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索

时间:2022-10-23 08:26:50

导语: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索

1987年,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如今,“网络革命”正在悄无声息地包围我们的日常生活,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我们跨进了新媒体时代的大门。

一、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新媒体是数字化技术体系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从定义上来说,各行各界对新媒体的界定众说纷纭,“新媒体”一词最早流行在美国,《online》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Comunicationsforall,byall”,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1]。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单一、封闭与延时性,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开放性与即时性等特点,传播面广,受众群体多。在新媒体时代下,每个受众群体不仅仅是单向接受信息,还能承担信息传播与制作者的角色,受益于无线互联网、宽带网络等渠道,使得用户群体可以高效、无障碍地交流沟通[2]。从以往人们的生活空间来看,传统媒体把所有人的角色分立成传播者与接收者,受众者仅承担单一的角色功能,接收到信息后不再进行二次传播或传播空间相对封闭,传播速度慢。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手艺人“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受众人群都是基于血缘及地缘传播,受众面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群体交往空间增大,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原有单点传播变成了多点传播。新媒体的介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日常化、生活化的形式进入民众日常生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我国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关注,2005年3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出了第一步。2016年10月,文化部确立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着力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建设,并且正式启动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从名录建设向更深层次的实践转化,新媒体技术的大力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不再仅仅局限于图像、文本的记录,数字化保护逐步走进大众视野。

二、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一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土壤的丧失导致其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以往人丁兴旺的氏族产业,基于血缘的传承脉络逐步因为家庭结构,观念转变趋向地缘、业缘甚至师徒制传承,再到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的现象屡有发生。究其根本,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适合大众群体的日常生活[3],而新媒体的产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常态化的方式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1.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多元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赋予了新的文化基调。新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具有更多的趣味性与多元性,它为大众呈现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文本内容,而是从图像、视频、音频等各方面向大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新媒体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开始借助影视进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以微电影及纪录片的形式让人们广为熟知。从2012年开始,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纪录片开始盛行,自开播以来热点及关注度一路高歌猛进,收视率达两亿。还有央视出品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寻找手艺》及网络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等,均以中国传统手工艺为题材,受到大众关注度高达1100万。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不再只停留在乡土、枯燥、不贴近生活,新媒体的传播形式的多元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不是遥不可及的只停留在博物馆里的展品。另一方面,如果单从技术性角度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片面的,要将其带入一定的情景模式中,为大众还原那个时代的文化场景与文化生态,让更多的受众人群,从历史、文化、社会各个角度,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与演变模式,从而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2.新媒体传播行为的互动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提供了群众基础。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之一就是互动性及开放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上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增强群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微博、贴吧、微信等的兴起,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提供了渠道。以北京故宫博物院微博为例,从建号至今已有560万关注,每日文化日历为大家科普文物信息及当日历史大事件,逢节气或岁时节日设计壁纸和海报让人们了解节日的由来及习俗。除了与故宫相关的文化资讯外,还以诙谐幽默的话语点评故宫中的一草一物,并定时举办活动,对故宫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问答并抽奖赠送礼品。这样互动性的体验,拉近了大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提高了大众的接受度。大量的转发、点赞和评论都表明了群体积极的参与性,人们在传播行为中除了承担信息交流中的接收者,还承担提供者与者的角色。从原有单向接收,变成单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方式,受众群体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参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扩大其群众认知度与影响力。3.新媒体传播主体的超文本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障了资源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灵活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只以“静态”的方式去记录和保护,更不是光靠语言能够叙述清楚。简单的文字与图像记录并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一方面,难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步骤、技艺特征详细地描绘出来,并且文字、图片记录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磨损与毁坏,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保存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非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提供给后人学习,他们常见的状态往往是沉默寡言地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创作,他们所习得的更多的是隐性知识而非显性知识,这部分知识并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和图片进行记录。新媒体技术的超文本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采集提供了全新的手法[4],运用摄影测量、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全系扫描等现代技术,将所得信息进行编码与整理,保证其完整性,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共享与利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现途径

新媒体的时代特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基于当前网络媒体的大环境下,资源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信息库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基础,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平台的创建提供了保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条件。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信息库。我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从宏观上来说都缺乏整体性,内容单一,“以名建库”的现象普遍,名录内容只有文字描述申报时间、申报地点、编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并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单一数据库的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来说只是流于形式,需要采集录入的不是名字与编码,更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不同方式的记录,对传统戏剧及音乐、曲艺类可以采用音频及视频动画的方式记录;而美术绘画类可以根据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色彩、构图、造型进行分析。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3D模型、动作捕捉等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完整的保存,避免其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丧失本真。与此同时,还能够保证在不动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再创新,并转化为文化产品,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工作应当充分调动各个地区,发动民众参与,深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地域属性、文化内涵、人文情怀和时代特征,更好地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模式,提取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本质与传承基因,以保证民族文化DNA的正确传承[5]。2.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交互平台。根据信息库资源,利用虚拟现实、三维建模等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生产过程等进行再现,逼真地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现在的文化场景,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文本信息组合成真实的三维环境,让大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与其互动。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将故宫整体布局做成全景地图,用户可以选择点开不同院落了解其详细结构和历史背景。除此之外,还有V故宫专栏,通过三维数据可视化为主要技术手段,同时还支持PC端与移动端,高拟真度再现紫禁城的盛景,深度解析紫禁城中的建筑与藏品,随时随地通过全新的视角为大众提供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独特方式。3.利用新媒体形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广大的群众基础,而新媒体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创造了条件。中国传统文化纪录片的高收视率及关注度证明了社会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一定兴趣,纪录片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为大众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技术、表现形式、发展过程、文化内涵,提高大众的接受意愿。除此之外,利用设计介入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有的品牌形象与视觉符号,将其转化为符合大众审美及消费特性的文化产品,从而使得非物质遗产在得到发展和保护的同时,实现产业增值。新媒体庞大的用户基数、广泛传播空间、先进的信息技术等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利的土壤,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能力,也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当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之后,人们便开始关注精神世界的满足,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展的契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交互平台的建立、设计创新的介入等,都使它以更加趣味性和日常化的形式展现给大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能是“静态”的,而是需要通过技术与文化创新,在保留其本真的同时使它更好的发挥其独有的文化价值,融入现代社会的土壤,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扎根在大众生活中。

参考文献

[1]白宇.新媒体时代蒙古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2]钟蕾,周鹏.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探析[J].包装工程,2015(10).

[3]朱荔丽,谢园.生活革命视阈下的传统手工艺活态发展研究[J].包装工程,2017(18).

[4]罗京艳,朱荔丽.天津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兰台世界,2013(20).

[5]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遗产,2015(1).

作者:谢园 朱荔丽 单位: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