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儿童食育礼仪与文化传承探究

时间:2022-09-17 04:56:40

导语:关中儿童食育礼仪与文化传承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中儿童食育礼仪与文化传承探究

摘要:目前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教育重心由重分数向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转移。在如今幼儿园、小学都设立食堂的大背景下,“生活即教育”与“做人,做健康人,做幸福的健康人”的教育思想理念渗透在各个领域。本文将陕西关中儿童食育礼仪文化传承与小学实践类课程及社团活动结合,着力于让孩子通过一系列的食育活动,了解关中食文化与相关礼仪,在文化熏陶与传承中培育健康的饮食理念,形成良好的饮食礼仪,进而学会选择食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全的人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本文旨在以儿童食育为抓手将传统食育礼仪文化融入于儿童生活中。

关键词:陕西关中地区;食育;礼仪;文化传承

陕西关中平原自古就被誉为“八百里秦川”,物美丰硕。在三千年往事中,它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无数美食,积淀了厚重而又辉煌的饮食文化。吃饭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石,所谓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文化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古人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饮食与礼仪,一脉相承。关中“食育”礼仪,就是通过挖掘陕西关中地区传统的吃食,让儿童追溯本地区各种饭食食材的选用、制作,饮食礼仪的起源、发展,在学习、传承中感受中国人的“敬畏自然、感恩食物”观,习得中国传统饮食礼仪和君子道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探索现代食品教育而奠定思想基础。

一.“食育”由来

“食育”就是饮食教育和通过饮食做教育。它起源于1896年日本养生保健专家石冢左玄的《食物养生法》一书,原话为“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也就是在儿童教育中不光有体育、智育、才育,还应该有学习饮食文化的食育。基于此,在2005年的时候,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拉开了全国普及并推广饮食运动的帷幕。此概念于2006年进入中国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食育”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通过人们在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深刻认识中对食物产生感恩之心,二是通过加强对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以培养人们良好、健康的人格品质与身心健康。食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食育就是通过对儿童进行食物、饮食的相关教育过程达到德、智、体、美、劳全方面教育;以食为媒,培养儿童成为热爱生活的人,并且使他们具备保持健康生活的能力。儿童食育礼仪与文化传承,将通过儿童对陕西关中地区的食礼仪的学习和探究内化为文化自觉。

二.陕西关中地区食俗礼仪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礼”为古代君子六门必修课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人的饮食礼仪相对发达且完备,按照历史的脉络一脉相承。《礼运》中曾谈到:“礼制的源头是饮食活动中的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后期因人与人的交际不断加深从而形成“先秦五礼”,自此也就奠定了陕西关中地区古老的饮食礼制的基石。古代的饮食礼仪按阶层划分为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钟鸣鼎食所反映的就是在中国古代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下贵族的生活,人们不但严格规定着饭、菜的食用,还包括食用工具的规范。例如,进献王者的饮食必须有菜肴二十余种,王公贵族的饮食要注重营养搭配,需将牛、羊、猪、狗、鹅、鱼与稻、黍、稷、麦、菽五谷搭配食用。中国的饮宴礼仪始于周公,因宴席的性质、目的不同,千差万别,各地经过千百年的不断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今天的饮食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古代陕西关中地区饮食礼仪从最初的用来区别君臣、尊卑、长幼的座次礼仪发展到后期严谨规范的进餐礼仪,完成了从宫廷向民间的传承,并在食物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创造出日常、节日、生婚寿丧、社交、民族、宗教等名目繁多的食俗礼仪文化。日分早晚,年分四季,在岁月的轮回中,关中地区人民在日常交往中有了一系列的食文化礼仪,人称四时八节,礼尚往来。四时分为春、夏、秋、冬,八节指八个传统节日,即春节(岁首)、元宵节(上元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而伴随着四时八节的到来,一些食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一如春节,节前的腊七、腊八家家户户都要蒸“礼馍”,其中“大馍”送给娘家人,“小馍”送给远方的亲戚及朋友,此时食物便作为与亲人沟通亲情,与朋友拉近关系的重要桥梁,反映了中国北方传统农耕文明中人们重视家庭的温情与和谐。再如端午节,女儿家要带着粽子、绿豆糕、油糕等吃食给娘家“看芒”,顺便和娘家人一起过端午。节后,娘家要给女儿送坨坨馍,这种馍用新麦面烙成,里面夹有各种各样的果馅,再烙些“虎背菊花心”状的专门送给小外孙。送时,搭配新摘下的杏,或黄瓜,以此纪念麦收时节。三如中秋节,在这天嫁出去的妇女要给娘家送节礼,过去是送自已家烙的大面饼,搭上烟酒糕点,如今则是从商场里买做好的月饼。除此之外,各家也要烙一个锅盔大小压着月亮形的月饼,月饼上面用碗反扣,夹着果馅。晚上敬月后,按照家庭成员的数量,将月饼切成块儿分给每位家人,感受浓浓的亲情,享受阖家欢乐的幸福生活。这些均是与关中地区食俗礼仪相关的繁文缛节,展示了关中地区博大精深的面食文化,其中蕴藏的礼仪之道是一个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与道德品质,体现出秦人尊崇孔孟孝道、克己复礼的关中食育思想,它早已经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更是肩负着陕西关中地区食俗礼仪的传承重任,将其薪火相传。

三.陕西关中地区食文化传承与发展

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时期的人类群居时代,早期食育文化的传播多为口头传播,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已经由“食果腹”发展到了“享受品鉴美食”。“食育”并非是一种西方舶来品,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众多文化传承形式之一,从“炎黄二帝”到“夏商周秦汉隋唐”,陕西关中地区孕育出许许多多的关中美味,其中饮食器物文化以及烹调、蒸煮文化博大精深。远在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张骞在带来域外瓜果蔬菜、胡人等烹饪手法技巧的同时也将关中人博大精深的食文化留在异国他乡。隋唐帝国定都长安,此时的对外交流十分频繁,是中国对于周边区域的饮食影响最深远的时期。那时,北方农耕文明较之先进,已经深入到游牧民族统治的腹地,为其带去较为先进的饮食器物,作为都城,关中地区的饮食相关礼仪也传往各国,当时“东亚饮食文明圈”颇为盛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年轻人甚至是少年儿童已经对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知之甚少,文化传承成为新的时代课题,探究陕西关中儿童食育礼仪传承与发展,将关中食文化推广发扬,是关中儿童的必修课。

四.儿童食育文化传承在小学中的应用

我国自古的“衣食足则知荣辱”思想,自“子能食食,教以右手”的中国古代家庭食育教育模式以来,便有不计其数的食客将其写入书中。“食育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既是国家的需要,亦是时代的需要。将陕西关中儿童食礼仪、文化传承与小学实践类课程及社团活动结合,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1.依托学校课程,深入系统学习关中饮食文化礼仪。小学科学课、道德与法治、社团课程,作为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是儿童食育礼仪传承的重要学习渠道。学校在不增加总体课时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整合现有教材中与食文化礼仪相关的知识点,再结合社团课程,开发属于本校的食育教材。教材中可渗透陕西关中传统四季吃食的小故事、诗词经典,引发青少年兴趣。从食材、食具、食物名称的由来、背后蕴含的礼仪道德等出发,引导儿童学习、制做相关食物,探究食物背后的秘密,最终让青少年通过传统饮食故事和动手实践的方式,深入了解本地区传统饮食文化,让儿童学会感恩,学会馈赠,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以食物为线索,以体验式的活动为基本教学内容,综合社会学、营养学、教育学、文学等诸多人文学科知识,一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习得传统饮食礼仪,传承中华美德;另一方面,通过烹饪和实验操作活动,以此认识食物,了解营养健康知识。2.以学校德育教育为突破口,落实实践饮食礼仪。德育在整个小学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丰富多彩的班队会内容熏陶、浸染着儿童的心灵。在以文化课为主的校园,关中儿童食育礼仪文化传承活动必须以德育中的班队会为突破口,只有这样食育效果才能更好的落地生根。每学期,德育处应根据学校食育课程结合重大德育活动,做出计划和安排,班主任、少队辅导员则根据计划制定各班富有个性的实施方案,在一周周、一次次的活动中引导儿童自觉关注、实践饮食礼仪。3.拓宽食育平台,展示饮食礼仪。在学校开放日、学科节内举办“食育礼仪展”活动,结合陕西关中地区地域和时节特点,开展与之相应的食育礼仪活动,穿上汉服,展现“关中味”。吟诵当季节日节气中与吃食相关的诗歌,感受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的食育文化之美。指定当季食材,利用周末及寒假暑假布置“食育”小作业,让孩子和父母在周末共同做一道菜或一顿饭,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一起走进食物的世界,烹饪、品尝、探索美味的食物。在重大节日中,制做食物,馈赠亲朋好友,寄托美好祝福。在假期或亲子旅游中,观察各地的食育特点,并将陕西关中饮食文化与其他地区形成对比,了解食育背后的中国传统食物、营养主题、文化主题等,让孩子们与古人对话、交流,探寻中华千百年来的食经之道,汲取食育文化中的精髓,滋养其身心发展。

五.结语

陕西关中地区食育文化与食礼的传承是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开创出来的,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广阔的现实基础。加强陕西关中地区儿童食文化与食礼传承教育,为“关中地域特色食育课程体系”添砖添瓦。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企盼,重视并加强陕西关中地区食文化教育与食礼传承,利于培育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利于推进文化传承的创新发展,利于引导学生更加全面系统的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人文历史、文化积淀与传统思想,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付婷.隋唐饮食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郑鑫鑫,李爱秋.日本幼儿食育文化及幼儿园食育实践的启示[J].辽宁教育,0190:89-91.

作者:陈雪松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