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时间:2022-11-15 04:05:54

导语:高校图书馆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图书馆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一、中国地域文化形成原因

为什么中国会产生如此之多的地域文化?原因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交通不变所造成的不同地理环境之间的阻隔性。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既有巍峨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秦岭,也有辽阔的东北、华北大平原和肥沃的长江、黄河、珠江冲积三角洲,即使西部,也是既有平均海拔四、五千米的青藏高原,也有海拔之下的吐鲁番,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自然环境所提供的独特迥异的自然条件是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域文化是在长期不断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形成的,而在形成之后又表现出相对稳定性,其“地域”是指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其“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方言文化(中国各大语系)、饮食文化(各大菜系)、民间信仰(三大宗教之外的各种民间宗教与崇拜)、民间建筑风格(山西大院、徽式建筑、福建土楼等)、生态环境与经济形态(游牧与农耕、麦区与稻区等)、民族融合(五胡乱华、夷夏交融)、人口流动(衣冠南渡、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移民、客家、土著等)、行政区划变迁(唐分全国十道,宋分天下军州,元设行中书省,明设两都南七北六十三省,清与民国奠定今日之行政区划)等均对地域文化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发挥重大影响。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并造就一方社会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诸如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湖湘文化、蜀文化、巴文化、徽文化、赣文化、闽文化、粤文化、京派文化、海派文化等,构成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体系。

二、研究中国地域文化并使之得到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是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与社会基础,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所形成的非文字、非实体知识文化结晶,与人类成长相伴生共绵延,见证了人类文明历史进程,是各民族记忆深处的精神家园,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32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成立。研究中国地域文化并使之得到保护与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途径。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地域文化资源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已湮灭或处于危机中,亟须包括专家学者、政府、公众和企业等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积极投入地域文化的可持续性保护与传承。对此,世界各国均给予越来越大的关注,通过政府主导,已开始建立系统性的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当然,在具体方式上,各国之间是有差别的。日本在1950年成为世界上首个为文化遗产提供立法保护的国家,目前在各大学中普遍设立了文化遗产研究学科,但关于地域文化研究尚未成为独立学科。欧洲各国普遍将地域文化所涵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形态上的完整性作为保护原则。法国在1964年在全国范围开始有关资源普查,并设立全国性的纪念日。在韩国,政府为传承者提供特殊津贴和社会保障,并将有关传承事务纳入义务教育系统统筹管理。总体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之于国家和民族文教兴衰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对于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中国政府主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发掘,从21世纪开始积极投入,在信息采集整理、特色发掘、保护性恢复、研究性立项、保障性财政投入等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从2002年开始,中国政府在有关文教机构设立专职研究队伍,研究领域覆盖历史与现状、文明文化溯源、数据库建设等,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收到了显著成效。地域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知识经济兴起和社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中华大地上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因素和绿色支撑平台——地域文化一方面为地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与区域社会经济的融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窗口和招商引资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性支撑,增强经济竞争能力和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入探求地域文化的形成、演变轨迹和规律,把握地域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使之得到保护和传承,开发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前社会科学领域急待深化的热点和迫切需要开展的任务,而且是以人为本,使人们在社会经济的纷繁变迁中能够铭记自己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从中获得精神慰藉和文化归属感的重要体现。

三、当前地域文化资源发掘利用中的不足之处

总的来说,地域文化作为一种代表文明传承的精神财富,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但是,在地域文化资源发掘利用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文化景观未能与建设环境协调,整体效果欠佳。新建设的建筑、道路、公园、雕塑未体现地域文化特点,存在“千城一面”“仿古穿越”等现象,给人一种道具感,而欠缺地道的文化韵味。重硬件而轻软件。地域文化景观多表现为物态,缺少与人之间的互动性,人们难以亲身参与、互动式的体验地域文化,弱化了地域文化影响力的传播与扩大。地域文化中的有形部分与无形部分结合不够。前者指遗迹或遗物,后者指风俗、典籍、服饰、艺术、手工等。较普遍的情况是,遗迹或遗物得到充分保护,而无形部分处于散失和泯灭中。可以考虑将无形部分发掘总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传承和发掘利用。

四、高校图书馆在中国地域文化保护传承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中国是历史文明古国,也是地域文化资源超级大国,但社会公众对地域文化的了解程度仍然偏低,普及有关知识是促进社会各阶层积极投入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要举措。教育是继承和传播文化最好的形式与载体。高校作为文化重镇和全社会的文教中心,应当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视文化建设为己任,这不仅是教育主体和客体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而且将对地域文化的可持续性保护与传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高校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是发掘和整理地域文化宝藏的最有效资源,通过做好地域文化资料发掘整理工作,利用当前大数据平台,实现地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可视化,是高校图书馆积极投入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采取诸多有效措施,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例如:通过面向社会的大讲堂方式,向公众普及传播有关知识,促进社会各阶层都参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在校内开设有关地域文化的通识课程,满足青年学生对地域文化相关知识的渴求;邀请文化传承人来校交流,不仅加深学生对地域文化的感性认识,还可为有关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文旅领域创业创新活动提供启示等等。

五、结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且介亭杂文集》),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核心体现。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不仅对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保护人类社会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当前我国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关键阶段,对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大本营和科学技术创新策源地,应当成为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重镇。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中的象牙塔,理所应当并且完全有条件在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自身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主动积极投入并促进全社会参与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为中华民族精神保持持久旺盛生命力和伟大文化价值积极践行做出自己的贡献。积极开展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繁荣和发展有关研究,必须坚持两条原则:坚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坚持与时俱进,加强理论创新。创新的理论思维,既是地域文化研究的灵魂,也是地域文化保持蓬勃活力的重要保障。唯有站在时代高度,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不断深化和拓展地域文化研究,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将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相关研究推上新的高度。

作者:徐晓艳 单位: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