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教学对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思考
时间:2022-09-01 02:47:06
导语:民间舞蹈教学对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民间舞蹈是由民众创造、传承、发展出来的一种舞蹈形式,将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对未来的展望以及当下的思想观念整合成一定的文化符号,继而转化成相对固定的肢体语言再由广大的人民群众代代相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民间舞蹈作为一种专业舞蹈正式进入课堂。而作为民间舞蹈传承的桥梁——民间舞蹈课堂教学是否充分地将舞蹈文化融入课堂,是这篇论文探讨的主题。本文将从民间舞蹈文化及其传承现状入手,探究民间舞蹈与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然后进一步探究民间舞蹈教学中关于文化教学的不足,由此引发对民间舞蹈与其背后的文化应该如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一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民间舞蹈;舞蹈文化;舞蹈教学
一、民间舞蹈文化及其传承
(一)民间舞蹈文化。民间舞蹈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并且在人与人的传承之间发展起来,它迥异的风格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不同地区的活动中产生的,包含丰富的形式内容和思想感情。因学者有别,对民间舞蹈的称谓也有一定的差异:有的称“民间舞蹈”,也有的称“民俗舞蹈”,还有的称“民族民间舞蹈”等。然而这些称谓所指的对象基本上说的都是由广大民众所创造、传承、发展起来的舞蹈类别。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源起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特色,反映了各地区在不同时期所特有的生活实践方式、生产劳动水平、社会风俗习惯、理想追求等。因此民间舞蹈会受不同时段的社会政策、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甚至气候和地理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进行提炼与抽象,把人民群众对未来的希望以及当前的思想情感恰当地融入文化元素中,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相对固定的肢体舞蹈语言,这是传统民间文化传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和载体。而现在人们传承民间舞蹈的主要方式是进入课堂,把民间舞蹈变成系统的教材,从而继续改编成可以欣赏的作品,使之进入大众视野。(二)民间舞蹈的传承现状。舞蹈是一种社会文化产物,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不太乐观。就当下民间舞蹈而言,部分地区的民间舞蹈依然活跃在民众身边,而有些地区的民间舞蹈则成为“夕阳产业”,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民间舞蹈依然流传的原因有几方面:一是地区发展较慢,交通闭塞,受外来文化影响不深,能保持原有的传统观念和习俗,保存原有的舞蹈形态;二是民间舞蹈会直接和当地的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三是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其中民间舞蹈进课堂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法,使民间舞蹈保留和存续下来。而有些地区的民间舞蹈却在不断失传,其原因也由几方面构成:一是失去依托,原生态民间舞蹈与当地的民俗习惯、民俗活动直接相关,受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一些传统的民俗习惯和民俗活动逐渐被遗忘,相关民间舞蹈无法传承下去;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进入民众的生活,舞蹈不再是民众寄托情感的最重要的方式,很多人对舞蹈尤其是民间舞蹈不再像以前那么热爱与追捧。
二、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关系
从某种程度而言,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民间舞蹈文化需要通过教学的桥梁培养更多的传承者,其本身也会在教学和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创新。民间舞蹈教学作为教学课程,必然要以民间舞蹈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依托,同时也需要借助民间舞蹈文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延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是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常规的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专家或教师到各地区进行采风,采集一些舞蹈动作元素,后经过一系列的整合与改编使其成为教学内容。这样能有效地扩大民间舞蹈种类的传播,明确民间舞蹈的文化底蕴。这种传承不仅是对肢体语汇的传承,更是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二)教学是对民间舞蹈风格的维系。众所周知,民间舞蹈是由民众所创造、表演、传承的一种舞蹈形式,凝聚着广大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一般而言,不同的民间舞蹈形式体现着各地区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同样也会因为不同的传播方式使其艺术风格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因各种需要而进行的商业演出、为了热闹或者吸引眼球而创作的各类民间舞蹈等。民间舞蹈教学活动中虽然也会进行表演,但是不同于商业化的表演,它的教学人员、教材选择与编排都相对严谨,因此可以说民间舞蹈教学是维系民间舞蹈及其文化的重要手段。(三)教学是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升华。民间舞蹈是生活和艺术的结合。因此,要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深刻领会到民间舞蹈的形态构成,就必然要先了解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在教学、展演的过程中不断对民间舞蹈文化发展与升华。民间舞蹈教学是一个由浅到深的渐进过程,因此在开展民间舞蹈教学时,不仅需要对学生基本舞蹈动作的规范加强训练,提高他们对民间舞蹈相关风格的掌握能力,还需要对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来源等知识进行较为深入的传授,同时也需要通过展演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舞台上利用服化道的帮助更贴近民间氛围,使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不同地区民间舞蹈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把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专业的舞蹈教育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几代舞蹈教育家的共同努力,很多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教材进入课堂。然而在教学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共同探讨研究。(一)教学过于程式化。在绝大多数高校中,日常教学活动始终是按照已经约定俗成的方法、思维甚至是组合展开教学活动,这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化教学,每年新生学的都是一样的组合、用的一样的音乐,没有新的教学内容加入。那么作为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桥梁——舞蹈教学如何才能将民间舞蹈文化继续传承与发展下去呢?例如,大部分学校的民间舞蹈都致力于教授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朝鲜族等民族的民间舞蹈以及花鼓灯、秧歌等风格的舞蹈,很久没有新的民间舞蹈出现,那么没有进入课堂的民间舞蹈在没有专人进行采风、系统整理的情况下,它是否依然有“生命力”地保存着?是否有一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听说过却没人会跳的“化石”呢?(二)对民间舞蹈文化教育不够重视。在课堂上所有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授组合,不管是从单一的训练到复合性训练还是表演性训练。教学成果的考核标准是动作的规范程度、动作的表现力等,那么舞蹈背后的文化教育呢?学生进入课堂后没有了解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起源、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所依托的民族风俗习惯等,就无法身临其境地跳出该有的风格特色,也无法表现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想通过民间舞蹈表达出来的情感情绪。
四、民间舞蹈文化和课堂有机结合的方法
民间舞蹈作为舞蹈教育的专业教材,要有一定的标准:一是系统性,要符合专业训练的目的性与规律性,使学生掌握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样式或同一民族的不同动态。二是目的性,明确该教材能训练到学生的哪些方面。三是民族性,注意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不能“串味”或跳出来“四不像”。四是文化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传授相关的文化内涵,这也是民间舞蹈作为教材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作为教材,民间舞蹈要有文化性。有学者认为:“民间舞蹈教学不单纯是动态风格和技艺的传授,更多的是对民族心理、精神的把握,尤其是对‘人本’意义的把握,所以我们的民间舞是一种‘文化构成’式的东西,是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人文背景与文化心理定势的舞蹈化的开拓。”所以作为教材理应更加重视舞蹈背后的文化,在舞蹈教材中凝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等文化内涵。那么如何把舞蹈文化与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呢?(一)扩大知识传授面。现在的民间舞蹈教学课堂所传授的知识面太过狭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组合训练,关于该地区的民间舞蹈为什么这么跳,舞蹈的来源、舞蹈的文化是什么?学生都不了解,面对这种情况不应该再单纯地只传授民间舞蹈组合,而应该利用多种渠道带领学生了解更多的民间舞蹈文化,让学生了解民间舞蹈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演变,在明白为什么这么跳之后再进行教材训练,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对民间舞蹈的风格特色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并带着情感和相应的情绪表演民间舞蹈。(二)利用各种渠道渗透民俗风情,保留文化特色。“‘嘴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管是舞蹈文化还是其相关的背景,由教师口口相授或者在多媒体上让学生了解都显得不够。舞蹈是身体的艺术,最终要表达的情感情绪都要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要让学生真实地到相关环境里感受文化、感受氛围,才能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最后真正地跳出民间舞蹈该有的味道。这就需要学校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走出学校、下田野、到民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进而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所知所见融入民间舞蹈的情绪里。还可以请老艺人或者传承人来校教学,重点在于请他讲风土人情、相关的舞蹈文化以及他对民俗文化与民间舞蹈之间的关联和见解,而不是单一教条地教授动作。现在的教学课堂都太过专业与严肃,学生装扮得精干统一,尽管看起来美观整齐,但却少了一种属于民间舞蹈的味道。众所周知,舞蹈与音乐是分不开的,民间舞蹈的伴奏音乐同样是民间舞蹈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好好地利用起来,可以不使用音响来伴奏,而是现场“敲锣打鼓”进行伴奏,那么民间舞蹈的韵味就会更足。
五、结语
民间舞蹈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性,意识到民间舞蹈文化与其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深刻理解教学对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保护和深化的重要作用。在民间舞蹈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培养,多元地开展教学,以此来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传承者,促进民间舞蹈的良好发展,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
参考文献:
[1]裴大明.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J].艺术评鉴,2018,(16):56-57.
[2]热比亚•买买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J].戏剧之家,2018,(07):106-107.
[3]李夏.文化传承视野下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05):105-106.
[4]王磊.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黄河之声,2016,(15):46.
作者:邹文静 单位:宁夏大学
- 上一篇:音乐文化传承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 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