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官村历史文化传承与变迁

时间:2022-09-01 02:54:55

导语:侯官村历史文化传承与变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侯官村历史文化传承与变迁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田野调查,走访乡贤老者,以挖掘侯官村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示侯官千年古村历史风貌,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让更多的人记得住乡愁,带动更多的人关注中国乡村文化。

关键词:侯官村;历史文化;传承变迁

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的侯官村,是千年古村落,古称“候官市”。她坐落于闽江畔,是闽江流域重要的交通要道。东、西、南被龙台山、华棣山、凤凰岭(赤塘山)三座青山环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史上侯官村曾作为古候官县的治所,长达160多年。城隍庙、汉镇闽将军庙、镇国宝塔、龙台石塔遗址等文物,见证了古候官县历史的兴衰。2019年,侯官村入选第一批福建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古村落)”名单,成为福州市唯一入围的古村落。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田野调查,走访乡贤老者,以挖掘侯官村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示侯官千年古村历史风貌,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让更多的人记得住乡愁,带动更多的人关注中国乡村文化。

一、千年古村文脉相承

“侯官”原为“候官”(清朝时“候”均写作“侯”),为汉代时的官名,次于县令。汉朝无诸从诸侯灭秦,又佐汉击楚有功,汉高帝五年(前202)汉封无诸为“闽越王”,建都于东冶(今福州市屏山)。这是福建政区建置史上的第一个县,县治设在今福州鼓楼区屏山东南麓。冶县范围几乎包括了今天福建全境,甚至江西的铅山也在它辖管范围内。据《闽都记》载:“(汉)孝昭元始二年(公元前85年)闽越遗民自立冶县,属会稽南部都尉。光武建武二年(26年)改冶县为候官都尉,仍隶会稽”。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冶县正式改名候官县,候官作为地名亦由此时开始。侯官作为古县,其管属区域和名称亦不断改变。南朝时,从候官分出的原丰与候官合并为东部候官。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东部候官为原丰县,不久更名为闽县,县治在闽都坊内(今东大路省立医院附近)。唐武德六年(623年),再置候官县,县衙搬到现在的上街镇侯官村,地依县名。古代福州以水路交通为主,候官通临江滨,是福州西部的水陆交通和集市贸易中心,商贩云集,热闹非凡。故而,在侯官置县衙无可置疑。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候官因水而兴,也因水而毁。因为它地处闽江下游,是闽江、螺江、乌龙江三江交汇处,所以洪水到来时容易遭到灭顶之灾。据明王应山《闽都记》记载:“侯官市,古县治也。唐武德六年,置县螺江之北。贞元五年为洪水漂没,观察使郑叔则奏移入州城”。民国《闽侯县志》有更详细记载:“侯官故城,在府西北三十里。唐武德中,析闽县重置,治于此,通临江浒。贞元五年,为洪水漂没,八年,迁入郭内。故址侯官市。”从中得知唐贞元八年(792年),因水患严重,观察使郑叔奏请朝廷将县治迁入福州道山路,初名“候官坊”,故址改称为“候官市”。前后算来,唐代在侯官村设县达160多年。到了清代,“候官县”改为“侯官县”,原“候官市”也随之改为“侯官市”。“候官”建制地名究竟何时改为“侯官”?历史上无明文记载,但从方志等史籍载述看,从汉、吴至明代记述“候官”时均用“候”,闽侯县博物馆馆藏明万历间的墓葬“买地券”仍称候官,清初以后皆改称“侯官”。其改字(称)缘由,也无文字记载,只有《闽都记》卷六这样记述:“官贤坊,在候官县街口。旧名候官里,人以候阙日久,更今名。”据此说明,仕宦者忌讳“候官日久”,以为不吉利,故改里名候官为官贤,但并未说明县名“候官”改为“侯官”的缘由,理由应相同。民国元年(1912年),闽县、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府。民国2年,改为闽侯县,即民谚所说“闽县与侯官领(合并)好”一事。自此,“侯官市”改为“侯官村”至今。民国22年刊本的《闽侯县志》,对涉及闽地名“候”全以“侯”字替代。国家文字委员会与民政部曾联合发文认定:在福州地域的地名中“候、侯”通用,但“侯”仍循旧音读为“候”。《辞海》《四角号码新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辞书也增加了相应条目,如《辞海》(1999年缩印本):“候官,旧县名,即侯官。……清以后“候”通作“侯”。侯官千年延续不断的地名传奇,是其成为福建省千年古村的重要依据,因此,有文史专家以“七代不变半毫音,千年只少一笔画”来赞誉这段历史佳话。

二、商贸重镇市井繁华

侯官村地处闽江下游的江滨,自古以来以水上商贸、客船码头著称。唐贞元八年(792年),候官县衙迁入福州城内后,候官虽然失去了县治(城)的政治地位,因其地理位置优势,仍然保持交通和贸易通商的重要地位。百货云集,商旅络绎不绝,市井繁华,被里人和商贩称为“候官市(集市)”。历代在候官市都设有驿站和航运稽查管理等机构,至今码头还设有“上街镇船舶管理站”“闽侯县侯官运输站”。明清时期,候官市被辟为水埠码头,上乡土风物XIANGTUFENGWU游通南平至闽北各地,下游通福州,至马江入海,是旧福州城西部地区极为重要的大集市和货物集散地。侯官周边十里八乡百姓出行要到侯官码头乘坐渡船;福州西行的轮船要在此靠泊运载旅客、装卸货物;渡口有高水位客船码头,作为横江渡船及客班船停靠地。清《侯官县乡土志》记载:“侯官市杂姓四百余户”,成为大集市是理所当然的。明朝礼部尚书曹学佺《游侯官市》诗曰:“解缆已更市,榜歌犹未残。镇村垂桔庙,拍水漂麻竿。日泻帆光淡,江澄塔影寒。驿楼经再宿,亦觉别情难。”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古侯官历史地位变迁的惊叹以及旧地重游,再宿驿楼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古诗“潮回画歌楫三百只,香满红楼千万家”,也是对侯官古码头热闹场景的生动描述。新中国成立后,侯官村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侯官村成立了运输社、搬运站,办起了闽侯县榨油厂、供销社等企业,发展集体经济。改革开放前,侯官码头依然是南来北往的集贸中心、交通要道。此时码头因水势影响,自然形成了深水码头(镇国宝塔下方)和浅水区(沿江约1000米沙滩);深水码头停泊大型船只装卸货物,浅水区停泊帆船,上百艘帆船依序排列在沙滩上,颇为壮观。时至今日,“侯官市”“上市”“中市”“下市”古地名仍在使用,在城隍庙旁、乌龙江边,依稀可见古街市模样。

三、杂姓聚居和睦相处

侯官古村因临近水路、码头,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相对其他地方生活门路多,因此人口流动量大,搬迁到侯官村的外来人口大部分留得住,长住的住户大多是来自四面八方生意人和他们的后代。清代侯官市就有“杂姓四百余户”(约2000多人口),他们沿袭杂姓聚居传统,大多数村民借助天时地利,或经商做小买卖,或从事水路运输,或靠做“甲哥”(搬运工)营生;还有一些人利用仅有的田地种植果树,以经营柑橘、龙眼干、橄榄、荔枝干等加工业谋生。新中国成立前,侯官市经济状况比其他地方相对好,周边的姑娘都愿意嫁到侯官。民间流传一句话:“嫁了侯官婿,没吃睏也快”(福州方言),意思是嫁到侯官不必起早摸黑务农。侯官村原有上市、中市、下市、过洋厝、后门厝、塍岸、芝山、港里、凤岭9个自然村,新中国成立初期,凤岭自然村(姓氏以邱、范、谢为主)全体搬迁到中市居住。至2018年,侯官村辖有上市、中市、下市、过洋厝、后门厝、塍岸、芝山、港里8个自然村,全村人口900户、3325人,仍沿袭杂姓聚居传统,其中,上市自然村880人,姓氏以吴、陈为主;中市自然村885人,以赵、杨为主;下市自然村475人,以陈、王姓为主;过洋厝自然村165人,以陈姓为主;后门厝自然村380人,以王姓为主;塍岸自然村195人,以刘姓为主;芝山自然村120人,以张姓为主;港里自然村225人,以翁、郑、卞、陈姓为主。时至今日,只有3000多人口的侯官村仍保留20多个姓氏,这在我省村一级行政管理单元中十分罕见。

四、历史胜迹古邑遗风

(一)置县标志—侯官城隍庙。侯官城隍庙位于侯官村华棣山之南,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城隍庙东侧与汉镇闽将军庙连成一体;西侧有两座铁将军庙和一座八角凉亭,凉亭旁几棵巨榕,枝叶繁盛、遮天蔽日。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重修城隍庙》记载:“吾乡之祀城隍也,自唐武德中置县而始,厥后县有治。贞元初,邑改,庙仅存焉。”由此可知,城隍庙始建时间与候官置县时间相同,距今已有1397年历史,是置县的标志。城隍庙虽几经修缮,但是唐代带柱础的圆柱、宋代梁柱与木构件等文物,都完整保留下来。1999年10月,侯官城隍庙被列为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前台阶旁竖立一块石碑,上书金字“城隍庙”,由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题写。紧依该石碑旁另竖立一石碑,上书金字“民辨忠奸”,显示了城隍庙之威严。顺着台阶拾级而上,庙前是铺着大理石的小广场,每年城隍千秋华诞大典就在此举办。进大门是戏台,戏台四根立柱为花岗石打制,上部接木柱,戏台为翘角歇山顶,有圆形七层叠涩藻井。戏台两侧为谯楼,单坡顶,内为双坡藏暗厝。戏台前为天井,条石铺地,前有拜亭;正面两根立柱为花岗石打制,上部接木柱,为歇山顶。拜亭两边为钟鼓楼,单侧飞檐翘角,内塑黑白无常像。钟鼓楼与谯楼相接,后部有楼梯上下谯楼。拜亭之后为大殿(分前后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为明代穿斗式减造木架构,双坡顶,两侧各列五尊神像。后殿为双坡顶,有层级天花板,前后殿屋面相接,有天沟。后殿中间奉祀城隍,左右分别为阴阳主宰神像。城隍庙正面大门上方嵌有“唐城隍庙古迹”的青石门额横匾,四周饰以仿木匾棱边框直径约20厘米,此匾为唐天复四年(904年)重修时所制,距今有1100多年历史。庙内还有一副清道光年间重修时的楹联“西土沛恩膏千百载犹蒙感应;南邦资捍卫六一都共仰声灵”,道出了侯官城隍庙的悠久历史以及具有统辖方圆六十一都的祖庙地位。侯官城隍庙文物古迹为侯官村曾是侯官县治所在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二)汉镇闽将军庙。传说侯官建城隍庙时,地下挖出硋(陶的福州方言)、铁、石三尊神像,将军庙根据其造型塑了三尊神像,即铁将军(红脸将军)、硋将军(金脸将军)、石将军(白脸将军)供奉祭祀。传说三位尊神是闽越王无诸部将。侯官当地百姓却说,此三人系汉武帝派兵征服闽越国时留下来的将军。每年节庆期间,百姓都要抬着三尊将军塑像在村内外巡游。因为当地居民姓氏繁多,各姓氏组织巡游活动时,难免会出现争夺三尊将军塑像现象。基于诸姓和睦相处之愿望,村内长者商定三位将军由上、中、下市分别供奉,上市供的是铁将军,中市供的是硋将军,下市供的是石将军。位于城隍庙东侧的汉镇闽将军祖庙是清代建筑,虽规模不大,但古色古香,距今200多年,是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西向二座铁将军庙是现代建筑,高大宏伟,分别于1997年、2009年修建,庙内有许多对联,其中“北望旗山水,东连宝塔山;旗江千人拜,华棣万盏灯”尤其引人瞩目。1996年,汉镇闽将军庙修复时,发现一尊石雕将军像。该像高58厘米,戴盔披甲,双手直握三棱剑,赤脚竖立,一对眼炯炯有神,注视前方,神态威武。神像雕刻刀法冷峻,刻工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考古价值,现为闽侯县文物馆所珍藏。将军庙内有一副对联“麒阁威灵安福省,虎堂显赫镇闽疆”,“麒阁”是汉代未央宫中的麒麟阁,专门供奉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大臣像,“虎堂”指“持节将军”的幕府。民间流传有三位将军于大风大浪中拯救过往船只的故事,侯官百姓感念其功德建庙祀之。每逢三位将军诞辰日,百姓必设宴供祀,大办酒席,演闽剧、讲评话。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三将军神像分别由上、中、下市开道巡游,各自迎神拜祭。(三)守护神———镇国宝塔。在侯官村北埠,浮镇岐旧码头,临江矗立一座侯官古邑标志性建筑物———镇国宝塔。镇国宝塔与侯官城隍庙同期建造,簇拥着镇国宝塔的是八九棵百年古榕。传说,当年侯官村常受闽江洪水之患,洪涝灾害严重,危及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一游方僧人在观察了浮镇岐的地理位置和水情后,认为此处水下有一条瞎眼龙,经常兴风作浪,致使年年水患祸害民众,建议在此地建造一座宝塔镇住水妖。知县听从游方僧人之言,建起宝塔以震慑水妖。塔以花岗岩为材料,仿木楼阁式建筑,通高6.8米,单层须弥座。宝塔整体雕琢简朴、端庄别致。塔座东面镌刻楷书“镇国宝塔”四字,塔身每层各面均设有神龛,并有浮雕佛像、团窠花卉等图案,四面转角处雕饰大力士。1984年,镇国宝塔维修时,曾出土开元铁钱、铅钱、铜钱、铜镜、舍利子、玛瑙等珍贵文物,全部交由闽侯县文物馆收藏。2013年,镇国宝塔被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侯官地标—龙台石塔。侯官村东向有一座龙台山,是福州市公布的第一批名山保护对象。龙台山上曾有座“凌梅庵”(因年久失修已倒塌),当地人也称龙台山为“凌梅山”。龙台山上有座石塔“龙台山塔”。据《闽都记》记载:“侯官市里社巍峨,有石塔临于江滨,其山龙台”。民国《闽江金山志》中《闽江金山左近疆域全图》标有“龙台山”和“龙台石塔”。据村中乡贤回忆,龙台石塔六角七层,壮观华丽,几经修复,后毁于日寇炮火,石塔遗址尚存。1981年文物普查记载“龙台石塔”四个大字在龙台山塔旁,塔身西面刻铭“皇唐贞观五年八月吉旦”,东面刻铭“旗阳十方大众募建”,北向刻铭“大宋淳熙八年九月吉旦”,南向刻铭“兴乐里信士林居广重修”。石塔旁有棵大樟树,树龄上千年之久。古樟树旁有半边花岗石须弥座,座各面均有一尊坐佛像浮雕。后人集资在古樟树上建造齐天大圣庙,庙内供奉孙、黑、白三位大圣,并在山脚下建造山门及水泥登山小道。20世纪70年代,龙台宝塔遗址被盗墓者破坏,塔基四周被挖掘出2米宽、l米多深的深沟,宝塔内的文物大部分散失,唯有“阿育王铜塔”被追回,现被省博物院收藏。此塔造形精巧,纹饰繁缛,精雕细琢。形似方座烛斗,高约20厘米,塔身刻有“吴越”二字,塔底座浮印覆莲瓣纹,塔座四侧五人盘腿坐状支撑座顶。塔中心凹拱形门内有五人作战场面,门外浮印花纹。四边角各自突起呈仰莲叶瓣形,叶瓣饰有人物图案。正中刹杆为圆柱形,套有七圈圆盘,杆尖雕饰宝珠一颗。从龙台宝塔遗址遗留文物分析可知:该塔始建年间应为盛唐时期,其后经五代闽国、南宋重新修葺而绵延后世。

五、传承城隍民俗文化

城隍信仰自古有之,起初城隍信仰属自然崇拜,所祭之神只是城与隍建筑物本身。汉代,人们把城隍作为独立的人格神予以崇拜和祭祀,城隍信仰从自然神崇拜向人格神崇拜转化。据传楚汉战争时,周苛为刘邦守荥阳被项羽活捉,项羽劝周苛降楚,并许以重用为上将军,封万户侯。周苛不但不降,还反讥项羽决非刘邦对手,项羽盛怒之下将周苛投入油鼎处以烹刑。刘邦建立西汉后,为悼念周苛的忠烈,封他为郡县之神。因此,周苛成为城隍神的始祖。城隍神无固定人物,为人刚正、廉直者死后都可以成为城隍。如上海城隍庙城隍是陈文龙,西安城隍是汉代纪信,杭州城隍则是文天祥,福建都城隍是周苛。中国最早的城隍庙为三国东吴赤乌二年(239年)修建的安徽芜湖城隍庙,福州冶山城隍庙(清代改为福建都城隍庙)仅比它迟43年。侯官城隍庙由冶山城隍庙分灵,奉祀周苛。宋代,城隍成为全国性的神明,福建境内各县城隍庙大多建于宋朝,侯官城隍庙则建于唐武德年间。宋代以后,随着城隍信仰的发展,城隍神从原先城池的保护神,发展为司民之神,掌理“阴、阳”二界,具有司掌人间生死荣辱、立降祸福的职能。信众有疑难之事便到城隍庙祈祷,城隍神成为冥冥世界的父母官,俗称“城隍爷”。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天下城隍一律称“城隍之神”,诏令每个府州县设立城隍庙奉祀,从而城隍庙遍及全国各地。朱元璋曾规定,凡新官上任前必须斋宿城隍庙中致祭设誓,保证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清代沿袭明代制度。城隍神在侯官古村民众中极有影响力,侯官城隍神俨然是众神世界的“地方官”,扮演东道主角色。每有神灵齐出的赛神大会,城隍神须尽地主之谊,除帝王级别的大神外,地方性的小神灵都要服从城隍神管理。城隍信仰成为侯官民众的精神维系,代代相传。每年正月初一,城隍庙均于凌晨开庙,虔诚的香客从四面八方赶来争先上头炷香,祈求消灾袪厄,阖家安康。农历十月初一是周苛诞辰日,都要举行城隍祭拜活动。村民们在城隍庙大办酒席,以三牲大礼供奉城隍爷,祈求风调雨顺,合境平安。有的村民还献戏(闽剧),连续四五天昼夜上演,与十里八乡的村民共度千秋神诞。最隆重的还是每十年的逢甲“普度”(民间的中元节),这是侯官村最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村民从农历十月初十零点开始至十月十五日晚十二点戒荤素食,以超度孤魂野鬼。城隍庙设主坛,各自然村设分坛,从城隍庙请出阴阳司(城隍的第一辅吏)主宰“普度”事宜。左脸为黑色,右脸为白色(或红色、金色)的阴阳司之造像,象征审理阴阳,善恶分明、大公无私。“普度”最后一夜,城隍神巡安场面隆重而热烈,城隍爷出巡,俨然朝廷命官气派。前有马牌击鼓,金锣开道,后有“肃静”“回避”开路牌紧随;接着是高照、执事牌,京鼓、十番、腰鼓队、舞狮队、舞龙队等;然后是端坐八抬大轿中的城隍爷,轿前有执香童子和鬼判引路,轿后簇拥着旌旗飘舞、兵器森列的仪仗队;随后是手捧香炉,身佩香袋的信众队伍。城隍神浩浩荡荡巡视全村每个地方,夹道观众甚多,十分热闹。巡安后,众神灵在信众、鼓乐队的欢送声中回銮安座。为扩大侯官城隍民俗文化品牌的影响力,2019年10月,侯官村成功举办了第八届闽台城隍庙联谊会,以传承闽台城隍信仰文化内涵,彰显两岸城隍信俗同根同源。

参考文献:

1.〔清〕徐景熹主修:乾隆《福州府志》,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点校,海风出版社,2001年7月。

2.〔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点校,海风出版社,2000年8月。

3.〔清〕郑祖庚:《侯官县乡土志》,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点校,海风出版社,2001年7月。

4.〔明〕王应山:《闽都记》,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点校,海风出版社,2001年7月。

5.〔民国〕欧阳英:《闽侯县志》,民国22年(1933年)刻本。

6.〔民国〕林其蓉:《闽江金山志》,民国26年(1937年)铅印本。

作者:黄凯端 单位:福州仓山区南江滨西大道193号东部办公区4号楼82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