设立“企业文化”板块,丰富整体校园文化。

(二)通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真正的深入到企业去实践

企业实践是大学生适应企业的最快的方式,学校可以组织院校的师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大学生也可以利用一年两次的寒假、暑假的社会实践真正的到企业当中去,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当中,只有进入企业走上生产一线,融入到企业当中,融入到员工当中,才能真正的了解职业技能。同时也需要高职院校对于专业教师有相应的要求,每个一段时间要到企业行业实践,这样才能把企业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带入到课堂当中,从而及时调整课堂内容,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保持与企业同步。

(三)开展职业实践活动,让企业文化走进校园

在校企结合的过程中学校不仅是提供人力和物力的支持,更要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障校企结合的顺利开展,可以把企业的高管引入课堂,学校还应开展以各专业职业实践活动为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突出企业特色,做到活动内容有“企业味”,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或者是以讲座的形式把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理念融入到课堂当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一系列的职业企业实践活动,教师不能以书本为主,脱离实践,学生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学校更应该创造条件,除到企业实践之外还可以把企业引入校园,校企合作针对企业的特色开展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设计比赛等活动。

(四)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

由于受一些成功人士和就业创业受挫者的影响,高职生容易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过高的职业期盼或对未来失去信心。如果能适时给学生以正确的职业指导,教育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周边就业环境,正确把握就业趋势,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就会避免产生错误的职业导向,不高看和低估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校可通过教学、就业等各部门协调配合的方式,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积极收集各类市场人才需求信息,了解人才需求新动向,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使毕业生有更广泛的就业渠道,获得更多的择业自主权。

(五)在课程设置中把企业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

在课程设置中要把企业文化作为重要的内容,一方面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课堂中就开始接触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的内容真正的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达到校企结合的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传播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六)成立专门的企业文化的专业师资队伍

定期邀请优秀企业家、行业劳模到校进行就业创业教育,介绍企业文化、行为规范等,同时还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任兼职教师。师资队伍是企业文化能够转变成学生的素质的关键。高职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更要深入的研究企业文化,使自己成为企业文化的合格传播者。

总之,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就业后他们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创业意识将直接体现所在企业的文化状况,决定企业的发展动力。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尽快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本文作者:郑起梅工作单位: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

一、融合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融合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积极培育学校精神的同时,还要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衔接,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精神、职业精神的企业精神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首要面临的问题。学生在校期间,应培养学生的企业价值意识,将校风、校纪教育与企业精神的培养和职业精神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以及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在实践中体现知与行的统一。

(二)融合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物质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标,物质文化是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和直接载体。学校应注重校园人文景观建设,营造优美、自然、和谐、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完善宣传橱窗、广播、网络等设施,发挥宣传媒体载体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规划建设好学生文体活动、素质拓展活动、科技活动等场所,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良好的条件;营造职业氛围,如在教室、图书馆等学习环境中设置每天进一步,踏上成功路、技能就是立身之本这样的融入企业文化的标语;在实训场所设置以技术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培养优质素养,提高团队力量这样与企业工作环境一致的标语。

(三)融合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点课程文化

在课程文化建设上,应使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诸方面反映出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动向。学校邀请企业参与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对接职业标准,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组织教学活动;学校可参与企事业单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在教学计划上更新课程内容,强化实训环节,实训环境尽可能仿真企业环境,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在此过程中,始终以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和更新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和社会零距离配合;以实践应用为主旨,适时改革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以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为支撑,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的接触。

(四)融合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学校应重视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并将其内化为师生的素质,外化为师生的行为。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学校是倡导者,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只有把三者有机协调起来,调动主体与主导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才会极大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在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上,高职校要吸收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校内就能感受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领悟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问题分析

(一)校园文化建设未能充分体现企业需求的职业特色

许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大而全,没有突出职业特色。高职毕业生仅就知识和技能而言,是基本能适应企业需要的,但有相当部分却在几个月或者半年不到的时间内离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学生面对全新的职场氛围,不能即时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所学知识和工作实践脱节而导致用不上,适应不了企业工作岗位而导致做下不去。究其原因,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自我封闭,缺乏和企业文化的交融和对接;创新意识不够,未能充分体现职业特色。

(二)校园文化建设未能较好地突出行业需求的文化特征

目前,许多高职学院对区域产业、行业需求及发展趋势没有深入分析研究,虽然专业设置较多,但专业种类较分散、特色专业不多,难满足本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建设与相关行业衔接不紧密,没有形成鲜明的行业文化特色,行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理念等未能很好的融入到专业建设中去;学校大而全的专业建设分散了有限的教学资源,没有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在占有行业优势的专业建设上,难以形成优势的专业群。问题的实质是专业实践性和理论性脱节,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性,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行业要求的职业技能还没有很好地衔接。

(三)校园文化未能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功能

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的趋势,高职教育存在着与区域化发展不适应的现象,没有很好地跟上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脚步,主要表现在专业重复率高,热衷于开设热门专业,缺乏区域特色;专业前瞻性不强,创新导向功能不明显。校园文化建设未能更好的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没有把地方文化的精神实质渗透到高职教育教学中来,没能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三、校企文化融合对接方法途径的思考

高职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表现在培养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方面,因此,高职院校要拓宽途径,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先进文化,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以行业、区域特色为基础,寻找合适的接合点

高职院校具有服务于地方经济、区域经济的职能。企业文化凸显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特色及价值理念,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色,如何将众多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导入校园文化,形成符合职业院校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这需要寻找二者的共同点。学校可以根据行业、企业特色,进行融合渗透,在不断的探索、实践、整合和优化过程中形成符合本院校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推进教育资源和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积极融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二)引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和学习企业文化

1.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1)客户至上。顾客至上已是大多数企业奉行的核心理念之一。高职院校也应全心全意地服务自己的顾客)学生、学生家长及企业和行业,树立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关爱和尊重学生、关注和解决贫困生、后进学生和心理困惑学生的切实困难;为企业、行业培养所需专业的技能人才,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为企业做好员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2)团队意识。现代企业大部分的工作已不是个人独立所能完成,必须发挥团队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素质拓展活动、文明创建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3)发展创新。优秀的企业都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优秀的高职院校更应有浓厚的创新氛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有良好的创新精神,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学校应投入资金鼓励教师开展科研课题研究。

2.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将校企文化融合

(1)请进来。邀请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和外聘专业技术人员到校为学生开讲座、讲授专业课,对学生进行诚信敬业的职业精神教育。组织毕业学生回校现身说法,激励在校生树立目标,奋发图强。(2)走出去。一是对有代表性的优秀企业进行企业文化调研,选派相关人员到企业学习实践,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增强学生对企业岗位群的适应能力。二是开设企业文化课程及相关人文课程,感受企业文化的精髓所在,并开展职业素质训练。三是要求学生在校外实习和订单式培养期间,遵守企业制度要求,校正自身不当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工作自觉性,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

(三)创新文化活动,促进校企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一是将学生课外文化活动与企业职工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与企业合作举办校企联谊活动,双方共同排演文艺节目或者开展篮球赛等文体活动,通过活动使在校学生与企业员工交上了朋友,大大拉近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距离。二是将企业文化与学生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演讲比赛、辩论赛或文艺演出中融入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开展社会实践,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知企业文化的理念,找出个人条件与企业需求的差距,针对差距,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完善个人的素质。三是举办企业杯技能竞赛和参与企业的练功比武。由企业冠名并委派技术人员担任指导老师和评委,设计作品则由企业优先采用。这种方式使学生的设计活动与企业和市场更为贴近,同时也为企业挑选优秀毕业生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平台。还可以开展模拟职业面试、参与企业岗位练功比武等包含企业文化元素的新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近并达到企业职业素养要求。

本文作者:黄林毅工作单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一、高职食品专业职业文化的界定

高职的职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和高职学院校园文化的不断磨合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企业管理和学校教育的双层文化背景的高职内涵积淀成果。它源于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又高于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高职职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建设高职食品专业职业文化的指导思想

1.加强食品专业实践教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要突出其职业性和实践特色。那么在建设食品专业的职业文化之时,一定要抓住实践特色,注重“工学结合”。换句话说,就是要紧密联系企业,加强与食品企业的合作,促进校园文化与食品行业、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企业意识。

2.结合区域文化,服务区域经济建设。高职院校的食品专业要立足于当地,汲取区域文化的营养,培育食品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的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等待我们食品从业人员,将食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快餐化,等等开发出来,才能把中华饮食文化发扬光大。这些工作需要食品行业专家,或是食品专业教师努力将一些科研成果转化为食品企业的生产力,切实创造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三、高职食品专业职业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目前,高职院校都在重视改善校园环境,而在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总结本院和其他院校的经验之后,就高职食品专业职业文化的建设,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来实现。

1.着力将校园文化与食品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凝练职业文化。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关系民生,是不折不扣的良心行业。当前,我国全社会正在推进食品安全的专项教育治理活动,重点是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开展诚信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用道德和良心做放心食品。食品专业的职业文化建设更应该结合当前形势,以开放的胸怀整合多种文化,尤其是校园文化与食品企业文化,要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把企业崇尚的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理念渗透到学院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使职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营造有特色的职业意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职业意识、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努力将实践教学贴近企业实际—贴近职业文化。课堂是教育目标达成的关键所在,更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场所。首先,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要结合食品专业特色,把中华饮食文化和食品职业文化,润物无声地传授给学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把食品行业规范、职业精神等知识,渗透在职业文化的教学中,以价值观为核心,教育学生要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并且重视个人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创造性,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核心精神就是要爱岗敬业,团队要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团队合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在学校的校内实训时,要建立仿真的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学生按企业标准来实训,如穿工作服和佩带员工挂牌,做到人走场清、工具摆放整齐。

3.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宣传食品企业、职业模范事迹和精神即宣传职业文化。做好职业文化的宣传还有很多方式:如给食品班级冠名以食品企业名称,尤其是校企合作的企业,设立知名食品企业的奖学金,并且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来组织评定,使学生感到自己就是“企业的员工”。在教室内布置体现企业标志,张贴企业的格言、宣传语,充分体现企业特色。按照食品企业的环境布置教学场所,将企业的理念、工作要求、管理制度等制作成宣传板,形成职业文化氛围。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来宣传,在校园网上建立职业教育专栏,宣传职业模范事迹和精神,营造网络宣传的育人环境。

4.丰富职业文化的主题活动,调动师生积极参与、体验职业文化。职业文化建设当然少不了文化活动,尤其是一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些文化活动中,去体验、感受其内涵。在课余时间,食品专业教师和学生社团等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有关质量管理、制度建设的演讲,素质拓展团体的训练、模拟职业面试,“工学结合”技能训练竞赛、职业生涯规划、“订单培养”学生的成果汇报演出,还有创业大赛等具有企业化的、社会性的校园活动,来丰富高职生的社会文化生活,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职业文化生活;还可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有关诚信的辩论赛,开展“诚信”主题班会,人人畅所欲言;做诚信学子的签名留言活动。通过校园职业文化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逐渐养成了职业习惯,成为了准职业人、准高技能人才。

四、结论

高职食品专业职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食品行业专家、专业教师的投入和指导。学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企业职业文化熏陶学生。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多从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关心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准确理解食品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方式、职业行为,等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加深对食品专业从业岗位的感情。只有我们在教学中加强食品职业文化的建设,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食品专门人才,才能培养出有“良心”和“诚信”的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

本文作者:全永亮李苹苹崔忠艾赵强杨倩倩工作单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