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盐俗文化的思考论文
时间:2022-06-09 03:16:13
导语:连云港盐俗文化的思考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敬奉盐婆老辈人晒盐,对盐田的风俗耳熟能详。当地盐民以农历正月初六为盐神婆婆的生日。盐民认为盐是盐神婆婆恩赐的。所以,这天也是盐的生日。盐民们对这一天十分看重,要处处图吉利,祈求盐神婆婆高兴,保佑全年的天气好,盐有个好收成。为了盐婆生日,盐民们宁可少吃几顿,也要在年前就备好香烛纸马,到正月初六的清晨,家长要带领全家能上滩干活的人,到滩头或风车头放鞭炮,烧纸磕头。烧纸名叫“烧盐婆纸”又叫“烧滩头纸”,要边烧纸边祷告:请盐婆显灵开恩,保佑今年产盐多,盐粒大,盐花白。然后所有的盐民都要手持锹锨等工具到滩上动动手,干点活儿或转转风车,戽几斗水;或挖几锹泥,动一动盐席,做象征性的开工。表示一年晒盐从今天开始。民间传说,很久以前,人类祖先脸色灰黄,头发雪白,萎靡不振。可是,有一位阿婆却脸色红润,头发乌黑,精神焕发。人们便向她请教,问她有什么秘诀。阿婆指着一股泉水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只是每天都用泉水煮饭做菜。按老人所指,捧一掬泉水来喝,觉得口感很好。最神奇的是,喝泉水后身体感觉到很舒服。大伙感谢阿婆指教,都去挑泉水博煮饭做菜。后来,阿婆潜心研究,终于用泉水制成食盐。有了食盐,从此,人们都有了一头乌黑漂亮的头发。人们为了纪念这位阿婆,便尊称她为“盐神”。2.祭拜于公灶民不只敬盐婆婆,还敬奉于公。旧时,淮北盐场的每块滩头都插一根小木桩,桩上钉一块长方形木板,上写“于公"二字,俗叫“于公牌"。于公叫于定国,字曼倩,汉代东海人(也就是今天的连云港)。他的父亲于公是县里的狱吏、郡决曹,决断狱案很是公平,犯法的人于公判决之后,他们都不怨恨。郡中为他立生祠,号称于公祠。于定国十八岁时为廷尉,后迁御史大夫,史书记载:“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有一年,海啸冲毁了所有盐池,灶民困苦不堪,于定国亲赴盐场,放粮救灾,灶民感激不尽,淮北盐区便遍插“于公牌"。《云台新志》对新滩作了介绍:“新滩,亦称于公疃,东海城(南城)北十里,灶丁居之,因于公疃旧池潮废,移居于此”。3.其他盐民民俗在过去悠久的制盐历史中,盐民们都是靠天吃饭,靠海晒盐。因此,在盐民中长期形成并流传着特殊的风俗民情。影响较大的有除了给盐婆过生日,还有敬龙王、晒盐日、晒龙盐等。敬龙王。过去盐民全靠“拿潮”晒盐,“拿潮”就是海水涨潮时,将海水引入盐池,赖以晒盐。制卤叫“盘卤”;旧时灌池卤水是用小浇斗从卤井内舀入盐田的,故叫“舀格”;加卤叫“续卤”结晶池叫“盐格”或“晒格”;将盐撒入池内,以增加晶核,俗称“种盐”;收盐叫“扒盐”“刳盐”“刮格子”;盐岭叫“盐廪”“大廪”。将盐担上大廪叫“盘盐”。盐民们对海龙王很尊崇,认为潮涨潮落以及海水的含盐量都是龙王爷所决定的。因此,每年正月十五,家家都要到龙王庙磕头烧香。没有龙王庙的地方,盐民们在海边面向大海烧纸磕头敬龙王,叫“烧龙王纸”。盐民们边烧纸边祈祷,求龙王多行好事,多送好水,多晒盐,晒好盐。晒盐日。盐民晒盐扫盐,有“一年捆两季"之说,即一年产两季盐。从农历三月三到夏至,有“小满膘头足,六月晒火谷,夏至水门开,水斗挂起来”的谚语。意思是小满前后是产盐的最好季节,所产的盐色白粒大,俗叫“膘水足”。农历六月中旬晒的盐,品质较差,像炒后的谷子一样,故称“火谷"。夏至后,雨季来临,不能晒盐了,取卤用的水斗就挂起来不用了。下半年晒盐从七月半开始,到十月初一结束。有“七月半定水头,八月半定太平";“八月卤水贵,九月菊花盐,十月盐归土”的谚语。意思是从农历七月半开始,雨季就结束了,盐场进入了秋旱季节,可以晒盐了。一般农历八月是晒盐的大好季节。九月的盐如菊花一样,表面好看,实则杂质较多,入口苦涩。到了十月盐就入土里不出来了,这时若晒盐,容易生硝,失去盐的实用价值。因此,十月以后,盐民光制卤,不晒盐。在盐民的传统风俗中特别重视全年的第一次开晒。“三月三开晒”已成定规,就是下雨、刮大风,不能晒盐了,也要到滩上动动手,表示今年按时开晒晒龙盐。
关于连云港盐文化的思考
盐是连云港独特的文化,它浸透到连云港成长壮大的全过程。盐是盐民之根,伴随着历代盐民的繁衍生息,铸就了盐民的性格和品行;盐是滩涂之魂,凝聚成灿烂的盐业文化,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连云港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地,即四大盐场之一的淮北盐场。公元前514年前的春秋时代,吴王阖闾就在苏北沿海发展盐业,据1992年东海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考证,西汉朝廷已向东海郡的伊芦、北浦、郁洲三盐场派出盐官。唐代宗宝应年间刘晏任盐铁史时,淮北建立专场产盐。到清末,淮北已有济南场、中正场、板浦场和临兴场四场,这些史实证明连云港地区盐业历史非常悠久。几千年来,淮盐对国家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盐税历来是各朝各代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税源。《元史》说得精准而明白:“国家经费,盐利居十之八,而两淮盐独当天下之半”,到明清时淮盐盐税已占国库财源的三分之一。自早期的煎盐、秦汉至南北朝的煮盐、明清以来的晒盐,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探索运用的新技术——塑料薄膜苫盖结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以来,淮盐从盐产、盐税、盐质三个方面来考察,都是全国第一位的。欧洲星罗棋布的盐业博物馆中均有淮盐的一席之地,中国的馆阁中也封藏着汗牛充栋的淮盐档案,在盛产淮盐的两淮盐区,到处都有古淮盐集散地的岁月留痕和相关的遗迹。连云港市蕴藏着丰富的淮盐文化的精华,堪为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的滥觞。在连云港市博物馆内,珍藏着一块被称作盐鐅的铁器。古时产盐是由几户盐民每家拿出一块鐅片拼合起来,产好盐后再打散分开保管。这块盐鐅正是古人制盐工具之一。传承和弘扬盐文化,成立淮盐博物馆或者在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增加“淮盐"展厅应该是切实可行的方案。目前,盐业博物馆中,四川省自贡市已经成立了唯一的专业的盐业历史博物馆。但是它反映的是井盐生产技术的发展史,而不是煎盐生产技术的发展史。连云港曾经是淮盐的中心,到处都有盐文化的踪迹。原连云港民俗博物馆馆长刘兆元先生历经十多年的调研,深入盐场走访,搜集了从清末至上世纪60年代制滩、取水、结晶过程中的工具60余件,其中有大风车、拐车、戽水斗、刮板、闸板、推盐车等宝贵的实物资料。除了这些实物值得保存以外,还有很多盐民的风俗值得珍存,这些风俗大多数是盐民在生产过程中同自然抗争或寄托美好理想的产物。随着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盐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巨大的改观,现在许多旧俗已经消亡或正在消亡。因此保护盐民俗文化势在必行。如果能够把这些实物、民俗文化展示出来,在配上与盐业相关文化产品如淮海戏等,将把几个世纪以来盐业生产沧桑变化定格、浓缩为一个剪影,不仅保护了盐文化而且为后世人提供了盐文化教育的活教材。相信,这以盐为载体的淮盐文化,将以厚重素雅的独特品格,跻身世界文化之林。
本文作者:马振林工作单位:连云港市博物馆
- 上一篇:加强地方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 下一篇:论动画在不同文化与艺术中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