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化开发利用与保护探究

时间:2022-12-14 09:28:02

导语:彝族文化开发利用与保护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彝族文化开发利用与保护探究

摘要:滇、黔、川和桂等省区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地,其中保留的彝族传统文化非常丰富,而且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都非常鲜明。随着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渗透在社会各个角落中,人们愈发重视对优秀文化的有效开发利用。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彝族传统文化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主要针对彝族文化展开分析,探讨彝族文化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途径,希望可以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关键词:彝族文化;开发利用;民族

特色文化的资源性特征在国家与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愈发凸显其重要意义,使其慢慢成为一个国家与地区重要的生产力支撑力量之一,甚至关系着区域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彝族传统文化不但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表现形式,还具有古老厚重的韵味,甚至在这一先进性比较明显的时代环境下,也体现出一种开放与交融的显著特点。因此,彝族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并做好保护工作,这是当前彝族文化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1彝族文化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背景分析

站在国家与地区发展意义的这一角度上,文化的资源性特征愈发受到重视。意味着在推进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国家和地区有关人员必须要重视将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摆在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要将区域的文化资源发展成为整个民族、地区或者国家的财富,使其惠及国内的更多地区,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彝族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因此,彝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并在彝族主要聚落地区中,以多主题和多层次的方式呈现出来,体现出极强的文化发展潜力。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化,国家对彝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给予了较大的重视,而且获得的成就也较为可观。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问题,但是却切实地将彝族文化推向了全国各地区,甚至使其走向世界。在这样的文化意识与文化效应下,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彝族文化资源的价值[1]。实际上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一直备受人们瞩目,而彝族文化在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占据着较重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其文化底蕴非常厚重,同时发展历史也比较古老,还融合了现代先进性的元素。如今,国家要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对彝族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彝族文化可分为许多类型,包括渊源历史、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教育体育、哲学思想、政治军事、新闻出版、交通通信、商业贸易、建筑名胜、经济生产以及医药卫生等等。由此可见,彝族文化具有极强的丰富多样性,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保障性条件。但与此同时,彝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也需摆到同等高度的位置上,让相关人员在对彝族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更加重视彝族文化的保护工作。

2彝族文化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有效途径

彝族文化多种多样,本文主要针对几种典型的彝族文化,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详细的分析。2.1彝族天文历法的开发利用及保护。在威宁县盐仓镇境内早已发现了一个乌蒙彝王坟,周围有140多座向星墓,其墓葬型制比较奇特。针对这部分内容,我国或者当地可以对彝族天文历法的文化价值进行充分的开发。有学者认为,这些向星墓是彝族在古代时期所采用的天文观象台,它们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不仅指明了南北走向,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也可为寒暑、冬夏等进行判定。因此,学者们认为这些向星墓中的独特天文观象台与当时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法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从这一点出发,意味着彝族天文历法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同时,这些向星墓的天文观象台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这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也具备良好的观赏价值。因此,国家和当地可以将彝族天文历法的开发利用提上议程。在保护工作方面,可以为其建设向星墓生态博物馆和彝族天文历法博物馆等。在这样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向星墓的生态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文物也可以得到保护。同时,在彝族天文历法的开发过程中,还能推进这个区域附近的经济发展,使得这一项开发利用工作体现出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彝族天文历法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可被纳入彝族文化的开发利用范围之中。2.2以全媒体技术促进彝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当前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加快发展步伐,其中,全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信息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化[2]。在全媒体时代下,众多新媒体共存融合发展,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在彝族文化领域也不例外,在开发彝族文化时,可以有效地利用全媒体时代的技术力量对彝族文化进行开发,致力于打造彝族文化品牌。而在打造彝族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要将目标定在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上,使其成为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全媒体技术能够全方位渗透在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的各个角落,其文化的辐射力与影响力都不可小觑。同时,全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图文声像等技术来对彝族文化进行收录、保存以及传播,让彝族文化可以通过活态的交流模式来实现其文化资源的多角度开发[3]。比如,在红河彝族文化的开发利用方面,有关人员就可以拍摄短小精致的专题片,并借助网络、影视以及公交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传播,定会增强宣传的视觉冲击力。此外,该地区的文化局也可以刊登内容质量高的特色刊物,在独特视角下努力探索更多广泛宣传彝族文化的渠道。在全媒体时代下的彝族文化产品品牌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文化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为了最大化地达到这一目的,该地区可以建设相应的文化产业链,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专业人才,并组织有效的文化传承活动,让民众积极地投入到彝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之中。另外,红河区域可以扶持文化遗产基地建设工作,将彝族文化纳入重点保护与开发项目的范围之中,努力挖掘其中的内涵与文化价值,建设良好的文化保护区,充分发挥彝族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彝族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2.3加强对发展状态不佳的彝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在当前的彝族传统文化中,有些彝族文化受到忽视,需要国家和地区将这些彝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上议事日程议程,促使这部分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比如,彝族服饰文化就是其中一种发展状态不佳的彝族文化。归根结底,彝族服饰文化的落后发展是因为保护力度不足,甚至有些彝族服饰已经处于绝迹状态,这是一种无法弥补和挽回的文化损失[4]。因此,在对彝族服饰文化进行开发与利用时,需要加强民众在思想观念上对彝族服饰文化的重视,要使其学会透过文化的现象看到文化的本质,体会到彝族服饰文化的独有魅力。虽然的确有许多彝族服饰并不适合在平日里使用,但是依旧可以对彝族服饰文化进行开发利用,立足于大胆创新的精神,下功夫去改良彝族服饰中不合时宜的部分,保留独具韵味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可加强彝族服饰产业开发,努力让彝族服饰文化及其产业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实现彝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这也是对彝族服饰文化最好的保护。2.4加强对正在变迁的彝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在彝族文化中,一些文化独具其自身特色。比如,凉山彝族的漆艺文化就是如此,在国内少数民族漆艺文化之中的地位名列前茅。在以往时代里,漆器的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其是一种生活实用器,而且漆器也属于一种具备一定文化意义的生活用品,因此其群众基础较为广泛[5]。但是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漆器的价格却逐渐降低。当前现代工业用品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给漆器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漆器的实用功能渐渐被取代。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漆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都相对地发生了变化。时至今日,彝族漆器的使用越来越少,使漆艺文化呈现出衰退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许多漆器工厂所生产的漆器成为一种礼品或者旅游品,演变成了工艺品,导致其实用性削弱,文化意义逐渐丧失,即便延续了漆艺的发展,却也不利于漆艺文化的保护。因此,加强对正在变迁的漆艺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彝族漆器市场进行规范。当前彝族漆器正作为一种礼品与旅游品而进行出售,往往将化学漆髹涂与土漆髹涂的漆器放在一起进行出售,将化学漆髹涂的漆器当成是土漆髹涂的漆器,这会对土漆髹涂企业造成较大的冲击。正是由于这两种漆器难以区分,则更需要对漆器市场进行规范,让漆器生产企业遵循诚信原则进行生产与销售,注重树立起不同的漆器品牌,使漆器市场可以规范运行,这是当前漆器开发与利用的正确途径。其次,彝族人民应该深刻意识到漆艺文化的价值,并树立起保护意识。凉山彝族的漆艺文化,不论是在种类和造型方面,还是在图案、色彩、用料等方面,其特色都比较鲜明,文化价值非常高,属于一种突出的工艺文化。尤其是它们凝聚着凉山彝族人民的情感,其文化象征意义非常丰富。因此,需要对这种独特文化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第一,要强化漆艺文化的宣传工作,树立起广泛的保护意识,并非只站在经济发展这一角度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第二,做好对漆艺艺人的保护工作。这些艺人掌握着无形的漆器技艺,对其进行保护,能够使其技艺得到传承。在这个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资金支持、政策性支持、宣传性支持等等。而在为其提供这些支持的同时,也需要让艺人意识到自身保护漆艺文化的责任,实现责权利之间的平衡。第三,可采用博物馆保护措施,将彝族漆艺文化纳入博物馆的保护范围。博物馆保护是非常有效的一项保护措施,当前已有一些博物馆践行了这一保护措施,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博物馆为保护彝族漆艺文化而作出努力。第四,可采取研究性保护措施。虽然当前的凉山彝族漆艺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但仍亟待进一步的研究,使漆艺文化得到更全面的保护。比如,可以录制传统的彝族漆器制作工艺,使其成为“活”的资料得以保存和传承。

3结束语

当前的彝族文化开发与利用已经受到国家和地区的普遍重视。因此,有关人员在对彝族文化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有效的开发利用方法,保证彝族文化既可得以弘扬,又可与时俱进地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波,何绍芬.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彝族文化价值观的引领[J].文山学院学报,2018,31(2):55-58.

[2]陆刚.威宁彝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再探索[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7,35(1):26-29.

[3]林晓华,邱艳萍.赋权理论与彝族文化的网络传播:以彝族文化网站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61-166.

[4]王玉佳.彝族文化的网络传播[J].大众文艺,2016(16):41-42.

[5]周婷婷.彝族漆器:人与自然原生关系的文化表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2-44.

作者:罗春秋 单位:攀枝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