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成功经验探讨
时间:2022-11-25 09:35:01
导语: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成功经验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道署西街聊城粮库改造为东昌府区博物馆,是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的典型代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2020年,东昌府区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通过阐述道署西街聊城粮库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改造利用情况和展示利用取得的成效,总结成功经验,对其他地区只保不用或停留于点状保护利用状况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活化利用工作以期起到启发拓展的作用。
关键词: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道署西街粮库;东昌府区博物馆
文物保护单位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文物保护单位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在聊城市的文物保护单位中,目前活化利用比较好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道署西街聊城粮库。
一、道署西街聊城粮库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
道署西街聊城粮库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区府衙街,其基址为明代到民国的市级政府驻地。据现存最早的聊城方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东昌府志》卷一《府城图》所绘[1],东昌府知府衙门(相当于今市级政府驻地)便坐落于今古城区府衙街,其后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国初年,东昌府改为济西观察使司,东昌府衙初改为观察使公署,后改为道尹公署。1950年,道署西街聊城粮库在此基址上建造。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粮仓的建造是参考苏联提供的施工图纸、建筑技术和方法,所建的粮仓习称“苏式仓”。道署西街聊城粮库的“苏式仓”类型是最常见的房式仓。其每栋有东、西、南、北四个青灰色松木大厚门,墙的厚度是50厘米。房顶是人字屋架,墙体为青砖砌垒,房顶檩条上满铺松木板材,檩条、松木板材均浸透桐油,板材上先做防水毡层,再做泥灰背,最后覆盖青瓦。仓库内外设有防潮设施,仓内地面为松木地板,地板上面靠墙基位置设有通风口,地板下面设有南北贯通的通风道和通风口。仓外明沟排水。在粮仓外部,间与间之间由方形青砖壁柱隔开,壁柱之间的墙被粉刷成白底,上面写满了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著作中的语录,字迹有些已经斑驳。如今粮库的外墙已经成了时代的见证。粮库是随着储存粮食新技术的出现而退出历史舞台的。由于“苏式仓”在储藏粮食方面损耗大,不易机械操作,在20世纪70年代,就不再使用。但在聊城市,这种“苏式仓”是唯一的,是新中国建立粮食储备制度后,聊城现存最早的储粮仓库。改造前,除了房顶上有些瓦被换成了红瓦之外,粮库整体框架至今完好。由于粮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改造利用情况
2009年聊城市古城区启动了古城保护与改造项目,粮库作为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近现代历史建筑,其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山东省文物局和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东昌府区政府专门组建了保护改造领导小组。按照政府规划,2014年开始维修,2016年进行改造和布展,2016年10月,建成博物馆。
(一)改造过程
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改造过程中并未破坏粮库的原貌,而是在原地面的基础上架高铺设木地板。保留后来的石灰地面,并铺设部分玻璃地面,展示原来粮库的地下通风结构。房屋构造保留了原建筑结构,按照原来工艺,房顶的檩条和大梁均刷了3、4遍桐油,桐油有防水、防腐、防锈、防蚀、干燥快等特性。
(二)展示利用
2016年,粮库改造完成,建设成为东昌府区博物馆,并对观众免费开放。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展览有常规展览和临时展览。展品涵盖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等多个领域。博物馆以“东昌古城印记”为展览主题,用沙盘的形式再现了明清时期东昌古城老街巷的繁荣景象。通过古城沧桑、武定太平、文明兴礼三个部分向大家展示了聊城市出土的多件文物,讲述了聊城的千年文化史,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展厅展示聊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各单位、青少年团体等也经常到博物馆,通过重读粮库外墙的《老三篇》,接受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创新藏品利用形式
2019年,为克服藏品不足、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困难,在博物馆内部设立藏品鉴赏交流中心,对社会藏品提供免费鉴赏咨询,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收藏精品、传播收藏文化的快捷通道。此举战略性地借助社会力量提升藏品利用水平,拓展藏品利用形式,同时通过开设社会藏品展厅,让藏品真正“活起来”,也让更多的收藏者欣赏到丰富多样的展品,享受到更好的精神文化服务。交流中心成立以来,运用社会藏品举办的专题展览涵盖古钱币、古砚台、五大名窑、明清瓷器等多项内容。通过藏品交流会,让更多的市民走进文博场所,了解博物馆,认识博物馆,参与博物馆,激发人们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使博物馆藏品真正地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实现藏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2]。
三、展示利用取得的成效
(一)社会效益
粮库改造之前已经荒废破落,鲜少有人来访。改造为博物馆后,一是完成了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保护和日常维护,二是通过博物馆向大家展示了丰富的藏品和历史文化,特别是古城历史。开馆以来,举办了多期展览,年均接待观众4万余人次,教育活动总数300余次。2020年该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并先后获得“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等称号。博物馆本身就是一本历史文化教科书,通过专业讲解员免费讲解文物和展品知识,开展小记者研学活动、单位党员教育活动,利用宣教区播放公益宣传片,印制相关展品的宣传册免费赠阅观众等多种形式,提高了人们对文物的认知和文物保护意识,促进人们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增强了文化自豪感,培养了人们积极的生活情趣和健康的审美观念,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效益
东昌府区博物馆坐落于具有千年历史的聊城古城区,东邻文庙,西靠名人堂、依绿园,西南是古城区最大的文化广场,南邻清代山西代表性宅邸,北依东昌湖,区位环境优异。其作为文旅融合项目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举办丰富的展览,开展专家座谈、藏品免费鉴赏交流、书香会、书画交流会等多种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博物馆展览的品质和价值,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观众到古城区,为聊城“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名片增砖添瓦,带动了聊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
四、对老粮库改造成博物馆成功经验的思考
(一)加强管护是活化利用的根本
国家对于文物工作非常重视,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遗存,是国家文明发展的见证。文物的保护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方针。在老粮库改造的过程中,省文物局和东昌府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本体保护、展厅设计与改造、文物库房高标准建设、管理人员办公区建设、文物征集等项目,为丰富博物馆展览、做好学术研究、申报国家二级馆奠定了基础。
(二)深入研究是开发利用的前提
在粮库改造之前,聊城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改造利用未有先例,山东省内其他地市也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基本是只保不用或停留于点状保护利用状况。在文旅融合中也只注重外观展示,没有发挥应有的文化价值。粮库改造为博物馆是通过对文物本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经过多位专家的现场调研和论证后才展开的。
(三)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是活化利用的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改造需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要保留文物和历史环境风貌,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护、展示利用方式[3]。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性质、地点,做不同方面用途的展示。比如位置相对集中的,可以引导建设区域特色核心馆、博物馆群或文博衍生服务产品集聚区;位置在乡镇较分散的,可以和本地文化相结合,做好革命历史和乡村记忆结合的博物馆,开设旅游专线,方便游客一站式游览,并结合本土特色,开发旅游产品促进消费,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新布展思路,展览不局限于纯文物展,可以拓展至历史、人文、科技、生态、天文等多个领域,拉近群众和博物馆的距离。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只有结合科技与文化的力量,才能带给人们更好的游览体验,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
五、结语
道署西街聊城粮库的活化利用是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的典型代表,这种做法既可以实现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又充分发挥了文物自身的特有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利用,同时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其他地区类似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通过深入挖掘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背景,创新保护利用的形式,促进区域文化和旅游事业相融合,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王命爵,李士登修,王汝训.东昌府志:卷一[M].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刻本:13.
[2]宗苏琴.举社会之力助推藏品利用———从扬州博物馆实践看藏品利用[J].艺术品鉴,2016(10):255.
[3]张硕.不可移动文物展示利用的经验和思考———以锁阳城遗址为例[J].新丝路,2019(6):151-152.
作者:刘莉 郭延君 单位:聊城市东昌府区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 上一篇: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文物保护和利用
- 下一篇:文物保护修复档案问题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