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艺术品牌研究
时间:2022-06-14 10:15:03
导语:公共文化艺术品牌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信息社会、知识社会形态的形成,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向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转变。在以用户为中心、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创新2.0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有了新的视野和动力。
一、我国现代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体系构建现状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阐述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2017年3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人民群众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法律支撑。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地方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契机,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与保障措施,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服务效能显著提高。近几年,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软硬件条件方面陆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各地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基础文化设施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新建或升级改造,所提供的公共空间及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建成。(三)数字化工程稳步推进,公共文化产品成果丰硕。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先后启动了两批数字文化馆建设示范项目,各级政府、文化与旅游部门也深刻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纷纷启动该项工作。一大批数字文化产品因其精彩的主体内容、丰富的表现形式、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上海文化云”“马鞍山数字文化馆”“江苏公共文化云”等均已成为数字文化服务品牌,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四)公共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各类活动精彩纷呈。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一直坚持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着力打造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群星奖”等一大批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各地文化管理部门积极搭建全民参与平台,组建、优化群众文艺团队,以文化馆总分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广场、绿地等为活动阵地,组织开展了传统节庆活动、美术展、手工艺品展、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服务惠民系列活动。
二、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保障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大多是国家层面的宏观规定,有待进一步明确细化。一些城市对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多元参与机制以及效益评估体系的研究严重不足,尚未出台地方性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要矛盾和瓶颈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二)文化管理服务工作数字化升级迫在眉睫。当前,一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与时展以及公众的需求严重脱节。主要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网站交互功能不足,内容建设滞后,用户体验不够理想;数字资源建设缺少总体的规划和统一的技术标准,优质资源匮乏、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突出;缺少专职的信息技术团队,稳定、快捷、专业的技术支持很难得到保障。此外,倍受关注的线下数字文化体验馆,受投资成本、生命周期等问题的影响,短期内很难全面普及。(三)特色文化品牌打造不足,城市建设趋同化问题突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接口,守护好本地的文化特色,不断发扬光大,是留住城市记忆的最佳举措。然而,一些城市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不够重视,未能成功依托本地的人文历史资源,打造出特色鲜明且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品牌,城市建设趋同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四)文化机构间缺少横向合作,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足。近年来,由于相关政策体系尚未健全、激励措施缺乏、宣传不到位等原因,一些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整合度、开放度远远落后于公众需求。主要表现在:文化机构之间未能打破壁垒实现资源与服务的互通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创新与服务的广度、深度、热度不足,多元互动局面尚未形成。(五)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不到位,服务实效有待提高。一些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缺少公开的年度计划,开展围绕主题的文化活动时,往往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组织落实不够到位,过程交互设计不够合理,后期跟踪支持服务不够及时、全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效益低下。(六)全面、跨地区网络支持服务不足。由于缺少原材料与专业技术指导,一些线上文化项目的“公众参与”仅落实到网络观赏型学习,缺少线下的动手实践,以致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城市跨地区的文化推广、帮扶活动开展较少,未能有效扩大本地区特色文化服务的辐射范围,提升城市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三、城市特色公共文化品牌打造与推广策略
(一)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构建多元互动的供给格局。各城市应当将文化品牌建设纳入发展战略规划,立足地方实际,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加强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将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将开发、经营与所有权分离,全面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共享。在公共文化事业和公共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下,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强化政府的服务、指导与监督职能,鼓励社会力量多方式、多领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要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市民从公共意识、道德意识等方面提升自身的修养,积极融入到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与城市精神践行中。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最终形成以公共文化机构为骨干、社会力量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元互动的供给格局,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综合能力和品牌形象。(二)搭建文化众创网络平台,激发全民创新活力。在创新2.0时代,普通群众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最高效的创新者和传播者。各城市可以搭建地方文化众创网络平台,将地理上分散的、业务上隔绝的各方力量集结在一起,增加文化创新参与者的数量、提高他们之间互动的质量,通过业务上的协同共进,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文化创新力与传播力。(三)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工作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和数字资源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强有力的网络平台是服务与资源整合的载体,丰富、多元的数字资源是文化服务的关键。各城市文化管理部门应以市民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为导向,搭建一站式网络平台作为服务航母,将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集结在一起,并提供全面的、人性化的支持服务,将来源不同的各类异构资源整合在一起,利用现代网络传播技术解决资源地区和系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四)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各城市应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置于更宽的评价视域、更高的标准平台进行考量,强化重要文化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加大对地方特色文化的研究力度,明确文化品牌定位与载体,打造出积极向上、市民认可的现代化城市文化品牌。一方面,要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将特色鲜明的城市民风民俗进行物化,为地方文化品牌的打造夯实根基;另一方面,要积极研究传统文化资源的最佳利用途径,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五)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强化组织与设计,提升服务实效。市民既是城市文化活动的参与者、文化成果的享有者,也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与传承的基础力量。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文化需求清单”“服务预供给单”“满意度调查单”等对接群众需求,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由“政府配送”向“群众选择”转变。同时,加强线下活动的组织管理,以总分馆、社区中心、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为阵地,定期开展小组交流活动,并在活动内容引领下,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文化活动联动常态化。(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城市公共文化品牌影响力。运用网络平台与其他城市广泛、深入地开展文化交流、结对帮扶等活动,扩大城市文化品牌的辐射范围与影响力,同时,提升交流城市彼此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面对传统公共文化从业者迅速流失的困境,相关部门可以借鉴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一方面,通过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原材料渠道及成品的销路,实现文化传承推广目标的同时,解决部分文化传承人生活经济来源问题;另一方面,政府或者企业在有需求时,可以通过平台有偿制作任务,将零散的、闲置的劳动力通过网络汇集起来,完成特定的项目任务。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推动,更需要作为建设主体的广大市民的认同和参与。各城市应紧紧跟上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好统筹规划,为公共文化的社会参与、多方协作创造条件,促进大众创新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常态。同时,将互联网数字化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一翼,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表达形式,形成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品牌,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建立城市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宋刚,王连峰.城域开放众创空间: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建设新路径[J].办公自动化,2017(20).
[2]吴理财,贾晓芬,刘磊.以文化治理理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6).
[3]肖希明,完颜邓邓.以数字化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践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8).
作者:易昌松 陈璐 单位: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
- 上一篇:数字音乐文化艺术研究
- 下一篇:体育与舞蹈文化艺术研究
精品范文
10公共卫生建议