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弦子腔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时间:2022-02-25 03:17:48

导语:平利弦子腔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平利弦子腔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韵味和艺术创造力,是特定群体的情感纽带。本文以平利弦子腔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缺陷和优化策略,为平利弦子腔在遵循现有创作规律和审美价值的同时,加快其市场化、大众化进程,推动平利弦子腔成为地方民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这种集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美术、书法于一体的古老表演艺术重焕活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利弦子腔;发展困境;动态保护

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非遗名录中占有重要地位,据《中国戏曲志》统计,20世纪初我国尚有400余种戏曲剧种,但目前仍在演出且发展前景良好的剧种不足50个,许多剧种在内外交困中濒临消失。随着文化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平利弦子腔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征

弦子腔是具有完整板腔体的成熟戏剧音乐体系,其源起于陕西、湖北、重庆三省接壤的秦巴山区,地理上南北皆通的独特性是平利弦子腔发源的土壤。从历史脉络来看,平利弦子腔产生于嘉庆末年至道光初,平利女娲山水田河的“莲花落”艺人李敬模、李增模兄弟在皮影戏的基础上,首创弦胡伴奏,并在演唱中吸收、借鉴其他剧种的精华,增加本地劳动号子和山歌调子元素,形成演唱落板时吆调伴唱的独有喊腔,由此取名“弦子腔”。清同治、光绪年间,平利弦子腔李家班第三代门师开始接收异姓子弟,以开放、交流、并蓄的策略推动平利弦子腔走向艺术成熟。民国时期是平利弦子腔的发展鼎盛期,皮影班社多至14个,从艺演职人员超过百人,除李家班外,还有王家班、汪家班、樊家班等知名团体。平利弦子腔兼具宫廷音乐的华美风尚和民间艺术的朴素风格,整体旋律延展性极强,节奏类型丰富,可以演绎出复杂的情绪变化。从乐器来看,平利弦子腔的主奏弦胡是用竹筒、木板、竹根、牛皮做成的,打击乐器“芽子”是由梨木板做成的,此外还有堂鼓、暴鼓、大锣、铙钹、小钹、勾锣、马锣等。这些乐器极富地方特色,所用原材料都来源于当地植物或动物制品,经过民间艺人的钻研和搭配而构成独树一帜的乐器组合。从表演题材来看,平利弦子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当前民间留存的经典剧目《女娲盗镜》、《群英会》等皆源于生活,平利境内流行的神话传说、历史趣闻、生活寓言等都是其素材。从唱腔来看,平利弦子腔拥有完整的唱腔体系,有悲怆的“苦腔”,有欢快的“平腔”,还有伴唱号子的“唱腔”,以不同节奏和语调的变化来表现演唱者的喜怒哀乐。弦子腔属于传统的五声宫调式,含有大三度和小六度,“1、3、5、6”构成平利弦子腔的骨干音,尤其重视“6”音1。平利民间有“吃肉要吃丸子肉,看戏要看弦子戏”的俗语,足以证明平利弦子腔浓厚的世俗艺术风情和在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平利弦子腔的继承和保护工作陆续开展。1985年,平利县政府组织人力对平利弦子腔的原始唱腔进行录音、记普,编纂成《平利弦子腔音乐集成》。2011年,“弦子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开启全国性的弦子腔保护工作。相较于京剧、昆剧等分布范围广,曾作为官方正统曲艺或贵族文化盛行的剧种来说,平利弦子腔的地方属性浓厚,乐器和方言唱词限制其流行范围,使得其文化生态环境固化、老化,在保护中易遭遇阻碍。

2平利弦子腔的保护现状

2.1平利弦子腔保护的通行做法。陕西省最早关注和开展平利弦子腔保护工作,早在1937年就已组织人力寻找弦子腔民间艺人,并为他们录音。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政府大力扶持弦子腔民间剧团,邀请弦子腔表演者参加汇演,支持弦子腔表演剧目登上省级舞台。与陕西用政策调动民间保护力量的做法相比,湖北、四川和重庆的政府支持力度显然过于薄弱,现有的保护成就基本是在民间艺人和弦子腔爱好者的自发努力下达成的。总体来说,湖北、四川和重庆现有的弦子腔保护机制是在2011年弦子腔被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制定的,各项条例的完善度低,在确立保护工作的方针和目标时照搬陕西做法,没有对当地优势、劣势进行评估。比较、分析陕西、湖北等地的平利弦子腔保护工作后,发现各省有通行的做法,即“资源挖掘、经费保障、艺人培养、活动引导”。在弦子腔分布的县城内成立“弦子腔民俗文化研究室”,以县为单位设立弦子腔音乐发展基金,对弦子腔发展有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2012年以来,各地都已经建立起弦子腔抢救机制,明确平利弦子腔在地方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指导下制定弦子腔保护条例,以“县级联动”为方针开展平利弦子腔的联合保护工作。以音乐协会为阵地对弦子腔的声腔、调式、音乐、曲牌、板落等进行系统性研究,以继承为首要原则发掘弦子腔的文化和民俗价值。陕西省文教厅和湖北省文教厅相继召开“弦子腔保护与发展座谈会”,对有平利弦子腔活动的地区划拨专项保护经费,为弦子腔艺人提供生活补助和养老保险,为剧团排演弦子腔剧目提供免费场地。各省在人才培养上普遍实行“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关注老年弦子腔艺人的生存状态,从生活上给予照顾和帮扶,请艺人赴剧团、学校进行教学,培养对弦子腔有兴趣的年轻传承人。各省从21世纪初开始陆续设立“弦子腔资料库”、“弦子腔抢救保护工作委员会”等,组织开展“陕西戏剧艺术节”、“弦子腔群星奖”、“湖北省皮影、木偶戏曲汇演”,以丰富的活动提升这一地方剧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2平利弦子腔的保护现状。关于平利弦子腔的保护工作应该是动态的,但从各省的保护情况来看,这种动态保护需求未得到满足。现有的保护工作仍以抢救和传承为主,注重营造弦子腔生存的原始文化生态,没有认识到弦子腔在市场体制下的缺陷,导致保护措施常常“事倍功半”,弦子腔的濒危境遇难以得到改善。从保护成果来看,《平利弦子腔音乐集成》、《平利弦子腔》等书籍和影视资料已经投放市场,“弦子腔资料库”中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数字化保护取得重大进展。但丰硕的保护成果并不意味着高质量,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依赖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一旦预算削减或政府关注下降,这些项目就陷入停滞状态。平利弦子腔的发展不应画地为牢,而应该在市场中寻找机遇、勇于创新,走出独特的发展道路。但从现状来看,各省的保护方案普遍存在短视的弊端,盲目依靠物力、财力支出来寻求保护机制的完善,实际上没有切准平利弦子腔与时俱进的发展需求,忽视文化生态的变化和重构,导致许多保护工作变成“形象工程”,表面上看成果颇丰,整体保护效果良好,其实无法让平利弦子腔获得可持续的生命力。

3从平利弦子腔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1思维陈旧、固守成规。当前,各省已经出台一系列扶持、照顾弦子腔民间艺人和剧团演职人员生活和就业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尚停留在“口号”和文件层面,实施经常遇阻,因而治标不治本。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机构在制定保护机制时固守陈旧思维,单方面强调保护它的“原生态”,没有认清平利弦子腔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必然趋势,导致各项保护措施变得机械、被动、封闭。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息息相关,原生态文化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观念;不是静态的积淀物,而是动态的生活2。从平利弦子腔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发现混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情况很常见。秉持动态保护理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续发展的前提。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特性,容易在确立保护目标时偏离方向,依靠人为地固守原生态文化环境来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危机,但这种做法只能短期发挥作用,无法长期有效,无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源泉的衰微和消亡。3.2民间漠视、教育缺位。从各省的通行保护做法来看,针对平利弦子腔的保护高度依赖官方引导,对民间力量的认识不清,造成弦子腔保护工作后续动力不足。愿意投身于弦子腔保护和发展事业的人员稀缺,在受众日渐流失的情况下,平利弦子腔的没落是可以预料的结果。当民间对平利弦子腔不再重视,平利弦子腔的发展就失去核心驱动力,衰亡就成为其必然归属。此外,教育缺位导致现有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难以高效开展,平利弦子腔相关知识的普及率低,年轻群体对弦子腔的认可度不高,导致弦子腔只能在原有的观众圈内流行,无法培养新的保护力量。从平利弦子腔的保护进程可以纵观整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孕育出杰出文化、技艺的民间社会变得淡漠,民间保护力量屡被打击,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让年轻群体对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怀有兴趣,这股消极的民间情绪进而消解政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的努力。

4从平利弦子腔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化方略

4.1转变理念、因地制宜。对平利弦子腔而言,各县级政府应以平利县为中心构建联合保护网,树立活态继承、动态保护的理念,保留弦子腔表演的舞台和剧团,因地制宜挖掘当地弦子腔文化的特殊性和典型剧目,在契合生态文化变迁趋势的基础上探索开放型的保护路径。平利弦子腔的创作和表演源自于民间艺人的生活感悟,因此有强烈的即兴性,应鼓励表演者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例如用弦子腔声腔唱流行歌曲、改编小品并用弦子腔的板式曲调进行演绎等,让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推动平利弦子腔的文化创新。戏曲的变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在强调戏曲文化价值的同时,必须不断改进、推陈出新。在保护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遵循此规则,切忌将“原封不动的传承”视为“保护”,而应审视地域文化与民间生态,扣准文化生态的发展脉搏,让原生态非遗在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对接中重构自身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开辟新的生存空间。4.2重视教育、合理利用。教育在地方戏剧保护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省应从社区和学校两个阵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教育,把平利弦子腔编进中小学课本,让当地学生了解到弦子腔的历史渊源和艺术魅力,自觉树立保护意识。同时,以剧团义演、传承人进社区教学等活动介绍、宣扬平利弦子腔,激发社会大众对平利弦子腔的保护热情。通过学校正规教育培养年轻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通过社区休闲教育增进基层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观体验,激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唤起民间能动的保护力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长远成效的关键。非遗市场化、产业化不可避免,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商品化运作会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传承人与产业运营者的平等对话平台,遏制不公平的“游戏规则”,构建系统化、全方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以生产性保护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分析国际级非遗平利弦子腔的保护情况,可以窥见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漏洞和缺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墨守成规,不能随意滥用、过度开发,要剖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依赖的特定文化生态,在抢救性记录的同时实施生产性保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回大众视野。

参考文献

[1]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文化经济学阐释[J].文化遗产,2018(01):5-13.

[2]高燕.国外保护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与启示[J].艺术百家,2016,32(05):60-64.

[3]刘之杨,孙志国,胡再.陕西秦巴山片区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01):127-130+136.

[4]杨亚庚,陈亮,贺正楚,陈文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索[J].东南学术,2014(01):210-217.

[5]黄永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13(05):1-12+157.

[6]王媛,胡惠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的现状与反思[J].东岳论丛,2012,33(03):130-138.

[7]黎胜勇.“平利弦子腔”琐谈[J].当代戏剧,2007(04):38-39.

作者:鲍丽 单位:安康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